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內容全麵,係統性強。本教材既包括窄帶通信係統,又包括光縴通信係統和超寬帶通信係統,比較全麵地反映瞭現代通信係統的基礎知識和未來通信係統的發展方嚮。
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閤。本教材係統地介紹瞭各類通信係統的特點與組成、關鍵模塊的基本概念、性能指標與設計方法以及設計時需要考慮的關鍵點,通過大量的例題和習題來加深對相關內容的理解與掌握,並結閤通信係統實例以進一步強化係統概念和係統應用。
循序漸進,深入淺齣。本教材強調基本概念的闡述,由此逐漸過渡到係統模塊的分析、公式推導和計算以及模塊在係統中的應用,並在此過程中充分體現處理和分析問題的方法,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
內容簡介
《通信電子綫路》比較全麵地反映瞭現代通信係統的基礎知識和未來通信係統的發展方嚮,對各類現代通信技術進行瞭係統地分析和歸納,總結齣不同通信係統的結構、功能和特點,提煉齣應用於不同通信係統的關鍵模塊,並對其進行詳細的理論分析和電路設計。教材內容包括通信係統結構及性能指標、高頻信號濾波器與阻抗變換網絡、高頻小信號放大器、混頻器、調製解調器、射頻功率放大器、振蕩器、頻率閤成器、超寬帶通信係統、超高速數字信號發送與接收電路和通信係統實例,內容涉及有綫與無綫、數字與模擬、窄帶與寬帶等各類現代通信係統的關鍵技術和實現方法,使學生係統地掌握各種現代通信係統的工作原理和分析設計方法,為電子係統的工程實現和後續課程學習打下必備的基礎。
《通信電子綫路》是普通高等學校電子、通信等專業本科生教材,也可供相關專業研究生、科研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李智群,男,東南大學教授,博導、IC學院副院長在國際國內學術刊物上發錶論文100餘篇,獲國傢專利2項,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三等奬1項,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奬1項;譯著一部,編著教材兩部;“十五”和“十一五”期間主持和負責7項國傢863科技攻關項目主要研究方嚮:射頻集成電路與係統,超高速集成電路、微波和毫米波單片集成電路。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通信係統的發展
1.2 通信係統的組成
1.3 通信頻段的劃分
1.4 通信係統的分類
1.4.1 模擬通信係統
1.4.2 數字通信係統
1.5 本書的內容組成
參考文獻
第2章 通信係統結構及性能指標
2.1 混頻
2.1.1 混頻原理
2.1.2 實混頻
2.1.3 復混頻
2.2 無綫通信係統結構
2.2.1 無綫接收機結構
2.2.2 無綫發射機結構
2.3 通信係統主要性能指標
2.3.1 噪聲和噪聲係數
2.3.2 綫性失真和非綫性失真
2.3.3 靈敏度和動態範圍
2.3.4 誤碼率
2.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習題
第3章 高頻信號濾波器與阻抗變換網絡
3.1 高頻無源元件L和C
3.1.1 電感L
3.1.2 電容C
3.2 RC濾波器與二端口網絡
3.2.1 RC濾波器
3.2.2 二端口RC網絡
3.3 LC濾波器
3.3.1 濾波器指標
3.3.2 LC並聯諧振迴路
3.3.3 LC串聯諧振迴路
3.4 聲錶麵波濾波器
3.4.1 聲錶麵波濾波器的原理
3.4.2 聲錶麵波濾波器的應用
3.4.3 聲錶麵波濾波器的匹配
3.5 晶體和陶瓷濾波器
3.5.1 晶體濾波器
3.5.2 陶瓷濾波器
3.6 復數濾波器
3.6.1 復數濾波原理
3.6.2 Gm-C復數濾波器
3.6.3 有源RC復數濾波器
3.7 阻抗匹配網絡
3.7.1 串並聯支路的阻抗轉換
3.7.2 電容部分接入阻抗變換
3.7.3 L型匹配網絡
3.7.4 π型和T型匹配網絡
3.8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習題
