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孩子的每个敏感期都只会出现一次,抓住就是成功在起跑线上。本书让你追随“敏感期”的发现者——蒙台梭利的脚步了解孩子成长中的一切特质,结合中国现代环境,知道该如何养育孩子!
◆本书特点:
☆对蒙台梭利百万字著作去芜存菁、精选、重组=免除大量低效阅读,系统呈现蒙氏教育理念,直击蒙氏教育精华;
☆蒙台梭利原著+中国育儿专家精辟解读+一线教师总结游戏=清晰实用、符合时代需求的蒙台梭利敏感期教育理论及训练体系
☆国内多家蒙台梭利幼教机构共同推荐使用,帮助家长更好理解蒙氏教育精髓。让科学的养育走进中国家庭,在家也能“蒙台梭利”
内容简介
本书为针对0~6岁孩子父母的亲子家教书。本书由育儿专家从蒙台梭利200万字著作中整理、汇编而成,形成完整的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理论体系及训练体系。具体内容上,以蒙台梭利原典+中国育儿专家精辟解读,将百年蒙氏思想与现代育儿理念结合,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蒙台梭利。
在蒙台梭利经典感官训练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一线专家为读者提供系统的、简单有趣的、实用可行的小游戏,以作为训练孩子感官能力的练习指导,帮读者“理论联系实际”。
作者简介
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年8月31日-1952年5月6日),意大利幼儿教育家,意大利女医生,意大利女医学博士,女权主义者,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她的教育方法源自于其在于儿童工作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儿童自发性学习行为总结而成。倡导学校应为儿童设计量身定做的专属环境,并提出了“吸收性心智”“敏感期”等概念。
张丽,儿童教育专家,20年潜心从事儿童教育研究工作,在儿童蒙台梭利教育及聋哑儿语言发育教育方面成果卓著。在多年幼儿教育工作中,她坚持摸索适合中国孩子成长需求的蒙氏教育技巧,并在幼儿园大力实践。办学多年来,教育成果显著,其本人先后多次荣获各级“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孙丽娟,知名翻译,先后译有《纽伯瑞儿童文学奖文库——黑暗护卫舰》《纽伯瑞儿童文学奖文库——波兰吹号手》《世界史纲》等多部作品。
目录
PART 1 儿童感官系统训练
感官训练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感官训练使孩子成长为优秀的观察者
PART 2 儿童感官系统的要素
除了观察,教师什么都不必做
在感官训练中遵循“塞昆三阶段”
感官训练中要做到感官隔离
在感官训练游戏时不能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为孩子准备的训练教具
PART 3 感官训练之触觉
触觉、热觉、重量感觉
锻炼孩子的感知觉
※触觉感官训练游戏快乐营
音乐按摩
挠痒痒
抓握小练习
摸摸妈妈的脸
摸一摸,哪个软哪个硬
冷水热水摸一摸
手掌插插插
撕纸
一起做果泥
给布片找朋友
比比哪个重
玩沙子
光着脚丫踩踩踩
挑选小木棒
神奇的口袋
听一听,纸筒里的宝贝是什么
摸一摸,有什么
PART 4 感官训练之味觉、嗅觉
味觉与嗅觉训练应该融入生活
※味觉、嗅觉训练游戏快乐营
奶粉味道有很多
闻气味
什么味道的果泥更好吃
酸甜苦辣尝一尝
美味菜汤
闻气味,辨味道
尝一尝,哪个浓来哪个淡
闻一闻,哪个浓来哪个淡
啃啃小脚丫
苦苦的苦瓜,也好吃
猜水果
闻一闻,这是什么水果
这个气味真不好
吃肉小超人
辨别调味料
迷人的花香包
识别危险气味
PART 5 感官训练之视觉
视觉维度练习
用视觉观察形状的练习
视觉触觉联合练习
用视觉识别颜色——色觉的练习
※视觉感官训练游戏快乐营
手指戳洞洞
追踪黑白球
颠倒的小世界
配对游戏
接气球
猜猜哪个碗
猜猜谁是谁
大排序——搭建圆柱“小楼梯”
