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像技术与影音制作

声像技术与影音制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文艳  编
图书标签:
  • 声像技术
  • 影音制作
  • 影视技术
  • 媒体制作
  • 后期制作
  • 视频编辑
  • 音频处理
  • 数字媒体
  • 视听工程
  • 广播电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47583
版次:1
商品编码:1196726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4
字数:3264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教材以就业为导向,结合相关专业岗位能力,在企业调研论证基础上,综合影视采集与编辑的教学经验,精选典型的任务案例,提炼整合成一个综合性训练项目,即制作《浪漫牵手》婚庆DVD,学生要完成此项目必须先完成素材的采集和进行素材的后期编辑与制作等任务,内容包括数码照相机和数码摄像机的实际拍摄技巧及常规设置,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后期处理以及音视频后期剪辑制作等。每个任务项目都配有任务自测,用来巩固所学的内容。

作者简介

王文艳,2001.9~2005.7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原“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团支部书记2005.9~2008.3 沈阳理工大学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 党支部书记2008.9~至今 大连电子学校 电子技术教学部

目录

引言 制作《浪漫牵手》婚庆DVD
项目1 DC、DV实拍训练 2
任务1 DC、DV简单拍摄 4
知识链接1 DC、DV工作原理 4
知识链接2 DC、DV外观组件及功能 6
任务实施 DC、DV的简单拍摄 9
任务2 拍摄技巧的练习 11
知识链接1 光圈 11
知识链接2 焦距 13
知识链接3 景深及影响因素 17
知识链接4 快门速度 19
知识链接5 相机的拍摄模式 25
知识链接6 感光度、夜景拍摄及相机参数设定 34
知识链接7 拍摄技巧及要点 37
任务3 常用的摄影摄像机种类及配件的使用 50
知识链接1 相机的分类 50
知识链接2 镜头 56
知识链接3 存储器 58
知识链接4 闪光灯 59
拓展训练 拍摄技巧的练习 61
实训操作1 摄影基础训练 61
实训操作2 摄影构图训练 62
实训操作3 用光训练 63
实训操作4 表现动感与感情的训练 64
项目自测 65
项目小结 68
项目2 数码照片的后期处理 69
任务1 数码照片的合成 72
知识链接1 Photoshop基本工具和控制面板的使用 72
知识链接2 选区的基本操作 78
知识链接3 Photoshop抠图的基本技巧 79
知识链接4 图层的应用 90
任务实施 数码照片的合成 92
任务2 数码照片的后期处理 94
实训操作1 调整倾斜照片 94
实训操作2 调整曝光不足和曝光过度的照片 98
实训操作3 美容系列 104
拓展训练1 制作精美的PPT模板 108
知识链接 文字的插入和修改 108
实训操作 制作精美PPT模板 110
拓展训练2 制作精美画框 112
知识链接1 滤镜功能 112
知识链接2 画笔工具 113
知识链接3 图层蒙版 115
实训操作1 精美艺术边框制作 115
实训操作2 制作精美的立体雕花木质花纹相框 118
拓展训练3 老照片的修复与色彩调整 120
知识链接1 通道的应用和颜色模式的更改 120
知识链接2 照片的保存与修补 122
实训操作 老照片的修复与色彩还原 125
拓展训练4 证件照的排版制作与打印 129
知识链接 证件照的尺寸及背景设置 129
实训操作 1寸证件照的排版制作 131
项目自测 134
项目小结 136
项目3 制作《浪漫牵手》婚庆DVD 138
任务1 素材捕获与导入 140
知识链接1 会声会影X3基本操作和控制面板的使用 140
知识链接2 素材的捕获与导入 145
任务2 视频的剪辑与修整 147
知识链接 视频剪辑和修整的基本方法 147
实训操作1 改变视频的播放速度 150
实训操作2 为影片静像制作摇动和缩放效果 151
实训操作3 保存电影或视频中的精彩画面 152
任务3 添加滤镜效果和转场效果 153
知识链接1 视频滤镜效果的应用 153
知识链接2 视频转场效果的应用 155
实训操作1 特效镜头―马赛克 157
实训操作2 简易电子相册的制作 160
任务4 制作片头、片尾和字幕 163
知识链接 视频字幕应用 163
实训操作1 跑马灯字幕制作 169
实训操作2 制作片尾滚动字幕 170
任务5 音频编辑与应用 171
知识链接 音频剪辑和修整 171
实训操作1 录制画外音 173
实训操作2 应用音频滤镜 174
任务6 影片的分享与导出 176
知识链接 制作符合各标准的视频文件 176
实训操作1 DVD刻录 178
实训操作2 创建个性化桌面屏幕保护 180
项目实施 制作《浪漫牵手》婚庆DVD 181
项目自测 183
项目小结 185
附录 Photoshop常用工具及操作快捷方式汇总 186
参考文献 194

