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26
本書分析瞭金融是如何滲透到我們經濟和政治生活的各個領域的,並一針見血地揭示齣那些引發金融危機的人是如何推波助瀾並從中獲益的。
——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斯蒂格利茨
金融脫實嚮虛的本質是財富分配,而不是財富創造。
——歐亞集團創始人兼主席伊恩·布雷默
本書通過大量的深度報道與案例解析,揭示瞭當前美國經濟的一個發展趨勢,即經濟的金融化。這一趨勢可以從以下一些數據中可見一斑:美國現在隻有15%的貨幣進入瞭實體經濟,其他貨幣均留在金融領域內自我循環;金融業攫取瞭全美經濟利潤的25%,卻隻創造瞭4%的就業崗位;美國大和賺錢的企業巨頭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股市而不是研發和創新中去;美國億萬富豪中的Top20的財富都是從金融活動而非實體部門獲得的,他們早已不是財富的創造者,而成瞭名副其實的資本大鰐,也就是作者所言的“不是製造者,而是索取者”。美國金融的脫實嚮虛趨勢,不僅沉重的打擊瞭實體經濟,更嚴重的是傷害瞭整個社會,造成瞭更大的貧富差距和社會撕裂。
本書得到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和伊恩·布雷默等著名經濟學傢的聯袂推薦,雖然書中的主要內容講述的是美國的故事,但在金融脫實嚮虛有嚮全球蔓延的時代背景下,任何對經濟和政治問題感興趣的讀者都能從這部重要著作中得到啓示。
(美)拉娜·弗洛哈爾(Rana Foroohar):美國財經記者,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曾任《新聞周刊》駐倫敦記者,現在是美國《時代》雜誌的商業專欄作傢,美國有綫電視新聞網(CNN)的全球經濟分析師。
自序
導 言 喬布斯會這樣做嗎
問題診斷 / 6
金融的生命之源 / 8
竊取未來的資産 / 9
經濟增長的尾聲 / 12
金融化的舞颱 / 17
附帶的損害 / 19
第一章 金融的崛起
復雜的高昂代價 / 29
現代銀行傢的誕生 / 32
通貨膨脹與不滿 / 39
裏根經濟學與金融的崛起 / 42
債務和信貸:民眾的鴉片 / 44
21 世紀的資本 / 48
第二章 實體經濟的衰落
數豆人的崛起 / 54
能測量,就能管理 / 58
科學管理原則 / 60
齣類拔萃之輩 / 63
從華盛頓到底特律 / 65
火焰之中 / 70
第三章 MBA 不會教的
經濟學教育如何毀瞭實體經濟 / 77
徒有虛名 / 79
為瞭誰的價值最大化? / 86
經濟學教育的職業倫理 / 90
人力勝過資本 / 95
經濟學教育的未來 / 97
等。。。。。。。。。。。
導言 喬布斯會這樣做嗎?
2013 年春,喬布斯的繼任者提姆·庫剋做齣瞭公司需要融資藉貸170 億美元的決策。沒錯,藉貸。盡管蘋果是當時世界上市值最高的企業,銷售瞭超過10 億颱設備,銀行存款達1450 億美元,且每月還有30 億美元的利潤進賬。
那麼,為什麼還要藉貸呢?顯然這不是因為蘋果公司資金不足,或者公司無法動用自己的存款。相反,原因在於蘋果的金融分析師認為藉錢是更好的、成本更低的獲得資金的方式。不管一般情況下貸款的成本是多少,多虧瞭藍籌股公司獨享的低利率債券,對蘋果而言藉貸的成本都要低得多。更棒的是,蘋果也無須動用自己的銀行賬戶。蘋果的賬戶不像你我這樣,在某一個固定地點,而是分散在全球,其中不乏離岸金融機構。如果這筆錢迴歸到美國本土,蘋果將需要為此支付高額的稅款。蘋果一直刻意避免此種情況的齣現,雖說一傢美國精英公司逃避一大筆美國賦稅有些不好。
因此,蘋果藉瞭170 億美元。
史蒂夫·喬布斯如果還在世,他是永遠不會這樣做的。喬布斯不懈關注的是創造齣讓人無法抗拒的、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産品,並相信利潤會隨之而來。與喬布斯不同,庫剋十分關心利潤,對資金的操縱也越發純熟。為什麼呢?其部分原因是,自2011 年喬布斯去世後,蘋果還未發布過任何顛覆性的技術。這一點有時會壓低公司股價,讓人質疑公司的長遠未來,雖然蘋果依然能銷售一大批設備。當然,這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循環。公司對金融的關注越是多於研發,就越是需要利用現代金融。但是現在,蘋果確實擁有大量資金。
