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11
“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资源丰富,且大多历史悠久,具备深厚的文化积淀,诞生了多位优秀作家。安德里奇可谓前南斯拉夫乃至东欧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波斯尼亚三部曲”具有相当重要的分量。这部小说涉及的历史事件治繁,描写的人物众多,但井没有给读者留下支离破碎、东拼西凑的印象,相反,读过之后却觉得作品前后浑然一体,互为关联。这部小说之所以能得到这样完美的艺术效果,关键在于作者新奇巧妙的艺术构思。“桥”,它更像人民苦难的目击者,亲眼看到波斯尼亚儿童像羔羊一样被土耳其侵略者送往异地充当“血贡”;亲眼看到成千上万的乡民像小鸡一样被抓到工地上服苦役,还亲眼看到勇敢无畏的维舍格勒人怎样组织起来,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斗争的颂歌。总之,这座大桥好似反映波斯尼亚历史的万花筒或多棱镜。
《德里纳河上的桥》这部表现形式新颖别致的小说,仅用20多万字的篇幅就概括了一个国家450年的历史。它既准确地描述了几个世纪以来维合格勒城一系列的重大历史事件,也细致地勾画出一幅幅情趣盎然的生活场景,成功地塑造了几十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人物。
德里纳河上的桥即是作者构思的焦点,几乎成了小说主人公的化身。它在地理上连结着东方和西方,在时间上联结着过去和现在。“桥”,它更像人民苦难的目击者,好似反映波斯尼亚历史的万花筒或多棱镜,叙述着有关波斯尼亚人民的苦难和抗争的庄严史诗。
伊沃?安德里奇(1892—1975),前南斯拉夫文学大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小说家、诗人、散文家、游记作家、文学批评家。
一战时参加爱国运动而被捕入狱,惨遭流放,在此期间目睹并经历了种种苦难,获释后任职高级外交官。二战时期拒绝与法西斯合作,写下构思巧妙的史诗代表作“波斯尼亚三部曲”——《德里纳河上的桥》《萨拉热窝女人》《特拉夫尼克纪事》。
国家解放后,担任南斯拉夫作协主席,创作了多部极具特色的中短篇小说。曾获南斯拉夫作家协会奖和一级人民勋章。
1961年,因“以史诗般的气魄从你的祖囯的历史中找到了主题并且描绘了人类的命运”,成为首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巴尔干地区作家。
由于他对历史和哲学所进行的钻研,就必然导致他提出这样的问题:在敌对力量和冲突的打击和苦难之中,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是由什么样的力量铸造出来的?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他个人的精神状态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是用一种直抒胸臆的、深思熟虑而又反复审察过的宁静心态,来探讨这种敌对和冲突的。他对所有这一切,始终是用一种理性的而又充满深刻的人性的态度来加以考察的。归根结底,这就是他全部作品的中心主题。它从巴尔干人民那里,把一项斯多葛学派的信息带给了全世界。这也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亲身体验。
亲爱的先生,在颁发给你的奖状上写着,诺贝尔文学奖金之所以颁发给你,是因为“你以史诗般的气魄从你的祖国的历史中找到了主题并且描绘了人类的命运”。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安德里奇完全可以与荷马相媲美。
——瓦萨?德?米哈伊洛维奇(美国著名作家)
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问世以来,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安德里奇这样一个刻画人物的能工巧匠。
