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国原始道教向神仙道教的转折标志
全面建构了中国道教神仙体系,为其理论奠基之作
继承了早期炼丹、养生、医疗等理论精华,在中国科学史上有重要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原本单独成书,不与《外篇》相并。与《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不同,《内篇》核心内容是神仙思想及修道成仙的方法,主要解决了三个问题:神仙的存在问题、神仙的属性问题、神仙与人的关系问题。通过这三个问题系统地论述了神仙信仰的理论和实践,阐明了道教信仰的宗旨和哲理基础,为后来神仙道教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此后问世后,炼丹服药成为道教养生的重要内容,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作者简介
葛洪(283~363),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生于晋武帝太康四年(283),卒于晋哀帝兴宁元年(363),终年81岁;一说卒于晋康帝建元元年(343),终年61岁。我国著名道教思想家。他儒道兼修,而以道为主,提倡道本儒末。
目录
前 言
卷一 畅玄
卷二 论仙
卷三 对俗
卷四 金丹
卷五 至理
卷六 微旨
卷七 塞难
卷八 释滞
卷九 道意
卷十 明本
卷十一 仙药
卷十二 辨问
卷十三 极言
卷十四 勤求
卷十五 杂应
卷十六 黄白
卷十七 登涉
卷十八 地真
卷十九 遐览
卷二十 袪惑
精彩书摘
或人难曰:“人中之有老彭,犹木中之有松柏,禀之自然,何可学得乎?”抱朴子曰:“夫陶冶造化,莫灵于人。故达其浅者,则能役用万物,得其深者,则能长生久视。知上药之延年,故服其药以求仙。知龟鹤之遐寿,故效其道引以增年。1且夫松柏枝叶,与众木则别。龟鹤体貌,与众虫则殊。至于彭老犹是人耳,非异类而寿独长者,由于得道,非自然也。众木不能法松柏,诸虫不能学龟鹤,是以短折耳。2人有明哲,能修彭老之道,则可与之同功矣。若谓世无仙人乎,然前哲所记,近将千人,皆有姓字,及有施为本末,3非虚言也。若谓彼皆特禀异气,然其相传皆有师奉服食,非生知也。若道术不可学得,则变易形貌,吞刀吐火,坐在立亡,4兴云起雾,召致虫蛇,合聚鱼鳖,三十六石立化为水,5消玉为饴,溃金为浆,入渊不沾,蹴刃不伤,幻化之事,九百有余,按而行之,无不皆效,何为独不肯信仙之可得乎!仙道迟成,多所禁忌。自无超世之志,强力之才,不能守之。其或颇好心疑,中道而废,便谓仙道长生,果不可得耳。仙经曰,服丹守一6,与天相毕7,还精胎息,8延寿无极。此皆至道要言也。民间君子,犹内不负心,外不愧影,9上不欺天,下不食言,岂况古之真人,宁当虚造空文,以必不可得之事,诳误将来,何所索乎?苟无其命,终不肯信,亦安可强令信哉?”
[注释]
1道引:即“导引”。古代的一种养生方法。以形体运动配合呼吸吐纳,以使血气流通,促进身体健康的炼养方法。2短折:短命夭折。3施为:实行的行为。本末:始终。4坐在立亡:坐在那里,突然消失。《神仙传·皇初平传》:“能坐在立亡,行于日中无影。”5三十六石立化为水:古代关天矿石溶化为液体的试验成果。《云笈七签》卷一百七记载有《服云母诸石药消化三十六水法》。6守一:道教内炼方术。又叫存思。道教认为,人体的五官腑脏,都有神灵主之,人要想得道成仙,就要存思这些神灵,专一不离。7相毕:一同结束。8还精:道教内丹修炼方术。又叫“还精补脑”。目的在于保存、补偿精气。胎息:道教修炼法术。又称“脐呼吸”、“丹田呼吸”。即主观上不以口鼻呼吸,而体会呼吸似在脐部进行,如胎儿般,故名。9愧影:愧对自己的身体。影,身影。代指身体。
[译文]
有人质疑说:“人类中有老子和彭祖,就好像树木中有松树和柏树一样,秉承了自然的特性,怎么可能通过学习得到呢?”抱朴子回答说:“自然创造化育的万物中,没有什么比人类更具有灵性的。因此学到较低层次道术的人,可以役使万物,学到较高层次道术的人,就能够长生不死。修道的人知道最好的药物能够延年益寿,所以服用这些药物以求成仙。修道的人知道龟和鹤有长久的寿命,所以依次仿效它们的导引动作去延长年龄。况且松树、柏树的枝叶与其他各种树木都有差别。龟、鹤的体形,与其他各类鸟兽则完全不同。至于彭祖和老子,他们是人,并不是能够独自长寿的非人类之物,只是由于他们修道成功,并不是自然天生的长寿。所有的树木都不能效法松树和柏树,各类鸟兽都不会学习龟、鹤,因此才短命夭折。人具有聪明才智,只要能够学习修炼彭、老的道术,就可以同他们一样获得长寿的功效。假如世间没有神仙,那么先前的哲人所记载的仙人,有将近千人,都有姓氏名字,以及他们学仙的行为经历,并不是虚空的谎言啊。如果说他们都是秉赋予了特异性的仙人的话,然而相传他们都有老师,并且奉行服用丹药之事,并不是生来就懂得道术。如果说术不能学到的话,那么改变形体面貌,吞下刀子吐出火焰,坐在那里转眼消失,使云雾兴起,招来虫蛇,使鱼鳖聚集起来,三十六种矿石药物顷刻间化为液体,将玉石消融为糖浆,把黄金溶解成液体,潜入深渊而身体不被沾湿,碰上刀刃而身体不会受伤,各种变化之类的事,有九百多种,按照这些法术来实行,都有效果,为什么单独不肯相信神仙是可以学得的呢?学习神仙之道成功很慢,又有很多禁忌。如果没超越世人的志向,强大有力的才能,是不可能坚守下去的。有的人很容易心生怀疑,半途而废,就认为神仙之道、长生不死,确实是学不到的。仙经说,服用仙丹,守一存思,可以与天同寿,还精补脑,丹田呼吸,能够无限延长寿命。这些都是描述至高道法最重要的言论。民间有德行的人,尚且能做到对内不辜负自己的良心,对外不愧对自己的身体,对上不欺骗苍天,对下不改变诺言,更何况古代得道的真人,怎么可能捏造空言,以绝对不能实现的事情,去欺骗误导后人,他们又图什么呢?如果没有修道成仙的命运,又怎么能够勉强让他们相信呢?”
