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徐誌瑛治療危重疑難病案一百例》是著者從五十餘年臨床所診治的上萬個病案中選齣的具有代錶性的危重疑難病案,共22個病種,102例。這些病案有的是無法停服西藥者,有的是術後采用西藥難以控製者,有的是處於搶救狀態者。著者多采用先中藥慢慢調理,然後逐漸撤掉西藥進行治療;也有單純采用中藥湯劑進行治療者。每個醫案辨證要點不同,從中可以反映齣著者醫德高尚,醫術精湛。
作者簡介
徐誌瑛,女,主任中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I939年12月齣生於杭州,1965年畢業於浙江中醫學院(現浙江中醫藥大學)中醫醫療係本科(六年製),畢業後一直從事臨床、教學、科研工作,已五十餘年。曾任浙江中醫學院附屬第1醫院、浙江省中醫院院長兼浙江中醫學院中醫係主任、中醫內科教研室主任兼內科主任。曆任浙江省中醫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中西醫結閤呼吸病學會浙江省老年科學技術學會常務理事、浙江省老年衛生工作者協會常務理事。被聘為《浙江中醫雜誌》《中華現代中醫雜誌》《浙江工程與醫學》等雜誌的特邀編委。1997的被確定為浙江省名中醫和浙江省老中醫藥專傢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2004年獲全國老衛生科技工作者稱號,2005年被確定為國傢衛生應急專傢,2006年獲“首屈中醫藥傳承特彆貢獻奬”,2002-2012年先後被遴選為第三批和第五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傢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2011年成立徐誌瑛全國老中醫藥專傢傳承工作室。
淩紅羽(名藝勻),女,浙江省中醫院住院醫師。1968年齣生於杭州。2013年畢業於浙江中醫藥大學醫學專業,獲學士學位。從事中醫內科臨床多年,擅長呼吸係統、消化係統及婦科等疾病的治療。2003年起跟隨全國老中醫藥專傢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徐誌瑛學習,為嫡係傳人。
目錄
一、發熱
1.流行性乙型腦炎
2.麻疹並發肺炎
3.重癥上呼吸道感染高熱不解
4.暑濕
5.濕溫
6.顱腦外傷術後伴雙肺重癥感染高熱不退
7.車禍緻重型顱腦損傷伴並發癥
8.間質性肺炎縴維化伴胸腔和心包積液發熱不解
9.多發性胃泌素瘤術後高熱不退
10.左側股骨頭壞死置換術後發熱不解
11.四聯抗結核藥引起中毒性肝病及後遺癥
12.病毒性腦膜炎
13.胰腺頭癌切除術後發熱不解
14.直腸癌手術腹腔化療後引起全身性感染伴胸腹水發熱
15.右肝內結石伴化膿性膽管炎發熱不解
二、血小闆減少性過敏性紫癜
16.原發性血小闆減少癥伴脾切除術後(紫癜)
17.頑固性血小闆減少癥長期服用激素伴肝損
18.頑固性過敏性血小闆減少性紫癜伴下肢潰瘍
三、腸梗阻
19.直腸癌術後急性腸梗阻
20.外傷性瘀阻型腸梗阻
21.急性腸梗阻(迴盲部腸外腫塊)
22.胰頭癌術後急性腸梗阻(術後血腫)
23.陰津虧虛型腸梗阻
四、急性腎功能衰竭
24.野蘑菇中毒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
25.流行性齣血熱少尿期
26.流行性齣血熱、急性腎功能衰竭
五、痹證
27.寒濕關節痛和腸痹證
28.腎著
六、術後胃癱
29.食管下段癌纍及賁門及高位胃體術後伴化療胃癱
30.結腸癌伴腸梗阻術後胃癱
31.胃癌術後輸齣袢開口處梗阻伴胃癱
32.胰頭癌腹後壁轉移術後伴胃癱
七、呼吸係統疾病
哮喘
33.妊娠伴哮證急性發作期
34.小兒哮喘持續狀態
35.頑固性哮喘伴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
36.熱痹並發哮證
間質性肺炎
37.間質性肺炎
38.間質性肺炎伴縴維增生
……
八、急性休剋、齣血
九、心肺復蘇後
十、白斑病
十一、內癰
十二、水腫
十三、脂肪漏
十四、術後並發癥
十五、肝硬化
十六、急、慢性腮腺炎
十七、頸淋巴結腫大
十八、皮肌炎
十九、斯蒂爾病
二十、胰膽係統疾病
二十一、剋隆恩病(潰瘍性結腸炎)
二十二、雜病
編後語
病案整理後感
精彩書摘
《徐誌瑛治療危重疑難病案一百例》:
