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史(增订本)

中国民族史(增订本)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王锺翰 编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1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0416463
版次:1
商品编码:12139472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1994-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934
字数:1721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民族史(增订本)》打破了以汉族为主、中原王朝为正统的观念,论述各民族对祖国边疆开拓和丰富祖国文化宝库等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高度概括了中国各民族盈虚消失、兴衰治乱的特点和各民族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还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汉族与文化在中国民族关系中的主导作用。此增订本修改了原版中的差错。

目录

绪论
一 中国民族史的分期
二 几个理论问题

第一编 中华民族的起源
第一章 中华民族起源的土著特点与多元特点
第一节 关于中华民族起源的诸说
第二节 中华民族起源的土著特点
第三节 中华民族起源的多元特点
第二章 中华民族起源的诸阶段
第一节 原始群与原始氏族社会
第二节 原始社会瓦解及向国家民族的过渡
第三章 神话传说所反映的各部落集团
第一节 父权制以前的神话
第二节 父权制时代各部落集团
第三节 各部落集团间的关系

第二编 华夏及华夷五方格局的形成
第一章 华夏的三支主要来源:夏人、商人、周人
第一节 夏商周三族的起源与兴起
第二节 夏商周三族的融合与民族雏形的出现
第二章 华夏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民族矛盾激化与.诸夏攘夷争霸
第二节 七雄兼并与诸夏大认同
第三节 华夷五方格局的形成
第三章 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第一节 东夷
第二节 南蛮
第三节 西戎
第四节 北狄

第三编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南北各民族的融合
第一章 汉民族的形成
第一节 民族基本特征的统一与发展
第二节 统一多民族中国主体民族特征的形成
第二章 夫余、乌桓与挹娄
第一节 夫余与高句骊
第二节 乌桓
第三节 挹娄
第三章 鲜卑
第一节 鲜卑族源分布及社会状况
第二节 东部鲜卑的兴起及建国
第三节 拓跋鲜卑的兴起及建国
第四节 西部鲜卑
第五节 吐谷浑
第四章 匈奴
第一节 匈奴的来源与兴起
第二节 匈奴的鼎盛及衰落
第三节 匈奴的分裂和衰亡
第四节 4至5世纪的匈奴
第五节 匈奴的经济和文化
第五章 西域诸族、羯胡
第一节 西域诸族
第二节 羯胡
第六章 柔然与敕勒
第一节 柔然
第二节 敕勒
第七章 氐与羌
第一节 氐族
第二节 羌人的兴起与发展
第八章 西南夷与百越
第一节 西南夷
第二节 百越

第四编 中华民族的兴盛和祖国统一的加强
第一章 突厥
第一节 突厥的兴起与分裂
第二节 东突厥
第三节 西突厥
第四节 后突厥
第二章 回纥
第一节 回纥的起源与兴起
第二节 回纥的社会经济与文化
第三节 回纥与汉族的关系
第四节 回纥的迁徙
第三章 吐蕃
第一节 吐蕃的族源与兴起
第二节 吐蕃王朝的建立
第三节 吐蕃王朝的强盛
第四节 吐蕃王朝的衰落
第五节 吐蕃王朝的崩溃
第四章 南诏
第一节 南诏的起源与建国
第二节 南诏的经济与文化
第三节 南诏与唐朝的关系
第五章 莫徭、俚僚与诸蛮
第一节 莫徭与东谢、西赵、棘鞠、诸蛮
第二节 俚、僚等族
第三节 乌蛮、白蛮等族
第六章 渤海、室书与库莫奚
第一节 棘鞠族的来源与变化
第二节 粟末棘褐及渤海
第三节 室韦和库莫奚

