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中古税制比较研究

中西中古税制比较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顾銮斋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23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87649
版次:1
商品编码:11919978
包装:精装
丛书名: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08
字数:5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提出并探讨了以下问题:赋税基本理论的概念,中西中古赋税基本理论的异同,税权的归属与行使,赋税的征收、支出与管理,主税项的演变和转换,税收组织,赋税结构,特色税项与税法,商税和关税的质量及其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关系,中西中古赋税史的演化路线,等等。从而解答了:同为传统农业社会,为什么中西中古社会形成了迥然不同的经济政策体系;应当怎样认识中古农业国家必然以农业税作为政府财政基础的传统结论等问题。

作者简介

  顾銮斋,男,1954年11月出生于山东博兴。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获曲阜师范大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北京大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学位。1998年-2002年,任曲阜师范大学教授;2003年至今任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西欧古代中世纪史、英国史、经济史、文化史、中西中古历史比较、西欧中古文明的宪政精神等研究。

目录

前 言 比较研究的魅力与难度/1
绪 论 中西中古税制研究述评/14
总论 基本理论第一章 赋税基本理论/39第一节 概念/39第二节 概念的界定/41第三节 赋税基本理论/53第二章 文化现象的内在逻辑/77第一节 中国/77第二节 西欧/94第三章 由所有权形态看赋税基本理论/110第一节 “低度私有”的所有权形态/111第二节 赋税基本理论的分野与殊途/120第四章 赋税基本理论与税收体制/125第一节 税收体制/125第二节 税收主项/150
分论 赋税制度第五章 税权归属/223第一节 税权归属问题/223第二节 税权归属差异/229第六章 赋税组织/255第一节 制税机构/255第二节 管理机构/271第三节 审计组织/283第七章 赋税收支/293第一节 王权、国家与政府之间的关系/293第二节 赋税征收/296第三节 赋税支出/316第八章 赋税结构/330第一节 相似的起点/332第二节 演变的分途/333第三节 结构的差异/347第九章 特色税项与税法/352第一节 协助金问题/352第二节 税收习惯问题/391结 语/424
附 录 与英国史家论英国中古税制中的授予问题/429主要参考文献/444索 引/457后 记/474

