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内容全面,系统性强。本教材既包括窄带通信系统,又包括光纤通信系统和超宽带通信系统,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现代通信系统的基础知识和未来通信系统的发展方向。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教材系统地介绍了各类通信系统的特点与组成、关键模块的基本概念、性能指标与设计方法以及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关键点,通过大量的例题和习题来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并结合通信系统实例以进一步强化系统概念和系统应用。
循序渐进,深入浅出。本教材强调基本概念的阐述,由此逐渐过渡到系统模块的分析、公式推导和计算以及模块在系统中的应用,并在此过程中充分体现处理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内容简介
《通信电子线路》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现代通信系统的基础知识和未来通信系统的发展方向,对各类现代通信技术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归纳,总结出不同通信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特点,提炼出应用于不同通信系统的关键模块,并对其进行详细的理论分析和电路设计。教材内容包括通信系统结构及性能指标、高频信号滤波器与阻抗变换网络、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混频器、调制解调器、射频功率放大器、振荡器、频率合成器、超宽带通信系统、超高速数字信号发送与接收电路和通信系统实例,内容涉及有线与无线、数字与模拟、窄带与宽带等各类现代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各种现代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分析设计方法,为电子系统的工程实现和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
《通信电子线路》是普通高等学校电子、通信等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研究生、科研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李智群,男,东南大学教授,博导、IC学院副院长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国家专利2项,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译著一部,编著教材两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主持和负责7项国家863科技攻关项目主要研究方向:射频集成电路与系统,超高速集成电路、微波和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通信系统的发展
1.2 通信系统的组成
1.3 通信频段的划分
1.4 通信系统的分类
1.4.1 模拟通信系统
1.4.2 数字通信系统
1.5 本书的内容组成
参考文献
第2章 通信系统结构及性能指标
2.1 混频
2.1.1 混频原理
2.1.2 实混频
2.1.3 复混频
2.2 无线通信系统结构
2.2.1 无线接收机结构
2.2.2 无线发射机结构
2.3 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2.3.1 噪声和噪声系数
2.3.2 线性失真和非线性失真
2.3.3 灵敏度和动态范围
2.3.4 误码率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习题
第3章 高频信号滤波器与阻抗变换网络
3.1 高频无源元件L和C
3.1.1 电感L
3.1.2 电容C
3.2 RC滤波器与二端口网络
3.2.1 RC滤波器
3.2.2 二端口RC网络
3.3 LC滤波器
3.3.1 滤波器指标
3.3.2 LC并联谐振回路
3.3.3 LC串联谐振回路
3.4 声表面波滤波器
3.4.1 声表面波滤波器的原理
3.4.2 声表面波滤波器的应用
3.4.3 声表面波滤波器的匹配
3.5 晶体和陶瓷滤波器
3.5.1 晶体滤波器
3.5.2 陶瓷滤波器
3.6 复数滤波器
3.6.1 复数滤波原理
3.6.2 Gm-C复数滤波器
3.6.3 有源RC复数滤波器
3.7 阻抗匹配网络
3.7.1 串并联支路的阻抗转换
3.7.2 电容部分接入阻抗变换
3.7.3 L型匹配网络
3.7.4 π型和T型匹配网络
3.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习题
第4章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4.1 晶体管高频小信号等效电路和关键参数
……
第5章 混频器
第6章 调制解调器
第7章 射频功率放大器
第8章 振荡器
第9章 频率合成器
第10章 超宽带通信系统
第11章 超高速数字信号发送与接收电路
第12章 通信系统实例
前言/序言
本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电气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持规划的重点教材。本教材系统阐述了通信系统结构及性能指标、高频信号滤波器与阻抗变换网络、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混频器、调制解调器、射频功率放大器、振荡器、频率合成器、超宽带通信系统、超高速数字信号发送与接收电路和通信系统实例。
以往的“通信电子线路”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无线通信系统结构、功能电路及没计方法,涉及的内容集中在窄带无线通信系统上,对广泛应用的高速大容量光纤通信系统和正在快速发展的超宽带通信系统内容很少涉及。为了更全面地反映现代通信系统的基础知识和未来通信系统的发展方向,本教材对各类现代通信技术进行系统地分析和归纳,总结出了不同通信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特点,提炼出应用于不同通信系统的关键模块,并对其进行详细的理论分析和电路设计。教材内容涉及有线与无线、数字与模拟、窄带与宽带等各类现代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在窄带无线通信系统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光纤通信系统和超宽带通信系统的内容;在无源滤波器的基础上,增加有源滤波器内容,重点介绍了现代通信系统采用的复数滤波技术和复数滤波器设计方法。从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各种现代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分析设计方法,为电子系统的工程实现和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
本教材具有以下特色:
(1)内容全面,系统性强。本教材既包括窄带通信系统,又包括光纤通信系统和超宽带通信系统,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现代通信系统的基础知识和未来通信系统的发展方向。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教材系统地介绍了各类通信系统的特点与组成,关键模块的基本概念、性能指标与设计方法,以及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关键点,通过大量的例题和习题来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并结合通信系统实例以进一步强化系统概念和系统应用。
(3)循序渐进,深入浅出。本教材强调基本概念的阐述,由此逐渐过渡到系统模块的分析、公式推导和计算,以及模块在系统中的应用,并在此过程中充分体现处理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李智群负责第1~6章和第10章的编写,王志功负责第11章的编写,冯军负责第8章的编写,李文渊负责第7章的编写,陈莹梅负责第9章的编写,苗澎负责第12章的编写。本书由李智群主编。
《电磁波的神秘之旅》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带领读者踏上一段探索电磁波奥秘的奇幻旅程,从其最基本的概念出发,逐步深入了解其生成、传播、接收以及在现代科技中扮演的关键角色。我们将抛开复杂的数学公式,以直观、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实例,揭示隐藏在日常通信背后的物理原理。 第一章:电磁波的诞生——从振动到波动 你是否曾好奇,手机信号如何穿透墙壁?收音机又如何捕捉到远方的声音?这一切的源头,都指向了我们今天的主角——电磁波。本章将从最简单的物理现象入手,例如一块磁铁的运动,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当电荷发生变化时,又会发生什么?我们将揭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是如何相互激发、相互依存,最终形成一种能够独立传播的能量形式——电磁波。我们会用类比的方式,比如水波的产生,来帮助理解电磁波的“波动”特性,以及它们是如何在空间中“奔跑”的。我们将探讨不同频率和波长的电磁波,例如可见光、无线电波、X射线等等,它们之间有何差异,又各自拥有怎样的能量? 第二章:电磁波的旅行——穿越时空的信使 电磁波一旦产生,便开始了它们的奇妙旅行。它们如何在真空中以恒定的速度前进?在介质中又会遇到怎样的阻碍和变化?本章将深入讲解电磁波的传播机制。我们将介绍“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精髓,但会以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让读者理解它是如何描述电磁场的行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我们会讨论电磁波的反射、折射、衍射和散射现象,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如镜子成像、彩虹的形成、阳光穿过水面时的闪烁,来直观理解这些传播过程。同时,我们也会触及电磁波的能量携带能力,以及它如何将信息传递给远方的接收者。 第三章:与电磁波的对话——接收与解密 强大的电磁波,需要巧妙的接收装置才能被捕捉并转化为我们能理解的信息。本章将聚焦于电磁波的接收过程。我们将介绍天线是如何工作的,为什么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天线对应着不同的电磁波频率?我们会探讨无线电接收机的基本原理,从调谐 circuit 到解调器,一步步揭示信号是如何被“捕获”并“翻译”的。从老式的收音机到现代的Wi-Fi接收器,我们将看到不同技术的发展,以及它们如何更有效地与电磁波进行“对话”。我们会讨论信号的强度、噪声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滤波和放大等技术,从复杂的电磁环境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第四章:电磁波的奇幻世界——通信的基石 电磁波并非只是抽象的物理概念,它们是现代通信的基石,连接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本章将带领读者走进电磁波在通信领域的广阔应用。我们将从最基础的无线电广播和电视信号说起,介绍它们是如何利用电磁波进行信息传递的。接着,我们将目光投向更现代的通信技术,如手机通信(GSM, LTE, 5G),探讨它们如何通过更高频率、更复杂的调制技术,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稳定的连接。我们将深入了解Wi-Fi和蓝牙等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它们如何为我们的智能设备提供便利。此外,我们还会触及卫星通信,它如何利用电磁波实现全球覆盖,以及光纤通信,虽然其本质是光信号,但光本身也是一种电磁波,它如何以惊人的速度传输海量数据。 第五章:电磁波的守护者——安全与健康 在享受电磁波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其潜在的影响。本章将客观地探讨电磁波与健康的关系,以及相关的安全规范。我们将梳理目前科学界关于电磁波对人体影响的研究进展,包括其热效应和非热效应。我们会区分不同类型的电磁波,如射频电磁波和极低频电磁波,它们对人体的影响程度和机制可能存在差异。我们将介绍国际和国内关于电磁辐射的曝露限值标准,以及这些标准的制定依据。本章旨在提供科学、理性、不恐慌的视角,帮助读者理解电磁波的安全性问题,并做出明智的选择。 第六章:未来的回响——电磁波的无限可能 电磁波的世界仍在不断拓展,其未来的发展将带来更多令人兴奋的可能性。本章将展望电磁波在未来科技中的角色。我们将探讨下一代通信技术,如6G,以及它们可能带来的颠覆性变革。我们将关注电磁波在物联网、自动驾驶、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兴领域的应用,这些技术都离不开高效、可靠的电磁波通信。我们还将探讨电磁波在新能源(如无线充电)、医疗(如成像技术、治疗技术)、空间探索等领域的潜力。本书的最后一章,将激发读者对电磁波未来发展的无限遐想,以及它将如何继续塑造我们的生活。 本书特色: 通俗易懂: 避免艰深的数学推导,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将复杂的物理原理化繁为简。 理论与实践结合: 理论讲解与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紧密相连,让读者在熟悉的环境中理解抽象概念。 循序渐进: 内容从基础概念开始,逐步深入,适合不同背景的读者。 图文并茂(假想): (此处可以想象书中配有大量精美的插图、示意图、照片,以增强阅读体验,但由于文本限制,此处不具体描述。) 激发兴趣: 旨在点燃读者对电磁波科学的好奇心,鼓励进一步的探索和学习。 《电磁波的神秘之旅》将是一本您不容错过的科普读物,它将带您揭开通信世界中最核心的秘密,让您以全新的视角理解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电磁波,并感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无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