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概念史研究

亚洲概念史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张凤阳,孙江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06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6955
版次:1
商品编码:12068869
品牌:三联书店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2
字数:332000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概念史”是一种基于普遍观念来撰述历史的方式。从概念史的角度看,概念由词语表出,但比词语含有更广泛的意义;一定的社会、政治经验和意义积淀于特定的词语并被表征出来后,该词语便成为概念。概念史关注文本的语言和结构,通过对历史上主导概念的研究来揭示该时代的特征。

内容简介

本书接续前两辑的意旨,所刊载的论文以概念、文本、制度为切入口,以中国现代知识体系的生成与流变为基础,在东亚范围内进行比较研究,并在全球史的视野之下,从中国和东亚的视角与欧美学界进行理论对话。全书共收入论文九篇、书评一篇,分“文本比较”“概念考古”“耶稣会时代”“概念史的谱系”四部分,通过对历史上主导概念的研究来揭示时代特征,以推动亚洲概念是研究的新展开。

作者简介

张凤阳,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著有《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现代性的谱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

孙江,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教授。著有《作为他者的宗教——近代中国的宗教与政治》(台北:博扬文化,2016年)、《中国の「近代」を問う——歴史?記憶?アイデンティティ》(东京:汲古书院,2014年)等。

目录

序:重审中国近代/ 孙江
文本比较
一部缺失“开化”的“开化史”——田口卯吉《支那开化小史》与日本文明史学之困境 /黄东兰
西周与严复——以学问观、道德观为中心 /高柳信夫
严复的“格致”:从培根到斯宾塞——以《天演论》前后为中心 /沈国威
概念考古
从“启蒙”到“启蒙运动”:近代中国“Enlightenment”的概念史/ 陈建守
民族概念及其对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影响/ 王马克(Marc Matten)
耶稣会时代
利玛窦的南昌记忆——朱国桢《涌幢小品?浮提异人》研究/ 宋黎明
《天学传概》同名异文考论/ 谭树林
概念史的谱系
概念史:德国的传统/ 冯凯(Kai Vogelsang)
作为话语事件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张凤阳、李智
书评
莱因哈特?科塞雷克:《概念史》与理解史 / 石坤森(Stefan Christ)