或难曰:“龟鹤长寿,盖世闲之空言耳,谁与二物终始相随而得知之也。”抱朴子曰:“苟得其要,则八极之外,1如在指掌,百代之远,有若同时,不必在乎庭宇之左右,2俟乎瞻视之所及,3然后知之也。《玉策记》曰,4千岁之龟,五色具焉,其额上两骨起似角,解人之言,浮于莲叶之上,或在丛蓍之下,其上时有白云蟠蛇。千岁之鹤,随时而鸣,能登于木,其未千载者,终不集于树上也,色纯白而脑尽成丹。如此则见,便可知也。然物之老者多智,率皆深藏邃处,故人少有见之耳。按《玉策记》及《昌宇经》,5不但此二物之寿也。云千岁松树,四边披越,6上杪不长,7望而视之,有如偃盖,其中有物,或如青牛,或如青羊,或如青犬,或如青人,皆寿万岁。又云,蛇有无穷之寿,猕猴寿八百岁变为猨,8猨寿五百岁变为玃。9玃寿千岁。蟾蜍寿三千岁,骐驎寿二千岁。腾黄之马,10吉光之兽,11皆寿三千岁。千岁之鸟,万岁之禽,皆人面而鸟身,寿亦如其名。虎及鹿兔,皆寿千岁,寿满五百岁者,其毛色白。熊寿五百岁者,则能变化。狐狸豺狼,皆寿八百岁。满五百岁,则善变为人形。鼠寿三百岁,满百岁则色白,善凭人而卜,名曰仲,能知一年中吉凶及千里外事。如此比例,不可具载。但博识者触物能名,洽闻者理无所惑耳。何必常与龟鹤周旋,乃可知乎?苟不识物,则园中草木,田池禽兽,犹多不知,况乎巨异者哉?《史记·龟策传》云:江淮闲居人为儿时,以龟支床,12至后老死,家人移床,而龟故生。此亦不减五六十岁也,不饮不食,如此之久而不死,其与凡物不同亦远矣,亦复何疑于千岁哉?仙经象龟之息,岂不有以乎?故太丘长颍川陈仲弓,13笃论士也,撰《异闻记》云,其郡人张广定者,遭乱常避地,有一女年四岁,不能步涉,又不可担负,计弃之固当饿死,不欲令其骸骨之露,村口有古大冢,14上巅先有穿穴,乃以器盛缒之,15下此女于冢中,以数月许干饭及水浆与之而舍去。候世平定,其间三年,广定乃得还乡里,欲收冢中所弃女骨,更殡埋之。广定往视,女故坐冢中,见其父母,犹识之甚喜。而父母犹初恐其鬼也,父下入就之,乃知其不死。问之从何得食,女言粮初尽时甚饥,见冢角有一物,伸颈吞气,试效之,转不复饥,日月为之,以至于今。父母去时所留衣被,自在冢中,不行往来,衣服不败,故不寒冻。广定乃索女所言物,乃是一大龟耳。女出食谷,初小腹痛呕逆,久许乃习,此又足以知龟有不死之法,及为道者效之,可与龟同年之验也。史迁与仲弓,皆非妄说者也。天下之虫鸟多矣,而古人独举斯二物者,明其独有异于众故也,睹一隅则可以悟之矣。”
[注释]
1八极:八方极远的地方。2庭宇:房舍。3俟:等待。4《玉策记》:书名。本书《遐览》有著录。5《昌宇经》:书名。6披越:分散覆盖的样子。7杪(miǎo):树梢。8猨,同“猿”。9玃:一种大猴。10腾黄:神马名。11吉光:一种神兽名。12枝:通“支”,支撑。13太丘:地名。在今河南永城西北一带。长:长官。颍川:地名。在今河南中部地区。陈仲弓:东汉人。颍川郡许人,曾在太丘任地方长官。14冢:坟墓。15缒(zhuì):用绳子拴着往下放。
[译文]
