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和温暖》是汪曾祺早期小说集,晚年重新修订。收录了《鸡鸭名家》《复仇》《寂寞与温暖》《金冬心》等名篇。作品通过对普通人平凡命运和生存状态的描述抒发生活内在的诗意,表达作者的人格理想和生活趣味,充满着对世道人心、人类命运的关注。汪曾祺小说创作承袭老庄的精神、废名沈从文的文学风格。汪曾祺对生活始终充满一种乐观主义的平民化态度,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对民间审美观念的认同,使他的小说具有独特的风格。
汪曾祺(1920-1997),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西南联大学生,师从沈从文。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博学多识,情趣广泛,爱好书画,乐谈医道,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受戒》被评为20世纪中文系小说100强,《大淖记事》1981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汪曾祺执笔创作的现代京剧《沙家滨》,是中国戏剧史上的艺术丰碑。
他的文章应当说比几个大师都还认真而有深度,有思想也有文才!“大器晚成”,古人早已言之。zui可爱还是态度,“宠辱不惊”!
——沈从文
有汪曾祺这样一个作家,这是中国当代文学的运气。他的出现,是对中国当代文学趋向的调整,是对中国当代文学格局的改变。
——曹文轩
明末小品式的文字,阅读时开窗就能闻见江南的荷香。
——冯唐
汪曾祺连接了中国文人笔记的传统和传统文化的浪漫主义传统。
——李敬泽
“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汪曾祺
水洗的文字——读汪曾祺(曹文轩)
001复仇
011老鲁
028艺术家
037戴车匠
047落魄
059囚犯
066鸡鸭名家
083邂逅
093王全
108看水
119黄油烙饼
128寂寞和温暖
149七里茶坊
165天鹅之死
172晚饭后的故事
189云致秋行状
214讲用
223迟开的玫瑰或胡闹
233生前友好
235可有可无的人
239鸡毛
248钓人的孩子
253职业
256星期天
271小说三篇
284八月骄阳
293安乐居
304祁茂顺
308小芳
318金冬心
325拟故事两篇
330瑞云
336捕快张三
339樟柳神
345鹿井丹泉
鸡鸭名家
刚才那两个老人是谁?
父亲在洗刮鸭掌,每个蹠蹼都掰开来仔细看过,是不是还有一丝泥垢,一片没有去尽的皮,就像在做一件精巧的手工似的。两副鸭掌白白净净,妥妥停停,排成一排。四只鸭翅,也白白净净,排成一排。很漂亮,很可爱。甚至那两个鸭肫,父亲也把它处理得极美。他用那把我小时就非常熟悉的角柄小刀从栗紫色当中闪着钢蓝色的一个微微凹处轻轻一划,一翻,里面的蕊黄色的东西就翻出来了。洗涮了几次,往鸭掌、鸭翅之间一放,样子很名贵,像一种珍奇的果品似的。我很有兴趣地看着他用洁白的,然而男性的手,熟练地做着这样的事。我小时候就爱看他用他的手做这一类的事,就像我爱看他画画刻图章一样。我和父亲分别了十年,他的这双手我还是非常熟悉。
刚才那两个老人是谁?
鸭掌、鸭翅是刚从鸡鸭店里买来的。这个地方鸡鸭多,鸡鸭店多。鸡鸭店都是回回开的。这地方一定有很多回回。我们家乡回回很少。鸡鸭店全城似乎只有一家。小小一间铺面,干净而寂寞。门口挂着收拾好的白白净净的鸡鸭,很少有人买。我每回走过时总觉得有一种使人难忘的印象袭来。这家铺子有一种什么东西和别家不一样。好像这是一个古代的店铺。铺子在我舅舅家附近,出一个深巷高坡,上大街,拐角第一家便是。主人相貌奇古,一个非常大的鼻子,鼻子上有很多小洞,通红通红,十分鲜艳,一个酒糟鼻子。我从那个鼻子上认得了什么叫酒糟鼻子。没有人告诉过我,我无师自通,一看见就知道:“酒糟鼻子!”我在外十年,时常会想起那个鼻子。刚才在鸡鸭店又想起了那个鼻子。现在那个鼻子的主人,那条斜阳古柳的巷子不知怎么样了……
那两个老人是谁?