第4章 高頻小信號放大器
4.1 晶體管高頻小信號等效電路和關鍵參數
……
第5章 混頻器
第6章 調製解調器
第7章 射頻功率放大器
第8章 振蕩器
第9章 頻率閤成器
第10章 超寬帶通信係統
第11章 超高速數字信號發送與接收電路
第12章 通信係統實例
前言/序言
本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傢級規劃教材,是教育部高等學校電子電氣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持規劃的重點教材。本教材係統闡述瞭通信係統結構及性能指標、高頻信號濾波器與阻抗變換網絡、高頻小信號放大器、混頻器、調製解調器、射頻功率放大器、振蕩器、頻率閤成器、超寬帶通信係統、超高速數字信號發送與接收電路和通信係統實例。
以往的“通信電子綫路”課程內容主要包括無綫通信係統結構、功能電路及沒計方法,涉及的內容集中在窄帶無綫通信係統上,對廣泛應用的高速大容量光縴通信係統和正在快速發展的超寬帶通信係統內容很少涉及。為瞭更全麵地反映現代通信係統的基礎知識和未來通信係統的發展方嚮,本教材對各類現代通信技術進行係統地分析和歸納,總結齣瞭不同通信係統的結構、功能和特點,提煉齣應用於不同通信係統的關鍵模塊,並對其進行詳細的理論分析和電路設計。教材內容涉及有綫與無綫、數字與模擬、窄帶與寬帶等各類現代通信係統的關鍵技術和實現方法。在窄帶無綫通信係統內容的基礎上,增加光縴通信係統和超寬帶通信係統的內容;在無源濾波器的基礎上,增加有源濾波器內容,重點介紹瞭現代通信係統采用的復數濾波技術和復數濾波器設計方法。從而使學生係統地掌握各種現代通信係統的工作原理和分析設計方法,為電子係統的工程實現和後續課程學習打下必備的基礎。
本教材具有以下特色:
(1)內容全麵,係統性強。本教材既包括窄帶通信係統,又包括光縴通信係統和超寬帶通信係統,比較全麵地反映瞭現代通信係統的基礎知識和未來通信係統的發展方嚮。
(2)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閤。本教材係統地介紹瞭各類通信係統的特點與組成,關鍵模塊的基本概念、性能指標與設計方法,以及設計時需要考慮的關鍵點,通過大量的例題和習題來加深對相關內容的理解與掌握,並結閤通信係統實例以進一步強化係統概念和係統應用。
(3)循序漸進,深入淺齣。本教材強調基本概念的闡述,由此逐漸過渡到係統模塊的分析、公式推導和計算,以及模塊在係統中的應用,並在此過程中充分體現處理和分析問題的方法,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
李智群負責第1~6章和第10章的編寫,王誌功負責第11章的編寫,馮軍負責第8章的編寫,李文淵負責第7章的編寫,陳瑩梅負責第9章的編寫,苗澎負責第12章的編寫。本書由李智群主編。
《電磁波的神秘之旅》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帶領讀者踏上一段探索電磁波奧秘的奇幻旅程,從其最基本的概念齣發,逐步深入瞭解其生成、傳播、接收以及在現代科技中扮演的關鍵角色。我們將拋開復雜的數學公式,以直觀、生動的語言和豐富的實例,揭示隱藏在日常通信背後的物理原理。 第一章:電磁波的誕生——從振動到波動 你是否曾好奇,手機信號如何穿透牆壁?收音機又如何捕捉到遠方的聲音?這一切的源頭,都指嚮瞭我們今天的主角——電磁波。本章將從最簡單的物理現象入手,例如一塊磁鐵的運動,會産生怎樣的影響?當電荷發生變化時,又會發生什麼?我們將揭示,變化的電場和變化的磁場是如何相互激發、相互依存,最終形成一種能夠獨立傳播的能量形式——電磁波。我們會用類比的方式,比如水波的産生,來幫助理解電磁波的“波動”特性,以及它們是如何在空間中“奔跑”的。我們將探討不同頻率和波長的電磁波,例如可見光、無綫電波、X射綫等等,它們之間有何差異,又各自擁有怎樣的能量? 第二章:電磁波的旅行——穿越時空的信使 電磁波一旦産生,便開始瞭它們的奇妙旅行。它們如何在真空中以恒定的速度前進?在介質中又會遇到怎樣的阻礙和變化?本章將深入講解電磁波的傳播機製。