有人质疑说:“龟、鹤长寿,大概是世间的空话,谁能够自始至终追随这两种动物,从而确认它们长寿呢?”抱朴子回答说:“如果能够掌握事物的要领,即使八方之外极远的事情,也了如指掌,百代之前遥远的事情,也好似发生在同一时代里,没有必要一定是要发生在家门的事情,等到亲眼看到,然后才能知道。”《玉策记》说:活了一千年的乌龟,身上具有各种颜色,它们额头上有两骨突起,好似兽角,能够听懂人的话,浮卧在莲叶上,或者隐藏于蓍草丛下,它们的上空有白云盘旋。活了一千年的鹤,随着时令而鸣叫,能够攀登树木,那些没有活到一千岁的,始终不能聚集在树木上,千岁的鹤身上颜色纯白,而头则完全变为红色。如果看到这样的鹤,就知道它们是长寿的。然而长寿的物类大都是富于智慧的,它们大都深藏在隐秘的地方,因此很少有人能看到它们。按照《玉策记》和《昌宇经》的记载,不仅龟、鹤这两种动物长寿。还说千年的松树,枝叶向四边披散开来,上边的树梢不长,远远望过去,就好像偃伏的车盖,其中有一些动物,有的像青牛,有的像青羊,有的像青狗,有的像青人,都能长寿万年。书中还说,蛇有无穷的寿命,猕猴寿命满八百岁就能变为猿猴,猿猴满五百岁变为玃猴,玃猴可以活到一千岁。蟾蜍可以活到三千岁,麒麟可以活到二千岁。腾黄这种神马,吉光这种神兽,都能活到三千岁。千岁鸟,万岁禽,都长着人的面孔和鸟的身子,寿命也如它们的名字一样。老虎、鹿和兔子都能活到一千岁,活到五百岁的,它们的毛色是白的。熊活到五百岁的,就能变化身形了。狐狸和豺狼,都能活到八百岁,活到五百岁的,就善于变作人形。老鼠能活到三百岁,活到一百岁变成白色,善根据不同的人预卜吉凶,名字叫做‘仲’,能够知道一年之中的吉凶以及千里之外的事情。诸如此类的实例,无法一一列举。只有见识广博的人遇到事物能够知道它们的名字,博闻多识的人能够明白事理,不会受到迷惑罢了。何必围绕在龟、鹤身边,才能知道它们的长寿?如果不认识事物,那么园林中的草木,田野河池中的鸟兽,也会有很多不认识,何况那些与平常事物都很大差异的事物呢?《史记·龟策传》记载说:长江、淮河一带有一位居民,当他还是小孩时,用一乌龟支床,后来他衰老死亡了,家人移开他的床,那只乌龟还是活的。这期间不少于五六十年了,不吃不喝,能够在如此长的时间里不死亡,可见它与一般动物的差异太大了,又怎么能够怀疑它不能活到一千岁呢?仙经说要仿效乌龟呼吸,不是很有道理吗?从前,太丘的长官、颍川人陈仲弓,是个言论诚实的士人,他撰写的《异闻记》说,他的同郡有一个叫张广定的人,遭遇动乱经常四处避难,他有一个四岁的女儿,不能长途跋涉,又不能挑着或背着她一同走,想到遗弃她以后,她肯定会饿死,又不忍心她的尸骨暴露在外。村子边上有一座大墓,墓顶上有一个挖穿的洞穴,张广定就用工具把女儿装着吊了下去,把女儿放在墓中,又拿了几个月的干粮和水给她,才割舍而去。等到社会安定,其间经过了三年,张广定返还家乡,他想去古墓收拾女儿的尸骨,重新埋葬。等他到了那里发现,女儿还坐在墓中,看到父母,还能认出来,非常高兴。父母开始还担心她是鬼魂,父亲下到墓穴,走到她身边,才相信她没有死。问她从那里得到吃的,女儿说干粮刚吃完的时候,非常饥饿,看到坟墓的角落里有一个动物,伸长脖子在吞咽空气,试着仿效它,变得不再饥饿了。后来整日整月的吞咽空气,一直到现在。父母走时所留下的衣服被褥,还在墓里,因为不用来回走动,衣服没有破烂,因此没有被寒冷冻到。张广定寻找女儿所说的动物,原为是一只大乌龟。女儿出来后食用粮食,刚开始时小腹疼痛、呕吐,很久以后才慢慢习惯。由这件事又足以证明乌龟有长生不死的方法,修道的人仿效它,可以取得与龟同样长寿的效果。太史公司马迁和陈仲弓,都不是信口空话的人,天下的虫、鸟很多,而古人独独举出这两种动物,是因为明确知道它们与众不同的缘故,明白这一事情,就可领悟其他许多的道理了。”
……
家藏文库:抱朴子内篇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