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为什么孩子总是不听话?
为什么吼叫、打骂都不管用?
不要拼命把孩子管教成你想要的样子,
而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孩子内心需要的父母!
不生气、不抱怨,发现孩子自我成长的秘密,
不吼叫、不打骂,给孩子爱和自由,培养孩子强大的自控力——
√自我意识萌芽期,教孩子学会照顾自己
√叛逆情绪爆发期,引导孩子学习管理自己的情绪
√大脑发育加速期,激发孩子独立思考
√兴趣爱好萌发期,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能力
√行为习惯形成期,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性格塑造关键期,培养孩子优秀品格
你将发现:
孩子更自觉、更快乐,父母更省心!
孩子的成长是父母的一场修行。
跟上孩子的脚步,为孩子的自我成长鼓掌。
让将来的孩子,感谢现在的你!
内容简介
孩子怎么说都不听话、怎么管都管不住,这让许多父母头疼不已。其实,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源在于父母过度管教、约束孩子,而很少给孩子锻炼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导致孩子缺乏自我管理能力。
父母应该给孩子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家庭氛围,给孩子信任、鼓励和支持,引导孩子养成受益一生的自控力——
独立意识萌芽期,教会孩子生活自理;
叛逆情绪爆发期,引导孩子管好情绪;
大脑发育加速期,激发孩子独立思考;
兴趣爱好萌发期,促使孩子主动学习;
行为规律形成期,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经过这番转变,父母会发现,孩子变得更独立、更主动、更自觉。更重要的是,孩子在自由成长中,变得更加快乐,而父母自己也完成了一次自我成长。
作者简介
睿雪,既是一个好妈妈,也是一个好老师。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从事多年幼儿园教育工作,对儿童心理、行为有独到的见解,擅长解决早期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种种难题。已出版《3岁敏感期,让孩子的大脑自由》、《3岁入园期,教孩子一堂独立课》等书。
精彩书评
一个有意锻炼自己并提升自己自控力的人,将会获得无比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能够完全控制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而且能够使人的心理发展水平达到更高的高度,让一个人得到以前从未想过能拥有的智慧、天赋和能力。
——美国行为科学家、心理学家利兰
儿童需要管教和指导,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们无时无刻和处处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导之下,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
——瑞典儿童文学大师林格伦
目录
第一章自控力:让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1.孩子自觉、父母省心的秘密3
2.独立意识萌芽期,鼓励孩子学习自理6
3.叛逆情绪爆发期,引导孩子管好情绪10
4.大脑发育加速期,激发孩子独立思考14
5.兴趣爱好萌发期,培养孩子的专注力17
6.行为习惯形成期,帮孩子建立规则意识20
7.性格塑造关键期,教孩子一堂独立课24
第二章学会放手,相信孩子能管好自己
1.父母放手,孩子才有机会管好自己29
2.别再过度保护,相信孩子能做好自己32
3.别怕孩子摔跤,孩子能自己爬起来34
4.保护孩子的自尊,别轻易否定孩子36
5.别替孩子做决定,让孩子对自己负责39
6.别给孩子贴标签,尊重孩子的个性42
第三章专注力:让孩子对管好自己“上瘾”
1.有专注力的孩子更容易管好自己47
