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聲律與唐詩體格

六朝聲律與唐詩體格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杜曉勤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1-04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北京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1280447
版次:1
商品編碼:12164836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博雅文學論叢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22
字數:336000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聲律和體式在六朝至唐代的詩歌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但很多難點疑點積韆年之久不能破解。作者沉潛此領域二十餘年,《六朝聲律與唐詩體格》即為其較新研究成果和長期學術思考的結晶。
  《六朝聲律與唐詩體格》對五言詩律形成和發展史上的重要環節,做瞭實證性考據和辨析,厘清瞭一些似是而非的流行觀點,如永明聲病與吳聲西麯流行的關係,唐代的齊梁體、新樂府體,並將這些問題推上學術前沿。方法上除聲律統計分析,還利用日藏善本比勘還原,結閤社會政治背景,梳理曆代詩學觀念,對相關問題作瞭透闢的分析。其學術價值遠高於全麵係統而隻是泛論的“史”。

內容簡介

  六朝隋唐是中國古典詩歌聲律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六朝聲律與唐詩體格》將詩律考察與史實考證相結閤,首先對永明聲律說形成過程中的一些理論問題,進行瞭細緻考辨,糾正瞭學界的一些偏誤,又集中考察瞭五言詩單句律化的重要階段--大同句律的産生背景及五言詩單句韻律結構的變化軌跡。其次,《六朝聲律與唐詩體格》在唐詩體式的溯源和辨析方麵,也頗多創獲。如從詩歌藝術風貌和格律特徵兩方麵闡釋瞭唐代"齊梁體"詩的內涵,從體格律等方麵比較瞭唐代"齊梁體"與齊梁"永明體"之異同;探討瞭唐代詩體觀念的變化與政治風氣遷移之關係;以日藏舊抄本《白氏文集》為中心,辨析瞭唐代"古體詩""古調詩""新樂府""格詩"等詩體概念。
  《六朝聲律與唐詩體格》是作者所承擔的國傢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古代詩歌聲律數據庫的建立及中近古時期詩歌律化過程研究"(批準號:04BZW022,已結項,鑒定等級:優秀)和教育部社科基金項目"唐詩體格律問題研究"(批準號:13YJA751010,在研)的研究成果,體現瞭目前六朝聲律和唐代詩體研究的新突破。

作者簡介

  杜曉勤,男,1967年生,江蘇如皋人。1995年7月,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北京大學中文係古代文學教研室教授,北京大學中國古典詩歌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理事。

目錄

六朝聲律與唐詩體格
杜曉勤著

北京大學齣版社
2016年·北京


內容提要
六朝詩律和唐詩體式研究是學界最近的熱點和難點,作者沉潛此領域二十餘年,本書即為其最新研究成果和學術思考的結晶。
本書首先對五言詩律形成和發展史上的重要環節,作實證性的考據和辨析,厘清瞭一些似是而非的流行觀點,指齣永明聲病說與吳聲西麯的流行沒有直接的關係,齊梁人並非“四聲說”的首創者,梁大同年間詩律的顯著發展與當時五言詩單句韻律結構變化之間關係密切,論證細密,觀點新警。其次,本書還對唐代詩歌的體格律問題作瞭比較全麵而專深的探討,如抓住“齊梁體”在唐代詩體涵義的演變,考察瞭“齊梁體”與“永明體”、“格詩”、“吳體”之間的體式異同,深入分析瞭開成年間“齊梁體”流行的政治文化因素。再次,本書還結閤日藏漢籍還原唐本《白氏文集》的編撰舊貌,研究唐人編撰文集時的詩體分類觀念,辨析瞭白居易、元稹等人所用“古體”、“古調詩”、“諷諭詩”、“新樂府”、“格詩”、“半格詩”等概念的確切內涵,材料贍富,邏輯謹嚴,觀點新穎,結論信實。本書最後還介紹瞭作者本人主持研製的計算機輔助研究工具軟件“中國古典詩歌聲律分析係統”的,該係統技術先進,功能實用,也具有很高的學術應用價值。
總之,本書無論是在具體問題的考辨方麵,還是在方法論的思考方麵、學科理論體係的建構方麵,都對本學科的發展有很大的推進,體現瞭目前中國古代詩歌體格律研究的新方嚮。

目錄
六朝聲律與唐詩體格

目錄


序葛曉音(1)

緒論(1)

一五言詩律化問題的研究現狀(2)

二唐詩體式研究的現狀(14)

三本課題研究可完善和推進之處(27)

四本書的主要思路和研究內容(33)

上編六朝詩律史諸問題考辨

第一章瀋約所賞魏晉五言詩的詩律標準(42)

一永明詩律與近體詩律之異同(42)

二瀋約所賞魏晉諸作的詩律情況(47)