一声鸡啼,一只金彩绚丽的大公鸡,一只很好看的鸡,在小院子里顾影徘徊,又高傲,又冷清。
那两个老人是谁呢,父亲跟他们招呼的,在江边的沙滩上?……
街上回来,行过沙滩。沙滩上有人在分鸭子。四个男子汉站在一个大鸭圈里,在熙熙攘攘的鸭群里,一只一只,提着鸭脖子,看一看,分别丢在四边几个较小的圈里。他们看什么?——四个人都一色是短棉袄,下面皆系青布鱼裙。这一带,江南江北,依水而住,靠水吃水的人,卖鱼的,贩卖菱藕、芡实、芦柴、茭草的,都有这样一条裙子。系了这样一条大概宋朝就兴的布裙,戴上一顶瓦块毡帽,一看就知道是干什么行业的。——看的是鸭头,分别公母?母鸭下蛋,可能价钱卖得贵些?不对,鸭子上了市,多是卖给人吃,很少人家特为买了母鸭下蛋的。单是为了分别公母,弄两个大圈就行了,把公鸭赶到一边,剩下的不都是母鸭了,无须这么麻烦。是公是母,一眼不就看出来,得要那么提起来认一认么?而且,几个圈里灰头绿头都有!——沙滩上安静极了,然而万籁有声,江流浩浩,飘忽着一种又积极又消沉的神秘的向往,一种广大而深微的呼吁,悠悠窅窅,悄怆感人。东北风。交过小雪了,真的入了冬了。可是江南地暖,虽已至“相逢不出手”的时候,身体各处却还觉得舒舒服服,饶有清兴,不很肃杀,天气微阴,空气里潮润润的。新麦,旧柳,抽了卷须的豌豆苗,散过了絮的蒲公英,全都欣然接受这点水汽。鸭子似乎也很满意这样的天气,显得比平常安静得多。虽被提着脖子,并不表示抗议。也由于那几个鸭贩子提得是地方,一提起,趁势就甩了过去,不致使它们痛苦。甚至那一甩还会使它们得到筋肉伸张的快感,所以往来走动,煦煦然很自得的样子。人多以为鸭子是很唠叨的动物,其实鸭子也有默处的时候。不过这样大一群鸭子而能如此雍雍雅雅,我还从未见过。它们今天早上大概都得到一顿饱餐了吧?——什么地方送来一阵煮大麦芽的气味,香得很。一定有人用长柄的大铲子在铜锅里慢慢搅和着,就要出糖了。——是约约斤两,把新鸭和老鸭分开?也不对。这些鸭子都差不多大,全是当年的,生日不是四月下旬就是五月初,上下差不了几天,骡马看牙口,鸭子不是骡马,也看几岁口?看,也得叫鸭子张开嘴,而鸭子嘴全都闭得扁扁的。黄嘴也是扁扁的,绿嘴也是扁扁的。即使掰开来看,也看不出所以然呀,全都是一圈细锯齿,分不开牙多牙少。看的是嘴。看什么呢?哦,鸭嘴上有点东西,有一道一道印子,是刻出来的。有的一道,有的两道,有的刻一个十字叉叉。哦,这是记号!这一群鸭子不是一家养的,主人相熟,搭伙运过江来了,混在一起,搅乱了,现在再分开,以便各自出卖?对了!对了!不错!这个记号做得实在有道理。
江边风大,立久了究竟有点冷,走吧。
刚才运那一车鸡的两口子不知到了哪儿了。一板车的鸡,一笼一笼堆得很高。这些鸡是他们自己的,还是给别人家运的?我起初真有些不平,这个男人真岂有此理,怎么叫女人拉车,自己却提了两只分量不大的蒲包在后面踱方步!后来才知道,他的负担更重一些。这一带地不平,净是坑!车子拉动了,并不怎么费力,陷在坑里要推上来可不易。这一下,够瞧的!车掉进坑了,他赶紧用肩膀顶住。然而一只轱辘怎么弄也上不来。跑过来两个老人(他们原来蹲在一边谈天)。老人之一捡了一块砖住后滑的轱辘,推车的男人发一声喊,车上来了!他接过女人为他拾回来的落到地上的毡帽,掸一掸草屑,向老人道了谢:“难为了!”车子吱吱扭扭地拉过去,走远了。我忽然想起了两句《打花鼓》
……
我刚刚合上了一本非常有趣的随笔集,书名仿佛是《午后三点的咖啡因絮语》。这位作者的文风极其亲切自然,仿佛他正坐在你对面的沙发上,慢悠悠地跟你分享他最近遇到的趣事和冒出的新奇想法。他似乎对人性的弱点和那些无伤大雅的“小恶”抱有一种近乎宽容的幽默感。书里记录了许多生活中的微小观察:比如,为什么便利店的打折促销总能让人产生不必要的购买欲;又比如,在拥挤的地铁车厢里,人们是如何巧妙地维持着彼此的“安全社交距离”。语言流畅到几乎不需要思考,一气呵成,读起来非常解压。它没有宏大的主题,没有深刻的批判,只有一种对当下生活的温柔接纳和细微调侃,让人读完后会心一笑,觉得“原来我的那些小烦恼,别人也一样有啊”,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放松与慰藉。
