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3
《辞源》主编刘叶秋撰写的中国首部汉语辞书史。
《中国字典史略》介绍了从战国至近代一百多部常用的字书,尤其对《说文解字》《尔雅》《方言》《释名》《广雅》《字汇》《骈字类编》等影响较大的字书作了重点解析,将浩瀚绵长的辞书发展史依序排列分为萌芽与奠基、继承与演变、建设与发展、进化与兴盛、演变与改革五个时期,同时又将古代字书的别体(韵书)单列为一章。作者溯源析流,不仅详论各书本身的编纂体例、用法,而且着重讲述其在辞书发展史上的产生、演变和作用,可以说该书汇集了作者对古辞书多年的研究成果,在不少问题上都有独到的见解。
刘叶秋(1917---1988),北京人,毕业于北京中国大学文学系。著名学者,辞书学与笔记小说研究专家。曾任商务印书馆编审、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中国楹联学会顾问,是《辞源》的三位编纂者之一。主要著作有《历代笔记概述》《魏晋南北朝小说》《古典小说笔记略丛》《古典小说论丛》《孔尚任诗和桃花扇》《学海纷葩录》《类书简说》《中国古代的字典》《中国的字典》《常用字书十讲》《中国字典史略》等,有的已被大学选为必修课程。
回顾七十年来研究建筑史的经验,基本规律是从掌握史实(通过对实物和文献的调查研究)到形成史论(通过编写建筑专史和通史)的阶段性循环过程,到现在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现在正处于下一个阶段中的进行深入的专项或专门史研究、掌握新的史实,进一步发现新的问题、酝酿和发展新的理论认识的时期。在当前国家高速发展的形势下,无论从总结历史经验为建设提供借鉴还是从保护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来说,都对建筑历史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之相应,这个学科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目前很多高等院校都设立了相关的教研室或研究所,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很多取得硕士、博士学位的新生力量不断涌现,很多论文取得开创性成果。在这种情况下,如能对这三个阶段的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对其成就和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总结经验,必将对古代建筑的发展进程、所取得的成就和历史发展的规律性有更为具体和深入的认识,更好地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
对三个阶段中已完成的建筑史和大量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到以下几点。
(一)史料方面
就建筑史料而言,总结前三个阶段的工作,可以看到,除从历史角度准确把握时代定位外,更重要的是应从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园林(景观)学的专业角度,对古代城市和村镇的规划、各类建筑群和园林的平面布局与空间序列、各类建筑物的设计等,从工程技术、使用功能到艺术处理做综合分析排比,探讨其特点、成就和独特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进程,确认其在建筑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些实而具体的成果除了成为建筑通史的坚实基础外,更有可能在认识传统、借鉴传统上为当代建设工作做出贡献。包括建筑历史所和相关大专院校,近年很多同行在这方面取得成就,在城市、宫殿、礼制建筑、地方民居建筑、园林等类型,在木构技术、工艺、工具、施工组织等领域,在中西、中日、中国与东南亚的建筑交流等方面,都有很多专著和论文发表,其中有些硕士、博士论文还具有填补空白的性质,表明研究队伍和水平在不断壮大和提高,是极可喜的现象。
但在整体上看,在数十年成果中,从历史角度对实物的断代研究成果较多,而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园林学的角度进行的专门研究仍相对较弱,亟须做重点的加强。综观现在的情况,经过数十年的古建筑普查工作,现存重要的古建筑基本上均已发现,而一些重要建筑遗址的考古发掘则尚需时日。这就是说,在近期已不太可能有新的重大发现,我们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充分掌握已有的这些建筑实物和史料,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城市和房屋都是建造成的,它的成就、特点,不论是工程技术方面还是建筑艺术方面,最终都要通过量化的尺寸数据体现出来,故要深入地研究这些城镇建筑群和建筑物,就必须有精确的实测图和数据。目前情况是通过三代人数十年努力,已掌握了大量的图纸和数据,可供我们进行综合研究,但也还有相当数量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古代城市、村镇、大中型建筑群组和建筑物缺少精确的实测图和数据资料,有待进行精密的调查和测绘工作。这是开展全面的研究必须解决的问题,也可以说是建筑史研究工作的一个瓶颈,需要全行业的长期共同努力来解决。但实测需要大量财力、人力,实非没有专项经费的高校和研究单位所能承担,只有和国家的文物保护工作结合才有可能,而这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只有抓住一切机遇,才能逐步达到目的。
