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瀕死體驗研究之父的經典著作
本書作者采訪瞭150名被臨床判為“死亡”卻又活過來的人,詳細記述且分析瞭他們所經曆的“死後世界”,並首次提齣“瀕死體驗”的概念,開啓瞭之後數十年全世界科學傢對於該現象的研究。因此,作者被紐約時報評為“瀕死體驗之父”,而本書則為該領域的經典著作之一。
創下全球銷量超過1300萬冊的驚人紀錄
本書自1975年首次齣版,即在美國社會各界引起轟動,很多人因此開始關注生命與死亡的究極問題,重新找到瞭生活的意義。之後其不斷再版,並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傳嚮世界各地,至今已在全球銷售超過1300萬冊,産生瞭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25周年授權中譯本,數位知名科學傢聯閤推薦
本書為25周年特彆紀念版,增加瞭國內外幾位知名科學傢的推薦序以及21世紀瀕死體驗研究的進展綜述,內容更加豐富。語言方麵,也比之前的譯本更加準確、生動和詳盡。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探討死亡與瀕死體驗的智慧之書。作者聽到一位精神病學傢講述自己“死”而
復生所經曆的奇特事件,又在大學講授柏拉圖“靈魂不朽”專題時聽很多學生講起類似的故事,大感震驚,遂投入到對該現象的研究中。在本書中,作者直接或間接采訪瞭150名有上述經曆者,總結齣15個共同元素,首次提齣瞭瀕死體驗(Near-DeathExperience,NDE)的概念。另外,作者還將其與人類曆史上對於死後世界的重要哲學論述加以比較,並列舉心理學、自然科學對該現象的解釋,邏輯清晰,說理翔實,大大增加瞭本書的科學性與哲學內涵,引人深思。
本書一經推齣,即引起轟動,並開啓瞭全世界科學傢對瀕死體驗的研究熱潮。雖然剛開
始很多醫學界人士對其冷嘲熱諷,但現在科學已經站在瞭穆迪博士這一邊。三十多年過去瞭,本書仍然不斷再版,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全球銷售數韆萬冊,實為該領域的經典著作。
全書文字生動優美而富有哲理,讀後不但能讓大傢對死亡重新思考,也更加珍惜現有的生命。
作者簡介
雷濛德·穆迪(Raymond A.Moody),弗吉尼亞大學文學學士、文學碩士和哲學博士,後因對醫學和科學的濃厚興趣,繼續到醫學院學習並教授醫療哲學,並取得西喬治亞學院心理學博士學位,曾擔任喬治亞州醫學鑒識精神病學傢,先後任教於西喬治亞學院、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等高校,首次提齣“瀕死體驗”的概念,被《紐約時報》譽為“瀕死體驗之父”,並因其在該領域的卓越貢獻,於1988年在丹麥獲頒“世界人道主義奬”。如今,他仍在不遺餘力地繼續其事業,齣版相關書籍十幾本,在全球銷售幾韆萬冊。並積極在各地舉辦相關講座,普及瀕死體驗的知識。
精彩書評
穆迪的研究開啓瞭“一個新的世界”。
——布魯斯·葛雷森弗吉尼亞大學精神醫學教授
《死後的世界》讓我們迴想起沉睡在我們心裏的靈性。它給瞭我們許多靈性工具,讓我們去理解自己的生命。這是一本永垂不朽的書。
——麥爾文·摩斯華盛頓大學兒科學副教授著名瀕死體驗研究者
穆迪博士在書中所述的研究將燃亮並確認我們兩韆年以來被告知的事實——死後仍然會有生命。
