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佛学常识》是近代高僧太虚大师所撰《佛学概论》《中国佛学》的合集。《佛学概论》从“学史”和“学理”两个角度论述了佛学历史和佛教原理;《中国佛学》对中国佛学的特质、宗源以及各宗代表高僧的佛教思想作了详细阐释,其中不乏有趣的佛典故事。此次出版,还将太虚大师《我之宗教观》《我的宗教经验》《我的佛教改进运动略史》三文附于书后,以便读者朋友更好了解太虚大师和他的佛学思想。
作者简介
太虚(1890~1947) ,法名唯心,字太虚,号昧庵,俗姓吕,乳名淦森,学名沛林,原籍浙江崇德(今浙江桐乡),生于浙江海宁,近代著名高僧。
精彩书评
他是正信,慈悲,而又勇猛精进的,真正的和尚。
——画家丰子恺
太虚大师主以佛法应导现代人心,而要自学佛者之摧乎僻化、神化、腐化着手。使佛法而可行于斯世,舍“人生佛教”莫由!惟其平常,乃见伟大!
——印顺法师
太虚法师提出了“人生佛教”的思想,主张佛教应多注意现实问题,应着重研究宇宙人生问题,指导人生。他对佛教各宗的学说都有深刻的了解,对唯识思想尤有精深的研究……阐述佛法,称性而淡,平淡中见真意。
——当代学者印永清
目录
佛学概论
绪论
上编 学史
第一章 释尊略传
第二章 印度佛学略史
第三章 中国佛学略史
第四章 各地之佛学略史
下编 学理
第一章 因缘所生法五乘共学
第二章 三法印出世三乘共学
第三章 一实相印大乘不共学
第四章 概括
第五章 结论
中国佛学
第一章 佛学大纲
第二章 中国佛学特质在禅
第三章 禅观行演为台贤教
第四章 禅台贤流归净土行
第五章 中国佛学之重建
附录一 我之宗教观——十四年秋在苏州东吴大学讲
附录二 我的宗教经验——二十九年二月在舍卫国对佛教访问团团员讲
附录三 我的佛教改进运动略史——二十九年七月在汉藏教理院暑期训练班讲
精彩书摘
第一章 释尊略传
第一节 释尊出于印度之背景
佛学之真理,即为宇宙万有之实相,无始常新。然今此人世所流行之佛学,实由释迦牟尼佛世尊(简称释尊)证明之宣说之而起。
释尊之生印度约在距今二干五百年至二干九百年前。印度天气温暖,生活单易,除俗人耽其欲乐之外,辄多深思玄想之士,故特富于宗教哲学之探索。其先已 形成为宗教者,日婆罗门教。传婆罗门教者居最上阶级,建国领地各贵族日刹帝利,虽掌执军政,犹居第二;商贾次之;农工更次之;其更有佣奴之一级,然修养山林者派生之异学颇多。刹帝利族中智者,先释尊已有耆那教(尼乾子)之创,释尊既不安于俗乐,尤不满于所受之婆罗门学,期一访森野中修士,遂舍其家国而至终成正觉。
第二节 未成正党前之释尊
“释迦”译能,乃贵族中之一族;“牟尼”译寂,寂以形容其恬静。“释迦牟尼”谓释迦族中之恬寂者。佛陀及世尊等,则世人对之之尊称也。实姓乔答摩(瞿昙)名悉达多(译义成)生于中印度恒河支流罗泊提河岸之劫比罗伐搴睹城主家。父名输头陀那,娶同族拘利城主阿劣释迦之二女摩耶与钵罗阁钵底为室;而悉达多则生于摩耶,鞠养于钵罗阁钵底者也。既长,娶表妹耶输陀罗,生子日罗怙罗,然少年放观田野,见农作之劳瘁,深党贵族生活,建筑于民众痛苦上者不宜。由耕土出虫,鸟即啄食,更察知全生物界,皆以害他利自求活,尤觉心痛难忍,遂冥索解除生活惨残之道。他日,又因睹老者病者死者之状,感杀他活自以生者,苟延残喘,不免终趋灭亡,遂不复能暂安其世俗生活,乃于十九岁,弃其家属国财,游访者五年,继于苦行六年。时其父遣戚族桥陈如等五人为侍,其后受乳糜之供,五人疑其退志,舍而他去,遂独至婆罗奈斯毕钵罗树下,跏趺端坐,而誓成正觉。
佛学常识/跟大师学国学·精装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