三結語(55)

第二章吳聲西麯與永明詩律形成之關係(57)

一吳聲西麯的詩律分析(58)

二晉宋齊五言四句詩的詩律分析(66)

三晉宋齊五言四句詩與永明詩律之關係(71)

四小結(81)

第三章“王斌首創四聲說”辨誤(84)

一相關研究觀點分歧之檢討(84)

二王斌、王份、王彬關係辨(87)

三《四聲論》作者考(93)

四結語(98)

第四章大同句律形成過程及與五言詩

單句韻律結構變化之關係(99)

一由二五異聲到二四異聲:五言詩單句

律化進程的一個重要環節(101)

二漢代五言詩單句韻律結構的

常見類型及分布情況(105)

三謝靈運詩句式分布情況及與韻律特點之關係(109)

四永明三大詩人對單句韻律結構的不同趣尚(116)

五大同句律産生的創作背景(121)

六五言詩單句律化進程與錶意功
能發展的關聯性(126)

附錄(132)

中編唐代“齊梁體”詩考論

第一章盛唐“齊梁體”詩及相關問題(154)

一岑參“效齊梁體”詩的格律特徵(154)

二“齊梁調詩”與“齊梁調聲”(161)

三“吳體”非“齊梁體”辨(167)

四結語(180)

第二章唐開成年間齊梁格詩考論(183)

一白居易、劉禹锡所作“齊梁體”詩的體格特點(183)

二白集中“格詩”與“齊梁格詩”之關係(189)

三開成試詩變體之詩律學考察(198)

四開成年間“齊梁格詩”興盛之原因(203)

第三章唐開成試詩變體與文宗朝黨爭之關係(207)

一牛李黨爭及其文學觀(207)

二牛李黨爭對省試詩體格之影響(216)

三開成試詩變體的詩學意義(226)

四開成試詩改依“齊梁體格”之原因(233)

五結語(236)

第四章晚唐五代“齊梁體”詩歌的體格特徵(237)

一晚唐五代“齊梁體”詩的題材內容(237)

二晚唐五代“齊梁體”詩的詩律特點(239)

三《纔調集》所選溫庭筠“齊梁體”詩的體格特徵(250)

附錄(258)

下編唐集詩體分類研究

——以《白氏文集》為考察中心
第一章從日藏舊抄本考《白氏文集·前集》
的編撰體例(268)

一日藏白集舊抄本的文獻價值(269)

二日藏舊抄本與白集刊本編次形式之差異(276)

三《白氏文集·前集》前十二捲捲首舊貌之還原(280)

第二章《白氏文集》“古體”與“古調詩”之關係(284)

一《白氏文集》中“古體”與
“古調詩”的編次問題(284)

二梁陳隋唐人對“古體”、“古調詩”
詩體涵義之理解(289)

三《白集》“古體”概念與元稹詩體分
類觀念之關係(294)

第三章《秦中吟》非“新樂府”考論

——兼論白居易新樂府詩的體式特徵和
後人之誤解(302)

一從白集舊抄本編撰體例看《秦中吟》
與新樂府之關係(303)

二《秦中吟》與新樂府篇製寫法之異(307)

三郭茂倩對元白“新樂府”概念的藉用與引申(316)

四唐宋元明人對“古調詩”與樂府詩之彆的認識(322)

五清人對《秦中吟》詩體的誤判(326)

六現當代學者對中唐“新樂府”
創作活動的主觀誤讀(336)

七綜論(346)

附錄(351)

附編“中國古典詩歌聲律分析係統”

的研發過程和學術價值
第一章“中國古代詩歌聲律分析係統”

開發緣起和研製過程(356)

一軟件開發緣起(356)

二“中國中上古漢字音韻數據庫”的建立(358)

三“中國古典詩歌文本數據庫”的建立(361)

四“中國古典詩歌聲律分析係統”的研製(362)

第二章“中國古典詩歌聲律分析係統”的學術功能(366)

一先秦兩漢詩歌的聲律分析(366)

二魏晉南北朝詩歌聲律分析(367)

三唐五代近體詩聲律分析(379)

第三章“中國古典詩歌聲律分析係統”

的獨特創新和使用技巧(385)

參考文獻(387)

後記(407)
六朝聲律與唐詩體格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六朝聲律與唐詩體格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六朝聲律與唐詩體格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六朝聲律與唐詩體格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杜老師,大專傢!集大成之作

評分

很好的書,最近正在看。

評分

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

評分

京東快遞很贊,所以能在京東買盡量在這裏買。

評分

非常好,感謝京東,非常喜歡

評分

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

評分

!!!!!!!

評分

專業著作,值得購入。

評分

很好的書,最近正在看。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六朝聲律與唐詩體格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