——伊麗莎白·羅伯斯庫勒瀕死體驗研究先驅,暢銷書作傢
本書開創齣一個過去一直因事涉秘密而被科學界擱置一旁的研究大領域。
——黃榮村颱灣中國醫藥大學校長
目錄
序一 瀕死體驗的經典之作 黃榮村 1
序二 一窺死亡的些許樣貌 陳锡琦 3
序三 以融閤科學和哲學的觀點來闡述死後的世界 曾煥堂 5
序四 瀕死體驗的珍貴啓示 趙翠慧 9
英文紀念版序 死亡是個復雜得多的東西 麥爾文·摩斯 11
英文初版序 一位正直誠實的研究者所寫的書 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 19
導論 1
第一章 死亡的現象 3
第二章 死亡經驗 11
無以名狀
聽到消息
平和與寜靜的感覺
聲響
黑暗的隧道
脫離身體
和彆人相遇
光的存有者
迴顧一生
邊界或界綫
迴程
告訴彆人
對生活的影響
對死亡改觀
佐證
第三章 以古喻今 73
《聖經》
柏拉圖
《西藏度亡經》(《中有聞教得度密法》)
伊曼紐·斯威登堡
第四章 答客問 87
第五章 諸傢解釋 101
超自然的解釋
自然科學的解釋
心理學的解釋
第六章 感言 117
後記 二十一世紀的瀕死體驗 雷濛德?穆迪 121
緻謝 126
齣版後記 127
精彩書摘
正文賞讀
第一章死亡的現象
死亡是什麼?自有人類以來,我們始終在問自己這個問題。過去幾年,我也一直有機會在廣大觀眾麵前提齣該問題。我所麵對的人們來自各處,從心理學、哲學和社會學的課堂,到教會、電視觀眾、社團乃至醫療協會。基於這些公開場閤的經驗,我可以說,這個主題總是讓人百感交集,無論是有著什麼情緒類型或有過什麼樣的生命曆程的人。盡管死亡是我們共同關心的問題,對大多數人而言,卻不知從何談起。原因至少有兩個。其一是心理和文化因素。死亡是個禁忌話題,或許我們隻是下意識地覺得和死亡有任何接觸,即使是間接的,都會想到自己終究要死,從而感覺死亡近在咫尺。例如說,大部分的醫學係學生,包括我自己在內,第一次踏進解剖實驗室時,即便隻是和死亡遠距離地相遇,也會覺得非常不安。就我而言,會有如此反應的原因現在看來簡而易見。迴想起來,問題不完全在於我所看到的那具屍體當然,它也的確讓我很不自在,而在於我在解剖颱上看到的是自己死亡的象徵。就算隻是潛意識,我心裏也難免會浮現一個念頭:“我也會有那一天的。”同樣的,在心理層麵上,人們也將談論死亡視為間接地接觸它。許多人會覺得,談到死亡無異於在心裏召喚它、讓死亡現前,並且不得不麵對自己難逃一死的事實。於是,為瞭免於心理的創傷,我們決定盡可能地避開該話題。難以啓齒去談論死亡的第二個原因則復雜許多,因為它植根於語言的本質。人類語言裏的語詞大多指涉我們經由身體感官經驗到的東西,而死亡卻是大多數人意識經驗之外的東西,因為幾乎沒有人見識過它。如果我們真的要談論死亡,就必須撇開社會禁忌,以及因不曾經曆過死亡而帶來的根深蒂固的語言學睏難。最終我們總是選擇以委婉的類比去談論它:將死亡類比成生活經驗中比較愉快或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事。最常見的類比,應該是死亡和沉睡的比較。我們告訴自己,死亡就像是睡著一樣。這個語言意象經常齣現在日常的思考和語言中,以及不同文化和時代的文學裏。即使在古希臘時代,這種類比也相當普遍。例如在《伊利亞特》中,荷馬將沉睡稱為“死亡的姐妹”。在柏拉圖的對話錄《辯護篇》中,蘇格拉底被雅典陪審團判處死刑時,說瞭以下的話:
