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思考,快與慢》作者丹尼爾·卡尼曼和《反脆弱》作者納西姆·塔勒布聯袂力薦
·迄今為止,幸福研究和行為科學的交集還很小,然而已經有一些學者開始緻力於研究這兩個領域間的聯係,本書作者保羅·多蘭被視為將有關幸福和行為科學這兩大領域的研究整閤在一起的卓越研究者。
·行為經濟學被越來越多的國傢應用於政策的製定,也被越來越多的公司用於助推消費者去購買他們的産品和服務,還被越來越多的個人用於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與其他幸福學書籍不同的是,《設計幸福》不要求你改變自己的思想,因為這通常會以失敗收場,而是從行為經濟學的角度齣發,通過改變我們的行為,將我們的注意力引嚮能夠真正帶給我們幸福的事情,從而自然地提升我們的幸福感。
·《設計幸福》還為我們提供瞭操作性很強的幸福行動計劃,指導我們為瞭當下和未來的幸福應該如何做決定、如何設計幸福和如何行動。
內容簡介
行為經濟學傢保羅·多蘭博士從小就苦惱於自己的口吃問題,但他最終意識到,他之所以不快樂,正是因為他過於關注自己的這個缺點。這一認識開啓瞭他對幸福的革命性探索之旅。
與其他幸福學書籍不同的是,《設計幸福》不要求你改變自己的思想,因為這通常會以失敗收場,而是從行為經濟學的角度齣發,通過改變我們的行為,將我們的注意力引嚮能夠真正帶給我們幸福的事情,從而自然地提升我們的幸福感。注意力就是將我們的生活黏閤在一起的膠水,通過有效分配我們的注意力,關注能夠讓我們獲得快樂和意義感體驗的事物,幸福唾手可得。金錢、婚姻、性、體重、房子的大小、孩子等外在因素對你的幸福的影響可大可小,這完全取決於你對它們的關注程度。
市麵上如汗牛充棟的幸福學書籍都在喋喋不休地教授所謂“幸福的秘訣”,但卻沒有給齣幸福的科學定義。《設計幸福》一書作者將行為經濟學的全新發現與自己的獨創性研究相結閤,將幸福定義為人們對快樂和意義感的體驗。隻要在這兩者之間找到平衡點,每個人都會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
《設計幸福》還為我們提供瞭操作性很強的幸福行動計劃,指導我們為瞭當下和未來的幸福應該如何做決定、如何設計幸福和如何行動。
作者簡介
保羅·多蘭(Paul Dolan),世界知名的幸福學、行為經濟學與公共政策方麵的專傢。現任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行為科學教授,曾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做訪問學者,與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丹尼爾·卡尼曼一起工作過。
他為英國政府設計幸福調查問捲,並就如何製定更好的行為改變乾預政策提供谘詢, 還為慈善機構、跨國公司及其他國傢政府提供如何提升國民幸福感的建議。
他現在和妻子還有兩個孩子住在英國布萊頓。
精彩書評
保羅·多蘭是一位堅定的樂觀主義者。他剋服瞭重重睏難,終於成為國際知名的幸福問題研究專傢。他的樂觀體現在本書的每一頁內容中,特彆是,他為你們——他的讀者們,抱持樂觀態度。他相信,你們可以有意識地選擇創造何種環境,選擇生活中值得關注的事物,讓生活更加快樂,也更有意義。
——丹尼爾·卡尼曼,《思考,快與慢》作者
《設計幸福》是社會研究前沿領域中意義深遠的傑作。如果你隻打算讀一本關於幸福話題的書籍,它絕對是你的不二之選。
——納西姆·塔勒布,《黑天鵝》與《反脆弱》作者
多蘭博士在書中描繪瞭一幅關於幸福科學的全景圖,也為我們提供瞭如何獲得幸福的有效方法。在探索什麼能讓我們幸福的旅途中,他有瞭一個顛覆性的認識:幸福不需要我們刻意去追求,它一直在等著我們去發現。也就是說,快樂和有意義的事情一直在我們身邊,等待我們的全情投入。
——《科學美國人》
目錄
推薦序 / VII
緻讀者 / XI
熱身準備 / XV
引言 幸福的源泉 / XVII
第一部分 生産幸福
第1章 幸福是什麼?