配对瓶盖
搭积木,盖高楼
失踪的玩具
分扑克牌
滚一滚,认东西
颜色记忆训练之按照印象找朋友
颜色大变身
填色游戏
PART 6 感官训练之听觉
分辨声音的练习
听觉敏感度的培养
有关安静的课程
音乐教育
※听觉感官训练游戏快乐营
听声辨位
声音是远还是近
敲一敲,响一响
水钢琴
随着音乐做动作
给儿歌找节奏
小歌手,真快乐
捂上耳朵听声音
捏着鼻子说儿歌
听声做动作
震动的钢尺
土制电话机
听声音,找图片
给音找朋友
分辨准确的音阶
听声音,辨乐器
精彩书摘
感官训练使孩子成长为优秀的观察者
人类想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尽最大可能地利用周围环境中的资源,这就促使我们成了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观察者。
审视人类文明,对促进文明发展最有意义的实证科学的进步,就是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之上。事实上,过去一个世纪里,人类生活环境的巨大进步也是源自观察后得出的发现成果和对发现成果的应用。伦琴根据观察发现了X射线,后来的科学家也用同样的方法发现了赫兹波动、元素镭的振动和马可尼电报。这些观察得来的巨大财富让这个人类文明获益。
因此,我们必须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观察培训——这对人类人体和整个文明都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正是通过观察训练,人成了最优秀的观察者。它不仅让我们能够游刃有余地完成普通工作,促进文明的发展,而且能让我们在精神上获得更高的成果,让我们在面临文明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时,找到解决的途径。
在传统教育中,我们一直有一个误区: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从理念开始,然后再进步到运动神经活动。例如,我们一直是先进行智力开发教育,然后再要求孩子在精神道德方面有所建树——这一顺序产生的根源在于,我们总是喜欢先教给孩子我们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可遗憾的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孩子在理解很多知识或者进行实践的时候非常吃力。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遗漏了儿童教育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孩子的感官发展和观察能力培养。
再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我们要求一位厨师去买一条鲜鱼。他不会无法理解这个要求,但是如果他没有经过相关的训练,不知道该如何使用视觉和嗅觉去判断一条鱼是否新鲜,那他绝对无法达成目标。
如果这种缺陷进一步延伸到烹饪过程中会发生什么?也许一名理论派厨师能够通过课本学习知道各种美食的配方和烹饪时间,可以根据图样雕刻、摆放出各种精美的造型,但是在烹饪过程中,只要他遇到关于气味、色泽和口感之类涉及烹饪关键要素的问题,就难免会出现差错,因为他没有经受过相关训练。甚至他连放什么佐料都可能会出错误。只有经过长时间的感官实践训练,厨师才可能最终具备烹饪的能力。这是对感官训练重要性的另一个诠释。这种训练对成人来说非常困难,所以在生活中我们想要找到一名好厨师绝非易事。
在医务工作者身上我们同样可以看到类似的情况。
一位已经从书本上掌握了所有诊脉要素的医学院学生,在面对病患时,哪怕他心中无比热切地希望能够为病人手到病除,可是如果没有经受过相关感官训练,他还是无法分辨出手指触摸到的感觉到底意味着什么,他之前所学的也就毫无用武之地了。也就是说,在成为一名正式的医生以前,他还要接受区分不同感官刺激的训练。如果这名学生的手有缺陷呢?如果他对热的刺激很差,那么他也只能更加依赖体温计。