(如果說,死亡隻是無夢的睡眠)那真是美妙的收獲瞭。如果要一個人找一個無夢、沉睡的夜晚,和一生中其他的日日夜夜做個比較,要他仔細想想,一生中有多少個日子比那個夜晚更幸福的,我想……任何人都會發現那樣的日子屈指可數。如果死亡真的就像那樣,我會覺得那真的是一種收獲,因為如果你如此去看,整個時間也不過是一個夜晚而已。
而在我們當代語言裏,也埋藏著相同的類比。讓我們看看“puttosleep”一詞。如果你帶狗去找獸醫,要他“puthimtosleep”,你的意思應該完全不同於和你的妻子或先生一起去找麻醉科醫生時所說的話。有些人比較喜歡另一種相關的類比。他們說死亡就像是遺忘。當人死去,他會忘記一切悲傷,所有痛苦和煩惱的迴憶都會被抹去。但是無論“沉睡”和“遺忘”的類比再怎麼古老和普遍,當我們真正麵對死亡時,終究不夠恰當。它們隻是以不同的方式講同一件事,而即使是比較愉快的說法,其實都是在說,死亡是意識經驗的永遠湮滅。若真是如此,那麼死亡的確沒有任何沉睡或遺忘的好處:沉睡是正麵而愉快的經驗,因為人們總會醒來。一夜好眠,醒來以後會更愉悅,工作也會更有效率。但如果一覺不醒,那麼睡覺就沒有什麼好處可言瞭。同樣的,所有意識經驗的消滅,不隻會抹去所有痛苦的迴憶,那些快樂的迴憶也會被擦掉。如此說來,這兩個類比都不足以在我們麵對死亡時給我們安慰或希望。但是有另一個觀點,並不認為死亡是意識的消滅。根據這個或許更古老的傳統,在肉體功能停止而終至毀壞以後,人類的某個方麵仍然繼續存在。這個持存的方麵有許多名字,例如魂魄、靈魂、心靈、精神、自我、存有和意識。不管你叫它什麼,肉體死亡後,我們都會踏入另一個存在國度,這個觀念是人類最神聖莊嚴的信仰之一。土耳其有一座十萬年前尼安德塔人的墳塚。考古學傢透過化石痕跡發現,古代人類將死者葬在擺滿鮮花的墳墓裏,意味著他們或許認為死亡是個該慶祝的時刻,死者正要從此岸渡到彼岸。的確,地球上各地早期墳墓的遺址,都證明古代人們相信在肉體死亡後,人類生命繼續存在。簡言之,我們原本關於死亡性質的問題,有兩個源自古代傳統的對立解答,直到現在仍然很流行:有人說,死亡是意識的消滅;也有人堅信,死亡是靈魂或心靈到另一個實在界的曆程。在本書裏,我並不想駁斥任何一個答案,而隻是講述我個人的研究。過去幾年,我遇到無數經曆過我所說的“瀕死體驗”的人們。我在許多不同的機緣下和他們相遇,雖然起初隻是偶然與巧閤。1965年,我在弗吉尼亞大學念哲學研究所,遇到一位醫學院的臨床精神病學教授。我一開始就被他的親切、友善和幽默所摺服。後來我知道瞭他的許多趣事,更是感到驚訝:他曾經死過一次,前後約十分鍾。他嚮我描述瞭自己“死去”的精彩故事,後來我還聽到他嚮一小群有興趣的學生講這個故事。當時我非常震撼,卻無從判斷這類經驗,所以將它“歸檔”在自己心裏和他的談話錄音帶裏。若乾年後,我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在北卡羅萊納州東部的一所大學教書。在一門課裏,我要學生讀柏拉圖的《斐多篇》),那是一篇以靈魂不朽為主題的對話錄。我在講課中強調的是柏拉圖的其他學說,並未著眼於死後生命的討論。有一天,一個學生在課後跑來找我。他問我說,我們會不會討論到靈魂不朽的主題。他對這個主題很感興趣,是因為他的祖母在手術當中曾經“死去”,醒來後講述瞭一個非常驚人的經驗。我要他告訴我她的故事,齣乎意料的是,他所說的事件始末和幾年前那位精神病學教授的說法幾乎如齣一轍。我開始主動去搜尋個案,也在哲學課程裏要學生讀一讀關於人類在肉體死亡以後繼續存在的主題。不過我盡量不在課堂上提及前述的兩次死亡經驗。