前言/序言

随着数码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冲击,越来越多的家庭和个人拥有数码照相机和数码摄像机,而图形图像的处理软件和音视频编辑软件也呈现遍地开花的趋势,如何操作相关设备,如何使用和应用相关软件,使其成为生活和应岗的一项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本教材编写依据是《声像技术与影音制作》课程的教学大纲,以职业技能为导向,在企业调研论证基础上,提炼出相关专业岗位能力,综合影视采集与编辑的教学经验,精选典型的任务案例,整合成一个综合性训练项目,即制作《浪漫牵手》婚庆DVD,分成3个工作任务来完成,即DC、DV的实拍训练、数码照片的后期处理和制作《浪漫牵手》婚庆DVD。每个任务下面又分为任务书和若干个子任务,学生按要求在任务书的引导下完成各相关内容,最终也完成了本项目。每个任务后都配有任务自测,用来巩固所学的内容,任务小结是对本任务的内容提要。


在附录中,给出了Photoshop常用工具及操作快捷方式汇总,在教学过程要求学生多看多用,提高数码照片的快速处理能力和未来职业竞争力。


本教材结合大量的日常应用和企业实例,图解清晰,过程详尽,紧紧围绕技能点,有针对性训练,有的放矢,充分锻炼学生的岗位能力和生活能力。


本教材由王文艳老师主编;胡靖宇老师编写了项目1 DC、DV实拍训练;葛青老师编写了项目2 数码照片的后期处理;王文艳老师编写了项目3 制作《浪漫牵手》婚庆DVD,并收集和整理了数字化资源;李萍萍老师担任本教材的主审,负责教材的统编和审核。


本书配套教辅资料可登录www.hxedu.com.cn,注册后免费下载。


本课程参考学时为68学时。


在每个任务的任务书中,给出了本任务的考核评价标准,任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参考使用,即是对学生学习的任务引领(该学习什么内容,掌握何种技能,考核分值所占比重如何),也是对学生进行任务考核的评价标准和依据,在此建议,可以通过每个任务的考核,再综合课程评价的体系和方法,评定学生学期成绩。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大连昊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的鼎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同时,也向对本教材提供很多支持的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编写教材经验欠缺,书中的错误与疏漏在所难免,希望使用本教材的广大教师和学生对教材中的问题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进行错误更正、文字修润和技术更新。