不仅仅是手的触觉,听觉同样重要——哪怕一位医生理论知识再扎实,不经过实践和练习,耳朵没有区分声音的能力,他也一样无法诊断心跳。
长时间的实践对一名医生的成长是非常关键而必要的,事实上,这种实践就是一个缓慢的感官训练过程。几乎所有医生在刚开始行医的时候都会感到很难过:他在使用已有医学知识为病人诊断时,都会遇到困难,因为他在感官训练方面存在欠缺。只有经过大量而漫长的实践练习,他才能真正游刃有余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这些练习包括临床训练,包括测试心跳、听诊、诊脉,通过各种悸动、共鸣和呼吸的声音判断病人病情。练习枯燥而持久,许多年轻医生感到很泄气,认为太浪费时间,这何尝不是他们小时候没接受过感官训练而落下的恶果?我们甚至可以就此下结论:整个医学的基础就在于对感官的训练。如果一个医生没有良好的感官能力,即使他再聪明,医学院教授得再好,他也不过是一名庸医罢了。
有一次,我遇到一位医生给一些贫穷的母亲讲授如何识别孩子是否患上早期佝偻病——他希望这些母亲能够及时排查孩子的病症并给他们及时的治疗。早期佝偻病并不是很难治。毫无疑问,这些母亲清楚地知道佝偻病的危害,她们也希望能从医生那里获得识别早期佝偻病的知识,可是因为她们缺乏必要的感官训练,无法正确区分佝偻病和轻微反应之间的区别,所以医生的努力还是会事倍功半。
不仅仅是别人,在我们自己身上,是否也存在无法识别掺假食物的情况?这都是因为感官迟钝造成的,而这种迟钝普遍存在于广大缺乏感官训练的人群之中。消费者盲目信任大公司的承诺和商品上的标签,根本原因还在于他们缺乏独立的判断能力,无法自主区分不同物质的差异。从这个角度来说,感官经验的缺乏让我们的智力毫无用武之地。
遗憾的是,想要增强一名成年人的感官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我们想让感官系统有非同一般的能力,那么就必须在感官形成阶段进行相关训练教育。这种训练应该始于婴儿时期,并贯穿于整个教育阶段。
摘自《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
【给中国家长的话】
在蒙台梭利的理论中,“观察者”的定义被扩大化了。事实上,她所强调的观察并不仅限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用感官去体会,也包括研究与思考。观察是与研究、思考相配合的,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观察者。但是,观察始终是基础。
对于家长来说,能够让孩子成为一个对周围环境、事物非常敏感,观察环境、事物非常仔细的人,是每个人都期盼的事情。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始终强调要让孩子更细心,更有洞察力。可是我们也要知道,光从智力和思维的角度去要求孩子做到这一点并不够。提高观察力,还要进行生理方面的训练。
一次,我们组织幼儿园大班的孩子观察一只圈养的小兔,要求他们回家后把观察到的兔子画下来。第二天,孩子们交上来的画作五花八门,基本上都把兔子的基本特征画出来了:长耳朵,短尾巴,三瓣嘴。有的孩子还画出了养它的笼子和它吃的青菜——虽然当时兔子并没有吃菜,笼子里也没有青菜。但是只有一个孩子画“正确”了:他画出了兔子耳朵和爪子的斑点。孩子用心去观察和思考了,这毋庸置疑,他们也掌握了兔子的基本形态特征——这里面当然也有以往知识的储备,但我最想表扬的还是那个画出了斑点的孩子。因为他不仅是凭借知识和大概的印象画出了兔子,他是真正去观察了幼儿园这只兔子的个体特征。这就是一种视觉观察能力的体现,一种观察细节能力的展示。
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相关训练必不可少。
※触觉感官训练游戏快乐营
抓握小练习
【游戏目的及适用年龄】
增强孩子的触感灵敏度。适用于0~1岁的孩子。
【使用道具】
光滑的小玩意,例如小木棒、木块等。
【我们一起做游戏】
1.将孩子平放在床上或者摇篮里,调动孩子的情绪。家长首先抚摸孩子的小手,然后将手指放入其掌心,让孩子紧紧抓住。
2.将手指缓慢抽出,转而用已经准备好的小玩意替代,交给孩子,让他练习抓握。
【听听专家怎么讲】
