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白白學中醫3:經絡穴位篇

明明白白學中醫3:經絡穴位篇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於濤,吳麗麗 編
圖書標籤:
  • 中醫
  • 經絡
  • 穴位
  • 明明白白學中醫
  • 中醫入門
  • 養生
  • 健康
  • 圖解
  • 醫學
  • 中醫基礎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廣東科技齣版社
ISBN:9787535965646
版次:1
商品編碼:12009062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明明白白學中醫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58
字數:4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看得懂用得上的中醫入門必備叢書
  ◆明白中醫是什麼明白中醫怎麼學明白中醫如何用
  ◆學習中醫並不難,找準方法有捷徑
  ◆零基礎學中醫,開啓中醫之門
  隨著屠呦呦獲諾貝爾奬的消息傳遍世界,世人對中醫的關注度持續升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中醫的優越性並親身體會到中醫的益處。然而,許多對中醫感興趣的人卻苦於沒有一點中醫基礎,不知道如何學中醫,從哪裏學起。
  《明明白白學中醫》係列叢書用明白的道理、生動的事例、形象的比喻讓讀者領略中醫*真實的一麵,讓中醫脫離艱澀難懂、遠離老百姓的睏境,以簡捷明瞭、通俗耐讀的口吻貼近老百姓,為讀者層層揭開中醫神秘的麵紗,探尋生命與健康的本質。
  《明明白白學中醫3:經絡穴位篇》是《明明白白學中醫》係列叢書中的第三冊。本書圖文並茂、易學易懂、療效顯著,在形象生動的案例中講解經絡穴位,穿插防病治病的方法,可以一邊讀書,一邊操作,簡便易行,實用性強!

內容簡介

  經絡之學,源於遠古,流傳至今,已成為中醫理論不可或缺的核心之一,它以其精深大氣而意會勝於言傳的神秘為世人所嚮往,但卻不可知。《明明白白學中醫3:經絡穴位篇》用通俗的文字和日常生活事例,解說瞭經絡穴位的妙用,幫助您明明白白學習經絡的知識:經絡穴位到底是怎麼一迴事?人體各部位的常見疾病有哪些穴位療法?經絡穴位對減肥和美容有幫助嗎?如何通過經絡穴位進行日常保健……全書用真人拍攝照片與解剖圖結閤的方式展示針灸穴位,取穴直觀,定位準確,並配有速記方法,幫助記憶,為您開啓明明白白學經絡之旅。

作者簡介

  於濤,男,醫學博士,主任中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現為廣東省針灸學會理事、副秘書長、針灸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董氏奇穴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閤會臍針分會常務理事、中醫手法專業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針灸治療腦病和痛證的臨床和實驗研究。主持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各1項,參與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和國傢重大基礎項目“973”課題1項,發錶學術論文13篇。參與的“針刺治療缺血性中風的臨床與基礎研究”獲2014年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奬(排名第7)。

  吳麗麗(1973-),醫學博士,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國傢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傢、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中西醫結閤學會實驗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委。主持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團隊項目等多項課題研究,已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錶論文100多篇,主編和參編10部學術著作。曾榮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奬、廣東省教學成果二等奬、廣州中醫藥大學教師講課競賽一等奬等奬勵和榮譽稱號。臨床主治中醫內科雜病、中醫婦科疾病以及對亞健康狀態的調理。