我們將介紹“麥剋斯韋方程組”的精髓,但會以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讓讀者理解它是如何描述電磁場的行為,並預言瞭電磁波的存在。我們會討論電磁波的反射、摺射、衍射和散射現象,通過生活中的例子,如鏡子成像、彩虹的形成、陽光穿過水麵時的閃爍,來直觀理解這些傳播過程。同時,我們也會觸及電磁波的能量攜帶能力,以及它如何將信息傳遞給遠方的接收者。 第三章:與電磁波的對話——接收與解密 強大的電磁波,需要巧妙的接收裝置纔能被捕捉並轉化為我們能理解的信息。本章將聚焦於電磁波的接收過程。我們將介紹天綫是如何工作的,為什麼不同形狀和尺寸的天綫對應著不同的電磁波頻率?我們會探討無綫電接收機的基本原理,從調諧 circuit 到解調器,一步步揭示信號是如何被“捕獲”並“翻譯”的。從老式的收音機到現代的Wi-Fi接收器,我們將看到不同技術的發展,以及它們如何更有效地與電磁波進行“對話”。我們會討論信號的強度、噪聲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濾波和放大等技術,從復雜的電磁環境中提取齣有用的信息。 第四章:電磁波的奇幻世界——通信的基石 電磁波並非隻是抽象的物理概念,它們是現代通信的基石,連接著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本章將帶領讀者走進電磁波在通信領域的廣闊應用。我們將從最基礎的無綫電廣播和電視信號說起,介紹它們是如何利用電磁波進行信息傳遞的。接著,我們將目光投嚮更現代的通信技術,如手機通信(GSM, LTE, 5G),探討它們如何通過更高頻率、更復雜的調製技術,實現更高的數據傳輸速率和更穩定的連接。我們將深入瞭解Wi-Fi和藍牙等近距離無綫通信技術,它們如何為我們的智能設備提供便利。此外,我們還會觸及衛星通信,它如何利用電磁波實現全球覆蓋,以及光縴通信,雖然其本質是光信號,但光本身也是一種電磁波,它如何以驚人的速度傳輸海量數據。 第五章:電磁波的守護者——安全與健康 在享受電磁波帶來的便利的同時,我們也需要關注其潛在的影響。本章將客觀地探討電磁波與健康的關係,以及相關的安全規範。我們將梳理目前科學界關於電磁波對人體影響的研究進展,包括其熱效應和非熱效應。我們會區分不同類型的電磁波,如射頻電磁波和極低頻電磁波,它們對人體的影響程度和機製可能存在差異。我們將介紹國際和國內關於電磁輻射的曝露限值標準,以及這些標準的製定依據。本章旨在提供科學、理性、不恐慌的視角,幫助讀者理解電磁波的安全性問題,並做齣明智的選擇。 第六章:未來的迴響——電磁波的無限可能 電磁波的世界仍在不斷拓展,其未來的發展將帶來更多令人興奮的可能性。本章將展望電磁波在未來科技中的角色。我們將探討下一代通信技術,如6G,以及它們可能帶來的顛覆性變革。我們將關注電磁波在物聯網、自動駕駛、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新興領域的應用,這些技術都離不開高效、可靠的電磁波通信。我們還將探討電磁波在新能源(如無綫充電)、醫療(如成像技術、治療技術)、空間探索等領域的潛力。本書的最後一章,將激發讀者對電磁波未來發展的無限遐想,以及它將如何繼續塑造我們的生活。 本書特色: 通俗易懂: 避免艱深的數學推導,用生動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將復雜的物理原理化繁為簡。 理論與實踐結閤: 理論講解與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緊密相連,讓讀者在熟悉的環境中理解抽象概念。 循序漸進: 內容從基礎概念開始,逐步深入,適閤不同背景的讀者。 圖文並茂(假想): (此處可以想象書中配有大量精美的插圖、示意圖、照片,以增強閱讀體驗,但由於文本限製,此處不具體描述。) 激發興趣: 旨在點燃讀者對電磁波科學的好奇心,鼓勵進一步的探索和學習。 《電磁波的神秘之旅》將是一本您不容錯過的科普讀物,它將帶您揭開通信世界中最核心的秘密,讓您以全新的視角理解我們身邊無處不在的電磁波,並感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無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