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
民国初年,北京,何总长府邸。
春意浓了,何府的后花园里,樱花杏花小桃红竞相着开,开成了一片粉红粉白的火,那灼灼的艳色一路蔓延着烧出来,烧得整座何府春光如海。
何府是大宅子,前方的巍峨洋楼自不必提,住着太太小姐们的内宅也是亭台楼阁俱全,若是世上真有大观园,想必也就是这个规模气派了。相形之下,花园子附近的一处小院被一架藤萝遮掩着,就显出了几分寒伧与冷清,像是这繁华天地中出了岔子,凭白无故的多了一处小小的冷宫。
希灵就住在这座小院子里,能有一处小院子让她安身,已经是她的好运气。
因为希灵不姓何,姓肃,她叫肃希灵。
当然,肃希灵的出身也是有根底的,毕竟她唤何太太一声舅母,而肃家能和何家结亲,必定也不会是平凡人家。然而肃家的富贵已被雨打风吹去,并且是疾风骤雨——她在十岁出头的时候成了孤儿,然后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肃家的远亲们一拥而上,无数陌生的面孔涌入肃宅大门,莫名其妙的,她就一无所有了,就只能孤伶伶的来投奔舅母了。
希灵所居的小院子,仿佛在许多年前是一位少爷的书房,正房是座很单薄的二层楼,站在楼上,正可以看见花园的一角。希灵对这个小院子深恶痛绝,唯独喜欢它的二层楼。站在楼上往远了看,她是个沉默的窥视者,有时甚至会产生错觉,感觉自己居高临下、无所不知。
此刻她便站在二楼的窗前,面无表情的远眺。远方水中的凉亭上,坐着一位摩登女郎,大概是何家某位小姐的女朋友。女郎诚然是美的,但希灵所看的人,乃是女郎身边的男子。
男子很高大,穿一身灰色的哔叽长袍,背对着女郎站在亭边,对着一池春水负手而立。忽然回头对着女郎说了句话,女郎慢吞吞的站起身,从头到脚都透着不情愿,然而男子一马当先,就那么头也不回的径自先往亭外走去了。
希灵看到这里,冷冰冰的面孔上闪过了一丝笑影。
男子是何家的大少爷,何养健。希灵爱他,在没能得到他之前,她宁愿他冷酷如冰如石,谁也不要爱。
翩然的一转身,她下了楼,皮鞋的半高跟踏在腐朽了的老楼梯上,踩出一路咯吱咯吱。春光是只留在楼上的,楼下房屋被四周的绿树掩藏着,空气都是阴寒潮湿。她下楼,左转,进入自己的卧室,卧室里面有床有梳妆台,梳妆台带着一面大圆镜子。款款的坐在镜子前,镜中映出了她的脸。
那是一张很精致的小瓜子脸,两颊还存留着一点婴儿肥。脸是小女孩的脸,然而皮肤是贫血似的苍白,并没有小孩子的血色。两道浓秀的长眉几乎入鬓,一圈长睫毛勾勒出了两只大眼睛的轮廓——眼睛很美,黑是黑白是白;发如墨云,配着她的面孔,也是黑是黑、白是白。
打开镜子前的小木匣,她从里面取出了一盒胭脂。手指捏着鲜红的小粉扑子,她对着镜子侧了脸,给自己的面颊加了一层绯红颜色。然后取出一支口红,她又很小心的涂抹了自己的薄薄的小嘴唇——口红只剩了一点残余,为了能够多用几次,涂抹的时候非小心了不可。
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她依旧是面无表情的,但是轻轻的哼着歌,显然是也有一点好心情。最后站起身后退了几步,她用手理了理自己新烫的卷发,又拍了拍自己身上崭新的花格子布连衣裙。
镜中出现了一个东方式的洋娃娃,希灵并不喜欢这个洋娃娃。
希灵十七岁了,应该有点大姑娘的模样了,何养健对摩登女郎冷淡,不代表他会喜欢一个小妹妹似的洋娃娃,她知道。
希灵出了院子,快步走向花园,如她所料,在一丛花木前,她与何养健相遇了。
何养健今日做了个斯文先生的打扮,然而一路走得龙行虎步,斯文全无,反倒是带了一股子杀气。迎面见了希灵,他停下脚步一点头,招呼道:“表妹。”
希灵仰起头,很甜美的对着他抿嘴一笑,同时细致的审视了他——他是剑眉星目的好相貌,鼻梁挺拔笔直,如同刀斧雕刻,瞳孔的颜色却偏于浅淡,是很清澄的灰色。
“大哥今天没出门呀?”希灵随着何家其他的妹妹们,也喊他“大哥”。
何养健是个不苟言笑的人,对她已经算是格外的和蔼:“刚在花园坐了坐,这就要走了。你最近还好?”