前言/序言

  序  一  顾銮斋的《中西中古税制比较研究》即将出版,我有义务为他写几句话,表示推荐和祝贺。  第一,赋税研究虽然不少,但把中国和西欧结合起来做比较研究还不多,因为这样难度相当大。但顾銮斋还是不畏险阻,砥砺前行,经近20年之努力,做出了可喜的成绩。不惟如此,顾銮斋的税制比较研究,更上升到理论的层面,根据中国和西欧的税收制度实际,创建了完整的税收理论体系,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创新了。这种发前人之所未发的工作,需要相当的理论勇气和实事求是、综合分析的逻辑力量,应予以充分的肯定。  第二,顾銮斋的税收制度理论,按我的了解,是一个相当宏大的理论,它分为基本理论和专项理论两种,赋税基本理论在西欧古代比较明显,表现为“共同利益”“共同需要”“共同同意”等,而古代中国缺乏这样明确的理论,作者将其概括为宗法君主论、家天下和“王土王臣说”;专项理论中西方也不相同,中国正税的征收,多采“量入制出”,而正税之外的征收则采“量出制入”;西方则“量出制入”还主要限于实践领域,没有文字的概括,所以表现为赋税基本理论和专项理论二位一体。顾认为,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帝国,而且是家天下,天下之人、天下之财,都是属于天子的,也就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种基本理论就暗含着天子可以随意征税的信息,而且纳税人也认为事情本该如此;西方的“共同利益”是指王国内居于社会上层的各群体、各个体利益的一致性。共同利益是国王征税的工具,也是国民抗税的武器,如果所征的税不能证明是为王国的共同利益,就要受到反对。共同利益还必须成为共同需要,才可以征税。而共同需要一般就是如战争等紧急状态,使征税成为不得不进行的理由。有了共同需要,还须“共同同意”,即王国内社会上层群体一致同意,方才可以征税,这在西方赋税基本理论中处于最高地位,具有决定性意义。即征税必须取得臣民同意。所以如此,是因为文化传统就不相同,中国从尧、舜、禹的禅位传说开始,就显示出历史的专断性质,以后历经夏、商、周以至秦汉帝国,更建立了宗法君主制、家天下、王土王臣说,这既是立国行政的基本理论,也是历代王朝聚敛课征的赋税基本理论,这种基本理论导致君主对赋税征收的随意性,缺乏监督制衡机制,缺乏法律约束。而西欧文化由古典文化、日耳曼文化、基督教文化三种文化组成,三种文化都富含民主精神,协商、同意的原则在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宗教等领域无不存在,到13世纪,就由法学家、神学家、思想家们提炼和概括而成共同利益、共同需要、共同同意的基本理论。  第三,顾銮斋本书,更对古代中西赋税体系,根据比较详尽的史料,进行了讨论和辨析,其中不乏亮点:他对赋税制度如何制定,如何征税,主要内容等都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是赋税财政大权由国君独揽。包括赋税建制,赋税征免,税项立废,税额增减等,无不由君主决定。他还对中国古代赋税发展的过程进行了实际的说明,指出中国的税制有变化而无变革,即只有量的变化而无实质上的变革。西欧则是征税要经过协商和议决的过程,国君要征税,需要取得纳税人的同意,所以首先就得协商,协商形成一定组织,产生了贵族会议,以后更发展成为国会和三级会议等,进而产生了英国的议会,取得了制税权,总观西欧,中世纪是税制形成的关键时期,如纳税人、议会、分权、制衡、协商式税制等,都是中世纪形成的。  顾銮斋具体分析了中西税收项目历史上的发展变化,中国的赋税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春秋战国至南北朝,这时人头税占据税收总额的绝大部分;第二阶段从隋唐租庸调制到明末一条鞭法的颁行,这时大量削减人头税,加大土地税征收;第三阶段从明末一条鞭法的推广到清代摊丁入亩的实施,最终确立了土地税独大的地位。在这些转换的过程中,有关官吏也进行深入的讨论、争论,最后经皇帝决定,颁布施行。除了人头税、土地税外,中国历史上工商税也占有相当的比重。因为中国古代工商业不断发展,到了宋代,一度工商税在整个税收中超过50%,反映了工商业的发达。但由于中国古代王朝都实行重本抑末、重农抑商政策,妨碍了工商业的发展,所以工商税不能成为主要税目。西方,以英国为例,本来是以土地税为主的,后来又开征人头税,这些都遇到困难,而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英国的主要税收就转变成了工商税。顾还从所有制方面分析了中西赋税不同的原因和影响。本来中国和西欧古代都存在土地国有制的法律形态,所以当时存在的土地私有制都是一种低度私有,税地应该是当时的正常形态,可是中国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以税地与税人具有可能性和必然性。而西欧因为动产税与工商税成为税收的主体,这种收入在人民心目中作为私有财产的观念清晰而牢固,所以影响了赋税理论的制定与实行。  本书还对中西赋税的管理、审计、收支进行了比较研究。中国采取国家财政和帝室财政分开管理的办法,机构完备,门类齐全,分工细密。把国家财政和帝室财政分开管理,可以保证国家有需要的用度,而且也可以限制帝室财政对国家财政的侵占。历史上时常发生帝室费用不足因而侵占国家财政经费的事,当然如果国家财用不足而情况又十分紧急,也会把帝室经费拨付国库使用。中国的财政审计制度分为两条线索,一条是由行政组织行使审计权力,一条是由监察机关行使审计权力。审计制度最终形成了独立而单一的组织,技术进步,权力集中,审计方法严密有效,保证了皇帝对财政的控制。西欧也存在着国王审计和议会审计两种办法,但不像中国那样完善。关于赋税的征收和开支方面,本书也对中国和西欧分门别类地做了介绍,其特点是中国的收支大体都由皇帝专断,西方则协商的内容比较多。  