2.陪孩子种绿植,提高孩子的观察力50
3.用延迟满足法提高孩子的忍耐力53
4.设定完成时限,提高孩子的专注度56
5.一心不二用,让孩子每次只做一件事59
6.提高孩子专注力的5个亲子游戏61
第四章有爱有规矩,孩子更自律
1.给孩子定规矩,为什么总是被推翻65
2.列出任务清单,让孩子做事有计划68
3.用自然惩罚,让孩子自觉遵守规矩71
4.孩子屡教不改?给他一张“红牌”73
5.一起收拾房间,提高孩子的自律意识75
6.自由的家庭氛围是自律意识的沃土78
第五章别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成为空话
1.孩子喜欢赖床?轻松消灭起床气83
2.孩子不爱刷牙?这样才能“喜刷刷”85
3.孩子不爱吃饭?5个方法养出自控力88
4.孩子不爱上幼儿园?巧妙克服分离焦虑91
5.孩子不按时洗澡?把澡盆变成小游乐园94
6.一起做家务,提高孩子的自理意识96
第六章有好习惯,孩子不用管照样好
1.习惯对了,孩子的性格就对了101
2.培养自控力,要注意别轻易打扰孩子104
3.善于模仿和学习是培养好习惯的捷径107
4.别要求完美,付出努力比结果更重要109
5.不管大事还是小事,认真细心就对了112
6.教孩子学会合作,告别一个人战斗114
第七章管得住坏脾气,才能做情绪的主人
1.读懂孩子的心:孩子哭闹的秘密119
2.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耐心是坏脾气的克星122
3.孩子爱耍赖?3招教你对付软磨硬泡125
4.孩子脾气急?让他在独处中学会冷静128
5.孩子太任性?让孩子学习自我引导130
6.孩子爱打人?化解孩子的攻击性行为133
7.用合理化认同消除孩子的挫败感135
第八章赶走磨蹭和拖拉,让孩子积极主动
1.积极主动的孩子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141
2.做事有计划的孩子,从来不会拖沓145
3.学会分解目标,更快更好地完成148
4.设定完成期限,拒绝孩子预支时间151
5.识破孩子偷懒的把戏,让拖延无处躲藏153
6.适当收回特权,让孩子接受合理惩罚156
第九章独立思考:孩子有主见才有远见
1.从生活小事做起,把选择权还给孩子161
2.别总夸孩子乖,太听话的孩子没主见163
3.多问“为什么”,激发孩子独立思考166
4.多问“怎么办”,鼓励孩子独立解决问题169
5.让孩子学会担当,对自己的决定负责171
6.从现在起,这些事让孩子自己拿主意174
第十章经得起挫折,孩子才能战胜自己
1.爱要有点苦:让孩子在挫折中变坚强179
2.孩子总要人帮忙?适当“袖手旁观”182
3.巧妙设置障碍,让孩子积极面对挫折184
4.引导孩子自我激励,乐观面对挫折187
5.挫折教育要适度,别故意为难孩子190
第十一章对撒谎说“不”,让孩子对自己诚实
1.诚实是一种责任,敢担当才有未来195
2.说谎是必经过程,不等于孩子品行不良198
3.别用“善意的谎言”培养听话的孩子201
4.别为了图一时之快,诱使孩子说谎204
5.孩子爱说谎,往往是父母逼出来的206
6.孩子说谎后,父母应该做的5件事209
精彩书摘
1.孩子自觉、父母省心的秘密
一个3岁的小女孩坐在餐桌边,手里拿着芭比娃娃,妈妈在一边耐心地给她喂饭。半个小时过去了,小女孩没有吃上几口。一旁的爸爸看不下去了,强行拿走她的娃娃,她马上哇哇大哭起来。
一个4岁的小男孩跟妈妈逛超市,看见玩具奥特曼,缠着要妈妈买,但家里已经有两个同类玩具了,因此妈妈不同意。他见哀求无效,干脆躺到地上打滚。妈妈为了息事宁人,只好答应下来。
一个5岁的小男孩总是动不动就打小伙伴。幼儿园老师批评过他很多次,但他还是改不了这个毛病。老师仔细观察之后发现,他有时候并不是故意打人,可能是想和小伙伴打招呼,于是拍一下小伙伴。但他出手很重,好像无法控制自己一样,于是小伙伴认为他在打人。
一个6岁的小女生在课堂上总是坐不住,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抓耳挠腮。老师讲的内容她根本没有听进去,回家后不会做作业。父母因为这件事和老师沟通过多次,但并没有改变女儿的坏习惯。
……
2~7岁是孩子上早教中心、幼儿园、小学的时期,孩子逐渐融入集体生活,开始学习独立自理。如果父母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控力,他们就容易像上面几个例子中的孩子那样,出现各种问题。其实,孩子产生这些不良行为的根本原因是缺乏自控力。孩子控制不了自己的注意力,不能专心地吃饭、听讲;不能控制自己的力度;不能控制对玩具的占有欲。于是,孩子在父母眼中成了不听话、难管教的“调皮鬼”。
