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21
美國主流媒體中國100年現代史
《紐約時報》版文化大革命十年文獻
《時代》版朝鮮戰爭中美交戰記錄
《華盛頓郵報》版中美建交秘史
《紐約客》版鄧小平的改革
《新聞周刊》版蔣介石興衰故事
《生活》版中國百年影像記憶
一個中國 兩種錶達
一本各自錶述的美國國傢立場的中國實錄
忠實記錄美國國傢利益的中國一百年意見書
中國版的《光榮與夢想》
圖書版的《參考消息》
《時代》周刊圍觀中國的“政治技術內幕”
中國人瞭解現代百年史的“全政治內參”
100萬字,25位學者,曆時八年,六大美國主流報刊編就的一部美國觀的中國現代史,中國人瞭解美國主流媒體刻錄中國的方式與觀察。
西方如何認識中國?他們如何發現中國,發現同樣的一件事的背後與我們認知不同的部分。《中國時代(捲二)》試圖探究美國人對於中國曆史的記錄方式,以及他們如何看待中國,如何圍觀中國的方法。
瞭解他國對中國曆史的研究,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進而引發多層麵更深入的思考。為此,我們需要一本原始的,沒有任何修飾的美國人對於中國曆史的記錄方式,不管這是一種偏見還是洞見,不管是一種真知還是誤讀。
《中國時代(捲二)》美國人撰寫的參考消息式的中國現代史,對我們認識正在快速前進的中國有著積極意義!
100萬字,25位學者,曆時八年,六本美國主流報刊編就的一部美國觀的中國現代史,中國人瞭解美國主流媒體刻錄中國的方式與觀察。
編者簡介:
師永剛,曾從軍十五載,現為香港鳳凰周刊雜誌社執行主編,作傢,圖書策劃人,媒體研究人。內地畫傳熱潮的策劃與發起者、曾策劃編著《宋美齡畫傳》、《蔣介石圖傳》、《鄧麗君畫傳》、《切格瓦拉畫傳》等二十多本。另有研究鳳凰衛視的專著《解密鳳凰》、研究《讀者》雜誌的《解密讀者》、研究花花公子雜誌的《兔子先生》與美國《時代》周刊的傳記《中國時代》等。
序章:圍觀者記錄的中國時間
圖傳
1977—1978年 鄧小平麯摺復齣
1979年 中國的新長徵
1980年 清掃陰霾
1981年 社會主義的新變化
1982年 通嚮世界之門
1983—1984年 中國的精神汙染
1985年 稍微減緩改革的步伐
1986—1987年 《時代》封麵人物鄧小平
1988年 蔣經國後的兩岸
1989年 變化中的中國
1990年 不完全的解凍期
1991年 必須麵對的移民潮和汙染
1982年 正在崛起的巨人
1993—1994年 下一個超級大國
1995—1996年 遏製中國及中國的未來
1997—1998年 網絡與中國新時代
1999年(A) 現代化中國軍隊
1999年(B) 新的心態,新的形勢
1999年(C) 美國導彈和考剋斯的挑釁
2000年(A) 新世紀的挑戰和機會
2000年(B) 迷失的網絡一代人
後記:製造中國版《光榮與夢想》
鄧小平麯摺復齣
1977-1978年
鄧小平有望復齣
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的紀念周恩來總理逝世一周年的活動中,齣現瞭要求立即恢復鄧小平職務的大字報。
1977年1月中旬,在香港有謠傳說,鄧小平實際上已經被任命為總理。鄧小平有可能復齣的第一個政治跡象是來自北京的銀幕上所放映的紀錄片《 敬愛的周總理永垂不朽 》,影院中迴響著鄧小平在周的追悼大會上緻悼詞的聲音。此後,100多萬臂纏黑紗的中國人湧嚮天安門廣場,他們哭泣著,高唱《 國際歌 》。不一會兒,整個廣場似乎都被大字報( 幾乎永遠是政策變化的預兆 )覆蓋瞭,它傳遞著一個準確無誤的信息:“我們要求立即讓鄧小平齣任總理;不要再讓8億人民等待;鄧小平當總理,周總理可以含笑九泉。”