这个抓握练习能丰富孩子的触觉,锻炼孩子手部肌肉。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是主动向孩子手里塞东西,当孩子大一点以后,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的抓握变得有意义。例如,给孩子喂水、喂奶的时候,我们可以慢慢尝试让孩子自己拿着瓶子。当然,这要等孩子1岁以后再进行。由于孩子的握力较小,所以给孩子抓握的东西要注意重量。如果是奶瓶、水瓶一类的东西,就要注意:1.不能撒漏,以防孩子弄湿自己;2.最好是用带有握把的瓶子,适合孩子逐渐练习、进步。
最后要注意的是,这个游戏里,家长要给孩子选择会引起他们兴趣的东西,除小木棒、木块以外,还可以是孩子平时喜欢的小玩具。
……
前言/序言
对于每个家庭来说,孩子都是天使,都是阳光,都是未来的希望。虽然他们也许会给家庭带来一些小麻烦,但是没有哪个父母会因此而忽视孩子的成长,延缓对他们的培养。
现代社会中,随着传统教育方式弊端的逐步显现和西方教育观念的冲击,中国的年轻家长们越来越迷茫。事实上,不仅现在的年轻父母遇到了教子难题,就连经验丰富的育儿工作者也常常困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虎妈猫爸”纷纷登场。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让孩子获得最适合的教育?
20世纪初,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她的教育理论为幼儿教育带来了新鲜的空气,她的教育方法让束手无策的家长们见到了光明。这个人就是玛利亚?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经过近百年的研究、实践和发展,她的育儿理念和方法形成了完备的体系,给全世界的儿童教育提供了指导。现在,这种方法也进入我国,开始给中国父母提供建议和指导。
给孩子自由才是真正的爱
所有接受过蒙台梭利指导的家长都会感到一丝尴尬:很多时候,成人是在为孩子的成长设置障碍。刚刚降生于世的孩子是柔弱的,他们无法以一个独立的人的身份行使自己成长的权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面对的都是成人想当然的教育。中国传统教育讲究“棍棒底下出孝子”,讲究严苛的诗礼传家;西方讲究“绅士的教育”,讲究放养、自立……可不管是哪种教育,家长们都没有仔细思考过自己所给予的是不是孩子所希望和要求的。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教育实践,蒙台梭利注意到,所有的孩子——哪怕是刚出生的婴儿,都有自己的成长规律和心理需求,他们在潜意识里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学什么、如何学。如果成人不加干涉,只是提供保护与帮助,那么孩子自己就能够走得很好,可这一点却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不为人知。人们所提出的各种幼儿教育理论,并非建立在了解幼儿本身心理状况的基础之上——家长只是以成年人的眼光、心态及心理需要对幼儿进行培育和教育。于是才有了那么多对孩子的“塑造”和对孩子成长过程的曲解。所以,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理解他们的需求,给他们真正的自由,才是真正的爱。
教孩子要巧借敏感期规律
给孩子自由,不代表要对孩子放任自流。这种“自由”是指,当孩子沿着成长规律前行的时候,家长不要多加干涉,相反,应该给他们帮助,让他们能够更加自由、更加科学地以自己的意志成长。家长这时候要做的是引导,而不是约束。说到“引导”和“帮助”,就必须理解蒙台梭利的“敏感期教育”理念。
在蒙台梭利看来,孩子的各项能力发展都有一个“敏感期”。在该项能力的敏感期内,这项能力随时都会处于一种积极的接受和成长状态。如果能够在这时给它以适当的刺激,它就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成长。当敏感期结束后,这种积极的力量就会逐渐消失。如果错过了这个敏感期,虽然不会给孩子造成灾难性的影响,但却会给他在这个方面造成遗憾和障碍。例如,我们经常提到的“狼孩”就是因为错过了语言、智力、秩序等方面的敏感期而面临终生的伤痛。
