STC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立体化教程)/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

STC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立体化教程)/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何宾 著
图书标签:
  • STC单片机
  • C语言
  • 程序设计
  • 嵌入式
  • 电子信息
  • 教材
  • 立体化教程
  • 单片机应用
  • 高等学校
  • 电子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24987
版次:1
商品编码:11915159
品牌:清华大学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30
字数:1007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以STC公司的IAP15W4K58S4单片机和Keil μVision5集成开发环境为平台,全面系统地介绍了C语言程序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作者以本书为核心,构建了由公开视频教学资源、设计案例代码、教学课件、QQ交流群等学生学习资源,以方便广大读者与作者交流互动。
  知识全面:本书从单片机芯片、数字逻辑、8051 CPU内核、助记符指令、C语言基础、C语言应用程序开发等几个方面,全面融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和“单片机”课程内容,力求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内容优秀:在编写本书内容时,参考了Keil μVision 8051集成开发环境应用手册以及STC公司提供的全新数据手册,以期待将优秀的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内容反映在本书中。
  实例丰富:通过大量的设计实例,对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的各个知识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全书实例达到140个,可以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的要求。
  软硬融合: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以软件和硬件协同设计为主线,将流行的C编程语言与STC 8051单片机平台进行系统化深度融合,使读者能深入理解并掌握软件和硬件之间内在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STC单片机集成环境下的C语言程序设计。全书共分为26章,主要内容包括: STC单片机绪论、数值表示及运算、数字逻辑和时序、STC单片机CPU子系统、STC单片机CPU指令系统、STC单片机集成开发环境、STC单片机汇编语言编程基础、STC单片机C语言编程入门、STC单片机C语言数据类型、STC单片机C语言运算符、STC单片机C语言描述语句、STC单片机C语言数组、STC单片机C语言指针、STC单片机C语言函数、STC单片机C语言预编译指令、STC单片机C语言复杂数据结构、STC单片机C语言高级编程技术、STC单片机时钟、复位和电源模式原理及实现、STC单片机比较器原理及实现、STC单片机计数器和定时器原理及实现、STC单片机串行异步收发器原理及实现、STC单片机ADC原理及实现、STC单片机SPI原理及实现、STC单片机CCP/PCA/PWM原理及实现、STC 单片机增强型PWM原理及实现和RTX51操作系统原理及实现。 本书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讲解,将C语言程序设计与单片机课程中的各个知识点进行系统化融合。该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理论和实际并重,不仅系统介绍C语言程序设计的各个细节以及在单片机的具体应用,并且更加突出学习方法,教给读者系统学习高级程序设计以及微处理器与嵌入式系统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相关知识点的系统介绍,为读者独立学习其他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以及基于其他处理器架构的嵌入式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方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本书提供了大量的设计案例和教学视频。本书可作为高职和本科学生系统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以及单片机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STC单片机竞赛、单片机认证考试的参考用书。对于从事单片机应用的工程师以及零基础学习C语言的读者来说,也是很好的参考用书。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感谢何宾老师撰写了这本新书,保证了中国30多年来的单片机教学与世界同步,保证了中国20多年来的C语言教学与时俱进,本书是STC大学计划推荐教材,STC高性能单片机、嵌入式C语言教学联合实验室上机实践指导用书,是STC推荐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STC单片机参考教材,采用本书作为教材的院校将优先免费获得可仿真的STC15系列单片机实验箱(主控芯片为STC可仿真的IAP15W4K58S4)。
  ——姚永平(STC MCU Limited)