內頁插圖

目錄

上篇 經穴解密
經絡腧穴 / 002
認識經絡 / 002
認識腧穴 / 003
經穴的發現 / 003
腧穴定位方法 / 005
手太陰肺經 / 010
手太陰肺經名稱含義 / 011
手太陰肺經循行路綫 / 011
手太陰肺經功效及運用 / 011
肺經與時辰的關係 / 012
手太陰肺經穴位概述 / 013
手太陰肺經經穴錶解 / 013
手太陰肺經要穴解析 / 014
手陽明大腸經 / 018
手陽明大腸經名稱含義 / 019
手陽明大腸經循行路綫 / 019
手陽明大腸經功效及運用 / 019
手陽明大腸經與時辰的關係 / 020
手陽明大腸經穴位概述 / 020
手陽明大腸經經穴錶解 / 021
手陽明大腸經要穴解析 / 022
足陽明胃經 / 027
足陽明胃經名稱含義 / 028
足陽明胃經循行路綫 / 028
足陽明胃經功效及運用 / 029
足陽明胃經與時辰的關係 / 030
足陽明胃經穴位概述 / 030
足陽明胃經經穴錶解 / 030
足陽明胃經要穴解析 / 034
足太陰脾經 / 039
足太陰脾經名稱含義 / 040
足太陰脾經循行路綫 / 040
足太陰脾經功效及運用 / 040
足太陰脾經與時辰的關係 / 042
足太陰脾經穴位概述 / 042
足太陰脾經經穴錶解 / 042
足太陰脾經要穴解析 / 044
手少陰心經 / 048
手少陰心經名稱含義 / 049
手少陰心經循行路綫 / 049
手少陰心經功效及運用 / 049
手少陰心經與時辰的關係 / 051
手少陰心經穴位概述 / 052
手少陰心經經穴錶解 / 052
手少陰心經要穴解析 / 053
手太陽小腸經 / 057
手太陽小腸經名稱含義 / 058
手太陽小腸經循行路綫 / 058
手太陽小腸經功效及運用 / 058
手太陽小腸經與時辰的關係 / 059
手太陽小腸經穴位概述 / 059
手太陽小腸經經穴錶解 / 059
手太陽小腸經要穴解析 / 061
足太陽膀胱經 / 064
足太陽膀胱經名稱含義 / 065
足太陽膀胱經循行路綫 / 065
足太陽膀胱經功效及運用 / 066
足太陽膀胱經與時辰的關係 / 068
足太陽膀胱經穴位概述 / 068
足太陽膀胱經經穴錶解 / 069
足太陽膀胱經要穴解析 / 073
足少陰腎經 / 080
足少陰腎經名稱含義 / 081
足少陰腎經循行路綫 / 081
足少陰腎經功效及運用 / 082
足少陰腎經與時辰的關係 / 084
足少陰腎經穴位概述 / 084
足少陰腎經經穴錶解 / 085
足少陰腎經要穴解析 / 086
手厥陰心包經 / 092
手厥陰心包經名稱含義 / 093
手厥陰心包經循行路綫 / 093
手厥陰心包經功效及運用 / 093
手厥陰心包經與時辰的關係 / 093
手厥陰心包經穴位概述 / 094
手厥陰心包經穴錶解 / 094
手厥陰心包經要穴解析 / 095
手少陽三焦經 / 098
手少陽三焦經名稱含義 / 099
手少陽三焦經循行路綫 / 099
手少陽三焦經功效及運用 / 100
手少陽三焦經與時辰的關係 / 100
手少陽三焦經穴位概述 / 100
手少陽三焦經經穴錶解 / 101
手少陽三焦經要穴解析 / 102
足少陽膽經 / 105
足少陽膽經名稱含義 / 106
足少陽膽經循行路綫 / 106
足少陽膽經功效及運用 / 107
足少陽膽經與時辰的關係 / 108
足少陽膽經穴位概述 / 108
足厥陰肝經 / 120
足厥陰肝經名稱含義 / 121
足厥陰肝經循行路綫 / 121
足厥陰肝經功效及運用 / 121
足厥陰肝經肝經與時辰的關係 / 123
足厥陰肝經穴位概述 / 123
足厥陰肝經經穴錶解 / 124
足厥陰肝經要穴解析 / 125
督脈 / 129
督脈名稱含義 / 130
督脈循行路綫 / 130
督脈功效及運用 / 130
督脈穴位概述 / 133
督脈經穴錶解 / 134
督脈要穴解析 / 136
任脈 / 141
任脈名稱含義 / 142
任脈循行路綫 / 142
任脈功效及運用 / 142
任脈穴位概述 / 145
任脈經穴錶解 / 145
任脈要穴解析 / 147
帶脈 / 156
帶脈名稱含義 / 156
帶脈循行路綫 / 156
帶脈功效及運用 / 156
帶脈穴位概述 / 158
帶脈要穴解析 / 159
下篇 常見病經絡穴位療法
內科常見病 / 162
普通感冒 / 162
急性支氣管炎 / 163
慢性支氣管炎 / 164
支氣管哮喘 / 165
慢性胃炎 / 166
消化性潰瘍 / 167
急慢性腸炎 / 168
胃腸功能紊亂 / 170
習慣性便秘 / 171
高血壓 / 172
冠心病 / 173
心律失常 / 174
尿瀦留 / 175
單純性肥胖 / 176
頭痛 / 177
周圍性麵癱 / 178
麵肌痙攣 / 179
坐骨神經痛 / 180
慢性疲勞綜閤徵 / 181
失眠 / 182
神經衰弱 / 183
風濕性關節炎 / 185
慢性腎炎 / 186
慢性肝炎 / 187
骨傷科常見病 / 188
膝骨性關節炎 / 188
頸椎病 / 190
肩關節周圍炎 / 191
落枕 / 193
急性腰扭傷 / 195
腰肌勞損 / 197
腰椎間盤突齣癥 / 199
網球肘 / 200
高爾夫球肘 / 202
強直性脊柱炎 / 203
腕管綜閤徵 / 205
婦科、男科常見病 / 206
痛經 / 206
閉經 / 208
功能性子宮齣血 / 210
更年期綜閤徵 / 211
乳腺增生病 / 213
不孕癥 / 214
月經不調 / 216
帶下病 / 218
胎位不正 / 220
子宮脫垂 / 220
産後缺乳 / 222
前列腺肥大 / 224
陽痿 / 225
早泄 / 227
遺精 / 228
男性不育癥 / 230
兒科常見病 / 231
小兒腹瀉 / 231
小兒厭食癥 / 232
小兒流涎 / 234
夜尿癥 / 235
小兒夜啼 / 236
皮膚科、外科常見病 / 237
濕疹 / 237
帶狀皰疹 / 239
蕁麻疹 / 240
脫發 / 241
皮膚瘙癢癥 / 243
慢性闌尾炎 / 245
術後腸粘連 / 246
術後腹脹 / 247
五官科常見病 / 248
過敏性鼻炎 / 248
慢性鼻炎 / 249
近視 / 251
視神經萎縮 / 253
黃斑變性 / 255
耳鳴耳聾 / 256
口瘡 / 257
慢性咽炎 / 257
慢性喉炎 / 258

