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08
比正史更有趣,比野史更靠谱。
太平天国、列强入侵、慈禧染政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晚清重臣轮番登场
本书介绍了咸丰时期风雨飘摇的大清朝。咸丰皇帝在风雨飘摇中接过大清帝国权柄。他也很想有一番作为,遗憾的是,时运不济,一边是太平天国的内忧,一边是列强环饲的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将这位倒霉皇帝推到了腹背受敌的悲惨境地。国库空空如也,手下的臣子又不争气,天津沦陷了,北京沦陷了,圆明园付之一炬,……他死后把朝政交给了一个聪明的女人,也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
鹿鼎公子,畅销书作者、编剧,擅长历史小说等。代表作:《赵氏孤儿》、《太平公主秘史》、《刘邦发迹史》、《朱元璋发迹史》、《袁世凯发迹史》、《图解世界史》、《图解美国史》等数十部。其中,《赵氏孤儿》是畅销书,电子版权由盛大购买,移动阅读基地点击量600多万。中文线上已经将作品统一纳入名家系列推广。
第一章太平存在于天国
第二章通往南京之路
第三章决定天国存亡的北伐与西征
第四章曾剃头来了
第五章这一年天京有血光之灾
第六章天国的覆灭
第七章命苦的皇帝
第八章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九章风流短命的皇帝
第十章告别这个让人伤心的世界
造神运动就这么如火如荼地搞起来了,太平天国的领导人虽然都起于草根,但个个深知造神运动的奥妙。也许正因为他们起于草根,才如此了解造神的必要性。造神与愚民是统治之术的两面,虽然太平天国一再被拔高,但毫无疑问它的本质还是一个封建政权。
洪教主的梦想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话在封建时代是深入人心的。
当读书成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时,功名二字将是所有读书人心中的一个重压,考不取功名意味着对一个读书人的否定。从这个角度来看,洪秀全实在太不幸了,但是他并不甘心接受命运的摆布,就跟唐朝时的黄巢一样,他心中也有强烈的富贵梦,渴望成为人上人。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是黄巢在落第之后写下的一首咏菊的诗,诗中豪情万丈,充满杀气,由此可见科举的杀伤力。能够写出这样好诗的人居然考不上科举,又可见当时科场之腐败。
洪秀全落第以后又有什么表现呢?老实说,洪秀全没有黄巢那样的万丈豪情,也没有那样的诗情画意,当他看到自己榜上无名后,对着榜单一阵唾沫,骂了句脏话,便郁郁而归。
回去以后,洪秀全把自己关在家里不出门,外人都以为他生病了,其实他确实生病了。但是不出门的主要原因是无脸见人,虽然他的脸皮已经很厚,但毕竟考了这么多次,结果连个秀才也没捞上。极度的悲愤加上羞耻,还有发高烧,在洪秀全的头脑里产生化学反应,历史上的那些宗教和邪教创始人都有这种类似于癫狂的体验。
稀里糊涂中,洪秀全忽然觉得自己是上帝派下来的二儿子,肩负着拯救万民的使命。这个想法虽然疯狂,好歹平衡了他受伤的自尊心。
有了这般神奇的体验,洪秀全提笔写下了下面这首诗:
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
眼通西北江山外,声震东南日月边。
展爪似嫌云路小,腾身何怕汉程偏。
风雷鼓舞三千浪,易象飞龙定在天。
这首诗严格说来不算是诗,但是傻子也能看出反意昭然。写归写,洪秀全这时还真没有造反的打算,只不过是发泄对清王朝的满腔仇恨而已。
科举的路走不通,洪秀全选择了上帝,当然,这个上帝是洪秀全的上帝,并不是基督教上帝。洪秀全带着表弟冯云山开始传教,还别说,真有一些人相信他们。在传教过程中,冯云山似乎显得更有才能,他能招揽更多的教众。
随着教众越来越多,洪秀全得意之下,写下了一首诗: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
擒尽妖邪归地网,收残奸宄落天罗。
东南西北效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
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统乐如何!
