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6
★【乐活系列】全系精彩图书:
阅读是我生命中的必需品。一刻不能阅读,我就会烦躁不安,就像一个瘾君子没有了毒品。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经典是人人都希望自己读过但就是不愿去读的东西。
——马克·吐温
世间万物,洗尽铅华之后,剩下的只有文学。
——魏尔伦
☆ “书是世界宝贵财富,是国家和历史的优秀遗产”,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有人认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 有人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思考和权衡。”
☆ 关于如何读书,有曰“书山有路勤为径”;也有人“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更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者。
☆ “年少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可见,面对浩淼书海,掌握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才是首要问题。跨越了时间、空间、职业、种族、性别,本书作者带领我们探索浩瀚书海。
★ 如果你需要一份独特而又全面的阅读清单,如果你需要大量深刻而又具体的阅读建议,本书便是你的不二之选!
海报:
《如何读一本书》从属于乐活系列。“乐活”系列是一套关于休闲生活的系列丛书。
《如何读一本书》这一册以一位屡获殊荣的小说家的视角,为我们揭示了书籍是如何吸引她以及如何影响她的生活与写作的。本书凸显了一场与文字的情感之旅,作者讲述的这个故事强调了文字的变革力量。
凯利·安娜·莫雷,屡获殊荣的小说家,曾获得2004年“休伯特教会奖”的“第1本Z佳小说奖”,2005年获得了“珍妮特文学小说奖”。
“幽默、狡黠、才华横溢、启迪人心”,这就是凯利·安娜·莫雷和她的作品。她带我们不断探索宇宙中无穷无尽的好书,而她写的书,也有资格进入我们的书单前100名。
——威蒂·伊玛利亚,杰出的毛利人作家
我带你去那儿
中学里的鲜血与勇气
恰好的平衡
经历
骏马
一个惊人天才的伤心之作
守望灯塔
现代主义秘史
财产
不可思议之年
一个巴掌能拍响
博物馆幕后
阅读日记
100部经典作品
致谢
我带你去那儿
“一本既没有图片也没有对话的书,到底有什么用呢?”爱丽丝想着。
——刘易斯·卡罗尔
高中学年结束之际,我一边填写大学申请表,一边陷入沉思:为何我的任何一张指定阅读清单上都没有朱迪丝·克朗茨(JudithKrantz)和雪莉·康兰(ShirleyConran)的作品?不仅没有我最喜欢的作家,而且连简·奥斯汀和勃朗特三姐妹的系列作品都没有。从学年伊始到那些遥远、难以想象、可悲而又无法避免的考试结束,我需要读很多、很多的小说,而那些小说的名字,我一个都没听说过。
暑假结束后,我和朋友凯瑟琳满怀刚入学的憧憬,一起买了大学一年级的课本:《20世纪文学》。回到宿舍,我穿过一堆堆杂物,摊开简·里斯(JeanRhys)的《藻海无边》(WideSargassoSea),兴致盎然地读了起来。这本书很薄,很快我就看完了。
如今回首曾经,我会觉得自己在那么年轻的时候就能接受这种文学著作的熏陶,真是一件幸运之事。这对我生活的影响可谓难以磨灭。但事实上,当时的我根本没看懂这本小说讲了什么,一知半解都没有。当然,如果当时我没有偷懒逃掉三场关于这部我现在才知道是经典之作(《藻海无边》是《简·爱》的前传)的讲座,一切就截然不同了。可惜,人生没有如果。
不过,我当时只有17岁,没有任何自己的想法。突然间,那些语言优美、思想深邃的书籍摆在我面前,我当然完全无法理解。我觉得自己是个“读书人”的想法已然幻灭。于是,我放弃了,就这样放弃了。
很奇怪,当时我竟然一度认为自己是个“读书人”。因为说实话,相较于我的朋友朱迪丝和雪莉来说,我真算不上是读书人。我对文学谈不上热爱。老实说,我根本不知道文学是什么。我从未受过马塞尔·普鲁斯特的熏陶,初次涉足成人世界前也未读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原著。的确,威尔伯·史密斯的作品在我儿童时代的阅读中占有相当的分量,但他们不是一回事。
大学教育在我的家庭里是一件不同寻常的事,但书籍不是。尤其是我妈妈这边的家人,都是读书人。不过,作为读书人,如果你只会读书,是无法成为学识渊博的人的。读书的人很多,却很少有人关心文学。他们完全无视弗吉尼亚·伍尔夫在现代主义诞生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对索尔·贝娄之于20世纪美国小说的影响也一无所知,更无法批判性地分析卡森·麦卡勒斯的小说。事实上,我直到30多岁时才真正学会阅读。鉴于我在大学里主攻英语,这实在有些说不过去。我之所以无法理解那些必读小说,原因很简单,就是觉得它们都很无聊,远不如朱迪丝或雪莉的小说有趣。不过,今时不同往日了。
过了将近10年的时间,我才像在孩童时代读懂《小马驹》系列以及在青少年时期读懂《四个女孩的秘密》一样读懂这些书。回归读书人的旅程漫长而艰巨,其中一些事情令我印象深刻,包括在古典教育、各类高校礼仪、公平的工作以及尴尬的失业等方面的尝试。其间,我还创作了一些作品,虽然数量不多,但余愿足矣。
本书关乎阅读也关乎写作,对此我无须分辩。每本书都有一位作者。无论是你从书店里挑选的小说,还是你从图书馆的书架上取下来的小说,它们都不是孤儿。为了使人受到熏陶,小说作者塑造了一个世界。同时,这位作者也希望人们能够爱上他完全凭借自己的双手创作出来的精华。一本书充其量是由1000个微不足道的选择构成的商品,目的都是吸引读者,使之沉醉在阅读的海洋中,不受外界干扰。阅读不仅是走进书中那一尘不染、安分守己的世界,而且是探知书籍背后那参差不齐、混沌一片的万事万物。