人體的體溫是相對恒定的,保持在37℃上下,正常體溫一晝夜有輕微波動,晨間稍低,下午稍高,但波動不超過1℃。發熱是一種病理性改變的體溫升高,是人體對緻病因子的一種全身性反應,一般來說,口腔溫度在37.3℃以上,或直腸、腋下超過37.6℃以上,並在1天內波動在1℃以上者,可認為有發熱。引起發熱的原因很多,西醫把它區分為感染性與非感染性兩大類。中醫把發熱也分為兩類,即外感發熱與內傷發熱,外感發熱相似於西醫的感染性發熱;內傷發熱相似於西醫的非感染性發熱。外感發熱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戾氣,或瘟疫,或已患有某種或多種內科疾病者,又感受六淫之邪或溫熱疫毒之氣,導緻體溫升高,並持續不降。古代常稱“發熱”“寒熱”“壯熱”等。最早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素問·熱論》《素問·至真要大論》等篇中,對外感發熱的病因、病機和治則都做瞭扼要的論述,為熱病的理論奠定瞭基礎。後《傷寒論》首先總結和提齣瞭由寒邪引起的,以發熱為主要臨床錶現的一類疾病的辨證論治規律,即稱為“六經分證”,已成為外邪發熱的理論辨證論治綱領。到金元時代,劉完素主“火熱論”,重點指齣火熱邪氣緻病,提齣瞭“熱病隻能作熱治,不能從寒醫”的著名論點.認識到熱病性屬“熱”,治療應“宜涼不宜溫”。這與《傷寒論》從寒邪立論多用辛溫治法相比,應該說是一大進步。至清代以葉天士的衛、氣、營、血之學說對溫熱病的感邪、發病、傳變、治療均作瞭原則性的論述,更與西醫學中的感染性疾病尤傳染病的發病規律基本相似。同時也對溫熱病指齣瞭明確的、具體的治則,使外感熱病的理論臻於完善。成為後世的準繩。吳鞠通提齣的三焦辨證學說主要是對髒腑定位,反映瞭熱病影響到髒腑的趨勢,來判斷預後等。這些經典理論皆對臨床治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從西醫學來講,導緻發熱的疾病範圍很廣;從中醫來說,發熱包羅瞭傷寒三陽證、衛氣營血、三焦辨證的各階段,都可以用它來參考辨證治療,同時也看齣瞭發熱病治療的中醫學的發展和疾病譜的改變,使辨證論治也在不斷更新。現將我在50年中遇到的發熱典型病例分析如下。
案例
1.流行性乙型腦炎
蔡某,女,14歲,學生。住院高安縣白馬公社衛生院。人院日期:1966年8月5日。
代訴:患者因高熱4天,頸項強直,嗜睡2天,牙關緊閉,循衣摸床1天,左側手足抽搐半天。下午5時入院。
現病史:患者於1966年8月2日開始發熱,頭痛想睡,尚能進食,初診為感冒,即服清熱片,次日熱仍不退,第三天整天思睡,5日齣現頸項強直,伴有手抽動,衛生院醫師送至衛生院住院治療。診斷為流行性乙型腦炎。
既往史:健康,無傳染病史。
傢族史:母肺結核,父患肝炎,兄弟均健康。
體檢:體溫(T)41.8℃,呼吸(P)32次/分鍾,心率(R)125次/分鍾,血壓(BP)116/70mmHg;舌質紅絳,苔黃厚,脈弦洪大數。急性高熱麵容,皮膚潮紅灼熱,鞏膜無黃染,結膜充血,眼球直視,對光反射消失,鼻翼扇動,錶情痛苦,神誌不清,呼吸急促,頸項強直,牙關緊閉,手足僵硬,左側手足時有抽搐,偶見角弓反張,全身皮膚無見皮疹,心界不擴大,心律齊,心尖區未聽見病理性雜音,雙肺在抽搐時呼吸音粗,未聞及乾濕性噦音。腹軟,肝脾均未觸及,腹壁反射消失,肱二頭肌反射左呈陽性,膝反射消失,巴彬斯基徵、奧本海姆徵陽性。當時無法血檢和腰穿。
診斷:流行性乙型腦炎。
脈證閤參:疫毒內盛,氣分未罷,已入營分,熱毒充斥三焦,實風內動。
治則:清熱解毒,化濁開竅,平肝息風。
方藥:(1)安宮牛黃丸1粒化服。
(2)銀翹散、白虎湯閤復方菖蒲鬱金湯加減。
……
前言/序言
臨證五十餘年,繼承瞭魏長春、楊繼蓀、陳過、宋世焱等名門之精髓,精研曆代醫籍,汲取眾傢之長,融古貫今、積極探索,學研俱豐,在中醫臨床、教育和科研方麵均做齣瞭突齣貢獻;是中醫內科的全科醫生,形成瞭獨特的中西醫結閤學術思想和診療體係;對急癥、傳染病、兒科、婦科、皮膚科、腫瘤等均有豐富的經驗;擅長呼吸係統疾病,對急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支氣管擴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肺間質肺炎和肺縴維化等疾病有獨得的見解,對肝膽、胃腸、心血管、內分泌、免疫等係統疾病的疑難雜癥效果顯著。
治療中重視微觀,強調整體觀。於1983年浙江省首舉“鼕病夏治”“鼕令調治(膏方)”,後發展為四季膏方,在全省推廣普及。
主持和參與省級課題15項,通過鑒定10項;獲省級以上科學技術奬二等奬3項、三等奬2項,或省級自然基金論文奬4項;著有《實用中西醫結閤呼吸病》《實用農村手冊》《呼吸藥理學與治療學》《健康與閤理營養》《中國醫院管理難點要點指導》《浙江省名中醫研究院徐誌瑛手稿》《浙江中醫藥名傢之路》《徐誌瑛膏方經驗》《徐誌瑛學術經驗集》共160餘萬字。發錶論文70餘篇。
徐誌瑛治療危重疑難病案一百例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