目录

第1章STC单片机绪论
1.1单片机基础
1.1.1单片机发展历史
1.1.2单片机概念
1.1.3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
1.1.4单片机编程语言
1.2STC单片机简介
1.2.1STC单片机发展历史
1.2.2STC单片机IAP和ISP
1.2.3STC单片机命名规则
1.2.4STC单片机封装类型
1.3STC单片机系统硬件设计
1.4STC单片机结构及功能
1.5STC单片机引脚信号
第2章数值表示及转换
2.1常用码制
2.1.1二进制码制
2.1.2十进制码制
2.1.3十六进制码制
2.1.4BCD码
2.2正数表示方法
2.2.1正整数的表示
2.2.2正小数的表示
2.3正数码制转换
2.3.1十进制整数转换成其他进制数
2.3.2十进制小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2.4负数表示方法
2.4.1符号幅度表示法
2.4.2补码表示法
2.5负数补码的计算
2.5.1负整数补码的计算
2.5.2负小数补码的计算
2.6定点数表示
2.7浮点数表示
第3章数字逻辑和时序
…….
第4章STC单片机CPU子系统
4.1STC单片机CPU内核功能单元
4.1.1控制器
4.1.2运算器
4.1.3特殊功能寄存器
4.2STC单片机存储器结构和地址空间
4.2.1程序Flash存储器
4.2.2数据Flash存储器
4.2.3内部数据RAM存储器
4.2.4外部数据存储器
4.2.5字节存储顺序
4.3STC单片机中断系统原理及功能
4.3.1中断原理
4.3.2中断系统结构
4.3.3中断优先级处理
4.3.4中断优先级控制寄存器
4.3.5中断向量表
第5章STC单片机CPU指令系统
……
第6章STC单片机集成开发环境
6.1Keil μVision集成开发环境介绍
6.1.1软件功能介绍
6.1.2软件的下载
6.1.3软件的安装
6.1.4导入STC单片机元件库
6.1.5软件的启动
6.2Keil μVision软件开发流程介绍
6.2.1明确软件需求
6.2.2创建设计工程
6.2.3编写汇编/C软件代码
6.2.4汇编器对汇编语言处理
6.2.5C编译器对C语言进行处理
6.2.6库管理器生成库文件
6.2.7链接器生成绝对目标模块文件
6.2.8目标到HEX转换器
6.2.9调试器调试目标代码
6.3Keil μVision软件开发流程实现
6.3.1建立新的设计工程
6.3.2配置文件结构
6.3.3设置工程选项
6.3.4添加新的源文件
6.3.5建立设计
6.3.6硬件平台
6.3.7运行设计
6.3.8启动硬件仿真
6.4U8W编程器
6.4.1U8W编程器接口和功能
6.4.2U8W在线联机下载
6.4.3U8W脱机下载
第7章STC单片机汇编语言编程基础
……
第8章STC单片机C语言编程入门
8.1高级编程语言概念
8.1.1构建计算模型
8.1.2形式化描述
8.1.3算法的流程图描述
8.1.4转换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形式
8.1.5代码、程序和编程的关系
8.2选择C语言的理由
8.3C语言发展历史
8.4C语言程序框架
8.5C语言词法构成
第9章STC单片机C语言变量和数据类型
9.1C语言中的常量和变量
9.1.1常量
9.1.2变量
9.2C51编译器支持的数据类型
9.2.1标准C语言所支持的类型
9.2.2volatile类型修饰符
9.2.3单片机扩充的类型
9.3自定义数据类型
9.4变量存储种类和存储类型
9.4.1变量存储种类
9.4.2变量存储器类型
9.5定位变量的绝对位置
第10章STC单片机C语言运算符
……
第11章STC单片机C语言描述语句
11.1输入输出语句
11.1.1putchar函数
11.1.2getchar函数
11.1.3printf函数
11.1.4scanf函数
11.1.5puts函数
11.1.6gets函数
11.2表达式语句
11.3条件语句
11.3.1条件语句格式1
11.3.2条件语句格式2
11.3.3条件语句格式3
11.4开关语句
11.5循环语句
11.5.1while语句
11.5.2do�瞱hile语句
11.5.3for语句
11.5.4goto语句
11.5.5break语句
11.5.6continue语句
11.6返回语句
11.7C语言端口控制实现
第12章STC单片机C语言数组
12.1一维数组的定义和操作
12.1.1一维数组的定义
12.1.2一维数组初始化
12.1.3一维数组的操作
