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協副主席、著名評論傢李敬澤薦藏,新中國第1位文學博士、中國魯迅研究會理事王富仁導讀。
★越是一個躁動混亂的時代,越需要一個沉靜倔強的靈魂。
★中國文學史上,魯迅是一個劃時代的作傢。魯迅的骨頭是zui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顔和媚骨,這在其小說中體現得尤為突齣。
文學經典?名傢小全集?魯迅小全集
名傢導讀?小巧便攜?全麵完備?精品集錦
一本書讀懂一個作傢?一套書讀懂一個時代
《狂人日記》為收錄《呐喊》《彷徨》《故事新編》三輯所有篇目的魯迅小說全集。以《狂人日記》為本小說集書名,源於《狂人日記》在魯迅小說作品中的重要地位和中國新文學史上具有的重要意義,它奠定瞭魯迅中國現代小說之父的地位。魯迅在觀察與錶現他的小說的主人公時,有自己獨特的視角:他始終關注著病態社會裏的知識分子與農民的精神病苦。
魯迅(1881—1936),中國文學傢、思想傢、革命傢和教育傢。原名周樹人,字豫纔,浙江紹興人。齣身於破落封建傢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曾赴日本仙颱學醫,後棄醫從文,隻為改變國民精神。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員、僉事等職,兼在北京大學、女子師範大學等校授課。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錶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瞭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並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此後筆耕不輟,在小說、散文、雜文、散文詩和舊體詩、外國文學翻譯及古籍校勘等方麵貢獻卓著,創作的眾多文學形象深入人心。1936年10月19日因肺結核病逝於上海,上萬名上海民眾自發舉行公祭、送葬。魯迅作品被譯成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
魯迅的骨頭是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顔和媚骨……
魯迅是在文化戰綫上,代錶全民族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毛澤東
他以zui大的力量,把感情、思想、文字,容納在一兩韆字裏,像塊玲瓏的瘦石,而有手榴彈的作用。
——老捨
魯迅是真正的中國作傢,正因為如此,他纔給全世界文學貢獻瞭很多民族形式的、不可模仿的作品。他的語言是民間形式的。他的諷刺和幽默雖然具有人類共同的性格,但也帶有不可模仿的民族特點。
——法捷耶夫
魯迅能夠在非常短小的篇幅內,融入非常厚重的內涵和犀利的觀點,這很瞭不起!魯迅是二十世紀亞洲偉大的作傢。
——大江健三郎
第一輯《呐喊》
自序003
狂人日記009
孔乙己022
藥027
明天037
一件小事044
頭發的故事047
風波053
故鄉062
阿Q正傳073
端午節116
白光125
兔和貓131
鴨的喜劇136
社戲140
第二輯《彷徨》
祝福153
在酒樓上171
幸福的傢庭
——擬許欽文182
肥皂190
長明燈202
示眾214
高老夫子220
孤獨者230
傷逝
——涓生的手記254
弟兄276
離婚289
第三輯《故事新編》
序言303
補天306
奔月316
理水329
采薇346
鑄劍367
齣關388
非攻399
起死412
魯迅年譜423
中國需要魯迅(代序)
作者:王富仁
越是在一個躁動混亂的時代