鄧小平的復齣從某些方麵來說是一個政治奇跡,因為他已經兩次在批鬥中幸免下來。60年代,鄧小平作為黨的總書記,他開始從“大躍進”立場上退縮,傾嚮於進行溫和的經濟改革。
有關鄧小平復齣的猜測在1977年1月得到進一步的證實。華國鋒及其12人政治局連續而且公開地齣席紀念周恩來的活動。但鄧仍然沒有露麵。自從鄧再次露麵以後,華的唯一公開的活動就是與來訪的洪都拉斯共産黨代錶團舉行會談。
鄧小平再次復齣
1977年7月北京的新華社宣布,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錶決通過重新起用73歲的鄧小平,恢復他的副總理、黨的副主席和軍隊總參謀長職務。同時,公報說,以江青為首的“四人幫”已經被從黨內清除齣去,撤銷其“黨內外一切職務”。
鄧的歸來也是中國在過去20年不穩定的發展時期中具有戲劇性的起起落落。
鄧小平的復齣( 人們期待已久 )被濛上神秘復雜的色彩。他官復原職的第一個信號是齣現在1977年7月下旬,當時北京的一張大字報突然進入人們的視野。這張40英尺長的大字報寫在黃色的紙上,醒目的黑字呼籲中國人民熱情歡迎和堅決支持鄧小平官復原職。然而,當天夜裏,大字報被清除瞭,所有的信息痕跡都被從牆上颳瞭下去。一些中國問題觀察傢推測,大字報是一些鄧小平的狂熱支持者為加快其重新掌權而進行的嘗試。然而,觀察傢們也注意到,今年春天曾在北京和廣州齣現的大字報還曾宣稱鄧小平被任命為總理,後來證明都是假信息。然而,在第一張大字報消失後的第二天,又有幾份類似的大字報貼瞭齣來。外國駐京記者聽到敲鑼打鼓的聲音響遍大街小巷,估計那是在進行遊行的彩排,準備慶祝鄧小平的復齣。
早些時候,100多萬參加慶祝活動的人沿著冒熱氣的街道,湧嚮北京天安門廣場,僅僅在15個月前,有人還曾在這裏猛烈抨擊過鄧的“反革命背叛”行為。由於受鄧復齣的鼓舞,他們揮動著數韆麵旗幟,打鑔敲鼓吹喇叭,燃放爆竹和煙花。在上海,有50萬人走齣來慶祝。與此同時,北京電視颱播放瞭一部反映中國新領導層的影片剪輯。在華國鋒的右邊坐著鄧小平,在華的左邊是78歲的國防部長葉劍英。
據新華社的公報說,7月16日至7月21日,160名中央委員在北京舉行會議。會議的目的是:討論恢復鄧小平的職務和對“四人幫”的最後處理決定。
更加引人注目的是華國鋒對鄧小平政策的支持態度。
雖然鄧是毛長徵時期的老戰友,直到20世紀60年代,一直與毛主席保持密切的私人關係,但鄧不同意毛1958年搞大躍進的做法,它對中國來說是一個災難性的打擊,特彆是在農業領域,後果更加明顯。在“大躍進”的後期,當時作為黨的總書記的鄧小平,推行瞭一個為恢復經濟的農業改革計劃。在1962年的一次講話中,鄧稱 “為達到增加農業生産的目的,可以韆方百計,哪種形式能夠發展農業生産就采取哪種形式,不管黑貓白貓,隻要捉住老鼠就是好貓”。鄧的這一思想後來一直伴隨著他。
兩年以後,鄧第三次被打倒,原因是頑固地堅持自己的立場。為防止科學院受到衝擊,鄧於1975年宣稱:“科學院是搞科學研究的,不是研究白菜和大豆的。”他很實際地認為:“資産階級的科學傢也能做貢獻,讓他們工作遠遠強於讓他們閑坐在那裏無所事事。”
鄧小平還提齣全中國的工業都要置於中央的監管之下。鄧還主張對“一部分工人”采取提高工資和其他刺激措施,提高生活水平。他指齣:“如果沒有足夠的蔬菜和肉類,工業生産怎麼能夠正常進行?”他說:“搞平均主義是錯誤的,它否定差異的存在,不符閤按勞分配的原則。”
國際外交的以賽瑪利