12.2多维数组的定义和操作
12.2.1多维数组的定义
12.2.2多维数组初始化
12.2.3多维数组的操作
第13章STC单片机C语言指针
13.1C51编译器中指针的分类
13.2通用指针
13.2.1未指定存储区域的通用指针
13.2.2指定存储区域的通用指针
13.3指定存储器类型的指针
13.4指针转换
13.5指针变量输入
13.6指向指针的指针
13.7抽象指针
第14章STC单片机C语言函数
14.1函数定义和声明
14.1.1标准C函数定义和声明
14.1.2扩展C函数定义和声明
14.1.3存储器模型
14.2函数调用原理
14.2.1函数调用格式
14.2.2参数和堆栈
14.2.3参数和寄存器
14.2.4返回值
14.3函数调用实现分析
14.4函数变量的存储方式
14.5数组类型传递参数
14.6指针类型传递参数
14.7指向函数的指针
14.8可重入函数设计
14.9中断函数设计
14.9.1C语言中断函数的格式
14.9.2外部中断电路原理
14.9.3C语言中断程序的编写和测试
第15章STC单片机C语言预处理指令
15.1文件包含
15.1.1包含用户头文件
15.1.2包含系统头文件
15.1.3只包含一次文件
15.2宏定义及使用
15.2.1简单的宏定义
15.2.2复杂的宏定义
15.2.3宏操作符
15.2.4预定义的宏
15.3条件编译
15.4其他预处理命令
15.4.1#line
15.4.2#message
15.4.3#error
15.4.4#pragma
第16章STC单片机复杂数据结构
16.1结构
16.1.1结构类型的定义
16.1.2结构变量的定义
16.1.3结构变量内元素的引用
16.1.4指向结构的指针
16.2联合
16.3枚举
16.4链表
16.4.1单链表的存储结构
16.4.2建立链表
16.4.3查找结点
16.4.4删16.4.5插入结点
第17章STC单片机C语言高级编程技术
17.1C程序中使用汇编语言
17.1.1内嵌汇编语言
17.1.2调用汇编程序
17.2优化代码策略
17.3C语言动态图形交互设计
17.3.1动态图形交互硬件平台
17.3.2STC单片机对触摸屏的控制
17.3.3STC单片机对触摸屏的初始化
17.3.4触摸屏基本绘图流程
17.3.5绘制不同图形的具体实现方法
17.3.6设计头文件说明
17.3.7主处理文件main函数设计
第18章STC单片机时钟、复位和电源模式原理及实现
18.1STC单片机时钟
18.2STC单片机复位
18.2.1外部RST引脚复位
18.2.2软件复位
18.2.3掉电/上电复位
18.2.4MAX810专用复位电路复位
18.2.5内部低压检测复位
18.2.6看门狗复位
18.2.7程序地址非法复位
18.3STC单片机电源模式
18.3.1低速模式
18.3.2空闲模式
18.3.3掉电模式
第19章STC单片机比较器原理及实现
19.1STC单片机比较器结构
19.2STC单片机比较器寄存器组
19.2.1比较控制寄存器1
19.2.2比较控制寄存器2
19.3STC单片机比较器应用
第20章STC单片机计数器和定时器原理及实现
20.1计数器/定时器模块简介
20.2计数器/定时器寄存器组
20.2.1定时器/计数器0/1控制寄存器TCON
20.2.2定时器/计数器工作模式寄存器TMOD
20.2.3辅助寄存器AUXR
20.2.4T0~T2时钟输出寄存器和外部中断允许INT_CLKO(AUXR2)
20.2.5定时器T0和T1中断允许控制寄存器IE
20.2.6定时器T0和T1中断优先级控制寄存器IP
20.2.7定时器T4和定时器T3控制寄存器T4T3M
20.2.8定时器T2、T3和T4的中断控制寄存器IE2
20.3计数器/定时器工作模式原理和实现
20.3.1定时器/计数器0工作模式
20.3.2定时器/计数器1工作模式
20.3.3定时器/计数器2工作模式
20.3.4定时器/计数器3工作模式
20.3.5定时器/计数器4工作模式
第21章STC单片机串行异步收发器原理及实现
21.1RS��232标准简介
21.1.1RS��232传输特点
21.1.2RS��232数据传输格式
21.1.3RS��232电气标准
21.1.4RS��232参数设置
21.1.5RS��232连接器
21.2STC单片机串口模块简介
21.2.1串口模块结构
21.2.2串口引脚
21.3串口1寄存器及工作模式
21.3.1串口1寄存器组
21.3.2串口1工作模式
21.3.3串口1通信实例1
21.3.4串口1通信实例2
21.4串口2寄存器及工作模式
21.4.1串口2寄存器组
21.4.2串口2工作模式
21.5串口3寄存器及工作模式
