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实际上是男人的历史,更准确地说是男人创造和主宰的历史。
女人只是扮演着“打酱油”的角色,成了历史进程中毫不相干的旁观者及匆匆的过客。用这样偏见来撰写中国史,实际上只写了历史的一半。
本书换个视角,让女人成为历史的主角,使读者认识到女人在我国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男人也无法替代的重要角色,恢复女人在我国五千年历史中应有的地位。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对于女性的认知一直存在着种种偏见,认为女性是“红颜祸水”。
夏有妹喜、商有妲己、周有褒姒,汉有吕后专权,唐有贵妃祸国……
本书采用小说的手法,用当下的语境去解读历史,力图挖掘那些沉没在史实中的真相,还原“历史的另一半”女性在历史进程中的真正作用和地位。
一切不过是宿命。
一切不过是轮回。
一切愤怒和挣扎都是徒劳的。
五百年的光阴只是一个骗局,虚无时间中的人物又为什么而苦,为什么而喜呢?
《悟空传》,其实就是一群人用一生寻找答案的故事。
作者简介
李怀安,男,生于庄子故里——安徽蒙城,曾用名东方瑞云、李赫厄等,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先后从事编辑、记者工作,曾出版长篇小说有《盖世金刀》《漫游历史时空80天》。
目录
目 录
引子
一 上古的美人身影
二 “四美”忽悠出一个荒淫先帝
三 心中只有美人没有江山
四 人到无路只有反
五 自毁“堡垒”
六 帝都变换大王旗
七 这样的老人不孝敬也罢
八 媳妇原来是公主
九 后娘的幸福生活
十 谁说虎毒不食子
十一 猪蹄子煮八滚还是往里拐
十二 作茧自缚
十三 华夏文明,美人并没有走开
十四 血泪复仇
十五 龙床上的异心人
十六 时也,命也
十七 一美退千军
十八 这样糟蹋敌人的国力,真给力
十九 商汤版周瑜打黄盖
二十 这个美女,难得武将军
二十一 在嬉戏中忽悠昏君
二十二 历史上最另类的报复
二十三 善心换来的竟是仇恨
二十四 忠臣逆子
二十五 沉沉浮浮一瞬间
二十六 好一朵剧毒的“罂粟花”
二十七 破巨资买美救父
二十八 宠位是如何炼成的
二十九 国难人祸在此一笑
三十 机关算尽欲盖弥彰
精彩书摘
《历史的另一半:嗜血的凤冠》:
老臣们一个个地离去,帝挚多少也有所思考。可没等他多想, “三凶”就看透了他的心,像毒蛇一样缠绕在他身边,你一言、我一语地劝解他。污蔑几位老臣想夺取权力,架空陛下,朋比为奸,欺朝乱政。长此以往,别说陛下的地位万分危险,就是先王的基业也要动摇。
“四美”也围在帝挚的身旁说:
“陛下的事这些老东西都要管,那还不无法无天了?陛下不用愁,天下的能人贤臣多得是。有驩兜、孔壬和鲧他们几位大人忠心辅佐,帝王就开心地玩吧!”
只有一个人这么说,帝挚也许还不太相信。可“三凶”“四美”七张嘴都这么说,就不能不让他相信了。
但是,朝廷不能一日无金正、木正、水正、火正、土正几位重臣。帝挚感到最贴心、最放心的当然是“三凶”了。他当即决定,由驩兜他们三人继任已离去的几位老臣的职务。
“三凶”的目的终于达到了,也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新官上任三把火。自己一批人上台,就要有新气象。要有新气象,就必须与离去的那几位老家伙彻底划清界限。
怎么划清?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官职名称的变更。
他们不想自己担任的官职还叫金正、木正、水正、火正、土正什么的,就向帝挚建议更换官职名称。
帝挚对他们言听计从,他们想把自己的官职叫什么,就叫什么。
于是,朝廷里设了一个官职叫司徒,总理一切民政,由驩兜担任。
另设一个官职叫共工,是置办一切工作器具的,由孔壬担任。
还设一个官职叫司空,是专门治理水利、耕地和道路的,由鲧担任。
这一届朝廷的架子就这么搭建起来了。
至此,朝中大权全部落到“三凶”手里。
“三凶”当政,帝挚更不问朝政,与“四美”一起,过着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的糜烂生活。
再说,这时中原大部分地区大雨连绵,洪水泛滥,庄稼颗粒无收,民不聊生。数路诸侯一次次派人来到帝都,请求帝挚对十年一遇的洪涝灾害做出对策。
帝挚一味迷恋浮华和酒色,再加上“三凶”阻拦,各地派来的人根本见不到他。
