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8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考试: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公共基础知识》是由中公教育师资认真分析考试真题的基础上倾力打造,内含10套全真模拟预测试卷,解析详尽且以点带面。试卷的最大特点是题量丰富、针对性强、答案详细、解析透彻,能够帮助考生巩固提高所学知识点。另外,法律知识部分试题根据2017年3月1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进行了相应的更新。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8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考试: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公共基础知识》是由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研究院,通过深入研究甘肃公务员考试具体考情及近几年真题,潜心编写而成。本书题型多样,包含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分析题、公文改错题、公文实务题、案例分析题和公文写作题。题量丰富,且解析详细,力求让您零距离体验考场,提升作答水平,增强作答能力。
目录
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一)(1)
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二)(13)
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三)(25)
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四)(37)
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五)(49)
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六)(61)
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七)(71)
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八)(81)
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九)(94)
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十)(106)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117)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124)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解析(132)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四)参考答案及解析(139)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五)参考答案及解析(145)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六)参考答案及解析(152)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七)参考答案及解析(159)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八)参考答案及解析(165)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九)参考答案及解析(173)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十)参考答案及解析(181)
精彩书摘
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这个答案选出,并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选项涂黑。共40题,每题0.75分,共30分)
1.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目标是()。
A.6%左右B.6.5%左右
C.7.5%左右D.7%左右
2.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A.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B.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C.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D.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3.2016年12月14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下列有关本次会议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
A.2017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这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
B.要保持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
C.要在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D.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
4.《“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确定的“十三五”环保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追求是以()为核心。
A.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B.补齐生态环境短板
C.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
D.改善环境质量
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下列对于小康社会的理解错误的是()。
A.小康社会中没有富人
B.小康社会没有太穷的人
C.小康社会人们的日子普遍好过
D.小康社会国民收入分配能够使所有人受益
6.下列典故或成语与哲学论断对应错误的是()。
A.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B.草船借箭——人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
C.望梅止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D.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事物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7.“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规则不是事物的必然联系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8.中国武术太极拳的特点是“动时存静势,静时又寓动机”。太极拳的特点体现了()。
A.动亦静,静亦动,两者没有区别
B.绝对的运动和相对的静止都是不存在的
C.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D.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9.2016年10月24日,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明确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A.十八届三中全会B.十八届四中全会
C.十八届五中全会D.十八届六中全会
10.以下关于中国政党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C.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是各民主党派轮流执政
D.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1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三个有利于”标准
12.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下列措施属于“供给侧改革”方面的是()。
①优化信贷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②坚持创新驱动,激发企业活力
③鼓励企业破产,压缩过剩产能
④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国内需求
A.②④B.①②
C.①④D.③④
13.从经济学上讲,既有限而又有多种用途的资源称为相对稀缺资源,或简称稀缺资源。资源的稀缺性是被人类自身“制造”出来的。下列关于资源稀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不会存在资源浪费
B.因为存在资源浪费,所以资源不稀缺
C.资源的稀缺性是指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类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殆尽
D.在任何一个经济中既存在资源稀缺又存在资源浪费
14.目前,我国医药卫生市场秩序中仍然存在不规范与不和谐因素,制假售假、虚假广告、商标侵权、仿冒欺诈、商业贿赂等违法行为。这表明()。
A.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的弱点
B.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的特征
C.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上会出现不正当的经济行为
D.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