21.5.1串口3寄存器组
21.5.2串口3工作模式
21.6串口4寄存器及工作模式
21.6.1串口4寄存器组
21.6.2串口4工作模式
21.7串行通信综合实现
21.7.1红外收发器的电路原理
21.7.2红外通信波形捕获
21.7.3红外通信协议
21.7.4红外检测原理
21.7.5串口通信原理
21.7.6设计实现
第22章STC单片机ADC原理及实现
22.1模数转换器原理
22.1.1模数转换器的参数
22.1.2模数转换器的类型
22.2STC单片机内ADC的结构原理
22.2.1STC单片机内ADC的结构
22.2.2ADC转换结果的计算方法
22.3STC单片机内ADC寄存器组
22.3.1P1口模拟功能控制寄存器
22.3.2ADC控制寄存器
22.3.3时钟分频寄存器
22.3.4ADC结果高位寄存器
22.3.5ADC结果低位寄存器
22.3.6中断使能寄存器
22.3.7中断优先级寄存器
22.4ADC应用实现1
22.4.1直流分压电路原理
22.4.2软件设计流程
22.4.3具体实现过程
22.5ADC应用实现2
22.5.1硬件电路设计
22.5.21602字符LCD原理
22.5.3软件设计流程
22.5.4具体实现过程
22.6ADC应用实现3
22.6.1硬件电路设计
22.6.212864图形点阵LCD原理
22.6.3软件设计流程
22.6.4ADC外部输入信号要求
22.6.5具体实现过程
22.7ADC应用实现4
第23章STC单片机SPI原理及实现
23.1STC SPI模块结构及功能
23.1.1SPI传输特点
23.1.2SPI模块功能
23.1.3SPI接口信号
23.1.4SPI接口的数据通信方式
23.1.5SPI模块内部结构
23.2SPI模块寄存器组
23.2.1SPI控制寄存器
23.2.2SPI状态寄存器
23.2.3SPI数据寄存器
23.2.4中断允许寄存器2
23.2.5中断优先级寄存器
23.2.6控制SPI引脚位置寄存器
23.3SPI模块配置及时序
23.3.1SPI配置模式
23.3.2主/从模式的注意事项
23.3.3通过SS修改模式
23.3.4写冲突
23.3.5数据模式时序
23.4SPI模块设计实例
23.4.1系统控制电路原理
23.4.27段数码管原理
23.4.374HCT595原理
23.4.4系统软件控制流程
23.4.5程序具体实现
第24章STC单片机CCP/PCA/PWM模块原理及实现
24.1CCP/PCA/PWM结构
24.2CCP/PCA/PWM寄存器组
24.2.1PCA工作模式寄存器
24.2.2PCA控制寄存器
24.2.3PCA比较捕获寄存器
24.2.4PCA的16位计数器
24.2.5PCA捕获/比较寄存器
24.2.6PCA模块PWM寄存器
24.2.7PCA模块引脚切换寄存器
24.3CCP/PCA/PWM工作模式
24.3.1捕获模式
24.3.216位软件定时器模式
24.3.3高速脉冲输出模式
24.3.4脉冲宽度调制模式
第25章STC单片机增强型PWM发生器原理及实现
25.1增强型PWM发生器简介
25.2增强型PWM发生器相关寄存器组
25.2.1端口配置寄存器
25.2.2PWM配置寄存器
25.2.3PWM控制寄存器
25.2.4PWM中断标志寄存器
25.2.5PWM外部异常控制寄存器
25.2.6PWM计数器
25.2.7PWM时钟选择寄存器
25.2.8PWM2翻转计数器
25.2.9PWM2控制寄存器
25.2.10PWM3翻转计数器
25.2.11PWM3控制寄存器
25.2.12PWM4翻转计数器
25.2.13PWM4控制寄存器
25.2.14PWM5翻转计数器
25.2.15PWM5控制寄存器
25.2.16PWM6翻转计数器
25.2.17PWM6控制寄存器
25.2.18PWM7翻转计数器
25.2.19PWM7控制寄存器
25.2.20PWM中断优先级控制寄存器
25.3增强型PWM发生器实现1
25.4增强型PWM发生器实现2
第26章RTX51操作系统原理及实现
26.1操作系统的必要性
26.1.1单任务程序
26.1.2轮询程序
26.2操作系统基本知识
26.2.1操作系统的作用
26.2.2操作系统的功能
26.3RTX51操作系统的任务
26.3.1定义任务
26.3.2管理任务
26.3.3切换任务
26.4RTX51操作系统内核函数
26.5RTX51操作系统实现
26.5.1RTX51操作系统实现1
26.5.2RTX51操作系统实现2
26.5.3RTX51操作系统实现3
附录ASTC单片机选型表625
附录BSTC四轴飞行器631
附录CGNT�睸MK��2开发板原理图633