帝挚不过问百年不遇的洪灾,这令各地诸侯十分气愤。他们又从派去的使者口中,得知帝挚草菅人命、荒淫无度、近奸远忠,使前朝老臣一个个被迫辞职出走。眼下“三凶”当朝弄权,朝纲混乱,他们深感社稷危亡近在旦夕。一个个痛心疾首,百感交集,恨自己没有回天之力,拯救先王开创的千秋大业。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再说火正吴辞职离开京城,回到泾河上游的故里吴家村。在这里虽然能和家人、孩子朝夕相处,尽享天伦之乐,但是他的心却时时刻刻牵挂着天下大事,帝挚就像他的影子一样挥之不去。他的心时时受到煎熬,整天食无味、睡不香,瘦得如稻草人一样弱不禁风。
这天,火正吴烦闷,就有心无心地到泾河岸边垂钓。此时,他哪想着鱼儿上钩啊,他在想着朝廷大事啊。他希望鱼钩钓上来的是朝中大事。
他正在苦苦思考,蓦然一队身着戎装的勇士,骑着战马一溜烟奔来。他抬起昏花的老眼扭头望去,只见一位将军模样的人,在他身旁勒住飞奔的战马,随即纵身跳下,奔到他面前,高声叫道:
“火正大人,你怎么有闲心等鱼儿上钩啊!”
火正吴一看,原来是黄帝的后代、安邑侯隅伯。他慌忙起身想拜见,可非但没有站起来,反而歪倒在河边。
安邑侯隅伯急忙上前把他扶起,连声说:
“吴大人不必有礼,不必有礼!”
火正吴连连摇头:
“老朽了,不中用了,不中用了!哎,侯爵大人怎么来到老臣的寒舍卑地?”
“吴大人别忘了,这里可是我的管辖之地啊!”隅伯哈哈笑道。
火正吴明白了过来,不由得长叹道:
“忘了,忘了。岁月不饶人,死神在招手啊!”
隅伯问候了他的近况后,摇头惋惜道:
“不久才听说大人愤然辞职归田,早想来看望,却没能抽开身。今日前来,一来是看望大人的贵体可安康;二来是对大人吐几句牢骚话;三来是向大人领教的!”
“侯爵大人这么说,叫老朽无地自容了!”火正吴叹了口气说。
接着,两人就坐在泾河岸边,面对滚滚东逝水,掏心掏肺地交谈起来。
“我现在遇到了疙瘩,还请大人指点迷津,帮助解开!”隅伯一脸的诚恳。
原来,火正吴离开京城不久,北部和西部等地传来北夷(泛指北方的外族)人犯边的消息。几路王侯和朝中主持正义的大臣力主出战抗击。但是,“三凶”上奏帝挚说,北夷地广人稀,怎么也不会人心不足蛇吞象。他们怎么会广征兵力,长途跋涉掠我土地?再说,千里迢迢,荒无人烟,谁能发现北夷人犯边?是否有人为了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想调动军队,在谎报军情?
……
历史的另一半:嗜血的凤冠 一、 史诗的序曲:王朝的暗影与女皇的崛起 本书并非仅仅是一部聚焦于某一位帝王将相的传记,亦非浅尝辄止的历史轶事汇编。它是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的是那些被主流叙事有意或无意地忽略、被浓墨重彩的书写下隐藏的另一面。我们试图剥离光鲜亮丽的史书所描绘的宏大叙事,深入探寻那些塑造了历史走向,却常常被置于舞台幕后的力量——尤其是那些与权力、阴谋、牺牲紧密相连的女性身影。 故事的开端,并非 triumphant 的王冠加冕,而是王朝更迭之际,宫廷深处的暗流涌动。在那个父权至上的年代,女性的命运似乎早已被时代的车轮碾压得粉碎,她们的才华、野心、甚至是生存,都必须在男权社会的重重壁垒下艰难求生。然而,即便如此,总有那么几抹不屈的色彩,在历史的昏暗角落里闪耀。 “嗜血的凤冠”,这个充满意象的名字,预示着权力并非与生俱来的恩赐,而是浸透了鲜血与泪水的征途。它象征着那些戴上它,或为了它而奋斗的女性,她们的道路上铺满了荆棘,甚至血泊。本书将聚焦于那些在权力风暴中心游走的女性,她们的智慧、手腕,以及在极端环境下所展现出的生存智慧与人性挣扎。 我们首先会将目光投向那些在王朝初期,为稳固江山而默默付出的后妃们。她们可能是政治联姻的牺牲品,却也可能凭借其过人的眼光和手段,在动荡不安的宫廷中为家族和子嗣谋求一线生机。这些女性,她们的策略并非刀光剑影的战场对决,而是更隐蔽、更精妙的权力游戏。她们如何利用自身的地位,如何与朝臣周旋,如何在后宫的勾心斗角中保护自己,甚至影响国策,这些都将是本书重点描绘的篇章。 随后,我们将视角转向那些真正登上权力巅峰,但却被历史定格为“妖后”、“乱臣”的女性。她们的形象往往被片面解读,她们的动机被简化为贪婪与淫欲。然而,事实远比这复杂。本书将尝试还原她们的真实面貌,探究她们登上权力顶峰的必然性,以及她们在位期间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她们的“嗜血”,究竟是出于个人野心,还是为了应对外部的威胁,抑或是为了某种更宏大的历史使命? 