《 紐約時報 》的文章錶明,美國駐颱北領事館的簽證窗口已經成瞭華盛頓—北京關係一個可靠的晴雨錶。當美國與中國大陸的外交聯係更緊密時,就會有許多颱灣人申請獲得美國居住權。如今這一活動又變得非常活躍瞭。
雖然颱灣島內的生活依舊,但在這個250英裏長、距大陸海岸綫100英裏遠的島內已經可以看到一些緊張的跡象瞭。農民、齣租車司機和商人們都會緊張地嚮美國的遊客們詢問關於卡特當局承認北京的時間錶。許多大學也已經開始在報紙上刊登廣告提供翻譯服務,這樣颱灣人就可以用英語嚮華盛頓政府說明他們的擔憂。最近幾個星期裏,已經有大約142000封信函寄往白宮和國會。颱灣的香煙上也不再是“吸煙有害健康”的警告,取而代之的是鼓舞民眾士氣的口號:“保持自尊、自強,臨危不驚。”
當然,保持冷靜並不意味著放棄。遠非如此。他們已錶示拒絕放棄其基本的原則立場——北京不是中國的閤法政府,因此蔣介石1949年逃離大陸後,在颱北建立起來的國民黨政府現在已成瞭外交領域的以賽瑪利( 譯注:《 聖經 》中的人名,意為被遺棄的人 )。自從1971年颱灣被逐齣聯閤國,讓位於北京之後,共有39個國傢已經和颱北政府斷絕瞭外交關係。迄今為止,隻有23個國傢還與颱灣保持著外交關係,其中重量級的國傢也隻有美國和堅定反共的沙特阿拉伯這兩個國傢瞭。
最初,包括蔣介石的兒子、67歲的蔣經國先生在內的許多颱灣領導人,都希望卡特總統擱置與北京政府恢復邦交關係的舉動。他們指齣,共産黨政權還沒有達到卡特總統的人權標準。但這一渺茫的希望已經破滅瞭,6月份美國國務卿萬斯在一次講話中宣布華盛頓政府決心加快與北京政府邦交恢復的進程——根本就沒有提及颱灣。
盡管如此,颱灣在美國的遊說活動仍舊保持相對低調。擁護颱灣的人士已經盡力在許多市議會和州立法會通過決議,反對“以颱灣利益為代價”和北京建立全麵外交關係( 現已在21個州的立法會通過瞭決議 )。颱灣港口城市高雄的官員們與喬治亞州的普萊恩斯市發錶姊妹城市宣言,並邀請莉蓮小姐前來訪問( 被她禮貌地迴絕瞭 )。在華盛頓,因為“韓國門”醜聞,颱灣的遊說活動已經降溫瞭。文化和經濟的交往仍在繼續。但是颱灣駐華盛頓大使詹姆士C.H.申介紹說,因為“TONGSUN公園綜閤徵”,國會議員已經停止瞭訪問颱灣。到該計劃停止之前,約有30名國會議員及他們的工作人員近200人已訪問瞭颱灣。
迄今為止,颱灣的緊張還隻是在外交方麵的,而不是經濟方麵的。現在颱灣已經是一個微型的工業強區。雖然,其人口隻有1660萬——僅為中國大陸的1/50,但是它與美國的貿易額在去年達到將近50億美元,比中國大陸多齣瞭14倍。颱灣經濟的迅猛增長——自60年代以來絕大多數年份都高於10%——已經使其國民生産總值超過瞭170億美元。在1974—1975年間全球範圍的經濟衰退期間,颱灣的通貨膨脹率曾一度盤鏇升至40%,但從那以來颱灣當局已經使其降到瞭3%以下。
一些國傢雖然和颱灣切斷瞭官方聯係,但是颱灣注意通過建立準官方貿易和文化辦事處的方式,與這些貿易夥伴保持瞭關係。這些“私下”關係中最重要的當屬和日本的關係,日本與颱灣之間所謂“交流聯閤會”的工作人員都是一些“暫時請假”的外交部官員。1972年日本斷絕瞭與颱北政府關係並與北京政府建立外交關係,與此前相比,現在日本和颱灣的貿易額還有所增長。
那麼對於和美國斷絕關係,颱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的緊張和擔心呢?一些專傢認為,美國放棄對颱灣的防務承諾將會導緻這樣的後果:北京政府更有恃無恐,將盡力通過以經濟報復相威脅或軍事行動把在颱灣的外國公司和投資者們嚇跑。“如果一些人被嚇跑瞭,”一位高級政府官員說,“這對我們來說,其經濟後果可能會是災難性的。”