本书也有一些可补充之处,如历史上无论中国和西方,都存在着岁用不足的问题,而且越来越严重。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是因为统治者穷奢极欲、诛求无厌,还是因为军事开支不断增加?各国又采取了哪些办法解决这一问题?这就涉及整个国家组织、社会结构的内在因素了,希望作者在以后的著作中关注、研究这一问题,求得解决。  总之,本书是一本经过仔细研究、精心构建而形成的著作,在我国的赋税史研究上可以说开创了新局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当然,新思想、新理论,是需要经过读者、同行的审视和考验的,你的理论是否正确,你的史料是否充分,是否准确,留待大家研究。希望通过时间的考验,使这一著作更为完善,使我国的赋税研究更有进步,则幸甚。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马克垚  2015年10月  序  二  顷闻顾銮斋教授的书稿《中西中古税制比较研究》(以下简称《比较》)即将面世,甚感欣慰,值此出版之际,略缀数语,以表祝贺!  顾銮斋2002~2005年跟我读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即是《中西中古税制比较》。毕业时,马克垚先生专程来津主持了他的博士论文答辩会,答辩委员会对该论文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在其后进行的教育部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该文获2008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表明该成果在学界更大范围内受到肯定。《比较》的中外史料都相当扎实与详备,不过受到特别嘉许主要原因还是其宽阔的学术视野,理性的适中议论,以及较为周延的逻辑分析。这是一篇趋于成熟的学术作品,适当加工扩充即可出版似是水到渠成之事,谁想该书稿竟沉寂了10年!其间我曾几次问起,銮斋总是以不断有事情中途插进来为由,当然也有他自己没有抓紧时间的自我批评。此次接到即将付梓的书稿,再次通读,感到对他有些误解了,这10年不是搁置,而是在不断拓展,内容和分析都大大地深化了。因此,这是沉淀的十年,也是不断丰富与完善的十年,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再研究。其间顾銮斋发表的一系列相关的专题论文在新书稿中都有体现。该作品是否称得上精品,尚需读者们评论,还需经受时间的检验,但是作者“十年磨一剑”的学术精神应当给予充分肯定。作者1997年就以此课题立项,因此其探索的进程何止10年呢?  一个政府的税收制度的信息含量是相当丰富的,也是至关重要的,税收制度是政府的核心制度之一。税收由谁决定,向谁征收,收取多少,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是权利与义务问题,也是公权力与私权利的界定问题。从后者的意义上讲,税制史也是政府形态的演变史。关于西欧中世纪税制史研究,国内著述不多,而将中国中古社会与西欧中世纪的税收制度进行比较的著述则更为少见,因此说,本书的选题具有一定的尝试性,或者说有一定的开拓性。历史比较研究的有效性一向被国际史学界所公认,然而实践起来却委实不易。中古时代,中西文明没有经常性的往来与沟通,概念、话语各不相同,梳理不同语境下的税收制度并做出比较分析肯定是花费气力的事情。以往的税制史研究,特别是关于中国赋税制度史研究,除了赋税通史,几乎每个断代都有著述出版,有的断代甚至有多种著述。但这些著述主要是稽考、探讨或描述税制、税法、税项、税率等发展变化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多注重资料的检索积累,少从理论上探讨赋税制度及其演变。即或在欧美史学界,从理论上探讨赋税制度的著述也不多见。作者的中西税制比较,重视税制本身,但不是就税制论税制,而是站在中西文明的高度,首先探讨中国和西欧税制的依据是什么,他们根据什么理念和原则动员和督查税收并形成持久的制度,即何谓中国和西欧中古赋税基本理论。这就意味着《比较》与以往的同类著述相比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  赋税基本理论也就是政府税收和税收制度的指导思想。作者将中国中古的赋税理论归纳为宗法君主论、家天下和“王土王臣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名句的简称);将西欧赋税基本理论归纳为共同利益、共同需要和共同同意说。这里所谓的“共同”并不是全民共同,而是严格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在西欧中世纪很长时间内限定在贵族范围内,以后又扩大到第三等级。赋税基本理论看起来是抽象的,实际上又是相当具体的,它使中西税制史的考察有了一条基本线索,从而使二者比较有了着力点。不论初始的、影响极其深远的税制理论使得哪一方受益,该理论中所包涵的观念元素在各自的文明圈内都是主流观念,都属一定的社会共识。当然,赋税基本理论不是僵化不变的,它们都是不同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们的作用和影响也将取决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及其变化,包括社会力量对比的变化。不过,应当指出,作者关于税制理论来源以及发展过程的分析是有一定说服力的。欧洲文明框架下的税制理论,如同欧洲文明一样,受到日耳曼人村社传统、希腊罗马古典文明和基督教的影响;中国秦汉以后确定的赋税制度,则受到先秦社会乃至初民社会的深刻影响。