这又是一首反诗,由于洪秀全坚持不懈地传播自己的“反意”,最终丢掉了私塾老师这个饭碗。失去饭碗后,洪秀全带着冯云山和教众们出门闯荡,刚开始他们到广州城里传教,发现效果不好。退而求其次,到乡野间去传教。这次多少有些收获,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招到了几十个教徒。
不久,洪秀全和冯云山商议去广西传教,或许那里情况会有所不同吧!到了广西,情况并没有好转。中国的老百姓都没听说过什么上帝,大家只知道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土地公等等,你让他们信上帝,这不是让他们使刀叉吗?一时之间肯定是办不到的。
失望之下,洪秀全又回到了老家花县。他回家以后干吗呢?说来也没干什么大事,而是捡起课本,重新到私塾里授课,人毕竟是要吃饭的。当时,洪秀全是很努力的一个人,他白天教书,晚上回家研究上帝这门学问,还写出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百正歌》和《改邪归正》等文章。他无非是从基督教思想中断章取义一些东西,然后再用有中国特色的语言表述出来。
英国一个传教士曾这么评价洪秀全:“如果教皇有权处置他(洪秀全)的话,早把他烧死了。”
洪秀全写的这些东西虽然不伦不类,但好歹算是一种理论积累吧!这些东西对于他后来的“革命”还是很重要的。
与此同时,冯云山还在广西那边苦口婆心地传教。冯云山跟洪秀全一样,也是个落第秀才,所以两人特别有共同语言。不过,冯云山的性格跟洪秀全恰恰相反,洪秀全属于夸夸其谈的理论家,冯云山更多地是一个实干家。两人到广西后,洪秀全半途而归,冯云山却坚持了下去。
他一边教书、打短工养活自己,一边传播“新思想”。冯云山是一个非常有毅力的人,也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我们千万不要小看了他。到1847年时,冯云山已经有两千多个教众了。在这些人群中,已经有像杨秀清、萧朝贵、石达开这样的“开国功臣”了。
洪秀全听说冯云山在广西混得挺好的,便赶了过来,顺利地接过了领导权。
人多好闹事,但现在的势力还不足以跟官府直接对抗,得扩大影响,加大宣传力度。洪秀全和冯云山商量出一个点子,准备先从象州的甘王庙下手。甘王庙其实就是一个破庙,这个叫甘王的人并不是什么神,本是五代时期一个将领,叫甘佃,原名罗应,经历颇为传奇,曾跟着刘裕一起打天下,刘裕准备封他为护国大将军,被他拒绝了,他只要求刘裕免去自己家乡的皇粮。所以,他死后被象州人奉为神。
这年十月,洪秀全带着大家冲进甘王庙里,把里面的东西砸个稀巴烂,并宣布甘王为邪神,以后不准祭拜他。这么一来,当地老百姓不干了,我们的偶像好好的,你干吗砸他啊,还不让我们祭拜,岂有此理。当地的乡勇们拿起武器,准备跟洪秀全大干一场。这时,忽然有一个男孩倒在庙前,自称是甘王附体,哆哆嗦嗦地说道:“你们千万不要伤害这些打我的人,他们是神圣的,得罪不得。”
老百姓一看吓坏了,纷纷逃回家。洪秀全笑道,成功了。等乡民们散开以后,他拍着小孩的肩膀说:“你真机灵,来,这些都是赏你的。”
打倒甘王后,洪秀全带着教众们开始肆无忌惮地破坏民间的各种神,谁也不敢再阻拦他们。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拜上帝会。
事情闹大了也会有麻烦,官府们盯上了拜上帝会,并在乡勇的带领下抓捕了冯云山。冯云山到狱中坚称自己只是信仰基督教,并没有做不法的事情。桂平县的知县担心事情闹大了可能会引起教徒们动乱,为了息事宁人,决定放了冯云山。知县让两个官差把冯云山押回家乡,没想到半路上冯云山居然成功劝说这两个差役加入拜上帝会。
其实冯云山出狱的真正原因是教徒们集资打点县衙。冯云山被捕之时,洪秀全在干吗呢?他匆匆赶到广州,准备向两广总督耆英告状,救出冯云山。
来土之争
冯云山被捕是洪秀全集团的第一个风波,凡有风波的地方难免会产生一些风险。
冯云山被捕之后,洪秀全去了广州,拜上帝会群龙无首,谁在主持呢?