前言/序言

  目前,在国内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同时开设有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和单片机课程,而大多数学生在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时,没有数字逻辑和处理器的最基本知识,根本不清楚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方法和目的,因此造成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普遍感觉很抽象难理解,降低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和效率。学生在学习后续所开设的单片机课程时,授课教师又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往往花了很大的精力只介绍使用汇编语言编程8051单片机,而对C语言在单片机程序设计中的应用讲得很少,甚至根本没有任何涉及,结果就是这些专业虽然在教学计划中开设了这两门课程,但是学生都没有学明白,根本达不到开设相关课程的目的。众所周知,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C语言是最重要的开发工具,如果学生在学习C语言的时候没有打好基础,将使得他们无法胜任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工作。
  作为国内知名的专业从事8051单片机设计的公司——宏晶科技不断开拓创新,在Intel MCS��51单片机的基础上,融入大量最新的半导体设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使得STC 8051单片机的性能比传统的MCS��51单片机提高了十几倍,并且朝着片上系统SoC的方向发展。此外,借助于Keil μVision集成开发环境,通过使用C语言在STC单片机平台上完成高效率的系统开发。
  学生在STC 8051单片机平台上系统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目前已知的嵌入式处理器架构中,8051 处理器的内核是最简单的,因此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是比较容易入门的。由于处理器的内核相对简单,因此学生可以比较系统直观地学习处理器的内部结构,比如知道程序计数器的作用,取指、译码和执行指令的过程和存储器结构等。
  (2) 在学习完8051 CPU内核和指令系统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具备了处理器的知识,这样就有了学习C语言的一个具体的处理器平台,因此学习C语言就有了很强的针对性。同时,Keil μVision提供的C51编译器除了支持绝大部分的C语言标准(不支持文件操作)外,还针对8051的架构对C语言标准进行了扩展,学生在学习完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后,就能马上应用C语言在STC 增强型8051单片机平台上开发应用程序,更深入地理解以C语言为代表的软件控制CPU以及外设的工作过程。
  (3) 8051单片机从面世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年了,在这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工业界和教育界一起帮助8051平台构建了功能丰富的生态系统,包括大量的教学视频、设计案例和与目前热点应用相关的应用案例,这些将极大地普及和扩展8051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领域。
  (4) 更重要的是,经过这样系统有针对性的学习后,当学生接触到其他高级程序语言和不同的嵌入式处理器架构时,就知道如何入手快速地面对嵌入式系统的开发。
  (5) 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和单片机课程合并不但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能为国家培养大量可以从事嵌入式系统开发的人才,提高国内嵌入式系统的整体开发水平,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
  编写本书时,作者力图从不同的视角对C语言进行解读,从而使读者不但能知道C语言的语法,而且能活学活用,同时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C语言和单片机乃至嵌入式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
  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和科研经历,学习嵌入式系统有着一条非常清晰的主线,即半导体、开关电路、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状态机、中央处理单元和接口、以助记符所表示机器指令的解读,以C语言为代表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在这个基础上,读者可以自学驱动程序设计以及针对不同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开发。因此,书中按照这条主线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C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最终是要被转换成可以运行在不同处理器架构上的机器代码。因此,在本书介绍每个C语言语法知识点的时候,并不只是单单追求能得到正确的运行结果,而是更深入地通过Keil μVision集成开发环境提供的调试器,在机器语言助记符层面,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汇编语言层面上,通过存储器窗口、监视窗口和寄存器窗口等多角度全方位地解读C语言的每个语法知识点,使得读者能知其然,并且能知其所以然,真正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而不是背C语言的语法和规则。
  C语言程序设计能否学透,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更主要的是取决于学生能不能真正地在实践中学习。将C语言程序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应用实践完美结合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本书从开始编写到完稿历时近半年,全书共分为26章,以STC公司最新推出的IAP15W4K58S4单片机为平台,以Keil最新的μVision5为软件开发平台,亲自设计C语言程序案例多达130多个,这些设计例子均通过硬件和软件进行了验证和测试。
  为了方便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提供了该教材的教学课件和所有设计实例的完整设计文件,以及公开视频教学资源。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了STC公司最新的技术文档和手册,以及STC学习板原理图和PCB图,在此向STC公司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本书编写的过程中,作者的学生汤宗美、张艳辉、李宏宇、李宝隆负责部分章节的编写工作,汤宗美对本书的全部稿件进行了初步的完善和修改。在本书编写的过程中,得到了STC公司员工在技术和市场服务方面的热心帮助,特别是得到了STC公司老总姚永平先生的支持,他对作者在编写本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回答。在本书出版的过程中,也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各位编辑的帮助和指导,在此也表示深深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何宾
  2016年1月于北京