前言/序言

  中醫世界,梧桐傢園
  “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素問·寶命全形論》),探索人類生存方式和生命意義是中醫學産生及其存在的全部價值之所在。這種價值包含瞭中醫對每一個個體生存狀態、血脈承續以及生命意義的獨特慧思,包含瞭中醫始終追求的人與天地自然之間的一種和諧融洽的質樸理念,這種價值更是體現在中醫對每一個具體生命的一種術同道閤的完美嗬護。
  “一株青玉立,韆葉綠雲委”(唐代白居易《雲居寺孤桐》),高大昂揚、蔥鬱繁密的梧桐總是承載著人們的美好憧憬。在中國古典文學中,梧桐有著多重的寓意和象徵。梧桐的品格是高潔的,“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詩經·大雅·捲阿》);然而“梧桐更兼細雨”“梧桐葉落鞦已深”,梧桐又時時會帶給人們一絲絲的愁緒。古人青睞於梧桐的質樸和品格,梧桐不嬌嫩,極強的生命力使得它能夠紮根於大江南北,“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宋代王安石《孤桐》),這種生命力更是體現瞭一種老而彌堅的頑強。梧桐高潔的品格是與生俱來的,所以古人將梧桐視為神鳥鳳凰的棲身之處;梧桐的高潔更在於它的奉獻,不求生存的環境,卻總能以濃蔭茂密、綠意盎然的姿態給人以一種美的感官享受,而且這種姿態並不張揚,本色而自我。隻有會品讀的人纔覺得自然而質樸就是一種美。作為良木,梧桐的貢獻殊多。其葉、花、果、根可人藥,具有清熱解毒、祛濕健脾的功效;其種子可食用和榨油,其樹皮可造紙,其木材可用來建房和製成琴以及各種器具。正因為古人崇敬、仰慕梧桐的品質,所以梧桐寄托瞭古人對高尚精神品德的一種追求,“聖人不生,麟龍何瑞。梧桐不高,鳳凰何止。吾聞古之有君子,行藏以時,進退求己,榮必為天下榮,恥必為天下恥。苟進不如此,退不如此,亦何必用虛僞之文章,取榮名而自美”(唐代齊己《君子行》)。
  文學與世俗中的中醫常被彆稱為“岐黃”“杏林”“青囊”“懸壺”等,但在我眼裏,梧桐的意象纔是真正寄托瞭我對中醫的所有情感,因為中醫之於梧桐有著太多的相似。
經絡:身體的河流,健康的密碼 身體,如同一個精密的宇宙,而經絡,便是其中錯綜復雜的河流網絡,連接著每一個器官,輸送著生命的力量——氣血。它們無形卻又真實存在,貫穿人體上下,溝通錶裏內外,是中醫認識和調理身體的基石。《明明白白學中醫3:經絡穴位篇》將帶領您撥開層層迷霧,深入探索這片神秘而重要的領域。 一、 經絡:生命的脈絡,健康的守護者 您是否曾對身體的某些反應感到睏惑?為什麼會突然感到疼痛?為什麼某個部位會麻木?為什麼會有莫名其妙的疲憊感?這些身體發齣的信號,很多都與經絡的運行息息相關。 經絡,不僅僅是血管或神經的簡單集閤,它是一套獨立而又相互關聯的能量傳導係統。它們如同身體的“高速公路”,負責將精氣(氣的精微物質)和津液(體內的水液)輸布到全身,滋養髒腑,濡養筋骨,溫煦肌膚。一旦經絡運行不暢,氣血受阻,便可能引發各種病癥,從輕微的不適到嚴重的疾病,都可能在此找到根源。 本書將帶您認識: 經絡的起源與發展: 追溯中醫經絡理論的形成過程,理解其深厚的曆史積澱。 經絡的生理功能: 深入剖析經絡在氣血輸布、調節陰陽、抵禦外邪、傳遞信息等方麵的重要作用。 經絡的病理變化: 瞭解經絡受損時,身體會如何錶現齣各種異常癥狀,從而學會初步判斷身體的狀況。 經絡的分類與循行: 詳細介紹十二正經、奇經八脈等主要經絡的走嚮、起止點、所過之處,以及它們各自的功能和聯係。理解這些“河流”的路徑,是掌握身體健康的關鍵。 二、 穴位:身體的開關,調理的要點 如果說經絡是身體的河流,那麼穴位便是這些河流上的“閘門”和“節點”。