《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精讲与实战》 一、 本书特色与内容概述 《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精讲与实战》是一本专为致力于成为国家公务员的考生量身打造的综合性复习指导用书。本书紧密围绕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大纲,对公共基础知识涵盖的各个重要学科模块进行深入浅出的解析,并辅以大量精选的实战演练,旨在帮助考生全面掌握考试要点,提升应试能力,最终实现成功入围的目标。 本书的最大亮点在于其“精讲”与“实战”的有机结合。在“精讲”部分,我们力求用最简洁、最易懂的语言,剥离繁复的理论,提炼出考试的核心知识点。我们深知,公务员考试考察的是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而非死记硬背。因此,本书在讲解每个知识点时,都力求做到: 1. 紧扣考纲,突出重点: 每一章节的梳理都严格按照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的最新考纲要求,将知识点分门别类,并明确标注出高频考点和历年常考知识。我们通过对历年真题的深度分析,提炼出命题规律,确保考生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体系化构建,逻辑清晰: 公共基础知识涉及面广,包含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哲学、科技、人文等多个领域。本书力求将这些看似零散的知识点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考生理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性的认知。例如,在政治部分,我们会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梳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再到国家发展战略,层层递进,让考生理解知识点的来龙去脉。 3. 通俗易懂,化繁为简: 复杂的理论和概念,我们会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贴近生活的实例来阐释,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可感。对于一些拗口的专业术语,我们会提供简洁的释义,并结合语境进行理解。力求让每一个考生,无论其专业背景如何,都能轻松理解和掌握。 4. 深度解析,刨根问底: 在理解的基础上,本书更注重对知识点深层含义的挖掘。例如,在法律部分,我们不仅会介绍法律条文,更会解析其立法精神、适用场景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和案例,帮助考生理解法律的实际应用。在经济学部分,我们会从宏观经济调控、微观经济行为等角度,深入分析经济现象背后的原理。 在“实战”部分,本书精心设计了大量的模拟练习,旨在检验考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熟悉考试的题型和节奏: 1. 题型全覆盖,难度适配: 练习题涵盖了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可能出现的各种题型,包括但不限于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等。每种题型的设计都力求贴近真实考场的要求。 2. 名师精选,质量保证: 所有的练习题均由资深公务员考试辅导专家精心筛选和改编,部分题目更是原创,紧贴时事热点和最新政策动态。这些题目旨在模拟真实的考试难度,既有基础题,也有一定区分度的难题,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应试能力。 3. 详细解析,学练结合: 每一道练习题都配有详尽的解析。解析部分不仅给出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深入分析错误选项的迷惑性,并解释正确选项的依据。对于一些需要深入理解的题目,解析还会拓展相关的知识点,形成“以题带点,以点促练”的学习闭环,让考生在做题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 4. 模拟套题,实战演练: 本书还精心准备了数套全真模拟考试卷,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和题量设置,让考生在考前进行充分的实战演练,提前适应考试氛围,检测复习效果,并及时发现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弥补。 二、 各模块内容深度解析 本书公共基础知识涵盖的模块广泛,主要包括: (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本模块是公共基础知识的基石。我们将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历史必然性等方面入手,深入讲解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重点剖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我们特别关注这些理论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历史作用,以及如何理解和运用这些理论分析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二) 经济学基础 本模块将系统介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内容涵盖微观经济学(供给与需求、市场机制、企业行为、消费者理论等)和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国际收支等)。本书将特别强调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成就与挑战,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与目标。对于考生而言,理解国家的经济政策,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等,是掌握此模块的关键。 (三) 法律基础 本模块是公务员考试的重要考察内容。本书将全面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重点介绍宪法、行政法、民法典、刑法、经济法、社会法等基本法律。我们会解析法律的基本原则、主要制度和重要概念,例如国家机构、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合同、侵权、知识产权、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等。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会结合时事热点和相关案例,帮助考生理解法律的实际应用,以及在公务员工作中如何依法行政。 (四)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 本模块主要考察考生对国家制度、政治体制、大政方针的理解。我们将深入解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中国的政治发展道路。同时,我们会分析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特别是中国的外交政策、全球治理理念以及与主要国家的关系。对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外交战略的理解也是本模块的重点。 (五) 历史与文化 本模块旨在考察考生对中国历史的宏观把握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我们将梳理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发展脉络,突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历程。在文化方面,我们会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以及中国近现代以来文化的发展与演变,包括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成就。 (六) 科技常识与人文素养 本模块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包括基础科学知识(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的常识性内容)、信息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生态环境知识(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生活常识。同时,本书也会关注考生的人文素养,如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的常识性了解,以及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敏感度。 三、 学习方法指导 本书的编写旨在帮助考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1. 系统梳理,构建知识网络: 学习前,先浏览本书的目录和章节安排,对公共基础知识的整体框架有一个大致了解。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知识点的关联性,而非孤立记忆。 2. 精读讲义,吃透要点: 仔细阅读每一章节的精讲内容,务必理解核心概念和原理。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借助其他参考资料或网络资源进行补充学习。 3. 精练题目,检验成效: 在掌握基础知识后,认真完成每一章后的练习题。通过题目来检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分析错题原因,从而加深理解。 4. 模拟实战,调整心态: 在复习后期,认真完成模拟套题,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通过模拟考试,熟悉考试流程,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并锻炼考场上的应试能力和心理素质。 5. 关注时事,紧跟热点: 公共基础知识的考察往往与时事热点紧密结合。考生应养成关注国家大事、政策动态的习惯,并将这些信息与所学知识点融会贯通。 四、 结语 《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精讲与实战》是您备战公务员考试的得力助手。本书的编写团队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考试的深刻洞察,为您提供了一条高效、可靠的复习之路。我们相信,通过系统学习本书,结合自身的努力,您一定能够掌握公共基础知识的核心要义,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迈出成为一名光荣的公务员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