越需要一個沉靜倔強的靈魂
關於魯迅,我已經說過太多的話,至今仍然有許多話想說。我現在最想說的話是什麼呢?我現在最想說的話就是:中國需要魯迅、中國仍然需要魯迅、中國現在比過去更加需要魯迅。
魯迅那個時代,是中國積貧、積弱、隨時都有可能淪為外國帝國主義的殖民地的時代。當時的先進知識分子,為瞭救國救民,提齣瞭許多政治主張,影響最大的,有兩大類:其一是晚清洋務派官僚的富國強兵的主張,其二是改良派和革命派革新政治製度的主張。唯獨青年魯迅,對這兩派的政治主張都錶示瞭異議,另外提齣瞭“立人”的主張,並且用“掊物質而張靈明,任個人而排眾數”兩句話概括瞭它的含義。直至現在,魯迅的立人思想已經少有人提,即使講魯迅“立人”思想的,也鮮有人重視魯迅概括其含義的這兩句話。實際上,不論是晚清洋務派的富國強兵的主張,還是改良派、革命派革新政治製度的主張,著眼點都在國傢物質整體形式的變化,並且完全取決於政府官僚和少數精英知識分子。但是,當時中國是四億五韆萬人的大國,政府官僚和精英知識分子最多也隻有幾萬、幾十萬,那麼,剩下的那四億四韆多萬的民眾就與中國現當代曆史的發展無關瞭嗎?就隻能消極地跟著這些政府官僚和少數精英知識分子跑瞭嗎?這些政府官僚和少數精英知識分子就一定能夠將他們帶到幸福光明的地方去嗎?如果萬一沒有將他們帶到那樣的地方去,怎麼辦呢?當然,我們對當時那些先進知識分子的主觀動機是不能懷疑的,但他們不是一兩個人,誰能保證其中的每一個人都是百分之百地為瞭救國救民,而不會將國傢的權力和財富據為已有呢?我認為,隻要意識到這一點,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青年魯迅並不滿足於當時洋務派富國強兵的計劃和改良派、革命派革新政治製度的政治主張,而另外強調“立人”的重要性瞭。
從國傢整體的角度,一是要富強,一是要民主,除此之外好像什麼都不重要瞭,但從個人的角度,就不同瞭。一個人要活著,當然也得有物質的條件,但隻有物質的條件,還是遠遠不夠的,《紅樓夢》中榮、寜兩大傢人傢,僅就物質的生活,可謂已極盡豪華奢侈之能事,但到頭來,反倒是劉姥姥比他們過得更有些滋味,因為她到底還是靠著自己的那點聰明纔智撐持著自己一傢的生活,也理所當然地得到自己兒子和媳婦的一份真誠的愛心的。我們當代的中國人,當然不能滿足當一個劉姥姥瞭。但其中的道理還是相通的:幸福是心靈內部的,而不是心靈外部的;是精神的,而不是物質的。並且是個人對個人生命的體驗,得有點主見,得有點個人的意識和個人做人的尊嚴,光隨大流是不行的,光人雲亦雲是不行的,更莫提巧取豪奪、趨炎附勢、吹牛拍馬、驕奢淫逸瞭。人,還是有人性的,有無人性,是隻有自己最清楚的。在錶麵上,隻有物質的纔是最真實的,隻有真金白銀和個人權勢纔是最真實的,但在人的精神感受中,真實的卻不是那些東西,而是愛和自由,物質的東西隻有成為愛和自由的保障的時候,對於人纔是有真實的價值的。一句話,要立人。要人成為一個人,成為有個性、有人性的人,就不能癡迷物質的東西,就要重視精神的東西;就不要受彆人、受多數人的束縛,就要重視個人體驗中的東西,重視個人與其他多數人不同的東西,發揮其他人無法發揮的作用。在這個愈來愈密集的現當代社會中,如果全國人都搶一樣東西,就把這個世界搶亂瞭、搶翻瞭,搶到最後,還不是人吃人?
我之所以說我們現在仍然需要魯迅、我們現在比過去更加需要魯迅,是因為經過一個多世紀的努力,我們中國似乎確實已經成瞭一個“崛起的大國”,晚清官僚提齣的“富國強兵”的政治目標基本實現,雖然在政治上還要推進民主化的進程,但既然已經有瞭這麼多從英美留學歸國的精英知識分子都在關心著這件事,按理說,也應該不是一個多麼高不可攀的事情。但中國現實社會的人的精神麵貌卻依然不是那麼令人愜意的。我們富瞭、強瞭,政治民主的意識加強瞭,但我們的“幸福的指數”反倒降低瞭,患精神憂鬱癥的人似乎比魯迅那個時候還要多,一些根本令人不可思議的怪現象幾乎天天發生。這是為什麼呢?這不恰恰證明瞭我們在精神上齣瞭問題嗎?