幸福的衡量 / 006
幸福的感受 / 009
幸福的快樂—意義感原則 / 012
幸福的時間維度 / 026
第2章 你有多幸福?
關於體驗的抽樣調查研究 / 035
一天中你什麼時候最幸福? / 036
做什麼事時你感覺最幸福? / 043
關於幸福的統計數據 / 049
幸福的要素 / 057
第3章 幸福的生産過程
從小産品到大幸福 / 064
有意識注意力與無意識注意力 / 072
行為溢齣效應 / 079
善變的注意力 / 084
第4章 幸福路上的絆腳石
錯誤的欲望 / 099
錯誤的預測 / 112
錯誤的觀點 / 124
重新分配你的注意力 / 133
第二部分 關注幸福
第5章 與幸福息息相關的決定
關注你自身的反饋 / 140
關注他人的反饋 / 154
不要刻意地追逐幸福 / 161
做齣讓你更幸福的決定 / 165
第6章 設計你的幸福
啓動 / 173
默認項 / 177
承諾 / 179
社會規範 / 185
摒棄壞習慣,養成好習慣 / 191
第7章 幸福和專注力
關注你正在做的事 / 198
關注與你一起做事的人 / 208
不要分心 / 211
第8章 幸福的決定、設計與行動
如何戰勝拖延癥? / 229
幸福與公平分配 / 237
結 語 / 253
緻 謝 / 259
精彩書摘
通常,人們不會以這種基於體驗的方式來衡量幸福,相反,人們更傾嚮於以生活是否總體順利這樣的評價標準來衡量幸福。發生在我身上的一件小事,可以很好地說明這兩者之間的差異。幾周之前,我和一位相識多年的好朋友共進晚餐。她供職於一傢著名的媒體,幾乎一整個晚上,她都在嚮我抱怨她的工作有多麼痛苦,並相繼埋怨瞭她的老闆、同事以及通勤情況。晚餐結束時,她絲毫不帶諷刺意味地說瞭一句:“當然,我非常喜歡在米蘭公司工作。”她說的話其實並無自相矛盾之處,因為她體驗自己工作的方式與評價工作的方式有所不同。體驗與評價之間的區彆,類似於給你拍視頻與拍照片之間的區彆。我的朋友描述的是關於她的日常工作這段視頻的痛苦,相比之下,那些照片則令她非常滿意。
我們將會看到,這不僅是我們在事關幸福之時通常會有的行為,也是我們通常會犯的錯誤。許多關於幸福以及我們自己的假設都與如下事實相關:我們通常關注的都是那些我們自認為能讓我們更幸福的東西,而不是真正能讓我們幸福的東西。我這位朋友的工作體驗並不開心,可是,她的這些體驗對她行為的影響,比不上她對工作的評價。她喜歡在米蘭公司工作,並據此采取相應的行為。日復一日,她沒有獲得她本應得到的更大的幸福。
對生活中的某一方麵錶示滿意,諸如工作、健康狀況以及人際關係,經常能夠預示我們將會采取的行為。就像我的朋友那樣,她對自己供職的米蘭公司有著比較積極的評價,這意味著她將繼續留在那裏工作。不過,滿意度不能真實全麵地描繪齣我們的感受。我朋友的工作體驗其實是痛苦的,所以,我們在衡量她的幸福感時,應該把這一點考慮進去。
大多數有關幸福的調查都會問你對生活的某個具體方麵是否感到滿意,也會問一些籠統、抽象的問題,比如,“總體來說,你對自己的生活有多滿意”。當然,任何一個問題都不能涵蓋有關幸福諸多復雜的方麵,但是,將多個單獨的問題綜閤在一起,卻能幫助我們大緻推測齣能使大多數人感到幸福或不幸福的東西是什麼。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極少考慮自己對生活的總體滿意度,也許隻有在衡量幸福感時纔會真正考慮這個問題。此外,“滿意”這個詞本身也有問題,它有多種含義,其中一種含義就是“擁有足夠的某種東西”,而這與一個人幸福與否無關。因此,調查結果反映更多的是你在迴答這些問題時腦海中浮現的答案,而非你在日常生活中的真正體驗。因為在我看來,問捲上的都是一些非常考驗認知能力的問題,而你的作答時間卻隻有短短的5秒鍾。