——《北德评论报》
安德里奇完全可以站到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肖洛霍夫、显克维奇这样一些斯拉夫作家的行列中。
——《挪威文学批评》
简而言之,这是一部神奇而伟大的杰作,并且非常非常独特。安德里奇用细腻而敏感的笔触对波斯尼亚的近代社会变迁进行了描写,具有启发性的力量。
——威廉?麦克尼尔(当世著名的历史学家之一、全球史研究奠基人、世界历史学科的“现代开创者”)
德里纳河的大部分河道是在崇山峻岭间的峡谷和悬崖峭壁间的深涧中蜿蜒穿过的。这条河所流经的两岸,只有若干地段才是在较宽的盆地上渐渐变得开阔起来。所以,河流时而在气候温和的一侧、时而又在两侧,形成了适于耕作和居住的平原以及起伏的丘陵地带。维舍格勒城就座落在这样的开阔地上。德里纳河也恰在这里出现了急转弯,随后便从布特科悬崖和乌扎夫尼契山形成的深邃峡谷奔流而下。德里纳河在这里的转弯如此陡急,两侧的山峰如此峻峭,又如此相距咫尺,竟宛若一块完整的巨石,而德里纳河水则像是从阴森的墙壁中间冲溢出来的一般。然而,这些山峰忽然移开去,遂又形成了一处不甚规则的扇形地带,从空中俯瞰,其最宽处也不超过十五公里。
在德里纳河宛若从乌黑险峻山巅上一块完整峭壁中间、以其碧波巨澜泡沫飞溅的磅礴之势汹涌而下的地方,矗立着一座雕琢精美和谐、拥有十一个大孔的宏伟石桥。从这座大桥的起始处起,绵延起伏着一片扇形盆地和维舍格勒小城及其郊区;一座座小村落散布在山坳里;阡陌、牧场、李园纵横,田间小路、篱笆交错,一片片小树林和一簇簇稀疏的阔叶林满山遍野。所以,若是从远处遥望,从白石桥宽大洞孔中倾泻而下的似乎不仅是德里纳河碧绿的河水,还有那阳光明媚静谧富饶的辽阔大地,以及大地上的万物生灵及其上方的南部天空。
小城的中心,连同市场、摊档都位于河流右岸紧靠大桥的地方,部分在平原,部分在小丘上。大桥的另一端,即沿河流左岸,绵延着马卢希诺平原,还有分布在通往萨拉热窝公路两侧的郊区。因此,大桥不但把萨拉热窝公路的两端连接,而且也把小城和它的郊区通通衔接了起来。
其实,所谓“衔接”,就如同说——太阳早晨升起,以便人们能够看见自己周围的世界,做他们所需要做的事情;而晚间落下则是为了人们能够睡眠,能够在日间劳作之后得以休息——一样恰如其分。因为像这座大石桥这般无比精美的重要建筑物,即使在一些十分富庶繁华的城市也并不多见。(过去曾有人说:“奥斯曼帝国总共只有两座这样的建筑物。”)这座大桥是德里纳河整个中上游流域常年不断唯一可靠的通道,也是连接波斯尼亚与塞尔维亚,再经由塞尔维亚进而连接土耳其帝国其他地区直至伊斯坦布尔的这条大道必不可少的纽带。不过,像小城及其郊区这一类位于交通枢纽和重要大桥两岸的居民点,历来都注定会兴旺发达起来。
所以,这里也同样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桥两侧渐渐盖起了一幢幢房舍,居民点随之日益增多起来。小城依赖大桥生存,也依赖大桥成长壮大,好像依赖它自己生机勃勃的根一样。
(为了认清并充分了解小城的面貌及其与大桥之间关系的性质,必须知道城里还另有一条河,也还另有一座桥,就是尔扎夫河和河上的木桥。在小城边上,尔扎夫河汇入德里纳河,所以,小城中心,连同它的主要部分都在这一大一小两条河汇流处的沙质尖楔地带,而分散的郊区则位于两条河流的岸畔,即德里纳河的左岸和尔扎夫河的右岸。这是个水上小城。不过,虽说还有另一条河流和另一座木桥,“在桥上”这几个字绝不是指尔扎夫河木桥说的,它是一座并不美观又无历史故事的简陋木桥,除了供居民和他们的牲畜过河之外,并无其他用途,所以“在桥上”永远专指德里纳河大桥而言。)