第五编 契丹、女真等族迭起及其建立政权
第一章 契丹
第一节 契丹的起源和早期历史
第二节 契丹国的建立及其政治与经济
第三节 契丹人与汉人、党项人的关系
第四节 臣属于契丹的各民族
第五节 辽亡与哈喇契丹
第二章 女真
第一节 女真与大金国
第二节 猛安谋克组织
第三节 “勃极烈”的废除与封建化
第四节 女真与汉、党项等民族的关系
第五节 金朝的灭亡与女真人的变迁
第三章 西迁后的回鹘
第一节 高昌回鹘
第二节 河西回鹘
第三节 黑汗王朝
第四章 党项
第一节 党项族的兴起
第二节 西夏建国和经济文化
第三节 西夏之亡与党项人的去向
第五章 沙陀
第一节 起源、内迁及与唐朝的关系
第二节 沙陀族建立的四个政权
第六章 吐蕃
第一节 吐蕃封建割据的出现
第二节 邻近汉区原吐蕃辖区进入封建社会
第七章 白蛮与僮苗瑶各民族
第一节 白蛮与大理国
第二节 僮、苗、瑶等民族的出现及其发展

第六编 蒙古族统一全国至满族兴起前的南北各民族
第一章 蒙古族的兴起及其发展
第一节 蒙古族的兴起
第二节 蒙古国的建立与扩张
第三节 忽必烈统一全国和元朝兴衰
第二章 蒙古族衰微及其经济文化
第一节 蒙古国的分裂和衰亡
第二节 蒙古族的社会经济
第三节 蒙古族的文化和习俗
第三章 畏兀儿与回回
第一节 高昌畏兀儿
第二节 亦力把里和叶尔羌汗国
第三节 回回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第四节 回回民族的经济和文化
第四章 吐蕃
第一节 蒙藏统治阶级的早期关系
第二节 蒙元统治全国藏族地区的政策
第三节 藏传佛教各教派与元廷的关系
第四节 藏族封建社会的发展
第五章 女真的再度兴起
第一节 元辽阳行省管辖下的女真人
第二节 再度兴起的女真人
第六章 彝、苗、瑶、僮各民族
第一节 南方各民族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土司制度对南方各民族的统治
第三节 南方各民族人民反抗民族压迫及抗倭斗争

第七编 满族统一全国和各民族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章 满族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满族的形成与建立国家政权
第二节 清军入关对满族的影响
第三节 满族从封建农奴制向地主制的转化
第四节 满族的贡献与自身发展
第五节 满族统治阶级的腐朽与八旗生计的恶化
第二章 蒙古族各部
第一节 蒙古族各部归清及其政治制度变化
第二节 蒙古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化
第三节 土尔扈特蒙古回归祖国
第三章 西北和东北诸民族
第一节 维吾尔族
第二节 哈萨克族
第三节 柯尔克孜族
第四节 西北和东北其他诸族
第四章 南方壮、彝、苗、瑶诸民族
第一节 南方诸民族概况
第二节 土司制度的崩溃和改土归流
第三节 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第四节 南方彝、傣、白、苗、瑶、布依、土家诸民族的反抗斗争
第五章 藏族
第一节 固始汗底定藏族地区
第二节 清朝初年的西藏政局(1644—1720)
第三节 西藏地方政治制度的变迁(1720—1793)
第四节 清朝前期西北、西南地区的藏族

第八编 各民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中华民族的解放
第一章 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各民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第一节 欧美列强入侵各民族地区和各民族政治经济的变化
第二节 鸦片战争中各民族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第三节 北方各民族反对外敌入侵的斗争
第四节 西藏人民的抗英斗争
第五节 南方各民族人民的反帝斗争
第二章 全国各民族人民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
第一节 全国各民族人民参加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
第二节 咸同年间贵州各民族人民大起义
第三节 咸同年间云南各民族起义
第四节 内蒙古人民的“独贵龙”运动
第五节 西北回民大起义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民国初期的各民族
第一节 孙中山先生的“民族主义”及国民党政府的背离
第二节 辛亥革命时期各民族的革命活动
第三节 全国各民族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民族革命运动
第一节 “五四”运动时期的各民族共产主义先进分子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早期民族纲领的制定和各民族地区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第三节 长征红军在少数民族地区
第五章 全国各民族人民的抗日斗争
第一节 全国各民族人民参加的抗日救亡运动
第二节 全国各民族人民的武装抗日斗争
第六章 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奋斗迎接解放
第一节 国民党政府统治下各民族人民的苦难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各民族人民起义
第三节 全国各民族人民喜迎解放