希灵答道:“还好。”
何养健答道:“缺了什么,就打发人到我那里去要。”
希灵立刻说道:“小兰嫁人出去了之后,我那院子里就只剩了张妈一个,一直没给我派新丫头。我倒是不缺人使唤,只是一个人呆着,连个伴儿都没有,怪闷的。”
何养健“嗯”了一声,希灵也不知道他是听见了还是没听见,总之他继续向前走了,摩登女郎紧随其后,一转眼的工夫,她又成了孤家寡人。
希灵是来与何养健偶遇的,既然偶遇完毕,那她就打算回自己的院子里去。然而她转过身刚走了几步,却是和一队人马打了照面。这一队人马花团锦簇,当中既有几位年少的姨太太,也有何家的二小姐何舜敏、三小姐何舜华。两人都是十七八岁的年纪,刚从比利时女中毕业,如今闲在家里,正双双闹着要出洋留学。舜敏见了希灵,开口笑道:“表妹,你刚才是和大哥吵架了不成?我远远的看你是往花园里走的,怎么和他打了照面之后,半路就要往回折?”
希灵刚要开口,舜华抢着说道:“兴许表妹醉翁之意不在家,本就不是为了赏花来的。”
此言一出,姨太太们也跟着笑了,有人插嘴打趣道:“两位小姐可别再玩笑了,你们看哪,表小姐脸都红了。”
此言一出,众人越发要对着希灵细端详。舜敏含笑点着头:“哦,看来是让三妹说中了。说起来,小表妹和三妹一边大,早就不是小孩子了!”
舜华上前一步转了身,站到了希灵身边:“虽然是同年,可表妹看起来可是像我的小妹妹呢!”
希灵微笑着一直不言语——舜华只比她大了三个月,然而比她高了一个头,还比她有腰身、有胸脯、有风韵。
一只手揽了她的肩膀,舜华低下头笑问:“表妹,你怎么不长呀?”
舜敏答道:“表妹是个小鬼灵精,心眼儿太多,把个子压住了。”
希灵听到这里,终于是忍无可忍了。
背过手扬起脸,她在阳光下甜蜜的一笑:“我不和你们闹了。大哥刚才让我回去写张单子,缺什么要什么都写清楚了,他要亲自给我置办呢!”
说完这话,她保持着背手扬脸的姿势,趾高气扬的穿过人群向前走去。
阳光一点一点的后撤,她脸上的笑容也一点一点的消散。及至走到了院子前的藤萝架下,她被浓绿的阴影披头笼罩,柔软的嘴角也下垂成了冷峻的姿态。
她大概是太穷形尽相了,已经让许多人都看出了她的居心,也因此招来了许多人的嘲笑。按理来讲,她寄人篱下,应该是委曲求全才对的,但是,她做不到!
她冷酷,她敏感,她睚眦必报,她好战好斗。她如今一无所有,所以她必须成为何家的大少奶奶。成了何家的大少奶奶,就什么都有了——爱人有了,钱财也有了。
可她始终不长大,始终只是何养健的小妹妹;而她的时间已经不多,因为何养健已经二十三岁了,无论如何,都该娶妻生子了!