大桥长约二百五十步左右,桥宽则接近十步上下,在桥的中段由于车道两侧建有两个完全相似的平台,使大桥这一部分的宽度足足增加了一倍。这就是大桥被称作“城门”的那一部分。换句话说,就是在上端展宽了的中央桥墩两侧另外加筑了一道边缘。因此,在中央桥墩的车道两侧便各自构成了一座平台。它勇敢、豪迈、端庄对称地伸向咆哮的碧波深水上空。平台各长约五步,宽度也大致相同,而且像整座大桥一样,也修筑了石头栏杆,但有所不同的是,它是敞着的,没有盖顶。从市内方向走来的右侧平台称作“沙发”,它有两层台阶,周围设有座位,而栏杆便成了“沙发”的靠背,台阶、座位和栏杆一律是浅色石头,仿佛浇铸而成。“沙发”对面的左侧平台构造也相似,不过没装座位,是空着的。在平台中央砌了一堵比人还高的墙壁,墙壁上镶了一块白色大理石碑,碑上秀美地镌刻着土耳其塔里赫碑文。塔里赫是一种表年体诗,共分十三节。它记载着建桥人的姓名和大桥建成的年代。墙脚下有个小喷泉流淌,这涓涓细流从石龙嘴里流淌而出。这座平台上常有个卖咖啡的老板,他携带着自己的咖啡壶、杯子、常年不熄的火炉和一个到对面平台给顾客端送咖啡的伙计。“城门”就是这副模样。
我们将会看到,小城居民的生活都是在桥上和“城门”处、大桥的附近或与大桥息息相关的情况下进行和展开的。每逢谈起个人、家庭和共同的事情时,常常会听人说起“在桥上”这个字眼儿。实际上,德里纳河大桥也确实成了儿童们游玩嬉戏的最佳去处。在德里纳河左岸出生的基督教徒的孩子,刚来到世上几天就得马上抱过桥去,因非得在出生后的头一个星期内把孩子抱到教堂去做洗礼。不过,所有其他的孩子,也就是那些在右岸出生的孩子和根本不做洗礼的穆斯林子弟,也如同他们的父辈和祖辈那样,都曾在大桥的周边度过了他们童年时代的大部分时光。他们在桥边钓鱼或者在桥洞下逮鸽子。自童年时代起,他们的眼睛就看惯了这座线条匀称和谐、凿工精致细腻的浅色石板架设的多孔宏伟大桥了。孩子们都很熟悉所有精湛的凹凸雕刻,他们同样也都知道所有与大桥的诞生和建造相关的故事和传说,并把想象和真实、梦想和现实奇妙地胡乱搅在一起。而且这些故事和传说,他们一生下来就不知不觉间全都知道了,好像他们是随身带到世上来的一样。正如他们会祷告那样,既弄不清是谁教给他们的,也搞不明白他们什么时候头一回听到的。
他们知道这座大桥是由宰相穆罕默德帕夏所造,他的故乡索科洛维奇村就座落在环抱小城和大桥的群山后边。只有宰相才能保证修建这座坚固耐用的石结构的建筑奇迹所必须的一切(宰相——在儿童的心目中,那是位身材高大、威严可怖、神情阴郁的大人物)。儿童们认为大桥是由建筑师拉戴所建,想必他生活了几百岁才可能在塞尔维亚这片土地上建造起一座优美不朽的建筑物。本来拉戴只是个传奇人物,实际上,他既无名又无姓,仅仅是个人们心中想象出来的人物罢了,因为人们既不乐意耗神去记忆姓甚名谁,又不乐意归功于许多人。儿童们也知道河神曾经对修桥进行过阻挠,正像自古以来就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力量阻挠每一次修桥那样,一到夜里,河神就出来拆毁白天修完的部分。就这样,直到河水里发出声音,并建议建筑师拉戴去寻找两个婴儿,还得是一对孪生儿,又得是兄妹俩。他们的名字一个叫斯托亚,一个叫奥斯托亚,然后,再把他俩砌在中央桥墩里。于是,人们便在波斯尼亚全境寻找这样的孩子,谁要能够找到并把他们送到建筑师那儿去,就将给谁奖赏。
最后,一个乡村警察终于在一个偏远的村庄里找到了两个吃奶的孪生婴儿,凭着宰相的权势硬把他们夺了去。可是,把他们抱走的时候,母亲无论如何不肯离开自己的两个孩子,而且又哭又喊,不管怎么骂她,怎么打她,她仍尾随他们一直来到了维舍格勒城。不知道她通过什么办法,在城里找到了建筑师拉戴。
德里纳河上的桥(新丝路文库)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德里纳河上的桥(新丝路文库)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多年來一直在京东买书,方便无忧,京东做的越來越好
评分很难得的正品,服务好,发货快,这次折扣力度也很大,以后还会来京东下单。
评分书很好,质量很好,很便宜,很适合学习!
评分多年來一直在京东买书,方便无忧,京东做的越來越好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著名文学世界名著!点赞!目前再版!挺好!80后这代人又可以品读大师经典代表作!
评分这个好,这个书特别好
评分绝对好书,物美价廉。感谢京东,让我们享受如此饕餮盛宴!认识了京东,你自然就再也不会去关注什么破当当亚马逊之流了!经验之谈,肺腑之言!
评分帮朋友买的,他很满意,京东深得我心
德里纳河上的桥(新丝路文库)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