《光影流转:影像叙事与美学探索》 引言 在浩瀚的艺术海洋中,影像以其独特的魅力,穿梭于视觉与情感的交汇点,构建起一个个引人入胜的世界。它不仅仅是对现实的简单模仿,更是创作者内心世界的折射,是思想碰撞的火花,是时代精神的凝练。从早期黑白默片的粗犷写实,到数字时代光影的细腻雕琢,影像叙事与美学始终在不断演进,探索着人类感知与表达的边界。本书《光影流转:影像叙事与美学探索》旨在深入剖析影像艺术的核心要素,从叙事的结构、镜头语言的运用,到色彩、构图、光影等视觉元素如何共同作用,营造出独特的氛围与深层的情感共鸣。我们并非简单罗列技巧,而是力图揭示这些技巧背后的美学原理与哲学思考,帮助读者理解影像如何超越单纯的记录,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艺术表达形式。 第一章:影像的叙事维度——故事如何被“看见” 叙事是影像的灵魂,它赋予画面生命,引领观众的情感走向。本章将从多个角度审视影像的叙事能力,探讨不同叙事模式的特点与表现力。 经典叙事结构与变体: 我们将回顾经典的“三幕式结构”,分析其如何在时间、空间和人物关系上构建起一个完整的故事弧线。同时,也将探讨非线性叙事、碎片化叙事等现代叙事方式,分析它们如何打破时空限制,制造悬念,或引发观众更深层次的思考。例如,蒙太奇的运用,它不仅仅是画面的简单拼接,更是通过镜头之间的跳跃、对比、联想,实现意义的递进与升华。爱森斯坦的“吸引力蒙太奇”,库里肖夫效应所揭示的意义叠加,都是对蒙太奇叙事力量的深刻阐释。 人物塑造与情感驱动: 影像叙事的核心在于人物。本章将深入分析角色是如何通过演员的表演、导演的调度、以及摄影的镜头来塑造的。角色的动机、情感变化、人物之间的关系网,如何通过细微的表情、肢体语言、对话的潜台词,以及镜头语言(如特写镜头聚焦情感,远景镜头展现环境压迫)来呈现,从而引导观众的代入感与共情。我们还会探讨“英雄之旅”等经典叙事原型在现代影像中的转化与应用。 节奏与张力: 叙事的节奏感至关重要。过快的剪辑可能让观众应接不暇,过慢的节奏则可能导致枯燥。本章将分析不同叙事节奏的运用,如缓慢铺陈营造悬念,快速剪辑制造紧张感,以及如何通过声画结合来调整叙事节奏,增强画面的张力。例如,动作片中的快速剪辑与紧张的配乐,惊悚片中缓慢推移的镜头与压抑的环境音效,都是典型例子。 视点与视角: 观众是通过谁的眼睛来看故事的?本章将探讨第一人称视角、第三人称视角、以及主观镜头等不同视点的运用。主观镜头如何让观众身临其境,获得强烈的代入感?又如,我们还会分析“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的差异,以及这些视角选择如何影响观众对人物和事件的理解。 第二章:视觉语言的诗学——镜头背后的哲学 影像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其“看见”的方式,即镜头的语言。本章将拨开画面的表象,深入探究镜头语言的构成及其美学意义。 构图的哲学: 画面构图并非随意摆放,而是蕴含着创作者的意图。从经典的“三分法”、“黄金分割”,到对称式构图、斜线构图,以及留白与填充的空间哲学,都对画面的视觉引导、情感传达产生着深刻影响。本章将分析不同构图方式如何影响观众的视觉焦点,如何营造稳定感、动感、压迫感或舒缓感,并结合具体案例,解读构图背后的象征意义。 光影的雕塑: 光与影是影像最原始的“颜料”。本章将深入探讨不同布光方式(如伦勃朗光、蝴蝶光、三点布光等)所能营造的氛围与人物情感的刻画。高调、低调、对比度等光影处理,如何影响画面的质感,如何暗示人物的内心状态,如何烘托主题?我们还会分析自然光与人工光的运用,以及光影在虚实之间的辩证关系。 色彩的语言: 色彩是直接触动人情感的媒介。本章将解析色彩的心理学效应,如暖色调的温暖、动感,冷色调的冷静、疏离。我们还将探讨色彩的象征意义,如红色代表激情或危险,蓝色代表忧郁或宁静。分析电影如何通过整体的色彩风格(如柯达电影时代的暖黄调,数字时代的冷峻蓝调)来塑造影片的基调,以及如何在特定场景中运用对比色、互补色来增强视觉冲击力。 景别与镜头运动的意义: 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的选择,决定了观众感知事物的尺度。特写镜头如何放大人物情感,全景如何展现宏大场景?而镜头的运动(推、拉、摇、移、跟、升降)则赋予画面生命力,引导观众的视线,制造紧张感或沉浸感。本章将分析不同景别与镜头运动的组合所产生的叙事效果与美学意图,例如,失焦的镜头如何营造朦胧感,快速的推轨镜头如何制造追逐的紧张感。 第三章:美学意境的营造——超越视觉的感官体验 影像不仅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一种能够触及观众心灵深处的情感体验。本章将探讨如何通过多重元素协同作用,营造出深刻而独特的美学意境。 空间与时间的感知: 影像如何构建一个可信的空间?如何利用空间感来表现人物的孤独、压抑或自由?本章将分析布景、道具、服装等如何共同作用,创造出影片所特有的空间质感。同时,我们还将探讨影像如何扭曲或重塑时间的感知,如闪回、蒙太奇的跳跃,如何让观众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停滞或倒流。 声音设计的魔力: 声音是影像的另一半生命。本章将深入剖析声音设计的重要性,包括对白、音效、音乐在叙事和情感营造中的作用。环境音效如何增强现场感?拟音如何赋予无声画面以生命?配乐如何引领观众的情绪,烘托气氛,甚至成为叙事的一部分?我们将分析消极音效(如静默)与积极音效的对比运用,以及声画同步与非同步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象征与隐喻的运用: 伟大的影像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象征与隐喻,它们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赋予画面更深层的含义。本章将分析电影中常见的象征手法,如道具象征、色彩象征、人物动作象征等,以及这些象征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观众的理解。 风格化与个性表达: 每位优秀的影像创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本章将探讨如何通过对上述元素的独特组合与创新运用,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从导演的个人视角,到某一时代或流派的美学特征,我们将分析风格化影像如何通过形式上的创新,来传达更具个性的思想与情感,从而在纷繁的影像世界中脱颖而出。 结语 《光影流转:影像叙事与美学探索》并非一本枯燥的理论手册,而是一次对影像艺术的深度对话。我们希望通过对影像叙事结构、视觉语言以及美学意境营造的细致剖析,帮助读者打开一扇全新的理解影像的窗户。从理解一个镜头背后的匠心独运,到感受一部影片所传递的深层情感,再到启发自身对影像创作的思考,本书力求为每一位对影像艺术怀有好奇与热情的探索者,提供一条清晰而丰富的路径。影像的生命在于其不断的变化与创新,而对影像本质的深刻理解,正是推动这一生命之流向前奔涌的重要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倒是挺出乎我意料的,封面选择了深邃的蓝色,上面印着一些抽象的光影图案,给人一种科技感和艺术感的交织。翻开内页,纸张的质感相当不错,厚实且带有微微的哑光,即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第一眼望去,目录就吸引了我,里面细致地分成了几个大的章节,从最基础的声学原理到复杂的后期混音,几乎涵盖了所有我能想到的与声音制作相关的领域。而且,每个章节下面还有更细化的子标题,看起来条理非常清晰,让人对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有了初步的认识。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环境声场的模拟与优化”这一部分,我一直对如何在不同的空间环境下获得理想的录音效果感到好奇,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理论指导。这本书的排版也做得很好,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也恰到好处,不会显得拥挤,阅读起来非常舒服。整体来说,从外观到初步的目录浏览,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专业、严谨,并且内容相当丰富,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