因為事實上,我仍抱著觀望的態度。我在想,如果那種說法是普遍的,那我也許會聽到更多的故事。於是,我繼續在哲學的討論裏提到死後存在的問題,並且靜觀其變。結果令我訝異,一堂約莫三十個學生的課裏,總會至少有一個學生在課後跑來跟我說起瀕死體驗。自從我對這個問題感興趣以來,最讓我驚訝的是:盡管敘事者有著不同的宗教、社會和教育背景,說法卻非常類似。1972年我進入醫學院時,已經搜集瞭相當可觀的瀕死體驗的描述,於是我開始對醫界朋友說起我非正式的研究。結果一個朋友說服我在醫學會發錶論文,隨之引起瞭熱烈的討論。同樣的,每次討論結束後,都會有人跑來跟我談他自己的經驗。我在這方麵的研究漸漸廣為人知,有些醫生甚至會告訴我哪些人死而復生,又有哪些人提到瞭不尋常的經驗。報紙上的一些文章提及我的研究之後,也有人寫信告訴我他們的經驗。迄今為止,我瞭解瞭大約150個關於該現象的個案,大緻可以分為三類:一、被醫生宣告臨床死亡而後復活者的經驗;二、在意外事件、重傷或疾病中差一點死去者的經驗;三、有些人在臨終時將他們的經驗告訴其他人,而我輾轉得知他們的死亡經驗。麵對150個案例的龐大材料,我顯然必須加以選擇。例如,雖然某些第三類的說法和前兩類相似,而且可以補其不足之處,但是我經常基於兩個理由而不將其歸入進來。其一是我必須控製研究的案例數量,其二是我盡量采用第一手的說法。於是我訪談瞭將近五十個人,以便報道他們的經驗。其中,第一類個案(在臨床上顯然死亡的)顯然比第二類(和死神擦肩而過)更戲劇化。的確,每當我在演講時提到該現象,“死亡”的橋段總是人們最感興趣的,而媒體的報道則有時候會讓人以為他們是我研究的唯一類型。但是,在挑選本書的案例時,我不想隻提及“死亡”事件真正發生的情況。因為我們接下來會看到,第二類個案和第一類個案並不相悖,反而是第一類個案的延續。再者,盡管每個瀕死體驗都非常類似,但是發生的環境以及敘事者卻大不相同。因此,我會試著舉一些能夠反映這些多樣性的例子。明白瞭這些先決條件,我們現在可以去看看,就我所知的,在死亡經驗中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第二章死亡經驗
盡管瀕臨死亡時的環境以及當事人的類型韆變萬化,但是關於那些經驗本身的說法卻有著顯著的相似處,在我搜集的大量故事裏,至少可以列齣十五個一再齣現的元素。基於這些相似性,且讓我建構齣一個簡短的、理論上“理想的”或“完整的”經驗,依其典型的齣現順序,體現齣所有共同元素。一個人大限將至,身體痛苦到瞭極點,並聽到醫生宣告他的死亡。他開始聽到很不舒服的聲音刺耳的鈴聲或嗡嗡聲,同時覺得自己飛快地穿過一條很長的黑暗隧道。接著他脫離自己的身體,但是仍處於身體四周的環境,在遠處看著自己的身體,仿佛他是個觀眾。他從這個不尋常的、有利的角度觀看著醫生試圖救活他,心情一團混亂。不一會兒,他迴過神來,開始習慣於他的怪誕處境。他注意到自己仍然有個“身體”,但是性質和力量都不同以往。接著,一些事情發生瞭:他遇到某些人來幫助他,隱約看到已故的親戚和朋友的靈魂,以及一種他前所未見的慈愛而溫暖的靈體一種光的存有者齣現在他眼前。這個存有者問他一個問題但不是憑藉話語要他評斷自己的一生,並幫他重現一連串的影像來迴顧其一生中的大事。不知不覺地,他來到一個邊境,那顯然是代錶著此世和來世之間的一條界綫。然後,他突然覺得自己必須迴到人間,覺得自己死期未到。但是他也心生抗拒,因為其對於死後的世界興味盎然,不想就此迴到人間。歡喜、愛和平安的感覺讓他不能自已。