孩子如此不让人省心,很多父母往往会抱怨,斥责孩子不听话。但实际上,这并非孩子的错,而是父母在2~7岁期间忽视了对孩子自控力的培养。
那么,到底什么是自控力呢?简单说来,自控力就是孩子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掌控能力。自控力主要表现为两种能力,一是学会放弃,二是学会忍耐。比如,当孩子面对两个玩具时,如果父母让他选择一个,他就要放弃其中一个。再比如,课堂上要认真听讲,下课之后才能玩,这就要求孩子学会忍耐40分钟。
美国心理学家克莱尔?考普认为,自我控制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结构,反映的是个体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协调的能力。这种能力体现为在没有外部力量监督的情况下,个体遵照一定的规则行事,约束自己的行为,达到期望的目标。
培养自控力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克莱尔?考普认为,自控力对孩子今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心理学界,许多研究成果都证明了克莱尔?考普的论断。
◎自控力与孩子小学低年级时的学习成绩和社会交往能力有密切的关系
来自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孩子在幼儿期的自控力与小学低年级时的学习成绩和社会交往能力具有密切关系,具体表现为:自控力强的孩子更容易建立友谊或保持友谊;更喜欢上学,在学习和生活上更加自觉;老师对他们在学习上的表现打分更高。
◎具备自控力的孩子长大后在学习、交往、性格上表现较好
心理学家米歇尔等人通过一项追踪研究发现,4~5岁时拥有延迟满足能力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在学习成绩、社会交往、性格发展等方面都表现较好,在进入大学前的测试中的得分也较高。
◎自控力与学习成绩以及在学校的行为密切相关
另外一项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的自控力与学习成绩以及在学校的行为密切相关。缺乏自控力的孩子不仅会在早期表现出许多问题,比如攻击性行为、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等,而且在其成长过程中,还比较容易诱发诸如吸烟、吸毒、酗酒、暴力、早恋等问题。
自控力不是天生的。家庭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发展孩子的自控力,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行为。2~7岁是培养孩子自控力的最佳时期,这是因为孩子在这段时间会经历许多成长关键期,比如秩序敏感期、自主意识敏感期、逻辑思维敏感期、人际关系敏感期等。此外,孩子的生活轨迹也会发生较大改变,从一天到晚待在父母身边,到走进幼儿园、小学,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生活、学习。孩子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要提高适应能力。短短几年,孩子的生活会发生巨大变化,它们对孩子的性格、习惯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孩子在这一阶段能培养超强的自控力,那么他就容易成为一个自觉成长的好孩子。
孩子的人生之路漫长,而父母能够陪伴孩子的时间不过二十多年。孩子学业有成走进社会之后,未来的人生道路主要靠孩子自己去闯。如果父母能够在亲密陪伴孩子的前几年,用心培养孩子的自控力,那么孩子的未来会更加美好,父母也可以更加省心。反之,如果父母在孩子2~7岁期间当“甩手掌柜”,那么将可能一辈子为孩子操心,而孩子的生活也会一团糟。
作为父母,你是愿意操心这几年,还是操心一辈子?如何选择已经不用多说,从现在起开始行动吧!