我们相信,每一个历史事件的背后,都隐藏着无数个体的命运。而当这些个体是女性时,她们的命运往往更加跌宕起伏,更加充满戏剧性。她们可能因为出身而被剥夺了参与政治的权利,却又因为情感、家族、甚至纯粹的生存本能,不得不卷入权力漩涡。 “嗜血的凤冠”,它不仅是一个象征,更是一种宿命。它代表着那些女性为了实现某种目标,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甚至不惜采取极端手段。她们可能并非完美无瑕,她们的决策中可能带有偏颇,她们的行为中可能不乏冷酷。然而,正是这些不完美的特质,才使得她们在历史的宏大叙事中显得如此真实,如此具有震撼力。 本书的开篇,将为读者铺陈一段波诡云谲的历史背景,勾勒出那个时代女性生存环境的严峻性,以及权力斗争的残酷性。我们将深入挖掘那些被遗忘的角落,搜集零散的史料,力图拼凑出那些被主流历史所遮蔽的女性群像,以及她们在历史舞台上,那段不为人知,却又至关重要的“另一半”故事。 二、 权力的漩涡:阴谋、牺牲与生存的炼狱 一旦女性踏入了权力的漩涡,她们的命运便如同被抛入洪流的羽毛,身不由己。本书将深入剖析,在那个充斥着阴谋、猜忌与血腥的宫廷内外,女性是如何凭借智慧、勇气,甚至是牺牲,在生存与晋升的夹缝中求得一席之地,甚至改写历史的进程。 “嗜血的凤冠”不仅仅是头顶的荣耀,更是肩上的枷锁,是生命与命运的博弈。本书不会回避那些被后人垢病的行为,例如宫廷内的权力斗争,妃嫔之间的明争暗斗,甚至是对政敌的残酷镇压。然而,我们将尝试以更具同理心的视角去审视这些行为的动机。 在那个信息不对称,权力结构高度集中的时代,女性想要掌握任何一丝话语权,都必须付出惊人的努力。她们可能需要从小接受系统的宫廷教育,学习诗书礼仪,更重要的是,她们必须学会观察人心,洞察政治风向,以及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 本书将重点描绘几类在历史长河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 深宫中的智者: 这些女性可能并非最得宠的妃嫔,但她们拥有超凡的智慧和长远的眼光。她们可能通过对朝政的间接影响,为自己的家族争取利益,或者在关键时刻,凭借其敏锐的政治嗅觉,规避了潜在的危机。她们的“权力”,更多体现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们将会挖掘她们如何利用手中的资源——可能是家族的支持,可能是与某些大臣的微妙关系,甚至是利用皇帝的宠爱——来达成自己的目标。例如,在某些看似平静的年代,她们可能已经为王朝的未来埋下了重要的伏笔,或者化解了可能导致王朝覆灭的危机。 政坛的幕后操盘手: 随着历史的推进,一些女性逐渐突破了后宫的桎梏,直接参与到政治决策中。她们可能是太后,凭借着储君年幼的契机,垂帘听政;也可能是皇太后,以其过往的经验和影响力,在国家大事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书将深入探讨她们是如何在男性主导的朝堂上,施展影响力,如何在朝臣的质疑与挑战中,维护自己的权威。她们的“嗜血”,或许表现为对政敌毫不留情的打击,对觊觎权力的野心家毫不手软的镇压。然而,我们也将探究,在她们的铁腕之下,是否也隐藏着对国家安宁的考量,对王朝稳定的责任。 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与幸存者: 历史上,许多女性最终成为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她们的命运往往令人唏嘘。本书将不会回避这些悲剧,而是试图还原她们在绝境中的挣扎,她们的无奈,以及她们所遭受的不公。同时,我们也将关注那些在残酷的斗争中幸存下来的女性。她们是如何在刀光剑影中保全自己,她们的生存智慧又包含了哪些不为人知的策略?她们的经历,折射出那个时代女性生存环境的极端性。 “嗜血的凤冠”所描绘的,并非是冰冷的权力游戏,而是活生生的人。在这些女性身上,我们看到了她们的野心、她们的爱恨、她们的恐惧,以及她们在绝境中爆发出的惊人力量。她们的决策,无论在当时看来多么残酷,都往往是基于当时的现实环境和她们的处境所做出的选择。 本书将通过大量的史实细节,生动地再现这些女性的权力之路。