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核農學通論》係統地介紹瞭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成果,以及核農學的基礎理論、關鍵技術的曆史、現狀及未來趨勢。《中國核農學通論》分10章,主要內容由導言、基礎、技術及應用等幾大部分組成,包括中國核農學發展史、核農學相關理論與技術基礎(核物理和探測技術、放射化學、輻射劑量與防護、放射生物學)、核素示蹤法、核分析技術、植物輻射誘變育種、輻射加工、昆蟲輻射不育等,並附中國核農學大事記及一些常用參數錶。
目錄
第1章 中國核農學發展簡史
1.1 核農學的概念和基本任務
1.1.1 核農學的概念與基本任務
1.1.2 核農學的主要研究內容
1.1.3 核農學與農業科學技術
1.2 中國核農學的形成與發展
1.3 核農學在科學與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1.3.1 中國核農學成就迴顧
1.3.2 中國核農學在國際核農學的地位
1.3.3 中國核農學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1.4 中國核農學發展戰略
1.4.1 中國核農學麵臨的機遇和挑戰
1.4.2 中國核農學發展戰略思考
參考文獻
第2章 核物理和探測技術基礎
2.1 核的基本性質及核的結閤能
2.1.1 原子核的基本性質
2.1.2 原子核的結閤能及其穩定性
2.2 放射性核衰變
2.2.1 放射核衰變一般特性
2.2.2 單次衰變定律
2.2.3 核衰變的種類
2.2.4 放射性活度的單位
2.3 射綫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2.3.1 帶電粒子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2.3.2 γ射綫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2.3.3 中子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2.4 輻射的探測及測量方法
2.4.1 輻射探測器的種類
2.4.2 氣體探測器
2.4.3 半導體探測器
2.4.4 閃爍計數器
2.4.5 契侖科夫計數器
2.5 計數統計學及測量數據處理
2.5.1 標準誤差
2.5.2 放射性樣品的標準誤差錶示法
2.5.3 最佳測量時間的確定
參考文獻
第3章 基礎放射化學
3.1 概述
3.1.1 放射化學的發展簡史
3.1.2 放射化學基本內容
3.1.3 放射化學與普通化學的關係
3.2 放射化學的特點和實驗室安全操作規則
3.2.1 放射性
3.2.2 化學組成的不恒定性
3.2.3 低濃度和微量
3.2.4 放射化學實驗室的安全和操作規則
3.3 放射性物質在超微量和低濃度時的物理化學行為和狀態
3.3.1 放射性物質的吸附現象
3.3.2 放射性物質的共沉澱現象
3.3.3 放射性膠體
……
第4章 輻射劑量與防護基礎
第5章 放射生物學基礎
第6章 核素示蹤法及其應用
第7章 核分析技術
第8章 植物輻射誘變育種
第9章 昆蟲輻射不育技術及其應用
第10章 輻照食品加工
附錄1 中國核農學大事記(1997—2014年)
附錄2 常用放射性核素錶
附錄3 部分常用物理常數
附錄4 植物輻射育種誘變劑量參考錶
附錄5 輻射應用常用參數
附錄6 與核科技有關的網址
索引
精彩書摘
《中國核農學通論》:
1.4中國核農學發展戰略
1.4.1中國核農學麵臨的機遇和挑戰
中國在核農學領域的研究工作起步於20世紀50年代,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艱苦創業,我國科學傢將核技術用於農業的不同領域並取得瞭舉世矚目的成就,為我國的農業生産作齣瞭巨大的貢獻。對作物輻射育種、食品輻照保藏、輻射昆蟲不育防治害蟲、低劑量輻射刺激增産及核素示蹤技術發展而言是一次大的機遇。縱觀中國近60年核農學的發展曆程,前景十分廣闊,核農學將進一步擴大應用於農業科學的各個領域。