STC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 本书是一本专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设计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旨在系统性地介绍STC系列单片机的C语言开发技术。教程以立体化教学为理念,融合理论知识、实验操作与实际项目应用,力求使读者在掌握C语言编程基础的同时,能够熟练运用STC单片机进行嵌入式系统开发。 核心内容概览: 单片机基础知识: 教程首先从单片机基本概念入手,详细阐述了单片机的组成原理、工作流程、存储器结构(如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EEPROM等)、I/O端口、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核心硬件模块的功能与工作方式。同时,对STC系列单片机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了介绍,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C语言在单片机中的应用: 本部分是教程的重点,系统讲解了C语言在嵌入式开发中的语法特性与编程技巧。内容涵盖了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流程控制语句(if-else、switch-case、for、while等)、函数、数组、指针、结构体、共用体以及位操作等。特别强调了C语言在单片机资源受限环境下的高效运用,如如何进行内存管理、寄存器访问、中断服务程序编写等。 STC单片机开发环境与工具: 教程详细介绍了STC单片机常用的集成开发环境(IDE),如Keil C for 8051或STC官方提供的集成开发环境。内容包括开发环境的安装、配置、工程创建、代码编写、编译、下载与调试等全过程。此外,还将介绍常用的仿真工具和硬件调试器(如STC-ISP),帮助读者解决开发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外围硬件接口编程: 核心内容之一是围绕STC单片机常用外围接口的C语言编程实践。具体包括: GPIO口编程: 掌握如何通过C语言控制单片机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实现LED点亮、按键输入检测等基本功能。 中断系统编程: 深入讲解中断原理,包括外部中断、定时器中断、串口中断等,以及如何编写高效的中断服务程序,实现事件驱动的异步响应。 定时器/计数器应用: 详细介绍STC单片机内部定时器/计数器的各种工作模式,并通过C语言编程实现延时、定时、脉冲测量、PWM输出等功能,如控制LED闪烁频率、产生不同占空比的PWM信号。 串行通信(UART): 讲解UART通信原理,包括波特率设置、数据发送与接收,并通过C语言编写程序实现单片机与PC或其他设备之间的串口通信,用于数据采集、远程控制等。 ADC(模数转换)与DAC(数模转换): 介绍ADC的采样原理和应用,通过C语言读取模拟传感器数据(如温度、光照强度),并阐述DAC的应用,如产生模拟输出信号。 I2C与SPI通信: 详细讲解I2C和SPI两种常用的同步串行通信协议,并通过C语言程序实现与各种外围器件(如EEPROM、传感器、显示屏)的数据交换。 LCD与OLED显示: 教授如何使用C语言驱动字符型LCD(如1602、2004)和图形点阵LCD/OLED显示屏,实现在屏幕上显示文本、数字、图形等信息。 键盘与矩阵键盘扫描: 讲解如何通过C语言程序实现独立按键和矩阵键盘的扫描与键值识别。 嵌入式系统开发实战: 教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项目,引导读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这些实验项目覆盖了从简单到复杂的不同层次,例如: LED流水灯与交通灯控制: 基础的GPIO控制与定时器应用。 数码管显示: 结合I/O口与段选、位选控制。 温度/湿度测量与显示: 结合传感器(如DHT11)与串行通信/LCD显示。 电机控制: 利用PWM技术控制直流电机转速或步进电机步进。 数据采集与存储: 通过ADC采集数据,并存储到EEPROM或通过串口发送。 简易时钟/计时器: 结合定时器、实时时钟(RTC)和显示。 红外遥控接收与发送: 学习红外通信协议,实现遥控功能。 电机调速与方向控制: L298N电机驱动模块应用。 高级主题与项目开发: 教程的后期还将涉及一些更深入的主题,为读者构建更复杂的嵌入式系统打下基础,例如: ucos-II实时操作系统(RTOS)简介与应用: 简要介绍RTOS的概念,如何使用ucos-II来管理多任务,提高系统实时性与可靠性。 简单嵌入式项目实例: 可能会包含一个或几个综合性项目,例如智能家居控制单元、数据记录仪、小型机器人控制等,引导读者完成一个完整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 教程特色: 理论与实践并重: 每一章节都配有详细的理论讲解和对应的实验代码,鼓励读者动手实践。 案例丰富: 提供大量贴近实际的编程实例和项目,帮助读者理解知识点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 循序渐进: 内容组织由浅入深,从基础概念到复杂应用,逐步引导读者掌握STC单片机C语言开发。 教学辅助: 附带配套的实验指导、代码示例,以及可能包含的在线资源链接,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本书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单片机C语言编程能力和嵌入式系统设计能力,为他们在电子信息、自动化、物联网等领域的学习和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STC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立体化教程)》给我一种非常专业和全面的感觉。作为一本“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我自然会期待它在内容上能够做到深入浅出,覆盖STC单片机C语言编程的各个方面。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最基础的C语言概念讲起,然后逐步深入到STC单片机的内部硬件结构、寄存器配置、以及各种外设模块的使用。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以及串口通信的讲解。我希望它能提供清晰的原理图、时序图,并配以丰富的、可运行的C语言代码示例。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些示例能够解决实际工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而不仅仅是教科书上的理论练习。这本书的“立体化教程”概念让我非常好奇,我猜测它可能不仅仅是一本纸质书籍,还配套了大量的在线学习资源,例如视频讲解、在线习题、甚至是3D仿真软件。我希望这些资源能够帮助我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硬件概念,并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从而提升我的学习效率和动手能力。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名字,我首先想到的是它的内容深度和广度。作为一本“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我期望它能在理论上做到严谨,在实践上能够指导学生。我特别关注STC单片机的C语言编程,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讲解C语言的各种特性在单片机开发中的应用,例如指针、结构体、位操作等。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实用的例程,这些例程最好能够覆盖STC单片机的各种常用外设,比如ADC、DAC、PWM、SPI、I2C等。而且,我希望这些例程不仅仅是停留在“能跑”的层面,更重要的是能够解释其背后的原理,以及如何进行优化和扩展。这本书的“立体化教程”让我产生了很大的联想,我猜测它可能配套了丰富的在线资源,例如代码仓库、视频讲解、在线论坛等等。我希望这些资源能够帮助我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且能够让我和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和讨论。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嵌入式系统可靠性设计和功耗优化的内容,因为这些是实际项目开发中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尤其是“立体化教程”和“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的字样,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作为一名在电子信息领域学习的学生,我知道优质教材的重要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完整的学习体系,而不仅仅是零散的知识点。我特别期待它能够从STC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开始,详细介绍其工作原理,然后循序渐进地讲解C语言在单片机上的应用。比如,我希望它能深入剖析STC单片机的寄存器,解释每个寄存器位的具体功能,以及如何通过C语言来读写这些寄存器,从而实现对硬件的精确控制。此外,我关注的内容还包括STC单片机的各种中断源,如外部中断、定时器中断、串口中断等,希望这本书能提供清晰的中断向量表,并讲解如何编写高效、可靠的中断服务程序。我希望书中能提供大量实用的、具有代表性的例程,并且这些例程的注释要详尽,能够解释每一行代码的含义和作用。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掌握STC单片机的编程精髓,并且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对于《STC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立体化教程)》这本书,我最看重的是它的实用性和前沿性。作为一本“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我期待它能够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提供最新的STC单片机型号和开发工具的使用方法。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非常详细的STC单片机开发环境搭建教程,包括Keil、SDCC等主流编译器的配置,以及J-Link、ST-Link等调试器的使用方法。我希望书中能够从基础的C语言语法出发,逐步引导读者掌握STC单片机的各种硬件接口编程,例如GPIO、定时器、中断、ADC、PWM等。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低功耗设计和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RTOS)的内容,因为这些是当前嵌入式开发的重要趋势。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经典的RTOS在STC单片机上的应用案例,例如FreeRTOS。而且,“立体化教程”这个概念让我充满了期待,我猜测它可能包含了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例如在线视频、交互式实验平台等,能够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评分