它們是髒腑經絡之氣輸注於身體錶麵的特殊部位,是人體髒腑經絡之氣輸注於身體體錶的部位。每一個穴位,都如同一個精密的“開關”,觸碰或刺激特定的穴位,就能影響其所屬經絡的氣血運行,從而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扶正祛邪的目的。 《明明白白學中醫3:經絡穴位篇》將為您揭示穴位的奧秘: 穴位的發現與命名: 瞭解穴位是如何被發現和命名的,理解命名背後蘊含的醫學智慧。 穴位的定位方法: 學習精準定位穴位的方法,包括骨度法、手指比量法等,確保針灸、按摩的準確性。 常用穴位的功效與主治: 詳細介紹數百個常用穴位的具體位置、所屬經絡、主治病癥以及臨床應用。從頭部的百會、風池,到腹部的中脘、關元,再到四肢的閤榖、足三裏,每一個穴位都將變得生動而實用。 特定穴位的特殊作用: 瞭解原穴、絡穴、郤穴、募穴、背俞穴等特定穴位的獨特功效,以及它們在疾病治療中的重要作用。 穴位配伍的原則與技巧: 學習如何根據不同的病癥,巧妙地組閤使用穴位,發揮協同作用,提高療效。 三、 實踐與應用:讓中醫智慧融入生活 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注重實踐的應用。我們相信,真正的中醫智慧,應該能夠融入日常生活,成為守護您和傢人健康的有力武器。 自我保健與日常調理: 學習如何通過按摩、艾灸等簡單易行的方法,刺激特定穴位,緩解常見的身體不適,如頭痛、頸椎不適、消化不良、失眠等。 疾病的初步應對: 在疾病初期,瞭解哪些經絡和穴位可能與您的癥狀相關,為就醫提供參考,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不適。 與中醫專業人士的溝通: 掌握一定的經絡穴位知識,能幫助您更清晰地嚮醫生描述自己的癥狀,更好地理解醫生的診斷和治療方案。 《明明白白學中醫3:經絡穴位篇》是一本集知識性、趣味性和實用性於一體的指南。無論您是中醫愛好者,還是希望更深入瞭解自己身體的朋友,本書都將是您踏入中醫經絡穴位世界的理想起點。讓我們一起,撥開經絡的雲翳,找到健康的密碼,開啓一段更加明明白白的中醫智慧之旅!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價一 最近實在是被各種健康問題睏擾,總覺得身體這裏不舒服那裏不舒服的,但又不知道怎麼迴事。我一直對中醫挺好奇的,但又覺得它太玄乎瞭,總感覺書架上那些厚厚的醫書讓人望而卻步。朋友推薦我說,可以試試《明明白白學中醫》係列,說很通俗易懂。我正好趁著這次有打摺,就入手瞭《明明白白學中醫3:經絡穴位篇》。拿到書的時候,我還在想,經絡穴位?聽著就有點專業,會不會還是看不懂?不過翻開第一頁,我就放心瞭。書的排版很舒服,字跡清晰,插圖也特彆多,而且不是那種簡簡單單的綫條圖,而是很形象的,有時候甚至有點像動畫片,一下子就把經絡走嚮和穴位的位置給具象化瞭。我之前總以為經絡就是一堆綫,穴位也是一堆點,但這本書講得就像在講身體裏的“高速公路”和“服務區”一樣,非常生動。它不僅告訴你這些地方在哪裏,更重要的是,它會解釋為什麼這些地方重要,它們連接著身體的哪些器官,又對應著我們哪些常見的身體不適。比如,它講到足三裏的時候,不是簡單說“在小腿外側”,而是會詳細描述定位方法,然後解釋它對調理脾胃的好處,以及在遇到消化不良、腹脹等問題時,為什麼按揉它會有幫助。我本來以為隻是會列舉穴位,沒想到還有這麼多的理論和應用結閤。我現在每天晚上都會抽齣時間,對照著書上的圖,找到自己身體的幾個穴位,輕輕地揉按一下,感覺身體好像真的有瞭一些變化。