這有助於我們解釋這個問題:為什麼一些錶麵看似乎無關的因素卻會對你的生活滿意度産生影響。比如,在問你對生活的滿意度之前,先問你的政治主張是什麼,結果發現政治主張對你的生活滿意度的影響幾乎和失業一樣大。此外,問題的排列順序也會對調查結果産生很大的影響。如果有關婚姻滿意度的問題齣現在生活滿意度的問題之前,那麼,你對生活的滿意度與你對婚姻的滿意度的相關性就會提高。如果先問及的是你的人際關係情況,那麼,在影響你的生活滿意度的諸多因素中,人際關係就顯得更重要。
在拍照片的時候,你都會提前擺好造型。想想你曾經在照相機前麵擺過多少次造型吧,可這些並不能反映你當時的真情實感,攝像機拍攝的影像則能更準確地反映齣你隨著時間推移所感受到的幸福。因此,我們需要捨棄有關總體生活滿意度的照片,改為關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種種真實感受。
……
前言/序言
幸福的源泉
一直以來,我隻有在麵對傢人和最要好的朋友時,纔會坦承這個事實:我說話口吃。這很可能是我的幸福風景畫上最大的一塊汙漬瞭。雖然我試圖隱藏這個缺點的努力在大多數時候還算成功,但它卻如影隨形,一直伴隨著我,也影響著我。
在我大約7歲的時候,媽媽帶我去拜訪一位語言治療師,他告訴我,長大後就會好的。十幾歲的時候,我的口吃情況變得尤其嚴重,我甚至不能完整地說齣自己的名字。我討厭接打電話。任何一個需要開口講話的場閤,哪怕是在一般人看來再正常再自然不過的場閤,都會讓我無比焦慮,陷入深深的絕望之中。
口吃之所以會成為嚴重的問題,是因為它能牢牢地吸引口吃者的注意力,尤其是在每次開口說話的時候。口吃的頻率和程度會隨時變化,正因為如此,它纔會消耗如此多的(我所謂的)“注意力能量”。比如,如果我每次說到第6個詞就會口吃,那麼,在沒有說到第6個詞的時候,我肯定不會去特彆留意它,彆人也會很快習慣你的講話方式。隻有不確定性纔會吸引我們的注意力,所以我們會注意到那些偶然齣現的聲音(如汽車喇叭聲),而較少關注那些可預測的聲音(如鍾錶的嘀嗒聲)。
另外,對於口吃問題很難做齣閤理的解釋,這是因為其發生的原因還沒有被研究清楚。我們通常會更多地關注那些解釋不瞭的現象。比如,你的腿有點兒疼,如果你不知道它為什麼疼,你就會更加關注這個問題;而如果你知道腿疼是因為你幾天前從自行車上摔瞭下來,你就不會那麼關心這個問題瞭。
即使對於那些口吃問題不太嚴重的人來說,每當他們考慮自己何時會結巴的時候,他們也會非常焦慮。我的結巴問題通常錶現為“發音障礙”,即一種不由自主的停頓,其間,我發不齣任何聲音,而且在當時的我看來,這種停頓似乎永遠沒有盡頭。毋庸贅言,我十分懼怕口吃。更糟糕的是,口吃者認為,當周圍的人正在認真地傾聽他們講話時,如果他們口吃,人們就會笑話他們。當時唯一能夠安慰我的,就是,長大之後我就不會口吃瞭。
大學四年級的時候,一次討論課上做報告的慘敗經曆,讓我終於認識到,口吃問題不會自動消失。身為一名口吃者,我那時已經非常擅長避免當眾發言,所以,那是我生平第一次當眾做報告。當然,許多人都懼怕當眾發言,但是,對口吃者來說,這種恐懼感放大瞭許多倍。一年之後,22歲的我來到紐約繼續我的碩士學業,我去拜訪瞭另一位語言治療師,她比我媽媽帶我去拜訪的那一位更見多識廣。她教會瞭我控製自己的語速,包括輕聲地、緩慢地開始說每一個句子,並想象自己說的每一個詞語都被無縫地銜接在一起。我說話仍不流暢,但是,這種方法確確實實增強瞭我的信心,讓我開始敢於當眾發言。從此,我越來越多地參與一些需要當眾發言的活動,目的是直麵自己內心的恐懼。後來,我還找瞭一份當講師的工作。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逐漸喜歡上瞭當眾發言,擔心也越來越少。在許多次公開發言之前,我都曾心懷恐懼,可是,我現在真的想不齣有哪一次發言比我所預料的更糟糕。在過去的20年裏,我逐漸養成瞭與口吃 “鬥爭”的習慣,這讓我非常自豪,我也一直在積極地參與一些更具挑戰性、更有意義的活動,比如公開演講。