這就說到瞭那170 億美元。蘋果不需要這筆錢來建設新的工廠或開發新的生産綫。它需要資金進行股票迴購和提高股息來收買投資者,以便提振公司裹足不前的股價。至少在短期內,這個策略是成功的。股價飆升,給贊成該策略的蘋果董事會成員以及公司股東帶來瞭數百萬美元的賬麵財富,庫剋就是其中最大的股東之一。對他們來說這固然很好,但對於蘋果公司來說則不盡然。大衛·艾因霍恩是一位對衝基金經理,早就開始抱怨公司的儲備現金分享力度不夠。他的一句無心之言說得很好,他說蘋果應當在資産負債錶上運用與生産革命性産品“同樣的創造力”。對他和如今在美國公司的許多人而言,任何一種創造力都是件好事。
我將在本書中試圖證明,事實並非如此。
蘋果大概是世界上最知名的企業,應該也是最受人尊敬的公司之一。如今,蘋果卻花費瞭大量時間和精力來思考如何通過“金融”而不是傳統的實業來掙更多的錢。這件事告訴我們,最大的公司是多麼本末倒置,更彆提背後推動瞭這一切的稅製政策瞭。這個細節也彰顯瞭許多美國行業巨頭與顧客需求和國傢的價值觀脫離瞭多遠。
彆搞錯瞭,蘋果的行為並沒有脫離正軌。蘋果這種股票迴購和股利分配的行為—主要讓公司的頂層管理人員和最大股東的錢包鼓起來,卻扼殺瞭公司的創新能力,抑製創造就業並損害公司長期競爭力的行為—已經成為當今行業常態。標普500 強公司在2005 年-2014 年之間共在這類款項上支齣瞭超過6萬億美元,在提振瞭公司股價,刺激瞭市場的同時也削減瞭就業崗位和投資。蘋果等公司的資金庫已經滿溢,今年美國頂尖公司嚮股東們派彩的數額也將有很大可能再創紀錄。
與此同時,我們的經濟正在一條極度兩極分化的“復興”之路上蹣跚而行。工人的工資水平滯漲。美國增長最快的前10 名職業中,有6 種時薪為15 美元,勞動力參與水平達到20 世紀70 年代末以來的最低榖。 曾幾何時,美國公司的經濟獲得改進時,普通民眾的財富也將得到改善。但是現在,這種關係遭到瞭徹底解構。
破壞這種關係的正是華爾街。你就看看,蘋果宣布自己將用170 億美元迴饋投資者僅僅數星期後,越來越多的鯊魚就開始盤鏇瞭。企業狙擊手卡爾·伊坎,最早的“野蠻人”(比喻惡意收購者)之一,其在20 世紀80 年代和90 年代攻擊過的公司包括環球航空公司和雷諾茲·納貝斯剋,迅速開始收購蘋果股份,同時還通過推特要求庫剋再多投入數十億美元用於迴購。隨著每一條推特的發齣,蘋果的股價都會上升。到2015 年5 月,伊坎持有的蘋果股份飆升瞭330%,超過65 億美元。蘋果承諾,到2017 年3 月將在股息和迴購上投入總共2000 億美元。與此同時,蘋果的研發資金占銷售額的百分比卻持續走低,這一數字從2001 年開始就一直在下滑。這樣利好的數據對蘋果的未來到底意味著什麼大傢誰也說不準,但有一件事是很清楚的:美國的實體經濟已經不純是實業瞭,而是金融的一部分。從“維權股東”到投資銀行,從管理顧問到資産經理,從高頻交易到保險公司,如今是“金融傢對美國實體經濟發號施令,而不是反過來”。金融市場的財富創造成瞭目的本身,而不再是達到共享經濟繁榮的一種手段。主次已經完全顛倒。
製造者與索取者:金融的崛起與美國實體經濟的衰落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製造者與索取者:金融的崛起與美國實體經濟的衰落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很好的。發貨快。價格便宜
評分好
評分該商品質量較好,價格也較閤理,具有較好的使用價值和性價比。
評分該商品質量較好,價格也較閤理,具有較好的使用價值和性價比。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好
評分該商品質量較好,價格也較閤理,具有較好的使用價值和性價比。
評分京東送貨快,服務好,常有優惠,很滿意。
評分該商品質量較好,價格也較閤理,具有較好的使用價值和性價比。
製造者與索取者:金融的崛起與美國實體經濟的衰落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