作者主治西欧史,然而对中国上古史的分析和资料使用,也相当细致,从《诗》到《尚书》,娓娓道来,夹叙夹议,少有粗糙之感,难能可贵。作者以赋税基本理论统领赋税史的基本内容,以揭示中西中古税制运行的内在理路和发展演变的轨迹,给人以比较清新的面貌。接下来,他以赋税基本理论串联赋税史的基本内容,分析赋税史的基本问题如主税项走势、税权归属、税收组织、赋税结构、税款征收和支出等,论述过程中强调赋税基本理论与这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就形成了一个比较严谨的逻辑体系,读来感到具有一定的整合性,也容易让人发现问题。  例如,只有在比较的视野中,才能够提出税权这样的概念并洞悉中西的异同。同是中古社会,税权在西欧很早就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为此,不同时期的贵族及其他权力共同体与王权不懈地较量。纳税人同国王争夺税权的斗争几乎贯穿整个中世纪。然而,这个命题在中国历史上却呈现了完全不同的景观。谴责官府重税,甚至因此“为民请命”的朝廷命官代不乏人,因无法忍受重负铤而走险的农民起义更史不绝书,但从来没有人把征税看作一种权利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也少有人将争取这种权利或完全取得这种权利作为斗争目标。这就揭示了欧洲历史和文化与中国历史和文化之间的重大差异。在中国,税权问题虽没有提出来,但作为客观事实无疑是存在的。很明显,与赋税基本理论一致,税权自然集于朝廷并归于皇帝,表现为官府组织制税、用税和审计诸活动。随着中古社会的发展,中国皇帝对税权的控制也就更加强固;到中古末期,税权更高度集中于皇帝之手。如同作者指出的那样,中国的家天下和“王土王臣”说理论时时处处作用于臣民的纳税心理和行为,深刻影响着政府的财政活动,虽然这种影响或作用往往是隐蔽的、潜在的,因而是难以察觉的。如作者云“在征税过程中,朝廷或税吏无须向纳税人说明征税理由,而纳税人也不去质疑他们的行为,反而认为事情本该如此”。  欧洲的税权,在理论上似乎并不是一个不辩自明的问题,在实践上更是充满了曲折与斗争,直接的原因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即国王与臣民,哪一方都不足以强大到完全无视对方的存在。强者不强,弱者不弱,国王尤其不能无视与其地位相当的贵族。国王,昔日野蛮人的军事领袖,中古时代不过是贵族中的第一人而已。国王与臣属之间有一种相互忠诚的义务,除尊敬以外,国王不比臣属得到的更多。至于乡村大地上的普通村民,国王不能随意干涉;事实上,国王只有对自己直属领地的佃农享有赋税权,其他贵族治下的领地各自行使司法权和租税征收权。教会领地实行教会法,国王更是无从置喙,尽管教会地产在西欧占据可观的比例。在精神层面上,国王也不能聛睨一切,身为基督徒的国王没有谁不认为自己在上帝之下,因而对教会贵族自然要有几分尊重。显然在那样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不论哪一位西欧国王都不能发出秦始皇式的豪言:“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在欧洲,税权归属长期是个有争议的话题,意见权重依各方力量的平衡而安排。总的看来国王或皇帝一人说了不算,而是某一权力集体协商决定,后者代表了纳税人的意见,这就是“同意”原则的实施。中古中期由于欧洲等级君主制的形成税权转归议会。中古末期,随资产阶级兴起和民族国家形成王权不断加强,却并未引起税权的实质性改变,恰好相反,相对王权而言,议会话语权越来越有分量以致最终确立了至高无上的地位。经过一系列演变进程,这场斗争以税权明确归属议会而告终。  有权利,才有维护权利的抗争,“谈判”与“妥协”才有可能成为解决社会冲突和社会矛盾的选项。在欧洲,英格兰“自由大宪章”的斗争模式在以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方不断出现,反复出现,不是偶然的。西欧中世纪有兵戎相见的暴力,也有议会的法庭的斗争和谈判,议会就是在长期的权利博弈中产生并最终执掌税权的。有权利,有权利主体,才有权利主体的对抗和交锋,正是这样的权利博弈产生了税权和赋税理论等话语,锤炼了双方共同遵循的理念和规则,以及使其得以实现的法律程序。这也是欧洲赋税理论话语更加清晰和明确,实践层面的法律步骤更加确定的历史背景。这些,都是《比较》的重要看点。  如上所述,《比较》的创新意义和学术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但读后也有令人遗憾之处。例如,西欧的赋税体制应当与欧洲封建制的分析结合起来,亦如中国的应与皇权-郡县制、户籍制分析结合起来一样,从而给读者以更清晰的社会背景框架;文稿没有系统地涉及中西农民土地地租的征缴,后者不仅是中西赋税比较,还是中西社会比较的焦点问题之一;有的概念似也需进一步推敲和规范,余不一一。不过,坚冰已经打破,方向已经找准,《比较》可以再出发,我们有理由期待作者更精彩、更系统的著述!  侯建新  2016年元月18日  于天津师大欧洲文明研究院
中西中古税制比较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中西中古税制比较研究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西中古税制比较研究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中西中古税制比较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中西中古税制比较研究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