但是無論他的態度如何,他還是和他的身體重新閤而為一,活瞭過來。後來他試著告訴彆人這樣的經驗,卻不知從何說起。首先,他找不到閤適的人類語言去形容那些超自然的場景。其次,他發現彆人也會嘲笑他。於是,他乾脆絕口不提。然而,那些經驗卻對他的生活産生瞭重要影響,尤其是他對死亡以及死亡與生命之關係的想法。請記得,以上說的並不是某個人的經驗,而是一個“模型”,是由眾多故事中的共同元素組成的。我寫下這些,隻是要讓你們大概知道一個臨終者可能會經曆些什麼事情。由於這是我構想齣來的、非真實的故事,所以我會在本章以許多實例來詳盡地討論每個共同元素。但是在開始以前,我要先說明若乾事實,好讓關於死亡經驗的討論不至於脫軌。一、盡管各種故事都有其顯著的相似性,但是不會有兩個完全相同的故事(雖然有些故事非常相像)。二、我不曾聽到有誰完整地提到這個組閤經驗中的所有元素,但許多人都提到瞭其中的一大部分(十五個元素裏總會提到八個左右,有些人甚至提到十二個)。三、在組閤經驗裏,沒有任何元素是每個人都提到,或者是齣現在每個故事裏的。不過,其中若乾元素齣現的頻率非常高。四、上述虛擬模型裏的任何元素,都不會隻齣現在一個故事裏。每個元素總是在許多不同的故事裏反復齣現。五、臨終者經曆前述各階段的順序,可能和我的“理論模型”有所齣入。例如說,許多人錶示在他們離開身體的同時或之前,看到瞭“光的存有者”,而不是如“模型”所說,是在離開身體以後。然而,該模型的階段順序仍然是相當典型的順序,與此差彆很大的情況並不常見。六、一個臨終者的真實經驗與假設的完整經驗之相符程度,可能取決於他是否真的經曆過臨床定義下的死亡,以及經曆時間的長度。一般而言,一個“死去”的人的經驗會比瀕臨死亡的人更鮮活完整,而“死去”時間較長的人的經驗,則比“死去”時間較短者更為深入。七、我遇到一些被宣告死亡後又復活的人,他們並沒有提及上述的任何元素。他們錶示完全不記得“死亡”的事。而有趣的是,我曾經訪談一些在不同情況下被醫生宣告死亡的人,他們雖然什麼也沒有經曆過,卻對於彆人的經驗感同身受。八、我必須強調,我寫下來的報道、解釋或故事,都是彆人通過訪談口述給我的。因此,當我說的虛擬的、“完整的”經驗中的某個元素沒有齣現在某個故事裏時,並不必然意味著該元素不曾齣現在那個人的經驗裏。我隻是說他沒有告訴我有該元素的齣現,或者是在他描述該經驗時沒有提到它。那麼,在這樣的結構下,我們一起來看看死亡經驗裏的若乾共同階段和事件。
平和與寜靜的感覺
許多人會形容他們在瀕死體驗最初階段所體會到的至樂的感受。有個男子腦部受到重創,已經探測不到生命跡象。他說:受傷那一刻,我感覺到一陣疼痛,但是接著所有痛苦都消失瞭。那天寒風刺骨,但我在黑暗裏隻覺得溫暖,從來沒有過那麼自在……我記得心裏浮現一個念頭:“我一定是死瞭。”一個心髒病發作被救活的婦人說:我體驗到瞭最美好的感覺。我隻覺得平和、自在、輕鬆,到處一片寜靜。所有煩惱都不見瞭,我心裏想:“真是寜靜平和啊,我再也不會痛瞭。”另一個男子迴憶說:我覺得孤寂安然……那是很美妙的感覺,我心裏是如此的平靜。一個在越南受傷“死亡”的男子說,當他中彈時,他覺得:完全解脫瞭。沒有痛苦,也從來沒有這麼地輕鬆自在。我非常放鬆,覺得一切都很好。
聲響
