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郑和——世界历史上的杰出航海家;具有强烈海权意识的卓越军事家;“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者;七下西洋壮举,创造世界新的海洋文明
★阎崇年、郦波联袂推荐
内容简介
“郑和下西洋”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壮举,自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的二十八年,郑和船队以豪迈的胆气、一流的航海技术,踏破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风浪,与三十多个国家展开了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开创了“共享太平之福”的新局面。“郑和下西洋”将中国的航海事业推向盛世,彰显了中华民族走向海洋的信心和力量。
本书从多角度、多层面深刻解读“郑和下西洋”,揭示了一个拥有漫长海岸线的国家经略海洋的重要意义,对增强国民海洋意识,落实党中央“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启发当代人理解“海上丝绸之路”,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简介
马骏杰,1961年生,山东胶州人,毕业于解放军济南陆军学院、南京政治学院、南开大学。现为海军航空大学教授,全军优秀教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长期从事军事历史与军事思想教学与研究,特别注重中国近代海军史的研究,主持的“中国近代海军史研究丛书”(10本)被列入“十二五”“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和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著有《中国海军长江抗战纪实》《档案里的中国海军历史》《甲午!甲午!》等。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成功开讲《甲午!甲午!》《中国故事爱国篇之邓世昌》《走近林则徐》《郑和下西洋》等。
目录
第一章
不翼而飞的档案
第二章
明成祖的心事
第三章
统帅的才能
第四章
无与伦比的团队
第五章
宝船之谜
第六章
超级船队
第七章
垂问《郑和航海图》
第八章
海上生命曲
第九章
有朋自远方来
第十章
独特的贸易
第十一章
文明播四方
第十二章
郑和逝世之谜
精彩书摘
《郑和下西洋》:
在明朝的建文元年,也就是公元1399年,发生了一件影响中国历史的大事情,这就是“靖难之役”。六百多年来,无论是官家还是私家都有一种观点,认为郑和下西洋与“靖难之役”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么,这两个事件之间真的有关系吗?那就需要回顾一下“靖难之役”的来龙去脉。
一、“靖难之役”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年号定为洪武。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总结了历代治国安邦的经验教训,力求国家长治久安,他认为,“民之贫富,国家休戚系焉。自昔昏主恣意奢欲,欲使百姓困乏,至于亡乱。”(《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七十六)遂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和稳定国家的措施,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朱元璋在吸取以往朝代败落的教训时,有一条教训令他颇为重视,那就是要早立接班人,以延续他所倡导的治国理念和各项发展政策。
朱元璋登基时已有七个儿子,即长子朱标、次子朱樉、三子朱桐、四子朱棣、五子朱橚、六子朱桢、七子朱樽。按照嫡长继承制,他的大儿子朱标理应被立为太子,于是朱元璋在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登基称帝时即立长子朱标为皇太子,两年以后,他又做了封藩的安排,即把他的各个儿子封到各地当藩王,理由是“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明太祖实录》卷五十一)可是没有想到,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四月,皇太子朱标病死,这时的朱元璋已经六十七岁了,再立一位皇太子刻不容缓。虽然此时朱元璋又增添了多个儿子,选择的余地更大了,可他在立皇太子的问题上,依然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嫡长继承制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嫡长子如果先于皇帝死去,嫡长子的嫡长子,也就是嫡长孙有继承皇位的权利。当时,朱标的嫡长子是朱雄英,可朱雄英在几年前就死了,在这种情况下,皇帝的次子也就有了继承皇位的资格。那么,朱元璋会将皇位交给次子朱樉吗?这就要看看朱棱的表现。秦王朱棱既无勇也无谋,行为多有过失,屡次遭到朱元璋的训斥。后来朱元璋直接将其召回京师,准备废掉他,这说明他很不得朱元璋的赏识,甚至后来在他死后,朱元璋对他的评价也很低,说他“夫何不良于德,竟殒厥身,其谥日恭愍。”