蒙台梭利经研究总结出的儿童敏感期主要包括:0~6岁的语言敏感期,2~4岁的秩序敏感期,0~6岁的感官敏感期,0~6岁的动作敏感期,3~6岁的书写敏感期,4~6岁的阅读敏感期。
要想让孩子能够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家长就应该在孩子的敏感期内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教育、引导,促进孩子各项机能的正常发育,以免贻误时机。
给孩子好的教养从科学入手
经过多年的推广和引导,许多家长已经对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有所了解,但是如何正确使用,如何让孩子真正获益,还需要一个科学的学习过程。
通过多年幼儿教学研究,我们发现广大家长在学习、使用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过程中,普遍遇到了以下几个难题:
首先,蒙氏的原著很零散,很难懂。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分散于她的一系列著作中,几乎每部作品都反复强调了几个关键点,如“心理胚胎”“敏感期教育”“蒙氏游戏训练法”等。这些零散的论述让家长很难形成系统的认知,尤其是在更实用的蒙氏游戏训练法方面,更是如此。
其次,蒙台梭利的训练方法主要是针对儿童群体进行的,其中大多数方法需要多名儿童配合才能完成。这让想在家里对孩子进行蒙氏训练的父母无所适从。
最后,蒙氏的有些理念与中国国情有一些小的冲突,而且有些理念是以她所处的时代为出发点,所以略显陈旧,这些问题对于非专业的家长来说,有些难以取舍。
根据这些问题,结合多年的蒙氏教育经验,我们特意编写了本套丛书。它具有以下两个特点,同时也是家长使用本系列图书时应该重点注意的方面:
1.以实用的蒙氏敏感期教育为骨架,分为五册,从感官、语言交际、运动系统、品格习惯及智力发展五个方面,帮助家长针对儿童能力成长进行培养给予指导。
我们打乱了蒙台梭利原系列著作的编排方式,将某一个成长能力方面的内容从各部著作中提炼、集中起来,按照符合儿童成长规律的逻辑顺序形成教育指导体系,这样可以让家长对蒙氏教育的某一方面有更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在书中,一方面,我们保留了蒙台梭利在相关方面的研究叙述,让广大家长对蒙氏训练和游戏有一个原始而直观的认识;另一方面,我们也根据近年来的蒙氏研究,针对中国的国情和家庭教育现状,给出能够与中国家庭教育相结合的专家指导意见。让家长既能理解原著的精髓,又能有所提高和进步。
2.我们保留了蒙台梭利的游戏培养体系,同时也根据她的理论精髓和近百年来蒙台梭利教育学研究的成果,设计了一大批适合中国家长在家庭内部使用的训练方法。这些方法的关键不在于蒙氏教具的“原装性”,而在于能否体会蒙氏教具的设计精髓,进而在家中就地取材,找到适合我们使用的教具、玩具、道具,找到适合中国孩子的游戏方式。有了这些游戏,我们就可以“在家也能运用蒙台梭利法”。
此外,在游戏设计中我们也注意到了游戏的扩展。通过专家们总结出来的蒙氏游戏原则,家长可以在本系列图书提供的游戏基础上,设计、延伸出更适合自己孩子的游戏方法,这对我们进一步深化使用蒙台梭利教育法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孩子真正体会蒙台梭利教育的精髓并为之获益。
蒙台梭利女士的睿智和努力让世界各国的孩子都因此获益。她那些着眼于孩子自身的心理及生理发育规律,从孩子需求角度出发设计的训练法是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理解她的理念,通晓她的方法,再结合我们对蒙氏教育理念多年的研究成果,相信一定能够为正在育儿道路上迷茫探索的年轻父母们排忧解难,让孩子健康、聪明地成长!
蒙台梭利敏感期早教手册:0~6岁感官系统训练全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