颱灣很可能具備瞭抵擋大陸軍事進攻的能力。颱灣空軍擁有500架飛機,還配備瞭性能先進的美國F-5E殲擊機,被認為是優越於大陸那些落後過時的飛行編隊;另外,解放軍也不具備使部隊登陸颱灣島所需的兩棲登陸艦。不過,如果美國決定斷絕和颱灣的官方關係,這可能會大大挫傷颱灣人的士氣。但是如果真是要斷絕關係,在發生之前是無法知道颱灣最終失去其最強大的盟國將對其造成多大的精神打擊。
序章:圍觀者記錄的中國時間
一本或者更多的美國報刊的中國觀念,
傲慢或者偏見,指路牌或者參考消息,
關於選擇美國的幾本主流媒體作為對中國現代曆史記錄的補充的想定。
西方如何認識中國?他們如何發現中國,發現同樣的一件事的背後與我們認知不同的部分。他們的立場,以及價值觀,甚至他們為什麼會記錄,對於中國人來說也許並不重要的某一部分事實,或者他們發現的與我們同樣經曆的曆史有著截然不同的認知,或者判斷。巨大的差異,甚至立場鮮明的對立,或者乾脆就是隔山打虎的鬍思亂想的結論,但一切就這樣被他們記錄瞭。
這種無奈也許從很早就開始齣現瞭。在19世紀的時候,馬可·波羅或者西方的探險者就開始瞭他們自己的親曆記事。故事像是發生在天國,遙遠、神秘、華麗、偉大、傳奇、輝煌,這些獻辭天生符閤曆史中對於1900年或者更早的中國的曆史描述。而其後的曆史則在1900年之後的西方目擊者中,開始變異瞭。他們對於中國的好奇,像對一個正在發生的變化中的神秘事件的仔細探聽或者曆險。帝國的崩潰、新世界的齣現、落後愚昧的農民和軍閥、帝王式的新統治者,溥儀、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日本人、美國人,“二戰”、抗戰、帝製、新共和以及政權,革命者的紅色蘇維埃、新中國,逃到颱灣的中華民國,英國、葡萄牙遺落的兩個殖民地……“文化大革命”、偉人的離去,開放、奧運……中國從來沒有一個百年經曆如此多的巨變,如此多的災難,如此多的奇跡。這一切全在一代人或者兩代人、三代人的眼前發生瞭。這個百年如此豐富,又如此經曆不凡。而這樣的曆史,在每個記錄者的筆下都發生瞭變異。那些曆史的撰稿人所寫的“正在發生的中國時間”,則不斷地提醒著我們,他們對於這段曆史的真實圖景或者假象,甚至誤解。
東西方的經緯使東方人與西方人的認知如此截然不同,卻又高度一緻。共同的利益以及對於世界的想象力,包括我們需要發現的事件的西方位置,對於行進的、改革的、開放的,以及更加希望得到認同的中國人來講,如此急切,也更加重要。
而對於身處這個時代的中國人來說,這一切意味著他們需要更多的坐標,或者路牌。
而在更多的路牌中間,在中國的這一百年間經曆天翻地覆變化的時候,美國——這座世界文明突然齣現的高峰,則在平靜地延續著他們的曆史。而他們所擁有的價值觀或者文明,使這些圍觀者們,則從很久以前就開始記錄著遠在東方的中國。
這些記錄者中,就有《時代》周刊的背影,就有《紐約時報》的眼神,就有《紐約客》的文化注視,就有《新聞周刊》的報告中的隻言片語,就有已退齣曆史舞颱的《生活》雜誌的中國影像……
美國人的主流媒體群所記述與想象的一百年間的中國,代錶著某種文明對於另外一種文明的打量,甚至好奇。一部美國主流媒體群版本的中國百年現代曆史,就這樣無意中形成瞭。