(《明史》卷一百一十六)所以此时朱樉被立为太子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其实,在皇帝的眼里,除了长子、次子以外,其他的儿子或多或少都有继承皇位的权利,那么在朱棱以下的各位儿子,谁又能有被立为太子的可能呢?在朱元璋的眼里,只有一个儿子最适合被立为太子,那就是四子朱棣。可是,在朱棣的哥哥们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皇位的时候,要将朱棣立为太子,朱元璋也无法下定决心。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做出了一个决定,将朱标的次子,也就是朱雄英的弟弟朱允炆,以皇长孙的身份确立为皇位继承人。当然,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朱元璋的内心也经过了一番纠结,因为朱允炆虽然聪明,但他太儒雅文弱,与朱棣相比还是差很多,尤其在他那么多拥兵在外的叔叔面前,毫无统治国家的霸气,将来能否治理国家,朱元璋实在是心里没底,所以他想听听大臣们的意见。
有一天,朱元璋召集几个亲近的大臣就立储之事进行密议。他说:“太子死了,皇长孙弱不更事。治理国家必须得人才行,我想立燕王为皇太子,你们以为如何?”翰林院学士刘三吾说:“立燕王,置秦、晋二王于何地?且皇孙年长,可继承矣。”(《明太宗实录》卷一)听了这话,朱元璋怀着无奈的心情,最终下定决心,将朱允炆立为皇太孙。
然而,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而有时变化的程度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料。就在朱元璋将朱允炆立为皇太孙的六年后,朱元璋儿子们的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皇太子朱标自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去世以后,次子秦王朱棱又在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死去。又过了三年,三子晋王朱桐也病死了,这样四子燕王朱棣在众兄弟当中就成了老大。此时,朱元璋已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翁,他苦心经营的大明江山也已经历了三十一个年头,他希望他的江山能传至永久。现时再一次将一个关键性的抉择推到了朱元璋的面前:是继续坚持六年以前的决定,把朱允炆扶上皇帝的宝座,还是将燕王立为太子,把国家的未来交至于他手?朱元璋十分清楚,此时立朱棣为皇太子,在伦序上已经不成问题了,也不会受到什么指责。可是,要立朱棣为皇太子,必须将朱允炆的皇太孙身份废掉,这种废立问题往往是十分复杂的,弄不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这对于已满七十岁的朱元璋来说实在是太耗费心力了,他难以承受。最终,朱元璋做出了维持原状的决定。几个月以后,他与世长辞,终年七十一岁。临终前他把驸马梅殷叫到跟前,嘱咐他要辅佐皇太孙。(《明史》卷一百二十一)然而,连叱咤风云的朱元璋都没能解决的问题,一个梅殷就能够了结吗?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在朱棣的默默注视下,朱允炆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次年改年号为建文。这时朱允炆二十三岁。然而,废立问题并没有随着朱允炆的即位而消失,历史注定还要在朱允I坟和朱棣之间进行一次选择,于是“靖难之役”发生了。
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时十六岁,虽然年龄不大,但他已经预感到那些拥兵在外的叔叔们构成的威胁。对此,他曾和朱元璋以及太常寺卿黄子澄讨论过这个问题。有一次,朱允炆坐在东角门对黄子澄说:“诸王尊属,拥重兵,多不法,奈何?”黄子澄答道:“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汉七国非不强,卒底亡灭。大小强弱势不同,而顺逆之理异也。”朱允炆听后深以为然。(《明史》卷一百四十一)这段记载表明,对于朱允炆的担心,黄子澄是用顺逆之理开导他,意思是说,如果违背了天下大势,即使拥兵再多,力量再强,也终究会失败。朱允炆虽然认可这样的道理,但他依然寻思着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诸王生乱的局面。
……
前言/序言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涉及到明代中叶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各个方面,无论学者从哪个角度入手研究它,都会获得有价值的东西。作为军人研究郑和下西洋,最关注的莫过于它的军事价值。郑和船队首先是一支力量强大的海军舰队,它的人员组成百分之八九十以上是军人,它的船舶是代表当时中国最先进造船技术的战船,它的航行编队,带有明显的战术色彩,它的统帅是具有卓越才能的军事家,它出海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耀兵异域”,实现世界和平。如此显明的军事特征,无疑为我们借鉴其军事意义提供了指导。郑和下西洋的军事价值主要表现在:
第一,它诠释了科学技术与军事之间的关系。自明朝建立以来,经过两代皇帝的努力,社会逐渐走向繁荣,科学技术较之前代有了较大发展,尤其在造船和航海方面,逐渐跃居世界前列,传统木帆船的制造技术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各地船厂相继建立,建造出了五千料的巨舶。航海方面也是继承了宋元以来的丰硕成果,将“定量航海”推向了极致。最先进的技术往往首先应用于军事,在郑和下西洋时期也不例外,无论是宝船质量、船载武器,还是航海技术,都体现了明代的最高科技水平。这是符合科学技术是军事技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这一基本原理的。
第二,它诠释了外交与军事之间的关系。外交和军事,是处理国家关系的两种手段,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即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在一定的情况下两者可以偏重,但决不可偏废。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在于理顺亚非国家之间的关系,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效保障,使郑和无论在处理暹罗和满剌加国之间的关系问题上,还是抑制锡兰山国的强权行为上,都表现得从容不迫,底气十足。如果失去了郑和船队的强大支撑,仅靠外交手段,想换来“天书到处多欢声”的生动局面,是完全不可能的。
第三,它诠释了海上力量与沿海国家盛衰之间的关系。郑和下西洋的出现,是明代初叶中国国力兴盛的表现和结果,离开了一定的国力支撑,郑和下西洋决不可能维持二十八年之久。同样,国家的强盛,也离不开像郑和下西洋这样能够推动国家开放、交流,不断走向发展的重大举措的实施。从反面看,郑和下西洋中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国力的趋弱,带来的后果也必然是对国力增长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郑和下西洋体现了中国古代海权的含义和特征,因为海权是沿海国家利用和控制海洋的能力,海权的盛衰,是沿海国家盛衰的晴雨表,正因为如此,郑和下西洋的兴盛废止,必为今日海权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第四,它诠释了和平与战争之间的辩证关系。和平与战争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在人类世界,不存在没有和平的战争,也不存在没有战争的和平,战争是和平的重要保障。郑和船队在七下西洋过程中,共进行了三次战斗,都是迫不得已而为之,都是为和平而战,它不仅没有违背大明朝“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的基本方针,反而是维护这一方针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这三次战斗都是必要的,没有它,就不可能使和平航线从东南亚延伸到西亚乃至非洲,没有它,就不可能实现郑和下西洋的终极目标。
仅仅从军事角度入手,我们就可以发现郑和下西洋如此丰富的历史价值,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价值那就更不待言了。可是说,郑和下西洋是一座内容丰富的历史宝库。
然而遗憾的是,郑和下西洋的价值在几百年中被严重低估,对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研究也仅是百年前的事,即使在建设海洋强国的今天,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成果大多停留在学术层面,未能向大众广泛普及;大中小学的教材难见郑和下西洋的内容;高等学校开设郑和下西洋课程者凤毛麟角;官方的研究机构寥寥无几。这使我想起了十多年以前出现的“孟席斯现象”。加文·孟席斯是英国皇家海军一位退役军官,他为了弄清郑和下西洋的真相,耗费十四年时间,遍历世界各地,走遍了世界上几乎所有重要港口,考察了九百多家博物馆和图书馆,最终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郑和船队在第六次下西洋时发现了美洲大陆。这一结论在欧洲引起了巨大轰动,因为它可能改写世界历史。然而当孟席斯满怀热情来中国阐发他的观点时,却受到冷落,原因是“对于大部分中国媒体记者和历史专家而言,孟席斯的理念近乎荒唐”,这种现象被人称作“孟席斯现象”。先不说孟席斯的观点是否正确,单说一个退了役的外国军官,以他职业的敏感性,以他探索海洋的精神,以他超乎寻常的研究方式,去追寻中国古代一段辉煌历史的真相,这种精神就足以令每一个中国人钦佩,更何况他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学术界来说,有可资借鉴之处。然而事实上,一方面是学术界对孟席斯观点的强烈质疑和大加挞伐,一方面是社会上对孟席斯其人其事的漠不关心,暴露出的都是国民海洋意识的淡薄。
我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开讲《郑和下西洋》,目的就在于以我个人的微薄之力,以“百家讲坛”这个联系大众的平台,宣传和普及郑和下西洋,增强国人的海洋意识和海权观念。特别是配合党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宣传,让国人充分理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意义。我在《郑和下西洋》系列节目讲稿基础上扩充而成的《郑和下西洋》书稿,其指导思想也是如此。但愿这本书的出版能够实现我的初衷。
马骏杰
丁酉春于山东烟台
郑和下西洋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