2.叛逆情绪爆发期,引导孩子管好情绪
很多父母知道孩子会经历青春叛逆期,但很少父母知道孩子在2~7岁也会经历叛逆期,而且有两个叛逆阶段。下面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
头一个叛逆阶段:3岁左右。孩子在这段时期的叛逆行为多为言语上的,比如:你给他喂饭,他转过头去;你给他穿衣服,他假装看不见,或直接说“不”;你牵他的手,他会故意甩开;你让他做一些平日他喜欢做事情,他会故意的拒绝。这些是孩子独立敏感期的表现,代表孩子自我意识萌芽。
再一个叛逆阶段:7岁左右。孩子的脾气大了很多,会为一点儿事情发脾气。例如,你不允许他吃糖,你拒绝他玩你的手机,你让他停止玩游戏来吃饭,他都可能变得非常抗拒,或哭闹不止,或出现暴力倾向,嘴里还可能说:“爸爸坏,讨厌爸爸!”“妈妈坏,讨厌妈妈!”这个阶段的孩子独立意识空前强烈,会对父母喊出自己的“独立宣言”。
孩子的情绪往往没有对错之分,父母不需要压抑,而需要接纳、疏导。当孩子叛逆情绪爆发时,如果父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他的感受,并引导他控制和调节情绪,对培养他的情绪自控力十分有意义。
4岁的雯雯有很多爱好,有些爱好父母看不懂。比如,她喜欢捡地上的树叶和石头,并把这些父母觉得没用的东西带回家,还专门准备了一个盒子来装它们。雯雯的爷爷爱干净,看不惯孙女的行为。有一次,他打扫卫生时,把雯雯的“宝贝”彻底清理掉了。
雯雯知道后,跟爷爷大哭大闹了一场。她一边哭一边指责爷爷:“凭什么把我的东西丢掉,给我捡回来。”爷爷去楼下找,发现雯雯的“宝贝”已经被清洁工拉走了。雯雯气得直跺脚。
雯雯的妈妈明显感受到女儿的伤心和对爷爷的不满。“宝贝,这些东西是你辛辛苦苦捡来的,现在已经全没了,你肯定很伤心,对不对?”妈妈试着描述雯雯的感受,与雯雯产生共鸣。
雯雯非常伤心地点了点头。
“可是现在已经没了,你再伤心,再怎么哭,那些东西也回不来了呀。要不,从明天开始,你再去检你喜欢的东西,好吗?”
“嗯,好!”雯雯哭着点了点头。
妈妈拍了拍雯雯的脑袋,给了她一个拥抱,说:“爷爷不是故意的,你不要生爷爷的气了好吗?爷爷每天打扫卫生,很辛苦,你说是不是呢?”
听到这里,雯雯若有所思,哭声渐渐听不见了。
雯雯的妈妈做得很好,在女儿的不良情绪爆发时,她先描述女儿的感受,与女儿产生共情,再提出建议,最后劝女儿体谅爷爷的辛苦。雯雯很快就从伤心中走了出来。这种做法值得每一位父母学习。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父母这样跟孩子说:“你再哭,妈妈就生气了。”“你那样做,爸爸很生气。”“你那样做,奶奶不喜欢。”这样的提醒看似为了平复孩子的情绪,但实际上是在绑架孩子的情绪。孩子会很自然地想:“我要对父母的情绪负责。”于是,为了让父母不生气,他们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情绪,这显然不是有效的情绪疏导方法。
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知道他不好的行为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引导孩子对他的行为和情绪负责,而不是对父母的情绪负责。当孩子哭闹时,父母不妨让孩子静一静,等他情绪平复一些后,你可以对他说:“你知道吗?刚才你哭了好一会儿,耽误了自己的游戏时间。你如果早点停止哭闹,就可以多玩一会儿了,是不是呢?”“如果你早点停止哭闹,乖乖地吃饭,吃饱了你就可以开心地玩游戏了,是不是呢?”