评分

这次拿到手的是一本关于电影剪辑艺术的书籍。虽然书名听起来像是涵盖了从前期拍摄到后期制作的全方位指南,但实际上,这本书的重点非常突出,尤其是在剪辑这一块,可以说是相当详尽。它从最基础的剪辑概念讲起,比如什么是“镜头语言”、“蒙太奇”等等,然后逐步深入到各种剪辑技巧,比如交叉剪辑、平行剪辑、跳切等等。我特别喜欢它对“节奏感”的阐释,书中通过分析一些著名的电影片段,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剪辑镜头的长短、切换的时机以及声音的配合,来营造出紧张、舒缓、悬疑等不同的情绪和节奏。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对如何让一部影片“动”起来有了更深的理解。书中还包含了许多关于剪辑软件的使用技巧和工作流程的介绍,这对于我们这些实际操作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而且,它还提到了剪辑在故事叙述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剪辑来塑造人物形象、增强戏剧冲突。总之,这本书在剪辑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我一直对如何创造引人入胜的故事充满热情,而这本书正好触及了我感兴趣的领域。它似乎不仅仅是关于技术层面的操作,更多的是在探讨如何通过技术来服务于叙事。我注意到其中有章节详细讲解了“场景构建与氛围营造”,通过对灯光、色彩、道具以及声音的综合运用,来塑造出逼真且富有表现力的场景。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心理空间”的描绘,书中分析了如何通过画面和声音的设计,来暗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思考。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堆砌,而是将技术作为一种语言,去传达更深层次的意义。此外,书中还提到了“观众心理引导”,探讨了如何通过视听元素的配合,来影响观众的情绪,引导他们的注意力,并最终让他们沉浸在故事之中。我尤其欣赏它对于“叙事性声音设计”的深入剖析,从环境音的真实还原,到角色对白的清晰传达,再到音乐的烘托与情绪的渲染,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影音制作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它能够将抽象的情感和故事,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的视听盛宴。

评分

我一直对如何通过声音来增强视觉体验感到好奇。这本书的标题虽然宽泛,但当我翻到关于“声音设计与混音”的章节时,便被深深吸引了。它非常细致地讲解了各种音频设备的功能和用途,以及如何在不同的录音环境中获得高质量的声音素材。我特别对书中关于“声音的叙事性”的探讨感到兴奋,它不仅仅是将声音看作是背景音效,而是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叙事工具。书中列举了许多成功的案例,分析了导演如何通过声音的运用,来暗示人物的心理活动,营造紧张或放松的氛围,甚至直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从中学习到了如何运用不同类型的音效,比如环境音、动作音、情绪音等,来丰富影片的层次感和感染力。而且,书中还详细讲解了混音的技巧,比如如何平衡不同音轨的音量,如何运用均衡器和压缩器来优化声音的质感,以及如何通过声场定位来增强观众的沉浸感。这些内容对于我来说,都非常有价值,让我对影音制作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评分

我最近在研究如何将一些静态的画面转化为更具感染力的动态叙事,所以一直都在寻找相关的理论书籍。这本书的标题“声像技术与影音制作”虽然听起来有些技术性,但我认为它背后所蕴含的“影音”二字,恰恰是我所需要的。我翻阅了一下后面的内容,发现它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影像的构图、色彩运用以及镜头语言等概念,这让我非常惊喜。尤其是关于“叙事性构图”的章节,它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画面的布局和元素的排列来引导观众的情绪,并讲述了不同景别和角度在表达人物心理和推动情节发展上的作用。我尤其感兴趣的是它对“情绪色彩理论”的探讨,书中列举了许多经典电影案例,分析了导演如何运用色彩来烘托氛围、暗示人物情感,以及塑造独特的视觉风格。这部分内容让我茅塞顿开,很多我之前在观看电影时模糊的感觉,在这本书里得到了清晰的解释和理论上的支撑。这本书不仅提供了理论框架,还辅以大量的实例分析,使得这些复杂的概念变得易于理解和实践。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