本书引用参考书目
后记
修订本跋

精彩书摘

  《中国民族史(增订本)》:
  三慕容氏兴起及诸燕的建立
  慕容部为鲜卑之一支。鲜卑自鲜卑山南迁以后,分布至饶乐水。据王沈《魏书》所载,檀石槐时鲜卑中部大人的所在地,自右北平(治今河北省平泉县)以西至上谷(治今河北省怀来县)塞外之地,慕容为中部大人之一。故慕容部此时的分布当在西拉木伦河上游,即今河北省平泉县北至西拉木伦河西段地区。在向四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不少汉族、夫余、宇文氏、高句丽等民族成分。
  慕容,初为部落大人名,后以为氏。据《晋书·慕容廆载记》,有二说:“时燕代多冠步摇冠,莫护跋见而好之,乃敛发袭冠,诸部因呼之为‘步摇’,其后音讹,遂为慕容焉。”“或云慕二仪之德,继三光之容,遂以慕容为氏。”《资治通鉴》胡三省注对此二说均加驳斥。后世学者认为慕容是鲜卑语“富”字之音译。
  曹魏初年,慕容廆(又作若洛廆、弈洛环)曾祖莫护跋率领部落向东南移动,到达沿海之滨的辽西郡。238年(景初二年),从司马懿讨辽东公孙渊有功,被封为率义王。始居于焚城(三国时属昌黎郡,今辽宁省锦县或义县西北)之地。莫护跋二传至涉归(亦作弈洛韩),又迁居于辽东(治今辽宁省辽阳市)之地。284年(太康五年),涉归死。次年,慕容廆继位,灭夫余。越年,攻辽东郡,失利,夫余王因晋军之助,得以复国。当时,宇文、段氏二部渐强,与慕容部常有冲突。慕容廆遂于289年(太康十年),遣使附晋,被封为鲜卑都督。并对段部“卑辞厚币以抚之”,娶单于段阶之女为妻,结成联姻,生皝、仁、昭。又以辽东僻远,由辽东北部南下,迁居于徒何(徒河)之青山(今辽宁省义县东北)。初以游牧为业,倏往忽来,驰骋无定。294年(元康四年),徙居大棘城(即棘城、焚城),教以农桑,开始农业定居生活,学汉人法制。
  永嘉(307-313)初,廆自称鲜卑大单于。西晋愍帝、东晋元帝均遣使封之为大将军、大单于、昌黎公、辽东公等。廆表面上尊崇东晋,实则欲借尊王之名,行扩土之实。313年(建兴元年),取得段氏徒何新城(即徒河城或屠河城,今辽宁省锦州市,其新城一说在旧宁远县附近)。319年(太兴二年),打败围攻棘城的数十万宇文、段部及高句丽联军,尽得辽东之地,做了平州刺史。其疆域,位于段部之东,隔辽水(今大凌河)就是慕容部,相当于东汉时的辽东属国及其北徼,包括今辽宁省锦州市、义县、锦西县、阜新市及朝阳市等地。
  慕容廆在位期间,比较突出的政绩是立侨郡县,安置汉人,注意劝课农桑,发展社会生产。慕容氏据有辽西之后,山东、河北部分汉族世家率领宗族、乡里、部曲、佃客一起投奔慕容氏,有的率众达数千家。辽东一带原来地广人稀,只有1万多户,至公元4世纪初,人口增加10倍左右。慕容廆除了教民稼穑以外,并在江南求得桑种,在辽川发展养蚕业。对于投归的汉人,设置侨郡县进行统治。史称:“时二京倾覆,幽冀沦陷。廆刑政修明,虚怀引纳,流亡士庶多襁负归之,魔乃立郡以统流人。冀州人为冀阳郡,豫州人为成周郡,青州人为营丘郡,并州人为唐国郡。”并选拔贤才,委以庶政,充当谋士,职居显要,引为宾友。并以“平原刘赞儒学该通,引为东庠祭酒,其世子皝率领国胄束攸受业焉。魔览政之暇,亲临听之。于是路有颂声,礼让兴矣”。说明慕容廆注意起用汉族士人,实行汉化,以适应日益向内地发展,建立封建政权的需要。后又进一步提出慎刑、选贤、重农、禁酒色、退便佞等,为其子孙进据中原打下了基础。