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孩子知道控制自己的情绪有什么好处,再对比一下不控制情绪的坏处。这是在孩子叛逆情绪爆发后的做法,在平日里,父母有必要教孩子如何管理情绪。具体做法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帮助孩子认知各种情绪
教孩子管理情绪的第一步,是教孩子识别出自己的各种情绪。平时里,你可以随时指出孩子的各种情绪,例如兴奋、激动、失望、沮丧、悲伤、孤独、期待、疯狂等,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认识各种不同的情绪,还能不断丰富孩子的情绪词汇。孩子识别出的情绪越多,就越能清晰地表达出来,与父母沟通,解决问题。有时候,孩子只要把情绪表达出来,矛盾就可以化解了。
◎给孩子独立处理情绪的机会
每当孩子叛逆情绪大爆发时,父母总是想及时“救火”,但更好的办法是不要急于救火,而要给孩子独自感受和处理消极情绪的机会。孩子自己每平复一次情绪,他的情绪自控力就得到了一次锻炼。当然,对于两岁以下的孩子,这一招并不适用,父母还是要尽快转移他的注意力。
有位母亲做得很好。当她发现女儿有点情绪,即将发脾气时,先找个借口躲开。她发现通常自己一走开,女儿很快就没事了。当女儿真的发脾气时,她再回来,有时啥也不说,就是摸一摸女儿的头,给她擦一擦眼泪。如果女儿拒绝她接近,她就捧着书在一旁待着。这位母亲通过这种方式,让女儿有机会感受自己的情绪,自己控制情绪。
◎教孩子处理消极情绪的方法
对于2~7岁的孩子来说,父母可以教他们一些简单的处理情绪的方法。例如宣泄法:捶打枕头或沙发、撕纸等,这些行为都可以宣泄孩子内心不良的情绪。在教孩子宣泄法时,基本原则是破坏性要小,而且不影响别人。又如倾诉法:让孩子找人聊天,或自言自语,或随意涂鸦、画画。再如镇静法:数数、深呼吸等。此外,看风景、做运动等都是不错的情绪转移方法。
当孩子冷静之后,父母需要引导孩子思考,想想刚才的情绪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引起来的,以后怎么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
……
前言/序言
遵循自然养育法则,让孩子自觉成长是许多父母的期盼。要实现这个愿望,必须培养孩子的自控力。自控力与孩子其他能力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对于对2~7岁的孩子来说,良好的自控力有助于他们专注地做任何一件事,无论是学习,还是游戏。可以说,自控力是孩子自我成长的秘密武器,也是父母省心的秘密。
什么是自控力呢?它指的是一个人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能力。自控力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抑制冲动的行为,让自己保持冷静、理智;二是克服不利于自己的情绪,如恐惧、犹豫、懒惰,从而战胜自己,不断进步。
自控力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时时刻刻影响孩子的成长。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美好的人生建立在自我控制的基础上。”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帮孩子培养自控力,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自觉成长。
孩子2岁前还不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他们饿了会哭着要吃的,困了随时随地都能睡觉。但2岁之后,自控力开始萌芽。研究表明,一个2岁多的孩子在被允许触摸某件物品之前,可以等待4分钟左右。这种等待就是自控力的表现。
随着认知能力不断发展,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3岁左右),有了基本的道德感。当他们认为自己的行为违反了道德时,就会产生害羞感和负罪感。而当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按照规范去做,并且得到父母的肯定时,他们会为自己感到骄傲。
对于2~7岁孩子的父母来说,最头疼的事情并不是孩子智商不高、情商不够,而是孩子正处于人生头一个叛逆期,怎么管都管不住,管得越多越不听话,打骂、吼叫都无济于事。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孩子的自控力不强。相比智商和情商,自控力对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更大。而自控力应该从孩子幼儿时期开始培养,因为自控力在这个时期萌芽,这时形成的自控力会对孩子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2~7岁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但同时内心脆弱。他们对自己的认知,主要建立在父母对他们的评价之上。如果父母经常给孩子消极的评价,如批评孩子,就很容易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这十分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因此,在培养孩子自控力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坚持正面管教的原则,多陪伴孩子,用鼓励、肯定、表扬等积极、正面的教养方式,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强化孩子好的行为表现,让孩子形成好性格、好习惯。这会让孩子更容易学习自控力,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好孩子不是管出来的2:自由的孩子更自觉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