我们会从她们的家世背景、成长经历、婚姻状况,以及她们所处的政治环境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力图展现出她们行为的深层动因。我们将探究,她们的“嗜血”,是纯粹的个人欲望,还是为了家族的荣耀,甚至是某种历史使命的驱动? 我们将揭示,在那些被视为“男性世界”的权力舞台上,女性并非是被动的旁观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甚至是决定者。她们用自己的方式,解读着权力的语言,操纵着历史的走向。而“嗜血的凤冠”,便是她们在这场宏大而残酷的史诗中,所必须佩戴的,沉重而耀眼的标志。 三、 历史的回响:被遮蔽的真实与被重塑的女性 “历史的另一半:嗜血的凤冠”的核心,在于揭示那些被主流史学所遮蔽的女性历史,并尝试重塑我们对这些女性的认知。我们并非要颠覆历史,而是要补充历史,让那些曾经被忽略的声音,得以被听见。 长期以来,历史的书写,很大程度上是由男性主导的。这导致了女性在历史中的形象,往往被简化、被标签化,甚至是被妖魔化。她们的功绩,常常被归功于男性;她们的错误,则被无限放大。尤其是那些在权力斗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女性,她们的形象更是饱受争议。 本书将从多个维度,对这些被遮蔽的历史进行挖掘和梳理: 史料的再解读: 我们将深入研究那些被忽视的史料,例如妃嫔的日记、宫廷奏折中的零散记载、文人笔记中的轶事,甚至是通过考古发现的墓葬铭文等。这些“碎片化”的史料,往往能为我们展现出更真实、更立体的女性形象。我们将尝试从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中,挖掘出被主流叙事所忽略的重要信息。 权力的女性视角: 传统的史学研究,更多地从男性权力者的视角去解读历史事件。本书则将尝试引入女性的视角,去理解她们的处境、她们的动机、她们的决策。例如,当一位女性采取了看似残酷的手段时,我们不仅会看到其结果,更会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她是否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威胁?她的决策,是否是当时唯一的选择? “嗜血”的辩证解读: “嗜血”一词,带有强烈的负面色彩。本书将对其进行辩证解读。在某些历史时期,女性为了巩固权力,保护家族,或者实现某种政治目标,确实需要采取一些极端甚至残酷的手段。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残忍”,而需要理解这些行为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有时候,这种“嗜血”,是她们在男性主导的权力结构中,唯一能够掌握的生存工具。 重塑女性形象: 本书的最终目的,是重塑我们对历史中这些关键女性的认知。我们希望读者能够看到,她们并非仅仅是男性的附属品,也不是简单的“妖后”或“毒妇”。她们是独立的个体,她们拥有自己的智慧、抱负和情感。她们在历史的洪流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她们的贡献和影响力,不容忽视。 本书将通过详实的史料支撑,严谨的逻辑分析,以及充满文学性的叙事手法,带领读者走进一个更加真实、更加复杂、也更加引人入胜的历史世界。我们将关注那些在权力斗争中,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女性,探究她们的命运,理解她们的选择,并最终认识到,历史的真正面貌,往往隐藏在其“另一半”的故事之中。 “嗜血的凤冠”并非是对历史的简单评判,而是对历史的深度探索。它邀请读者一同拨开历史的迷雾,聆听那些被淹没的声音,去理解那些在权力的洪流中,挣扎、抗争、甚至牺牲的女性。它们的故事,不仅是历史的“另一半”,更是我们理解人类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些故事的解读,我们也能更深刻地认识到,女性在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复杂而关键的角色,以及她们身上所蕴含的,令人敬畏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