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23
★ 新京報·騰訊 2017年度社科類好書
★ 這個“天纔成群地來”的時代,會是學術史上的絕響嗎?——20世紀上半葉造就瞭一批纔華橫溢的學人,這個時局動蕩的時期,卻成瞭學術的黃金時代。藉由一個個知識人的片斷,重新審視大時代下的個體生命。
★ “國學”到底是什麼,它真的存在嗎?——王國維、陳寅恪等等如今被視為“國學大師”的民國人物,在當時都是利用新材料、提齣新問題、開瞭新風氣的現代學者,返視這一百年來的學術轉型,觀照現在的“國學”,我們或許會發現“國”與“學”之間的關係遠遠不是如此簡單。
★ 在東西文化、新舊學術的十字路口,知識人該如何選擇?——可以是通往現代世界的大道,也可能會帶人墜入“背叛傳統”的深淵。有的人手足無措、痛苦絕望,也有人徘徊猶豫、摸索前進。數十篇“學術史的彆頁”,刻畫齣那一代學人的的掙紮和探索曆程。
國傢與民族的動蕩不安,把所有學者拋進巨浪顛簸之中,把那個時代知識人的心靈撕得四分五裂。在這些學者身上,可以看到時代的吊詭、潮流的變遷和思想的動蕩,一個時代的學風與人格,仿佛在暗黑之霧中漸漸消失,學術和思想在互相刺激,知識與政治在彼此糾纏,理智與情感在相對角力。盡管說餘音繞梁也可以“三日不絕”,但是“三日”之後呢?餘音或成絕響,總會裊裊遠去。
本書收錄瞭葛兆光教授紀念晚清民國以來16位已故學人的隨筆。這些人中,有的融入曆史的大動脈中,有的成瞭被遺忘的暗流。作者迴顧他們的經曆,探尋他們知識、思想和信仰世界的“變”與“不變”,捕捉思想史與學術史、時代與個人間那微妙的角力與交融。
葛兆光,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與曆史係特聘教授。原籍福建,1950年齣生於上海,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1992年起,任清華大學曆史係教授,2006年至2013年擔任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院長,曾任日本京都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颱灣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等校客座教授。2009年獲選第一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普林斯頓全球學人”。著有《中國思想史》兩捲本、《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曆史論述》等。
序 / i
一個佛教居士的憂思 / 003
世間原未有斯人 / 013
欲以“舊道德新知識”六字包掃一切 / 027
陰晴不定的日子 / 043
佚劄留存在異鄉 / 055
王國維手稿本《殷虛蔔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跋 / 065
最是文人不自由 / 079
平生為不古不今之學 / 093
萬裏之外總有人牽掛 / 107
學術的意味 / 113
徘徊到糾結:顧頡剛關於“中國”與“中華民族”的曆史見解 / 119
吾儕所學關天意 / 131
“颳骨療毒”的痛苦 / 145
謀萬國知識之溝通 / 155
重讀潘光旦 / 161
不是旅行季節的旅行 / 165
學問的意義畢竟久遠 / 169
“正晌午時說話,誰也沒有傢” / 175
重讀楊聯陞日記 / 189
黃河依舊繞青山 / 201
看人如伊呂 / 217
遙知水遠天長外 / 221
師友三十年 / 231
那一道不曾消失的風景 / 237
附錄一 運化細推知有味 / 247
附錄二 世傢考 / 259
序(節選)
猶豫再三,終於在朋友和編輯的鼓勵下,把二十年來紀念已經逝去的學者的二三十篇隨筆,重新編輯瞭這個選集。照例,交齣文稿,就該寫序和定名,可是,用什麼為題,寫什麼作序,我卻很彷徨。原來這些文章,大概有近十篇不曾編入各種集子,但也有十幾篇,曾經分彆收入前些年齣版的《考槃在澗》(1996)、《並不遙遠的曆史》(2000)、《本無畛域》(2010)幾本隨筆集裏。現在迴想,編那幾本集子的時候,我對學術界還算有信心,總覺得前輩學者餘蔭猶在,如果“發潛德之幽光”,沿著餘波或許仍可以溯流嚮上。但編這本集子時,我的心境卻很蒼涼,覺得前輩的身影,連同一個時代的學風與人格,仿佛在暗黑之霧中漸漸消失,不由得想到的卻是“餘音”這個多少有些無奈的詞語。盡管說,“餘音繞梁”也可以“三日不絕”,但是“三日”之後呢?因此現在我想到的,卻是“餘音”或成“絕響”,總會裊裊遠去。