評分

評價五 在接觸《明明白白學中醫3:經絡穴位篇》之前,我總覺得經絡和穴位是中醫裏最難以理解的部分,像是古代的神秘符號,難以與現代科學聯係起來。但這本書,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把這些“神秘”的東西變得無比清晰。它不僅僅是告訴你經絡在哪裏,穴位是什麼,更重要的是,它會給你講清楚“為什麼”。比如,它會把經絡比作身體裏的“能量通道”,把穴位比作這些通道上的“開關”或者“信息點”。我以前總以為按摩穴位隻是單純地按壓,這本書讓我明白,原來穴位和它所在的經絡以及連接的髒腑是息息相關的,按壓一個穴位,其實是在調動整個身體的能量流動。書裏的大量插圖,真的是我學習的最大助力。它們不是那種乾巴巴的圖,而是有色彩、有層次的,甚至有些還配上瞭小小的動畫,讓你能直觀地看到經絡的走嚮,以及穴位在身體上的具體位置。我最喜歡的部分是,它在講完穴位的位置和功效後,還會給齣很多非常實用的操作建議,比如如何找準穴位,什麼樣的力度閤適,以及在什麼情況下不適閤按揉。這讓我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教我知識,更是教我如何去實踐,如何將中醫的智慧應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這對我來說,是非常寶貴的。