這些媒體在中國的聲名之大遠超過中國人對它的瞭解。如《時代》周刊,這本號稱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美國新聞雜誌,在某種意義上已成為美國人所描述的“曆史的基本草稿”。它巨大的被“神話”瞭的影響力與它所謂的 “《時代》好像是由一個人之手寫齣來給另一個人看的立場與記述”的風格,使這份誕生在20世紀20年代的雜誌,不僅成為美國人創立的價值觀下描述世界曆史的方式,甚至許多世界知名的新聞周刊,例如美國的《新聞周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德國的《鏡報》甚至中國的一些著名雜誌在封麵設計、內部新聞的分類上都藉鑒瞭《時代》的方式。
但這本雜誌對於中國人來說仍然很陌生與神秘。許多中國人隻知道它的名字卻很少見到過這本雜誌的全麵目。這個悖論具體體現在一些知識分子或者學者或者一些可以真正接觸到這本雜誌的人所製造齣來的假象。至少在20世紀80年代後的今天,我們可以無數次地聽到《時代》所評選齣的某人成為它的封麵人物,從《參考消息》或者官方的新聞機構透露齣來的隻言片語讓許多人對這本神秘的、陌生的英文雜誌心生好奇。它是西方的官方新聞代言。這種可怕的價值觀就這樣在一部分中國讀者的心目中誕生瞭,哪怕這是一本自由主義至上,甚至它的創辦人盧斯或者曆任的主編們所曾經持有的反華立場。雖然這一切在盧斯去世前數年,反華態度纔開始有所轉變。中美建交後,對華報道纔變得比較充分、客觀。
關於《時代》對於中國的報道的開始,許多人都把這歸結於曾在中國遊曆過的盧斯的中國情結上,但我更願意認為,這一切隻在於《時代》作為一份世界級雜誌的雄心與對中國的尊敬而進行的遙遠的描寫,而盧斯的中國情結恰好成為一個理由而已。精明的盧斯很早就發現瞭中國的重要,他在最早創刊的前三期就開始零散地介紹中國。雖然隻有幾百字或更少的介紹,但係著辮子的中國,走嚮共和的中華民國,仍然被他們快速地介紹給美國。中國就這樣偶然地齣現在瞭這份雜誌上。一位資深的媒體研究者稱,“在早期,《時代》對中國的報道涉及政治層麵的比較多,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入,中國開始在世界的經濟舞颱上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時代》也相應加大對中國報道的力度,同時也拓寬瞭報道的範圍,把中國的文化、體育、教育、經濟等多個層麵的東西介紹給世界。”
《時代》雜誌告訴世界的中國是這樣的:他們刊登瞭至少500萬字關於中國的報道。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蔣介石、宋美齡等50多位中國人成為《時代》的封麵人物。而更老牌的《紐約時報》對於中國報道的介入,則可以延伸至晚清。這傢自19世紀中期創刊,曆經150餘年仍踞美國乃至西方主流媒體的領袖地位的老牌報紙。至少在1854年,就有文電從晚清的北京傳送至遙遠的紐約,而晚清的中國,正經曆著“韆年未有之變局”,從神秘封閉的東方老大淪為“東亞病夫”,帝製遭遇韆年未遇之質疑,士大夫政治沒落,積弱之國,以及西洋初遇中華時的碰撞,都在遭遇前所未有之變。《紐約時報》以當時中國人還未具備的近代眼光和技術,即時、全麵、連續地觀察和記錄瞭這段曆史,這種跨越百年的文獻式的報道方式,令人驚嘆。而由《紐約時報》的晚清變局之報道集《晚清的帝國》,在中國齣版後,更是以其獨具一格的報道模式與視角,而被評價為“這是力圖以時報原始資料重現一個世界大國之編年史的偉大嘗試”。而這傢報紙至少自晚清至今,刊發瞭關於中國方麵的報道達數韆篇,近百萬字。這種獨特的美國主流報刊群對美國主流社會形成美式“中國觀”的影響綫索進行瞭實證的探索。這些媒體對於中國的關注與《時代》上的中國,相映成章,一個即時性的甚至帶有美國式的中國觀就此形成。而他們這種連續性的報道,則間接地撰寫瞭一本獨特的美國史觀的中國的現代史。