怎麼辦呢?我認為,我們20歲以上的中國人,在讀完《論語》之後,不妨再抽上一個月的時間讀一遍《魯迅全集》,或許不是一點益處也沒有的。
(本文作者王富仁係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汕頭大學文學院終身教授。本文選自中國魯迅研究名傢精選集書係之《中國需要魯迅》。)
我對作者的文字駕馭能力感到由衷的敬佩,那種老派而又極富張力的筆法,讀起來有一種特殊的韻味。它不像當代小說那樣追求情節的快速推進或華麗的辭藻堆砌,而是沉穩、厚重,如同老酒一般,需要細細品味纔能體會其醇厚的後勁。書中對於環境的描摹,也是一絕,那些具體的場景細節,比如老舊的院落、昏黃的燈光、街坊鄰裏的竊竊私語,都構築瞭一個真實可感卻又讓人不寒而栗的背景。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其對語言的運用,很多關鍵的錶達都是含蓄而又精準的,充滿瞭象徵意味,使得整個故事在錶層敘事之下,又蘊含著深刻的社會批判和哲學思考。每一次閱讀,都像是經曆瞭一場智力與情感的雙重博弈,你必須集中全部注意力去捕捉那些潛藏的綫索和未言明的暗示。這使得閱讀過程本身,就成瞭一種高度專注的體驗,而非簡單的信息接收。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它對“正常”與“瘋狂”之間那條模糊界限的拷問。我們習慣於將自己置於“理智”的一方,將那些行為怪異、思維跳脫的人歸類到“非正常”的範疇。然而,作者通過精妙的敘事策略,不斷地模糊這種二元對立,讓我們開始反思:在特定的社會壓力和環境催化下,“正常”的定義是否也同樣脆弱不堪?書中的某些段落,尤其是在描述主人公對周圍世界細緻入微的觀察和獨特解讀時,我甚至會産生一種錯覺,仿佛是自己在以一種全新的、更敏銳的視角重新審視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這種觀點的顛覆性,是這本書極具力量感的體現。它不僅僅是一個故事,更像是一個深刻的社會學實驗,探討瞭群體認同、個體價值以及權力結構對個人心智的影響。讀罷,你會不自覺地審視自己周圍的人和事,帶著一種全新的、略顯警惕的目光。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視角簡直是把人拽進瞭那個特定年代的泥濘和掙紮之中,那種從字裏行間滲透齣來的壓抑感,讓我幾度需要放下書本,喘口氣纔能繼續讀下去。作者對於人物內心活動的刻畫,細緻入微,仿佛不是在描述一個虛構的角色,而是直接將我們帶到瞭那個飽受煎熬的靈魂深處。特彆是對於“異類”身份的探討,那種被群體排斥、被誤解的痛苦,展現得淋灕盡緻。我一直在想,在一個集體主義色彩濃厚的環境中,保持清醒和獨立思考,代價究竟有多麼沉重?書中那些看似尋常的對話,實則暗流湧動,每一個眼神的交匯、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可能隱藏著巨大的信息量和潛在的威脅。它不是一本輕鬆愉快的讀物,更像是一麵冰冷的鏡子,映照齣人性深處最幽暗、最矛盾的一麵。那種深入骨髓的孤獨感,即使在人聲鼎沸的場閤也無法排解,讀完之後,那種揮之不去的沉重感,久久不能散去,值得反復咀嚼。
評分坦白說,初讀這本書時,我一度感到睏惑和不適,因為它完全打破瞭我對傳統敘事結構的預期。情節的推進並非綫性發展,而是充滿瞭跳躍和主觀的碎片化感受,這恰恰是它最迷人也最具挑戰性的地方。作者似乎並不在乎是否要完全解釋所有謎團,而是更側重於捕捉那種“感覺”本身——那種被世界孤立、被誤判的混亂心緒。這迫使我必須放下既有的閱讀習慣,學著去接受這種破碎的美學。這種閱讀體驗,更像是在拼湊一幅印象派的畫作,你看到的不是清晰的輪廓,而是色彩和光影交織齣的強烈情緒。它成功地營造瞭一種強烈的“在場感”,讓你仿佛真的走進瞭那個多疑、猜忌的氛圍中,連呼吸都變得小心翼翼。對於那些期待一目瞭然故事情節的讀者來說,或許會感到晦澀,但我認為,正是這種晦澀,賦予瞭作品持久的生命力和被討論的價值。
評分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深刻的、持久的,但絕非輕鬆的消遣。它要求讀者付齣極大的心神去跟上作者那獨特的節奏和邏輯。它成功地將一種極端的個人體驗,提升到瞭具有普遍意義的社會寓言層麵。不同於那些直白地揭露弊端的作品,它采取瞭一種更具穿透力的、內省式的錶達方式,通過一個極端的個案,摺射齣整個社會肌理中潛藏的病竈。我尤其欣賞它在處理人物內心獨白時的那種節奏感,時而急促,時而停頓,仿佛是心髒不規律的跳動,將內心的焦慮和恐懼通過文字的韻律傳遞瞭齣來。這種對心理狀態近乎病態的精準捕捉,使得這部作品在文學史上占據瞭非常獨特的位置。它不是提供答案,而是提齣問題,並且是以一種讓你無法迴避、必須正視其存在的方式。每次重讀,總能發現一些先前因閱讀速度過快而錯失的微妙之處,這正是經典文學的魅力所在。
評分商品收到,書與圖有太大差異,書小,印刷的字體也小。
評分正版
評分貨已經收到一個月瞭,喜歡用過瞭,再評論,個人感覺不錯,質量很好。沒有缺頁,也沒有損壞
評分很快正版
評分給孩子買的,經典讀物
評分很好看
評分物流快,一天就到達
評分好書
評分還沒看,物流挺快的,特價也便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