我是一名刚步入嵌入式开发领域的学生,对STC单片机和C语言都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欲,但也感到一丝畏惧。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希望。我希望它能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我一步步走进单片机编程的世界。我特别期待它能从C语言的基础语法入手,比如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语句等,然后将这些基础知识与STC单片机的实际应用紧密结合。例如,在讲解if-else语句时,可以结合一个简单的传感器阈值判断;在讲解for循环时,可以用来控制LED的流水灯效果。这本书的“立体化教程”概念让我充满遐想,我猜测它可能提供了很多在线资源,例如大量的代码示例、调试教程、甚至是一些在线的仿真平台。我希望这些资源能够帮助我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特别想看到一些关于如何利用C语言的特性来优化单片机程序的例子,比如使用位操作来高效地控制IO口,或者利用结构体来组织复杂的数据。对于初学者来说,很多概念可能比较抽象,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可视化的解释,例如流程图、时序图,那就再好不过了。

评分

我对《STC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立体化教程)》这本书充满期待,尤其是在看到“立体化教程”和“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的定位后。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全面、系统、且与时俱进的学习STC单片机C语言编程的路径。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STC单片机内部硬件架构的讲解,希望能详细了解其CPU、存储器、以及各种外设接口的工作原理。同时,我希望它能深入剖析C语言在单片机开发中的应用,比如如何巧妙地利用指针、位操作、结构体等来编写高效、简洁的代码。我期待书中能有大量贴近实际应用的实例,例如如何使用单片机驱动LCD显示屏、如何采集传感器数据、如何实现电机控制、甚至是简单的通信协议应用。我相信,只有通过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才能真正掌握单片机编程。此外,“立体化教程”让我联想到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我希望书中能够配套视频讲解、交互式仿真工具、以及在线答疑社区,这些都将极大地提升我的学习体验和效果。我渴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学习STC单片机C语言编程的得力助手。