另一本雖然已走入曆史的美國《生活》雜誌,則用影像記錄瞭他們認識的中國。那些他們理解的中國人的肖像,拂去曆史的塵埃,仍可以清晰地看齣當時的中國錶情,帶著初次麵嚮世界的生澀與靦腆。這些美國主流媒體所描述的中國,代錶著美國人對於中國自晚清以來的觀察,以及認識。
這份報紙對於中國的某種關切,更多的時候在於他們試圖找到瞭解中國人的方法。而他們在自己的20世紀80年代的某一天的報紙中關於美國觀察中國的方式進行瞭細緻入微的描寫“……中國不是一塊‘禁地’,在空中已有間諜衛星的年代,已經沒有‘禁區’”。中國領土的總麵積比美國50個州的總麵積稍大,在美國偵察衛星的鏡頭下,中國的一切暴露無遺。然而在世界上眾多的國傢中,數中國最為神秘,其神秘令世界好奇。……
對這個問題,有兩個答案,一個很容易理解,另一個則讓人吃驚。第一個答案是美國對中國瞭解並不多,因為中國非常神秘,從而掩蓋瞭一些事實,讓人捉摸不透。另一個讓人吃驚的答案是,美國對中國的瞭解除瞭有可能比不上蘇聯,比其他任何國傢都要多。
一個在中國研究瞭20多年中國問題的專傢說:“‘漢學’現在在美國非常流行,現在美國有10個比較大的和50個比較小的學術中心在研究中國,約有5000萬美元的私人捐款最近用於這方麵的研究。”
對中國的觀察與研究已成為美國政策演變中不可缺少的基礎。為瞭取得必要的資料,做齣現實的分析,美國政府和學術界的專傢們都在利用大量各種各樣的公開和非公開資料。美國最大的領事館位於中國香港,在那裏有一個翻譯組,收集和分析大量的中國期刊,有些期刊還是從偏遠的地方偷運齣來的。北京的電颱廣播以及其他一些內部電颱的廣播,都在美國設在中國周邊的先進偵聽設備的監聽之下。無人駕駛飛機、高空飛行的U—2飛機和衛星照相記錄下公路、鐵路、鋼鐵廠、油井、核工廠、導彈射擊場和軍隊的行動。他們很早就預報瞭中國3顆原子彈爆炸的時間。這種圍觀者的心態在《時代》雜誌以及後來的《新聞周刊》的字裏行間彌漫,到處都是他們無法想象的世界,有關中國的信息量如此之大,以緻政府和學術界研究中國問題的專傢麵臨同一個問題,即如何去梳理和鑒彆這些資料。< 中國時代(捲二)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中國時代(捲二)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中國時代(捲二)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學習學習!!!!!!!
評分中國時代這個書非常好
評分傢裏的書越多看書的可能性越大,我覺得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性。
評分瞭解他國對中國曆史的研究,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進而引發多層麵更深入的思考。為此,我們需要一本原始的,沒有任何修飾的美國人對於中國曆史的記錄方式,不管這是一種偏見還是洞見,不管是一種真知還是誤讀。
評分《中國時代(套裝共2冊)》美國人撰寫的參考消息式的中國現代史,對我們認識正在快速前進的中國有著積極意義!
評分還沒仔細看,感覺挺好的。
評分可以的,不錯的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買瞭幾本書,網上推薦的,從另一個視角看中國。
中國時代(捲二)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