評分

評價三 說實話,我對中醫的瞭解一直停留在“食補”和“草藥”的層麵,總覺得那些關於“氣”、“血”、“經絡”的說法特彆虛無縹緲,難以捉摸。買這本書,純粹是抱著一種“試試看”的心態,想瞭解一下中醫到底是怎麼“工作”的。結果,它徹底顛覆瞭我之前的認知!《明明白白學中醫3:經絡穴位篇》這本書,真的是太“明白”瞭!它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教科書,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又風趣幽默的長者,循循善誘地告訴你身體的奧秘。書裏的插圖真的太給力瞭,那些經絡圖,做得就像是身體裏的發光綫路圖,一眼就能看到它們是怎麼流動的。而且,它把每個穴位都講得特彆細緻,不僅告訴你它在哪兒,還在什麼體錶標誌下,更重要的是,它會告訴你這個穴位對應著身體的哪些功能,以及遇到什麼樣的問題,可以通過按揉這個穴位來改善。我印象最深的是講到太衝穴,之前我隻是聽說過,但不知道有什麼用,書裏解釋說它能幫助疏肝理氣,對改善情緒不穩定、煩躁易怒很有幫助。書裏還教瞭具體的按摩手法,我試著按瞭幾天,感覺整個人都放鬆瞭不少。這本書真的讓我感覺,中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學問,而是可以實實在在應用到生活中的智慧。

評分

評價二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中醫的學習應該是一件非常嚴肅且專業的事情,需要深厚的學術功底和多年的實踐經驗。因此,當我第一次看到《明明白白學中醫3:經絡穴位篇》這本書時,心中曾有過一絲疑慮,擔心它是否會過於簡化而失瞭中醫的精髓。然而,實際閱讀之後,我發現我的擔憂是多餘的,甚至可以說是杞人憂天。這本書的作者,以一種極其高明且親切的方式,將原本復雜晦澀的經絡穴位知識,化繁為簡,深入淺齣。它沒有使用過於生澀的醫學術語,而是用一種貼近生活的語言,將人體經絡比作網絡的脈絡,穴位則形象地比作關鍵的節點,讓人一目瞭然。書中大量的穴位圖譜,不僅標注清晰,更配以精美的插畫,讓你在找到穴位的同時,還能對相關的解剖結構有一定的瞭解,這種“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講解方式,著實令人贊嘆。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不僅僅是羅列穴位,而是會深入淺齣地講解每一個穴位的功效,以及它在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哪些病癥。例如,在講到肩井穴時,它會解釋其在緩解肩頸疼痛、頭痛等方麵的作用,並附上具體的按摩手法和注意事項。這種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教學模式,讓我這個中醫小白,也能逐步建立起對經絡穴位的認知,甚至敢於嘗試自我保健。

評分

評價四 我一直對中國傳統醫學充滿濃厚的興趣,但苦於市麵上相關的書籍要麼過於學術化,要麼過於淺薄,難以找到一本既能深入講解原理,又能通俗易懂的入門讀物。偶然間,我看到瞭《明明白白學中醫3:經絡穴位篇》這本書,抱著一絲期待購買瞭。閱讀後,我發現這本書的價值遠超我的預期。它的內容結構安排得十分閤理,從經絡的宏觀分布,到穴位的具體定位,再到每個穴位的功效與主治,層層遞進,邏輯清晰。我特彆欣賞的是書中大量細緻的穴位圖解,它們並非簡單的示意圖,而是結閤瞭人體解剖學特徵,用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現瞭穴位的準確位置,大大降低瞭學習者的辨識難度。書中對每個穴位的解讀,也並非生硬地羅列功效,而是會將其與具體的生理功能、病理錶現聯係起來,讓讀者能夠理解“為何”如此。例如,在講解某個穴位時,書中會先介紹其所處的經絡,然後闡述該經絡與相關髒腑的功能關係,再引申到該穴位在調理該髒腑功能障礙方麵的作用。這種由錶及裏、由宏觀到微觀的講解方式,使得我對經絡穴位的認識不再停留在錶麵,而是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這本書真正做到瞭“明白”二字,讓中醫的智慧變得觸手可及。

評分

這次在京東買瞭很多的書,還沒來得及看,期待書的內容,能讓自己長知識,京東的物流很快,書無破損

評分

書非常好值得擁有全五分

評分

很不錯,已經在看著瞭,感觸很深

評分

介紹的還挺詳細的,適閤入門者。

評分

收到貨瞭還未看,朋友介紹的說這套不錯

評分

寶貝收到瞭,在中醫的書裏麵是比較不錯的,深入淺齣,

評分

奇怪瞭,一起買的書,這本一下就到瞭,剩下的拆單等瞭差不多一個月

評分

很好的書,淺顯易懂,物流也快

評分

老爸學習用,京東方便快捷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