评分

我在学习单片机编程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在涉及到底层硬件操作的时候。这本书的标题《STC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立体化教程)》让我眼前一亮,因为“立体化”这个词预示着它可能不仅仅是一本传统的教科书,而是包含了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一些高质量的视频教程,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实际操作演示,能够更直观地理解那些抽象的硬件概念和编程技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最基础的C语言知识开始,逐步深入到STC单片机的各个方面,比如GPIO口的配置、定时器的使用、ADC的读取、DAC的输出等等。尤其重要的是,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贴近实际应用的案例,例如如何用单片机实现一个简单的温度监测系统,或者如何控制一个步进电机。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代码优化和效率提升的内容,因为单片机的资源是有限的,如何用更少的代码、更快的速度完成任务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书中还能提供一些关于嵌入式系统设计原则和良好编程习惯的指导,那就更完美了。

评分

作为一名电子专业的准毕业生,我对单片机尤其是STC系列有着浓厚的兴趣,也知道C语言是其核心开发语言。这本书的标题“立体化教程”让我感到非常新颖,我猜测这不仅仅是一本静态的教材,可能包含了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内容,例如视频讲解、互动式模拟器等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真正具有实践意义的课程,而不是那些陈旧的、脱离实际的例子。例如,对于STC单片机的各种通信协议,如UART、SPI、I2C,我希望它能有详细的解析和实际的应用案例,比如如何用单片机连接各种传感器、驱动LCD显示屏、甚至是如何实现简单的无线通信。我个人对中断系统的理解一直不够透彻,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深入浅出的讲解,并配以丰富的实例,帮助我理解中断的优先级、中断向量表的作用,以及如何在中断服务程序中编写高效的代码。此外,对于程序调试,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比如如何使用调试器设置断点、单步执行、观察变量值等等,这些对于提高开发效率至关重要。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作为一名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我一直觉得单片机这块儿是个硬骨头,尤其是C语言编程,总是感觉模模糊糊,抓不住重点。市面上也看过几本教材,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案例太简单,不够贴合实际。但这本书,真的让我眼前一亮。首先,它的“立体化教程”概念就特别吸引我。我理解这不仅仅是纸质书,可能还配有视频讲解、在线习题、仿真软件等。我特别期待它的视频部分,因为我常常在看书的时候,脑海里会浮现出电路工作的具体场景,如果能有老师亲口讲解,配合动画演示,那绝对是事半功倍。而且,书中提到的“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的定位,也让我非常放心,说明它在学术严谨性和专业深度上是有保障的,不会是那种浅尝辄止的书。我个人对STC单片机并不陌生,但一直感觉掌握得不够深入,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给我指明了一个清晰的学习路径,让我不再迷茫。我希望它能从最基础的C语言语法讲起,然后逐步深入到STC单片机的各种外设,比如GPIO、定时器、中断、串口等等,并能提供大量贴近实际应用的例程。特别是那些能体现C语言优势,例如数据结构、算法在单片机中的应用,如果能有讲解,那就太棒了!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真正理解C语言和单片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死记硬背代码。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严谨且专业,一看就是精心编排的教材。我特别看重教材内容的逻辑性和层次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STC单片机的基本架构开始,详细介绍其内部结构、寄存器的工作原理,然后再引入C语言编程。这样,我们就能从硬件层面理解C语言代码是如何控制硬件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写代码”的层面。我关注的重点在于,它能否清晰地解释STC单片机的C语言开发环境搭建,包括编译器的选择、下载器的使用,以及调试技巧。很多时候,我们卡在开发环境的搭建上,就会严重打击学习积极性。我特别希望书中能有丰富的案例,并且这些案例能由浅入深,从最简单的LED闪烁,到更复杂的传感器数据采集、电机控制,甚至是简单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而且,我希望这些案例的代码能够写得非常规范、注释清晰,并且附带相应的电路图和工作原理讲解。这样,我们不仅能学会如何编写代码,还能理解代码背后的硬件逻辑。我个人对中断和定时器这些底层功能特别感兴趣,希望这本书能在这方面投入足够多的篇幅,并提供一些巧妙的编程技巧。毕竟,这些是实现高效单片机程序设计的关键。

评分

正品书籍,学习考试必备。

评分

不错

评分

书质量太差,且还有破页,内容超烂,都畏抄拼的。

评分

书包装的不错

评分

讲的通俗易懂

评分

好书

评分

可以,可以,好,

评分

近日项目急需的参考书,送货及时,内容丰富,比较全面

评分

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