  333年(东晋咸和八年),慕容廆死后,第三子皝继立。337年(咸康三年),称燕王,建宫殿,置百官,立王后、太子。次年,与后赵石虎订盟,击败段部。341年(七年),迁都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市)。同年,燕军东伐高句丽,拔其都城丸都(今吉林省通化市东南)。344年(建元二年),以2万骑大败宇文乞得归,占领紫蒙川(今辽宁省朝阳市西北)。从而东灭高句丽,北并宇文部,开地3000里,益民10万户,成为东北地区的一个强国。
  350年(永和六年),皝子(人隽)乘后赵内乱,率师分兵三路攻陷后赵幽州治蓟城(今北京市东南),遂迁都于蓟。八年,出兵伐冉魏擒冉闵,灭之,克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称帝,建元天玺,徙都邺,并与东晋脱离了名义上的臣属关系。至此,黄河以南,淮汉以北,除关中为前秦所据外,北部中国尽人并燕之控制。
  360年(东晋升平四年),慕容(人隽)卒,子�〖涛弧+∧暧祝�国事多委于太宰慕容恪。屡与东晋交战,363年(建熙四年),遣军攻荥阳、长平,次年破许昌、汝南,败晋军于悬瓠(今河南省汝南县)。365年(六年),取洛阳。次年,破鲁郡、高平。368年(九年),以王公贵戚的荫户多于国有之户,国库空竭,用度不足,遂收荫户20余万,令归郡县。但由于统治集团内争不休,诸郡战乱纷起,前燕政治日益腐败,“人怀嗟怨,遂至奔亡”,“三军莫有斗志”,国力日趋衰落。370年(太和五年),为前秦苻坚所败。慕容�∫韵滤�属诸州郡及各族部首领皆降于秦。凡得郡157,户246万,口999万。苻坚遂徙慕容�〖捌渫豕�以下并鲜卑部民共4万多户于长安。后来有的远徙河西走廊一带。384年(太元九年),�〕说茔�及冲起兵之机,在城内密结鲜卑族党,欲在苻坚参加�∽踊槔袷鄙敝�。事泄,慕容�「缸幼谧逡约俺悄谕獾南时叭瞬环帜信�老幼皆被杀。
  淝水战后,前秦灭亡,北方又重陷于四分五裂之中。在黄河流域,今河北、山东及山西三省一带,原前燕旧境内,有鲜卑慕容氏先后建立的后燕、西燕和南燕。此外,还有鲜卑化的汉人冯跋在后燕迁都龙城后的基础上建立的北燕。
  ……
中国民族史(增订本)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中国民族史(增订本)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国民族史(增订本)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中国民族史(增订本)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印刷质量相当不错。厚厚的一本专著,很佩服。

评分

厚厚的一本民族史,值得拥有

评分

朋友要的,好书!!

评分

还行

评分

非常非常不错的好书!好厚重!

评分

书很厚,印刷质量很好,字很清晰,物流很快,值得信赖

评分

内容非常丰富的一套书,可惜包装简单书角磕坏了,无语。

评分

书很厚,印刷质量很好,字很清晰,物流很快,值得信赖

评分

好书,虽未来得及折开看,想必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中国民族史(增订本)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