评分要说最近读过最能让人感到“踏实”的书,那非这本关于城市历史地理的专著莫属了,姑且称它为《旧城肌理》。这本书的写作风格严谨考究,但绝非枯燥的学术堆砌。作者像是耐心的考古学家,用文字一点点剥开现代城市钢筋水泥的外壳,重现那些被遗忘的街巷格局、市井传说和生活习俗。他会详细考证一条老街的名称变迁,解释某个传统手艺如何因时代发展而式微,甚至对不同时期市民的衣食住行都有细致入微的描摹。读这本书,就像获得了一把时光钥匙,让你在熟悉的街角重新看到了百年前的吆喝声和车马声。它给予读者的不是虚无缥缈的情感共鸣,而是实实在在的知识和对“根”的追溯感,让人对脚下这片土地产生更深沉的敬畏与热爱。
评分我不得不提一本近期让我眼前一亮的散文集,暂且称之为《光影之间》。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没有固定的主题线索,而是由一个个零散的、如同老电影胶片般闪过的生活片段串联而成。作者的观察角度极其刁钻,总能从最寻常不过的日常细节中,挖掘出令人拍案叫绝的哲学意味。比如,他可以花上大半篇幅去描绘清晨阳光穿过百叶窗在墙上投下的斑驳光影,并由此延伸到时间流逝的不可逆性与个体记忆的碎片化。这种行文方式,初读可能会觉得有些跳跃,但当你沉浸其中后,便会发现它构建了一个极其庞大而又私密的心灵迷宫。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现代,夹杂着一些散文化的小幽默,读起来轻松活泼,却又时不时地抛出一个尖锐的社会洞察,让人在笑声中感到一丝凉意。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每个人在现代生活中那种游离不定、追寻意义的姿态。
评分最近读完的这本诗集,名为《星辰的低语》,简直是一次听觉和视觉的双重盛宴。这位诗人的用词极其考究,他似乎精通世间所有语言的韵律之美,并将它们熔铸于一炉。诗歌的意象构建非常宏大,时常在瞬间将读者的视角从微小的尘埃拉升到宇宙的边缘,充满了宇宙洪荒之感。其中有一组关于“蓝色”的系列诗篇,他探讨的“蓝”不仅仅是视觉的颜色,更是忧郁、是遥远、是某种永恒的期待。诗句之间的留白处理得恰到好处,留给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去填补那些未言明的情感暗流。阅读时,我发现自己不自觉地放慢了语速,试图去捕捉每一个词汇砸下的细微回响。它不是那种一目了然的抒情,而是需要反复咀嚼、甚至需要结合背景知识才能完全体会的精妙结构,堪称当代诗歌中的一股清流,高冷而迷人。
评分最近翻开一本新得手的书,名为《烟雨江南》,作者笔触细腻,将江南水乡的氤氲雾气和水墨画般的意境描摹得淋漓尽致。读来仿佛能闻到青石板上被雨水打湿后散发出的泥土气息,耳边是船桨划破水面的轻柔声响。书中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尤为深刻,那些隐藏在温婉外表下的隐忍与坚韧,随着故事的缓缓展开,一点点显露出复杂的光芒。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叙事节奏上的把控,时而如涓涓细流般舒缓,将读者带入一种悠远的沉思之中;时而又如突如其来的雷雨,猛烈地冲击着人物的命运轨迹。其中描绘的一场发生在古镇老宅里的家族聚会,那份繁华背后的萧瑟与人情的冷暖交织,让人读后久久不能平静,深思良久。这本书的文字,如同上好的宣纸,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让人在阅读中获得一种超越日常的审美愉悦。
评分还没来得及看 但感觉应该好看 汪曾祺的书呢
评分还没来得及看 但感觉应该好看 汪曾祺的书呢
评分还没来得及看 但感觉应该好看 汪曾祺的书呢
评分包装很精美,物流很快
评分不守时
评分包装很精美,物流很快
评分包装很精美,物流很快
评分完美
评分完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