(1)核輻射技術的擴大應用:核輻射遺傳育種除在以糧食、棉花和油料等主要作物上應用外,已拓寬應用於蔬菜、水果、花卉、藥用植物、工業原料作物以及經濟價值高的特種植物;充分發揮輻射誘變的“創新優勢”,創造更多的優異種質資源,育成突破性的新品種,提高作物的生産力;育種的目的也進一步地多樣化,特彆嚮抗性和特殊需要的誘變以及定嚮誘變上前進;與此同時,也開始注意微生物和水生生物的輻射育種研究;輻射不育防治害蟲技術除瞭擴大應用範圍外,還要加速中間試驗的進程,建設規模較大的昆蟲養蟲工廠,以盡快達到生産應用水平,同時加強害蟲的人工飼養、輻照技術以及應用細胞和分子生物學技術,提高輻射不育害蟲的性競爭能力,開展有益昆蟲的誘變選育和昆蟲雄性化的研究,特彆開展瞭Fi不育防止重大害蟲的機理的研究;輻照農副産品與食品的實用化和商業化的進程將更快、效果更好、麵嚮農業生産和經濟建設主戰場,把現有的科技成果和技術盡快轉化為生産力,以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核素示蹤技術的擴大應用:核素示蹤技術在大農業的各個領域的應用更加深入,更加廣泛。除瞭廣闢農業生物資源,閤理試用農用化學物質,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進一步研究利用外,核素示蹤技術已在大農業(農、林、牧、副、漁等各個領域)中廣泛應用,而且在宏觀上更多地利用放射性示蹤劑研究環境異物對農業生態係的汙染與擴散及其運動規律,研究有害物質對土壤的汙染與治理途徑,研究環境生態係統中植物一微生物一動物相互作用的分子機理。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核素示蹤技術在農業生物學,特彆是細胞和分子生物學的應用更加普遍。
(3)核技術與其他技術結閤後的應用:例如輻射誘變技術與生物技術相結閤,將為提高體細胞突變率、加快植物遺傳改良開闢廣闊的發展前景。組織培養技術的發展,剋服瞭輻射誘變的隨機性、嵌閤性和單細胞突變缺陷,能在一定程度上擴大遺傳變異、提高育種效率和加快育種進程。目前,輻射誘變組織培養復閤育種技術,已迅速納入誘變育種的程序,並已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
然而,在逐步形成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下以及在科技體製改革的過程中,我國核農學的發展速度有所下降,核農學領域的科研隊伍等相關資源齣現萎縮,對核農學來說是一個巨大挑戰。因此,中國核農學在麵臨機遇的同時,也麵臨著在研究和應用中的一些問題,例如:
(1)農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化閤物嚴重缺乏,已成為製約國內相關研究的技術瓶頸。
(2)核素示蹤共享技術平颱的缺乏製約瞭我國自主創製新農藥的産業化進程。
(3)放射生物學基礎研究平颱缺乏和相關基礎研究的薄弱限製瞭輻射育種乃至核農學的進程。
(4)具有時代特色、符閤市場生産新需求的突變新資源(新基因)的創新力度不夠,導緻與生物技術等同類技術相比,獨特性正逐步喪失。
(5)核輻射誘變技術的服務目標過窄,共性技術、顯示度與深度未完全充分發掘。
(6)高通量、大規模檢測與篩選突變基因的技術尚未開發。
(7)農産品射綫輻照加工技術與工藝尚不完善。大中型輻照設施的輻照食品質量保證體係尚未健全,對電子加速器輻照農産品的加工工藝和標準的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
……
前言/序言
核農學(NuclearAgr icultural Sciences)是原子核科學技術與農業科學技術相互滲透和結閤發展而成的綜閤性交叉學科。它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對我國乃至世界農業科學和農業生産的進步産生瞭深刻影響,已成為改造和創新傳統農業的重要科學技術,也是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誌。
為瞭總結與反映中國核農學半個多世紀以來的發展與成就,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核農學開拓者陳子元教授提議,由中國核農學領域重點研究單位的浙江大學原子核農業科學研究所組織並邀請我國長期從事核農學教學和研究的有豐富經驗的部分教授、專傢共同編寫《中國核農學通論》一書。
本書是“核能與核技術齣版工程”重點圖書之一,是中國核技術農業應用領域中較為全麵的一部理論性、綜閤性和實用性的巨著。全書分為10章,內容包括中國核農學發展簡史(華躍進)、核物理和探測技術基礎(史建君)、基礎放射化學(郭江峰、丁興成)、輻射劑量與防護基礎(史建君)、放射生物學基礎(田兵、王梁燕)、核素示蹤法及其應用(楊俊誠、潘傢榮、葛纔林、呂金印、薑慧敏、張建峰)、核分析技術(郭江峰、汪誌平)、植物輻射誘變育種(劉錄祥、吳殿星、陳秀蘭)、昆蟲輻射不育技術及其應用(季清娥)和輻照食品加工(戚文元、黃敏、孔鞦蓮)。
中國核農學通論 [Introduction to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中國核農學通論 [Introduction to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中國核農學通論 [Introduction to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