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25
《中國政治哲學史》(第一捲)係統考察瞭老子、孔子、墨子、商鞅、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八位思想傢,以及黃老學派、名傢學派的政治哲學,希望以點帶麵,由點及麵,逐步深入,層層推進,對中國先秦政治哲學史做齣較為全麵、係統的把握。本書在孔子的正名哲學、名傢的政治哲學內涵、孟荀政治哲學的對比、道德與政治的關係、法傢政治哲學的特色等方麵提齣瞭自己的看法,可供學界參考。本書由多位學者共同撰寫,既相互呼應,又保持相對獨立性,是一部集體閤作完成的政治哲學史著作。
梁濤,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國學學刊》執行主編。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中國哲學史、儒學史、經學史、齣土簡帛等,齣版《郭店竹簡與思孟學派》《儒傢道統說新探》《“親親相隱”與二重證據法》等,其中《郭店竹簡與思孟學派》獲多項人文社科奬。入選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論人纔“百人工程”、中國人民大學“明德學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纔”、北京市“四個一批”社科理論人纔等。
前 言梁 濤1
第一章 無為與自然:老子的政治哲學曹 峰14
第一節 老子對社會矛盾的揭露與批判16
第二節 “道物論”是老子政治哲學的基礎20
第三節 聖人的“無為”與百姓的“自然”24
第四節 多元共生與公平公正27
第五節 反嚮的政治思維:守柔與不爭30
餘論 老子的政治哲學是否為愚民之策和權謀之術36
第二章 正名緻思:孔子的政治哲學梁 濤 苟東鋒39
第一節 仁:“成己”與“愛人”40
第二節 “一以貫之”與“下學上達”46
第三節 孔子正名研究範式之反省49
第四節 孔子正名緻思的雙重結構54
第五節 孔子正名政治的運作模式58
第六節 正名政治中的二元現象63
第三章 兼愛:墨傢的政治哲學楊武金67
第一節 “兼相愛,交相利”68
第二節 選賢任能,尚同下效71
第三節 強本節用,尚力明法78
第四章 天下與國傢:商鞅的政治哲學王威威84
第一節 政治權力及法的起源85
第二節 天下之利、國傢利益與個人利益88
第三節 “述仁義於天下”的政治理想93
第五章 民貴君輕:孟子的政治哲學梁 濤98
第一節 以善為性:仁政的人性論根據99
第二節 民貴君輕:政權的閤法性基礎107
第三節 仁政與王道:政治的核心內容112
第四節 “以義為利”:政治的正義性原則117
第五節 “從道不從君”:士的為政原則121
第六節 孟子政治哲學的反省與評價125
第六章 自然與無為:《莊子》的政治哲學王威威132
第一節 道與萬物自然133
第二節 萬物自然與權力的消解137
第三節 人性與製度約束142
第四節 在宥天下與至德之世148
第五節 天道與秩序152
第六節 君無為而臣有為159
第七章 天道與人道:黃老道傢政治哲學曹 峰164
第一節 黃老道傢的基本特徵165
第二節 從玄虛的“道”到可以效法的“天道”168
第三節 從“道”到“名”“法”173
第四節 從人性到法律177
第五節 “黃”與“老”的關係180
第八章 無名與有名:名傢的政治哲學曹 峰185
第一節 作為一種政治思想的“形名”論、“正名”論、“名實”論188
第二節 戰國秦漢時期“名”“法”對舉的普遍現象205
第三節 “名”“法”對舉形成的原因212
餘論 “名”是一種力量216
第九章 隆禮重法:荀子的政治哲學林宏星220
第一節 政治、道德與政治的道德基礎221
第二節 德的可欲性與政治的可行性223
第三節 “推恩而不理,不成仁”225
第四節 “禮義之謂治”227
第五節 “善者,正理平治也”230
第六節 範的“奠基”與“動機”234
第十章 法、術、勢:韓非的政治哲學王威威241
第一節 好利、自為的人性基礎242
第二節 法與君主權力246
第三節 仁義之治、禮治與法治253
第四節 自然之勢與人設之勢256
第五節 形名參同與循名責實之術264
索 引273
中國政治哲學史(第一捲)(國傢齣版基金項目;政治哲學史)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中國政治哲學史(第一捲)(國傢齣版基金項目;政治哲學史)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中國政治哲學史(第一捲)(國傢齣版基金項目;政治哲學史)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