口红是便宜货,黏糊糊的让人感觉不舒服。藤萝架下的肃希灵抬起手,不管不顾的用手掌缓缓蹭过嘴唇,蹭得下半张脸走了形,蹭出嘴角一抹血红。
而大大小小的主意像雾气中的岛屿,在她的思索中,远远近近的显出形状来了。
我对这本书的喜爱,很大程度上源于它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达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深度。每一个主要角色都不是扁平的符号,而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个体,他们的矛盾、挣扎、甚至是那些不为人知的私密想法,都被作者剥开层层外衣,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强烈的代入感,仿佛自己就是那个正在经历痛苦抉择的主人公,感同身受那种进退两难的煎熬。尤其是那些关于道德困境和人性复杂的探讨,处理得极其老辣,没有简单的黑白对错,只有在灰色地带中挣扎求存的众生相。这种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力,使得这本书的讨论价值远超一般的消遣读物,它促使我不断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这种能够引发读者进行自我审视的文学作品,才是真正有力量的。
评分从纯粹的文学欣赏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是独树一帜。它没有追逐时下流行的碎片化表达,反而保留了一种古典文学的韵味,但又巧妙地融入了现代的语感,形成了一种既古典又现代的独特美学。书中那些长句的运用尤其值得称赞,它们并非冗长累赘,而是通过精准的从句和修饰语,构建起复杂而又极具音乐性的节奏感。阅读起来,如同欣赏一首精心编排的交响乐,每一个乐章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功能。那些反复出现的主题意象,如同乐曲中的固定旋律,在不同的情境下被重新演绎,每一次出现都带来了新的理解和感悟。对于那些对语言本身抱有高度追求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场盛宴,值得反复品味其文字背后的深意与韵律。
评分坦率地说,我很少能遇到一本在情节构建上如此令人信服的作品。很多小说的逻辑链条在细究之下总有些许的牵强,但这部作品的每一处转折和铺垫,都像是事先精心设计好的精密齿轮,咬合得天衣无缝。即便是一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在后续章节中也会被巧妙地拾起并加以利用,形成了完美的闭环结构,这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宏大叙事的强大掌控力。我甚至会忍不住翻回去重读某些章节,只为验证自己的猜想,结果总是发现作者的布局比我预想的还要精妙复杂。这种智力上的博弈感,让阅读过程充满了乐趣和挑战性。它不仅仅是作者在讲述故事,更像是在邀请读者一同参与到这场精心编织的迷局之中,这种互动性是极其难得的。
评分不得不提的是,这本书的氛围营造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例。作者似乎精通如何用文字来调动读者的情绪,开篇的几页,就成功地将一种压抑而又带着一丝神秘感的基调牢牢地抓住了。随着故事的深入,这种基调也在不断地变化——时而紧张到令人屏息,时而又豁然开朗,转而变成一种近乎悲怆的美感。我特别喜欢那种略带疏离感的叙事角度,它既保持了故事的神秘性,又给予了读者足够的空间去猜测和想象,这种若即若离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每一次场景的转换,都伴随着环境描写的细微调整,使得整体阅读体验非常流畅且富有画面感。对于那些追求阅读沉浸感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首选,它提供的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整套完整的感官体验。
评分这部书的文字功底着实让人惊艳,作者的遣词造句如同精雕细琢的艺术品,每一个词语的摆放都恰到好处,仿佛经过千锤百炼才最终定稿。我尤其欣赏那种在平实叙述中蕴含的深刻哲思,它不像那种故作高深的文字游戏,而是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触动人心最柔软的地方。读到那些描写自然景色的段落,我仿佛身临其境,那光影的变幻、风吹过树梢的声响,都清晰地浮现在眼前,这种细腻入微的观察力,实在令人叹服。而且,情节的推进节奏把握得极好,张弛有度,高潮迭起却又不失韵味,让人完全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十分巧妙,看似松散的线索,到最后却能完美地汇聚成一个令人回味无穷的整体,这种高超的叙事技巧,绝对是当代文学中的一股清流。读完之后,心头会留下一种悠长的余韵,需要静下心来反复咀嚼,才能品出其中更深层次的意境。
评分还没有阅读应该还可以吧。
评分ok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送货速度很快,闲时看看也很不错。
评分还没有阅读应该还可以吧。
评分我是看简介喜欢的,才买的,看完再说。
评分我是看简介喜欢的,才买的,看完再说。
评分尼罗的书是我的最爱,文风犀利幽默,揭示人性,故事总会让你意想不到的发展,让人欲罢不能!
评分故事的女主角几经波折,最后终于安定下来了,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