这时候,稳定局势的是杨秀清和萧朝贵,杨秀清看到教众们心态不稳。当着众人的面突然倒地,接着一个鲤鱼打挺,忽然站起来,开始说胡话了,自称是天父附体。杨秀清转达了“天父”的意思,把思想摇摆不定的黄氏家族驱逐出拜上帝会,客观上维护了这个团体的稳定,也缓解了内部的骚乱情绪。杨秀清因为此事威望骤增。
萧朝贵在一旁看杨秀清表演,也学着他的样子,突然倒地,突然站起,自称“天兄”耶稣附体,与杨秀清配合得天衣无缝。
这事洪秀全和冯云山都不知道,这里面有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杨秀清成了天父的代言人、萧朝贵成了天兄的代言人,那洪秀全和冯云山干吗呢?洪秀全和冯云山知道此事后,两人商量怎么处理,经过仔细的观察,他们断定杨秀清和萧朝贵当时只是为了稳定教众,并没有取而代之的野心,决定承认这件事。洪秀全自称是上帝的儿子,杨秀清和萧朝贵不过是上帝和耶稣的代言人,地位不可能超过洪秀全这个上帝的亲儿子。
杨秀清是一个孤儿,五岁丧父,九岁丧母,从小跟着伯父生活。长大后以烧炭为生,由于职业关系,杨秀清的健康很糟,身体瘦弱,一只眼睛斜视。不过,杨秀清这人头脑相当好,善于结交朋友。萧朝贵是杨秀清的同事,也是烧炭的,如果说杨秀清长相奇怪的话,那么他的长相就堪称丑陋凶恶了。
这件事让洪秀全意识到巩固个人权威的重要性,后来洪秀全多次装神弄鬼,加上他懂得一些医术,在教众的眼里他变成一个无可替代的神人。1850年,金田村一个叫韦昌辉的大财主加入拜上帝会,这是加入拜上帝会的第一个有钱人。我们知道拜上帝会主要是由一些穷苦落魄的人组成的,这些人来历也有所不同。
要了解太平天国起义,不能无视客家人这个群体。太平天国的领导层主要是由客家人组成,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李秀成、陈玉成等都是客家人。客家人究竟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从名字上看,“客家”有客居的意思,那么我们有理由猜测这些人最早是从外地迁移过来的。
这就必须考察客家人的起源,其实客家人是货真价实的中原汉人。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时候,秦始皇南征北战,曾经派遣五十万大军进驻岭南,这五十万大军在蛮荒之地定居下来,传播中原文化。没想到,秦始皇死后,帝国就开始崩溃,这五十万大军只能自生自灭。当时秦帝国人心尽失,留在南越的秦军或者因为消息不通,或者因为不愿“逆流而行”,居然没有在帝国最危急的关头,前去咸阳勤王。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支驻留南越的大军逐渐化为百姓,开始了他们漫长的迁徙生活,最终这个群体演变成客家人。客家人保留着秦人那种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他们重传统、讲道理,有古代秦人的遗风。
由于客家人始终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这就让他们与南方本地人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来土之争就是指客家人和当地人之间的矛盾,所谓“来人”是指从广东迁入广西的客家人,所谓“土人”就是广西当地的土生土长的人,这些人中既有汉人也有少数民族人民。
广西这地方在古代较少受到儒家礼教的约束,民风颇为彪悍。在广西,民间械斗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而且这种民间械斗的规模相当大,在先秦时期都可以算得上是小规模战争了。其中,以来人和土人的矛盾最为激烈,有时候会出现上万人PK的场面。
由于大家都是老百姓,因而使用的器械相对粗糙,往往是一些农具之类。用这种器械搏斗的话,不容易打死人,打伤人却很轻松。不像军队打仗,往往一两天就结束战斗,有时候甚至用不了一天,几个小时就能结束战斗。但广西民间这种械斗却显得很持久,有时客家人和土著人能打上几十天,这种刚猛的战斗精神让人很佩服,但最后往往是以两败俱伤收场。双方都是带着极大的仇恨参加械斗的,就算是官府来制止也不管用。
这就是洪秀全金田起义的目的,他要组织一支有效的军队来对付土著人。所以,他最开始的目的并不是反清,只是后来阴错阳差到了那地步,才举起反清的大旗。
一场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将大清帝国推入了风雨飘摇的境地。一个科举失意的读书人受一本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的启发,创立拜上帝教,太平天国运动以烽火燎原之势席卷大清版图。遗憾的是,领导层的内讧导致太平天国的局面急转直下。而大清王朝气数未尽,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晚清重臣轮番登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大清帝国在落幕之前上演了一出精彩纷呈、跌宕起伏的大戏。
咸丰皇帝就是在风雨飘摇中接过大清帝国的权柄。他也很想有一番作为,遗憾的是,时运不济,一边是太平天国的内忧,一边是列强环饲的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将这位倒霉皇帝推到了腹背受敌的悲惨境地。国库空空如也,手下的臣子又不争气,天津沦陷了,北京沦陷了,圆明园付之一炬,咸丰内心的窝囊和委屈无处宣泄,只能徘徊于后宫,沉沦于欲海,暂且忘却无边的烦恼。可是,嫔妃们也不是省油的灯,争宠弄权,勾心斗角,或许咸丰皇帝在内心深处会大吼一声:朕富有四海,可却找不到一块清静地。
岂止是他生前不得清静,在他死后,两宫太后联手,将他临终托孤的顾命大臣铲除,慈禧更是垂帘听政长达半个世纪,帝国的权柄牢牢地掌握在一个女人的手中。这个女人不寻常,她是在苦苦支撑这个风雨飘摇的帝国,延续着苟延残喘的国运,还是将最后一丝复兴的希望窒息呢?历史自有公论。
大清风云:风雨飘摇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大清风云:风雨飘摇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快递速度很快。隔天就收到了。很喜欢这个书。
评分多多阅读,扩大视野,增长知识
评分正版书籍,印刷精美,不错
评分正版,字体大小合适,纸张硬实,装帧精美,通俗易懂。清朝离我们这个时代最近,又有康乾盛世脍炙人口的故事,值得一读。
评分终于买齐了一整套图书,很喜欢历史!
评分包装不错~
评分轻松阅读
评分。。。。
评分终于买齐了一整套图书,很喜欢历史!
大清风云:风雨飘摇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