精彩书摘

  序:重审中国“近代”
  孙 江
  希罗多德(Herodotus)在《历史》一书开篇劈头写道:“在这里发表出来的,乃是哈利卡尔那索斯人希罗多德的研究成果,他所以要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如果以今人的眼光看,文中的“历史”当指“功业”(γενóμενα),而非“研究成果”(ιστορια/ historia),然而结果恰恰相反。循此,我们不难理解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为什么会扬文学而抑史学了。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写道:“历史家与诗人的差别不在于一用散文,一用韵文;希罗多德的著作可以改写为韵文,但仍是一种历史,有没有韵律都一样;两者的差别在于一叙述已发生的事,一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因此,写诗这种活动比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更被严肃地对待;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历史与文学(诗学)的区隔不在于文体,而在于前者解释已发,后者书写未发;前者追求特殊性,后者带有普遍性。其时,相对于诗学,“历史”一词尚未普及,希罗多德《历史》中仅出现过20次,柏拉图只提到4次,亚里士多德最多,也不过24次。
  18世纪前,“历史”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指向过去,恰如汉语里昨天的昨天是前天一样,“前”指向过去,当下的意义是由过去赋予的,过去(antiquus)是否定现在(modernus)的依据。18世纪后,“历史”发生了根本转向——“进步”成为其孪生兄弟,从此“历史”不仅涵盖过去,还朝向未来,正如科塞雷克(Reinhart Koselleck)所言,“历史”是过去的经验空间和未来的期待视野相结合的产物。
  距此一个世纪后,即19世纪中叶,中国人真正经验了这种“近代历史”。1870年,出使欧洲归来的清朝外交官志刚,在船驶入近海时,遥望中国大陆,在日记中写道:“尔谓中国为在中央乎?则大地悬于太空,何处非中?谓在中间乎?则万国相依,皆有中间。谓在中心乎?则国在地面。中国者,非形势居处之谓也。我中国自伏羲画卦已(以)来,尧舜禹文武周公孔孟所传,以至于今四千年,皆中道也。(中略)则所谓中国者,固由历圣相传中道之国也。而后凡有国者,不得争此中矣。”在此,中国不再是“中央之国”,而是伏羲画卦以来的“中道之国”。空间意义从“中国”脱落,“中国”被转化为一以贯之的时间概念。然而,这个时间已非过去的经验所能独占的。1873年,李鸿章在一则奏章中写道:“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欧风挟着美雨,如不速之客,不请自来,过去的经验无法解释当下,中国处在“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之中。
  19世纪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期,它承袭了既往的余韵,开启了其后的型式。回看欧洲,在群星璀璨的“年鉴学派”那里,历史学家们之所以盘桓于中世纪晚期而耕耘不辍,盖源于对“近代”的怀疑,何以作为单数的近代得以从中世纪生发,其他可能性因此而隐没无闻?同样,中国近代的已然和盖然也隐藏在19世纪前后的历史——事件之中,这些值得深描细究。
  事实与事件大相径庭,前者是“人类的功业”,如刮风下雨,不针对具体的人,后者有指向性。德塞都(Michel de Certeau)认为事件不能完全客观化,因为对于观察者来说,事件本质上是纳入理解者的理解行为之中的,事件是对于某(些)人的事件,其意义伴随观察者所在的意义世界而变动。后现代文学批评家保罗·德曼(Paul de Man)甚至激进地认为:“历史不是进步或倒退,而是一种事件(event),一种出现(occurrence),当‘权力’‘斗争’等词突然浮现时,就存在历史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在发生(happen)的瞬间,就存在所谓出现、所谓事件。因此,历史不是时间序列的概念,仅仅是从认知语言中突然出现的‘权力’话语。”
  谈事件,不能不说社会史。社会史如一根橡皮筋,其弹性足以使之涵盖几个不同的领域。社会史是从批判19世纪实证主义史学中产生出来的。实证主义史学执着于官方史料,认为可以用客观方法即经验方法直接观察事实,这回应了正在成长中的近代国家对历史的需求。20世纪20年代后,随着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心理学、地理学、人类学等进入史家的“调查研究”中,“年鉴学派”与时俱进,从《社会经济史年鉴》(1929年)到《年鉴——经济、社会、文明》(1946年),再到《年鉴——历史、社会科学》(1994年),刊名的变更反映了问题意识的变化,“二战”的悲剧让人们重新思考何谓近代文明,“语言学的转向”让历史成为社会科学的田野。