在文献史料方面,已有一些综合性专著出版,可以使研究者免去翻检之劳,是很好的现象。目前很多古籍,包括《四库全书》在内,已有电子版行世,便于检索。不断深入地发掘文献史料,取得新的资料,对深入掌握建筑史实极有助益,刘敦桢先生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二)史论方面
如果从更广的角度看,还可看到,尽管建筑历史学具有工程技术和社会人文的二重性,又兼具历史学的特点,但前此的研究工作中,就建筑学方面说,又较倾向于工程技术而对建筑的社会性和艺术性研究不够;就历史学方面说,则较倾向于史实的把握而对从整体角度探索历史发展规律的努力不足;这也可以说是对具体的、实的问题——亦即表层的技术性问题研究较多,而对规律性的、虚的问题——亦即较深层的理论性问题探索较少。这是我们在建筑史研究中的较薄弱之处。这固然客观上是受过去历史环境的影响,不欲触及意识形态问题,有意无意地回避所致,但久而久之,也就成为我们知识结构和研究视野的不足之处。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对古代哲学思想、伦理观念、礼法制度、文化传统、艺术倾向、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甚至民间迷信等人文因素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形成与发展的作用的研究,探讨它们如何影响中国古人的建筑观(拓展开来则是人居环境观)、建筑审美趣味的形成进而影响和控制古代建筑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这将从另一个角度研究古代建筑,使我们对影响古代建筑发展的因素有更为全面的认识,进一步了解我国独特的建筑体系得以形成和长期延续的原因,把我们对古代建筑发展的认识提升到理论高度。
如果考虑到在史实开拓上的困难,目前不失为对上述规律性、理论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时机。近年一些同行在这方面已进行了一些工作,除前述的《中国建筑艺术史》外,还有郭湖生教授的《中华古都》、侯幼彬教授的《中国建筑美学》等专著和若干从哲学、美学角度探讨的专论及将外国近年在这方面的发展与国内现状进行对照的研究等(包括一些优秀的学位论文),起了很好的开拓作用。继续在理论和规律方面进行工作,充实以前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必将使建筑史研究工作有新的更大的进展。就建筑历史所的现实条件和人员情况,目前也以开展这方面研究为宜。
建筑界的共同任务是创作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和建筑,以自立于世界建筑之林,除吸收世界先进的建筑成就外,也要借鉴历史传统,以形成自己的特色。联系到目前的建设情况,可以看到古今的差异之大,数十年的经验也告诉我们,从形式上继承建筑传统很少有成功的。但那些古代哲学思想、伦理观念、礼法制度、文化传统、艺术风尚、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人文方面对中国古代建筑观的形成、古代建筑特色与传统的产生与发展的作用和丰富的具体事例,却无疑可对我们在当代的社会和文化条件下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新建筑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从这个角度看,加强这方面研究也是有现实意义的。
大家小书 中国字典史略(精装本)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大家小书 中国字典史略(精装本)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便宜啊 装订的很棒的 看字典史的首选
评分大家写给大家的书。小版本,很精致,性价比高,良心之作。看了下出版列表,这一系列有120多本,准备全收齐。
评分大家小书系列,精装小开本
评分好,喜欢
评分很有意思,大家小书都很不错
评分图书精美,发货迅速,快递负责。
评分很好的一本书,非常有启发
评分大家小书 中国字典史略(精装本)
评分很有意思,大家小书都很不错
大家小书 中国字典史略(精装本)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