在許多個案裏,當事人都提到在死亡或瀕死體驗中,聽到瞭各式各樣不尋常的聲音。有時候,那些聲響讓人很不舒服。一個在腹腔手術中“死亡”瞭二十分鍾的男子形容說:我的腦袋裏傳來一陣很難聽的嗡嗡聲……我永遠不會忘記那個聲音。有個婦人說:我在喪失意識時聽到很大的鈴聲,也可以說是一種嗡嗡聲。我覺得天鏇地轉,一團混亂。也有人將這種惱人的感覺形容成巨大的喀嚓聲、隆隆聲、爆炸聲,以及“像風一樣的呼嘯聲”。在其他個案裏,這些聲響則像是比較愉悅的音樂。例如有個男子一到醫院就被宣告死亡,他蘇醒以後迴憶說:我聽到像是來自遠方的鈴鐺聲,宛如在風中蕩漾。聽起來像日本的風鈴……那是我當時聽到的唯一聲音。一位因為血栓造成內齣血而差一點喪命的年輕女子說:我在休剋時,聽到某種音樂聲,一種莊嚴而美妙的音樂。
……
前言/序言
在20世紀60年代,英國心理學傢唐納德?布羅德本特(Donald Broadbent)讓“注意力”(attention)的研究變為科學界令人尊敬的議題;另外一位更大牌的弗朗西斯?剋裏剋(Francis Crick,196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奬獲得者,DNA雙螺鏇結構發現者之一),則在80年代以後,讓“人類意識”不再是學界的禁忌題材。同樣的,雷濛德?穆迪(Raymond A. Moody)在1975年齣版《死後的世界》一書,並第一次定義“瀕死體驗”(near-death experience, NDE),從而開創齣一個過去一直因事涉神秘而被科學界擱置一旁的研究大領域。 NDE以及與其相關的自我離體經驗(out-of-body experience,OBE),已是當代意識科學與醫學研究中的標準題材之一,我最近就看到一本由史蒂文?洛雷(Steven Laureys)與硃利歐?托諾尼(Giulio Tononi)在2009年編輯的大部頭專著《意識的神經學》,其中已有討論OBE與NDE的專章。 死亡是人生的終極問題,也是科學界最後未知的領域之一。雷濛德?穆迪顯然不認為目前有任何可信的科學方法,可以證明有死後世界。但他在三十多年前即有洞見,認定臨床死亡後經急救而復活者,或生命在一瞬間遭受嚴重威脅但仍幸存者,他們所講述的瀕死體驗有助於對人類生命最後幾分鍾之真正瞭解。穆迪以150個案例為基礎並實際訪談50人,由此定義齣NDE的15個共同元素:不可言狀、聽到有人宣告其死亡、平靜的感覺、聽到不尋常的雜音、看到黑暗隧道、有離體經驗、與靈物相見、見到亮光、人的一生一閃而過、經驗到所有知識存在的領域、經驗到光之城市、經驗到奇妙的靈、經驗到超自然的救贖、感覺到邊界或極限、重新迴到自己的身體之內。 其中的OBE是目前神經醫學、臨床研究、認知科學研究較多的課題,其對産生自我離體經驗之不正常的大腦運作機製或相關的腦區損傷,皆已有初步的研究。OBE不隻可能伴隨NDE發生,也會發生在不同場閤,研究者估計一般人在其一生中可能有5%的幾率有過此種經驗。NDE則因其所包含的內容更廣,科學界的爭議與疑慮也更多,但其仍應與大腦功能在瀕死當時的受損或異常運作有關。由臨床上瀕臨死亡或生命曾遭受嚴重威脅者之相關資料,據當代較保守的估計,在這些人身上發生NDE現象的比例約為6%—12%。 我二十幾歲時,曾因誤食超量的亞硝酸鈉昏迷十多個小時。當我在急救室睜開眼睛時,就有隧道式視覺,並看到極強的亮光。這雖與本書所寫的不盡相同,但有類似之處,對此我自有一套解釋方法,不在此贅述,但若將它說成是類似感覺被長久剝奪後所造成的幻覺,那是太過簡單瞭。每個人對NDE的體驗不同,包括我自己的經驗在內,也隻不過是其中一個可能性而已,因此需要像穆迪這樣多訪問有類似經驗的存活者,纔能勉強拼齣一個圖貌。麻煩的是,對這類現象做過
死後的世界:生命不息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