不過,對於某些場閤,我繼續采取 “逃跑”的態度,比如,我會推掉電視和廣播訪談節目的邀約,也不參加任何直播節目。我的口吃問題依然影響著我的心情,因此,如果是在一些我認為講話流利度非常關鍵的重要場閤,那麼,無論是在我講話之時還是在講話之前,我都會憂心忡忡。大約6年前,我決定到剋羅地亞參加一個探討口吃問題的大會。在乘飛機迴傢的途中,我遇到瞭來自倫敦邁剋爾·帕林中心的幾位語言治療師。盡管這個中心的治療師主要專注於解決兒童的口吃問題,但他們還是非常熱情地同意為我做治療。
這次治療經曆與以往大不相同,針對的是我在講話過程中對於口吃問題的關注,而非我的講話方式。我學會瞭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我當時的體驗上,這有助於減輕我當眾講話時的恐懼,也不會過分擔心之前的講話有多麼糟糕。我也開始關注自己內心對這些講話場閤的感受,這些感受在大多數時候都是很好的,並將這些體驗用作我對未來講話的心理準備。關注我們的行為會如何影響自己的感受,這對於我們瞭解什麼會帶給自己幸福而什麼不會非常關鍵。
我還意識到,我對於自己講話流暢度不足的關注程度,與他人的關注程度完全不同。實際上,在我後來公開坦承自己的口吃問題後,我發現,隻有寥寥幾個人注意到瞭這個問題,大多人都以為那不過是我個人的說話特點。我的一些學生閱讀過本書的草稿,當他們發現我這個在各種公開場閤進行過演講的人,居然也對公開發言有過如此多的擔心時,他們都感到非常吃驚。這給我的另一個重要啓示是,即使是那些知道我有口吃問題的人,也並不在乎這一點,更不會因此笑話我。我的看法纔是我剋服口吃問題的關鍵所在,它終於不再睏擾我瞭。
一旦我不再過於關注自己的講話方式,我也就不再為口吃問題煩惱瞭。由此可見,改變行為模式、增加幸福感不僅與關注積極因素有關,也與忽視消極因素有關。現在,無論你如何衡量,我的幸福感都幾乎不會受到口吃問題的影響。總之,重新分配注意力這一點,不僅解釋瞭現在我的口吃問題為什麼不像以前那麼嚴重,也解釋瞭為什麼我不再那麼在乎口吃問題。當然,口吃問題的減輕也發揮瞭一定的作用,但起到更重要作用的是,我不再那麼關注它瞭。結果就是,我變得更幸福瞭。
適用於解決我的口吃問題的方法,也同樣有助於提升你的幸福感。你的幸福取決於你如何分配自己的注意力——你所關注的事情會驅動你的行為,決定你的幸福,注意力就是將你的生活點滴聯結在一起的黏閤劑。
我身為經濟學者所受的訓練,是促使我開始專門研究注意力分配問題的催化劑。我們隨處可見稀缺現象,所以,重新分配資源對於造就理想的結果非常關鍵。你的注意力有時會放在你正在做的事情上,其他的時候你則會分心考慮其他問題,比如晚飯吃什麼,或者乾脆走神兒瞭。根據定義,投放在某個刺激物上的注意力就相當於從另一個刺激物上收迴的注意力。比如,當你給一個朋友發短信時,你就會忽視坐在你身邊的另一個朋友。在英文中,我們使用“付齣注意力”(pay attention)這個錶達方式絕非偶然。
注意力資源不足意味著你必須考慮應該關注什麼,以及如何關注。如果你不像自己預期的那麼幸福,那麼你一定是將注意力用錯瞭地方。如果你能夠以最佳方式分配你的注意力,你就會獲得最大程度的幸福。
“你關注什麼,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這個說法已經有100多年的曆史瞭。我是在普林斯頓大學與丹尼爾·卡尼曼一起共事的時候,開始對注意力問題産生興趣的。本書的一個重要貢獻,就是闡明注意力的分配如何成為一個生産過程,並將刺激物轉化為幸福感。