趁著重新編輯齣版之際,不妨說幾個縈繞心中已久的話題,也算是一個“坦白交代”。這幾個話題,第一個是晚清民國學術究竟如何評價?第二個是有關傳統中國的文史研究,為什麼一定要把它叫“國學”?第三個是時代,以及獨立與自由的環境,對人文學者究竟意味著什麼?這些話題原本太沉重,並不適閤在這種文字中錶達,而且,下麵說齣來的話也太學究氣,不過骨鯁在喉,隻好請讀者耐心地聽我絮叨。
一
從20世紀90年代起,很多有關晚清民國學者的評論文章齣來,我也從那時起,陸陸續續寫瞭一些有關學者的隨筆,到現在數下來,還不止這二三十篇。在我看來,這些有關學者的隨筆,並不算是學術史,最多隻能算“學術史彆頁”。盡管我寫瞭不少有關瀋曾植、王國維、陳寅恪等人的文章,但我總覺得,把這些彆有懷抱的隨筆看成學術史,其實多少有些誤會,真正的學術史,應當討論的是“學”。比如,談王國維,應當討論的是他的古史之學、甲骨文字之學、濛元遼金史地之學,而不是他在頤和園的自沉;談陳寅恪,應該討論的是他的那些預流之學問,比如中古曆史與宗教研究,而不是他在《王觀堂先生紀念碑銘》上說的“自由之精神,獨立之思想”;至於周一良,學術史最好討論他的中古史、佛教史和日本史研究,而不是那本《畢竟是書生》。
不過話說迴來,學者也和普通人一樣,身處社會,必然受到社會變動的影響。特彆是晚清民初以來,中國經曆“數韆年未有之變局”,原本“天不變道亦不變”,現在卻“瞠目不知時已變”。國傢與民族的動蕩不安,把所有學者拋進巨浪顛簸之中,且不說帝製王朝與共和政體的交替,民族危亡與思想啓濛的衝突,民族本位與世界主義的抉擇,就是業已習慣的舊傳統與洶湧而來的新潮流,賴以自負的舊學問與需要追逐的新知識,習慣麵對的舊朋友和不得不麵對的新貴胄,也已經把那個時代知識人的心靈撕得四分五裂。
因此,在這些學者身上,你也看到瞭時代的吊詭、潮流的變遷和思想的動蕩,這些有關知識、思想和信仰世界“變”與“不變”的經曆,成瞭我寫這些學者隨筆的主要內容,用有關瀋曾植的那一篇文章中的話來說,就是學術史與思想史有些分不開。那個時代,學術和思想在互相刺激,知識與政治在彼此糾纏,理智與情感在相對角力。20 世紀非常特彆,充滿政治化的環境,使得知識分子的命運與處境也非常特彆,這個時代,沒有退隱山林,沒有袖手旁觀,沒有騎牆中立,就好像那句著名口號“華北之大,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一樣,時代逼著你不歸楊則歸墨,置身事外是不可能的。
“靈颱無計逃神矢,我以我血薦軒轅。”在這兩句詩裏,最讓我看重的就是“無計”二字,仿佛寫盡滿懷的無可奈何。在《陰晴不定的日子》這篇隨筆中,我曾記述瞭1927 年6 月2 日那天,王國維從容寫下“經此世變,義無再辱”,然後自沉昆明湖的經過,在這裏不妨再接著看受命整理王國維後事的陳寅恪和吳宓。十幾天之後的6月14日,仍是在清華園,深夜,陳寅恪與吳宓長談,吳宓覺得,自己麵對舊理想和新世界,就像左右雙手分牽二馬之繮,雙足分踏兩馬之背,“二
馬分道而馳,則宓將受車裂之刑”。陳寅恪則安慰他說,這個時代的讀書人,必然麵臨痛苦,“凡一國文化衰亡之時,高明之士自視為此文化之所寄托者,輒痛苦非常,每先以此身殉文化”。幾個月後,陳寅恪把這層意思寫在瞭紀念王國維的《挽詞》裏,在小序中他說:“今日之赤縣神州值數韆年未有之钜劫奇變,劫盡變窮,則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與之共命而同盡?”
這實際上是那個時代的精神史,卻不能說是那個時代的學術史。
餘音: 學術史隨筆選 1992—2015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餘音: 學術史隨筆選 1992—2015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很好很滿意東西不錯很滿意
評分葛先生學問紮實,見解獨特,文字流暢
評分京東圖書,值得信賴!!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從事學術研究的人看看還可以。
評分活到老學到老,多看書吧,質量還不錯,內容不錯
評分葛兆光的書,值得一看
評分研究民國學者大師的一個切入點書籍
評分非常不錯的,加油啊。。。
餘音: 學術史隨筆選 1992—2015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