  语言不仅是传达意义的工具,还有作为语言的功能意义,人的思考是由语言所决定的。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如是说。就历史/事件而言,调查研究的成果是表象行为的产物,是被再构的事实,论者只能借此寻找事实。福柯(Michel Foucault)的“话语”(discourse)业已被滥用了,所谓话语就是借助语言表现内涵事件的张力。福柯自称历史学家,却给作为“功业”的历史宣判了死刑。1989年,夏蒂埃(Roger Chartier)在《作为表象的世界》长文中,严厉地批判了过往“年鉴学派”的社会史实践,提倡打破结构的历史叙述,“在形成社会的各种结合和对立关系中,寻找切入口”。与“年鉴学派”主要人物有交集的日本法国史学者二宫宏之则说:“社会史概念是作为反对僵化的武器来使用的,不是自我限定的概念,而是逸出(はみ出し)的概念。”社会史本来就具有自我内省的批判精神,对历史的观察不仅要摆脱“东方学”(orientalism)的掣肘,还应该从普遍性转向地方性,从抽象的概念世界转向日常生活的世界。
  历史认识论的转向对理解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至关重要。西美尔(Georg Simmel)有道:“秘密,赋予与公开世界相并列的第二世界(einer zweiten Welt)以可能性,同时公开世界亦受到第二世界所具有的可能性的深深的影响。”粗言之,倘若中国存在两个“社会”的话,一个社会如宗族、行会及其派生物,是所谓的第一世界;一个社会如江湖、会党等,乃是第二世界。一百多年来,中国的第二世界被等同于“秘密社会”(secret societies),污名化的语言表现——话语不仅反复进行能指的游戏再生产,还妨碍了对第一世界和由媒体、资本形成的新世界的把捉。
  社会的近代转型未必触动人心。在《文明的进程》(1939年)这部拓荒之作中,埃利亚斯(Norbert Elias)强调要理解社会向近代的变迁,不变的“心性”是一个切入口。埃利亚斯曾转述费弗尔(Lucien Febvre)讲过的一则故事。话说有一天早晨,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在位时间1515—1547年)从情妇家中出来,坐上马车准备回宫,途中听到远处教堂的钟声,内心为之一动,急令马夫调转方向,驱车前往教堂祈祷。弗朗索瓦一世昨夜的行为和今早的举止之间的分裂关乎“灵与肉”,如果在传统史家那里,一定会从道德统一性角度解释称国王听到钟声而心生悔意。但从心性史角度看,灵与肉是可以分离的,换言之,灵与肉共在,弗朗索瓦一世今晚仍可能还不回宫。1955年,历史学家吕思勉在给华东师范大学毕业生讲话时讲起一段家史,他说自己的祖先吕公是明朝的“失节者”,做了清朝的“伪官”。现代人吕思勉内心深处端坐着传统儒者的名节观,这一不变的心态与其历史写作两不相碍。
  目下,记忆研究方兴未艾。心性史与记忆研究的根本不同在于,心性史研究过去积淀于现在的痕迹,而记忆研究则侧重于现代如何想象过去。后者涉及为何要研究历史,按照尼采的说法,一是好古,一是纪念,而最好的是与“生”——Leben紧密结合的历史。但是,如此一来,与纪念的历史一样,历史叙述必然带有非历史的当下性。是的,对于文字这种历史/记忆的媒介,历来存在截然对立的理解:一种是怀疑的态度,认为文字在人心中播下“遗忘”, “能愈多而德愈薄矣”。另一种认为文字具有魔力,是作为抵抗第二种社会之死——忘却的武器。从文字发明到印刷术的普及,再到今日电子媒介的无所不在,我们身处“链接性转向”(connective turn)时代。历史成为“潜在性”知识。人们不必在尘土堆中呼吸发霉的空气,寻寻觅觅,只需凭借一定的工具即可乾坤大挪移。“链接性转向”让冷漠的历史学终于感受到“语言学转向”(linguistic turn)的寒冬:固有的学科常识正在摇曳。
  回思16世纪末以降三百余年间中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大致可以看出如下知识变动的轨迹:耶稣会士将中国知识传入欧洲后,影响了18世纪启蒙思想家思考世界的方式及其对中国的认识,此乃“宋学西迁”的结果。19世纪来华西人传播的西学知识形塑了中国人的自我/他者认识,开启了建设现代国家的历程,是为“西学东渐”的产物。1895年“甲午战争”后,中国知识人大举东渡,移植日本西学知识(包括传入日本的来华西人传播的西学知识),更加速了这一进程,这是“东学入中”的知识往返。
  学者日用而未必尽知。《亚洲概念史研究》系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主办的学术集刊,本书致力于从概念史的角度研究近代知识空间的形成,进而探讨别异于欧美的中国乃至东亚的现代性问题。1922年,在西潮滚滚、骎骎乎有席卷全国之势下,一群学贯中西的知名学者会聚南京大学的前身——国立东南大学,创办了《学衡》杂志。《学衡》旨趣曰:“诵述中西先哲之精神,以翼学;解析宇宙名著之共性,以邮思;籀绎之作必趋雅音,以崇文;平心而言,不事嫚骂,以培俗。”逝者不可追,犹待来者。
  ……

亚洲概念史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亚洲概念史研究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亚洲概念史研究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亚洲概念史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很不错

评分

好评!

评分

好评!

评分

好评!

评分

很不错

评分

好评!

评分

很不错

评分

很不错

评分

很不错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亚洲概念史研究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