在此之前,大多數試圖解釋幸福根源的觀點,都將收入等外在因素與幸福這一最終結果直接關聯在一起,這是錯誤的。我的方法是將外在因素設定為爭搶你注意力的刺激物,它們對你的幸福感的影響取決於你對它們的關注程度。因此,收入對你的幸福感的影響,不僅取決於你所擁有的金錢數量,而且取決於你對金錢數量的關注程度。外在因素,如金錢、婚姻、性、口吃或者其他事物,對你的幸福程度的影響既可以非常大,也可以非常小,這同樣取決於你對它們的關注程度。
有些因素,如噪聲,會比其他因素更容易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但是,對於噪聲將如何影響你的感受,你可以進行控製。如果我說,這一點可以令人振奮,我希望你能同意我的觀點。
另一個更令人心生謙卑之感的觀點是,我們的許多行為其實是由下意識的思維方式驅動的。實際上,行為科學過去20來年來的研究給瞭我們一個簡單卻非常重要的啓示:我們所做的許多事情都是自然發生的,而不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你是否會購買那塊巧剋力,更多地取決於它當時是否被放在超市貨架顯眼的位置,而不是你想吃巧剋力這一有意識的決定。在日常生活中,這類例子比比皆是。我不清楚自己上車後具體是什麼時候扣上安全帶的,你知道嗎?你下班或放學迴傢後,是不是想都沒想就徑直地走嚮冰箱?
我們的行為都會受到環境的影響。一項針對加利福尼亞州300名青少年所做的調查錶明,如果在離學校不到200米的地方有一傢快餐店,這個學校學生的肥胖率就會增加5%。同樣,一項關於懷孕女性的調查錶明,如果在離傢不到800米的地方有一傢快餐店,她們在孕期體重增加40磅以上的概率就會增加1.6%。體重增加與周圍環境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
我們再來談談作弊吧。雖然我們可能不願意承認,但是如果有機會,我們大多數人可能都會做齣不誠實的行為,當然,其程度不至於破壞我們在自己心目中的正麵形象。讓一群參加考試的學生自己閱捲並報告分數,與那些由老師閱捲的學生相比,前者會報告他們多做對瞭大約4道題(一共50道題)。這個數目並不大,否則就真的是作弊瞭。我們作弊的傾嚮,類似於我們貪吃的傾嚮,二者與我們是什麼樣的人都關係不大,而與我們是否有機會做此事關係很大。
你可能很容易就會想到,我的口吃問題在某些場閤會嚴重一些,通常是壓力重重的場閤;而在身邊沒有人的時候,我是不可能結巴的。我的說話方式及其對我行為的影響,既會受到我本人的影響,也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我何時會口吃、口吃會以什麼方式齣現以及我會作何反應,這些對我本人來講都是不確定的。因此,任何試圖探索人類行為和幸福源泉的努力,都必須適當地解釋外在環境和內在認知的影響,既要藉助心理學,也要考慮“語境學”(contextology)。
本書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將詳細探討幸福是什麼,並證明幸福感是由我們所關注的事物決定的。在探討幸福的根源之前,我們先要對幸福進行定義,然後論證,幸福的秘訣是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快樂和創造意義。在第二部分,我將利用行為科學的最新發現,為你和你關心的人提供一些如何獲得幸福的建議。關鍵在於,要順從你的本性來組織你的生活,這樣一來,你不用費時費力地思考就能獲得更大的幸福。
設計幸福 [Happiness by Design]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