本书的创作源于一次偶然的对话和几个巧合的时机—创作不经常由此而来吗?之前,一份全国性报纸在编写一份冗长的清单,记录有史以来最优秀的100本书,要求民众提交他们心中排名前10的书籍,很多人参与其中,但我没有。除却此类清单总是反复预测、甚是烦人外,上帝知道,主要因为我觉得自己的人生才刚过一半。坦白说,我只挑出5本,其中还有至少两本是儿童读物。我觉得这种清单毫无意义。《我的朋友弗利卡》从未打算过与《魔戒》《达·芬奇密码》以及《圣经》这类书争夺最优秀的100本书的位置。然而,此事却让我想起了30多年来,从我识字起就对我很重要的那些书。我想,应该就是那些或者优秀精彩,或者糟糕透顶的书,使我如今成了一名作家吧。
然后,阿波出版社来电,向我抛出了橄榄枝。经过几封来往邮件,我不仅设法说服他们,也说服自己,如果文学大师玛丽·奥哈拉和吉利·库珀对我这样的作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那么,人们一定有兴趣了解他们的书—那些具有变革意义的书以及其他无论如何都有点用的书。
作家之所以要广泛阅读,其原因之一是我们要为自己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办法。我并不是在批评其他作家。剽窃?抄袭?现在我们称之为:后现代主义!如今,这不仅被完全接受,而且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怪异”的小说作品层出不穷。它们由个性鲜明又年轻有活力的作家执笔,内容庞杂,情节冗赘,让人根本无法理解。其实,我也一直在收集千奇百怪的小说,其中妮科尔·克劳丝的《恋爱史》和卡梅尔·贝尔德的《蓝鸟咖啡馆》是我目前最喜欢的两部。
现代主义秘史
经典是人人都希望自己读过但就是不愿去读的东西。
——马克·吐温
不久前,按照原定计划,我开始回顾自己读过的作品,对20世纪的经典著作深深痴迷。我不仅读了体现时代特征的小说,还读了很多默默无闻的作家创作的优秀小说,他们追随、支持、创造了现代主义,并共同努力,为文学带来了永恒的变化。出于篇幅简洁的考虑,文学变化这部微型历史只追踪了发生在英国和美利坚合众国的运动。然而,现代主义及其衍生的后现代主义对全球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每个国家都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现代历史和风格独特的各类书籍,甚至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我们。
新文学和20世纪初的万事万物一样,回应着外部的各种力量。当今世界日新月异,人们的愿望也随之改变。阅读早就不再局限于优雅的客厅,高等学府不仅瞬间融入了新兴中产阶级的教室,也融入了他们的厨房。于是乎,中产阶级们想看清自己,看清种种挑战,而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挑战,从他们读过的书中就可以看出来。
小说始终充当着人类的一面镜子,但创作它的方法却千变万化。作家们开始重新审视叙事技巧。有些技巧逐渐消逝,比如描述场景和人物、概括情节和直陈主题。语言和语法的试验作用越发强烈。“叙事要掷地有声”的观念变得真切而坚实,取代了作家们原本一贯追求的“言辞恰当”的观念。同时,新体裁层出不穷,像新发明一样速度极快,而这带来的结果是,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创作的《世界大战》和其他极富想象力的科幻小说风靡全球。
当然,渗透进文学的外部力量在不同国家之间不尽相同。美国的现代主义就秉持着全然不同的偏见,比如非裔美国人的境况和早期的民权运动,再比如,俄国现代主义就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斯大林主义的束缚。甚至两次世界大战对文学的影响在不同的国家之间也有天壤之别。
在英国,战争和大英帝国的衰落几乎摧毁了某类阶级体系,而这类体系正是英国文化的根基。阿诺德·贝内特的小说中描绘了中产阶级在英格兰中部小镇上过着寡淡而狭隘的生活,而约瑟夫·康拉德的作品中也刻画了帝国主义对人们身体和心理的影响。作品从寡淡而狭隘的生活发展到负疚感、英雄主义和帝国主义,主题都是同样沉重的,足可见当代文化表达着新的现实。
与此同时,詹姆斯·乔伊斯正在爱尔兰埋头创作,期待为小说带来彻底的变革。他的第一部主要作品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描绘了一幅爱尔兰下层阶级的生活画卷,就题材来说颇有挑衅的意味。小说描绘的人物顺其自然,作者没有刻意增加其思想的复杂性。乔伊斯创造并完善了“意识流”的表现手法,给予后世像我一样的作家以强烈的震撼感。我的第一部小说《容光焕发》得以问世,就要感谢乔伊斯创作的《尤利西斯》及其塑造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狂野女性摩莉·布卢姆,为我指明了写作的方向。
如果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会随着旧阶级体系的土崩瓦解而得以蓬勃发展,那么,大西洋两岸的妇女和知识分子也会欢呼雀跃。大概从1905年起,一批作家和艺术家经常到伦敦的一个郊区聚会,他们的聚会让我们认识了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和布鲁姆斯伯里集团。虽然该团体成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但直到双方的敌对行动停止,伍尔夫这位来自中产阶级的女性才得以在家接受教育,由父亲教授,然后她才得以开始写作。在她的小说《达洛威夫人》和《到灯塔去》中,她运用詹姆斯·乔伊斯的意识流手法,阐释了信仰体系的崩塌,以及转化作用对她笔下的人物生活,尤其是女性生活的影响。新西兰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在这场小说变革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她聪明绝伦,幽默诙谐,风流又痴迷时尚,使伍尔夫对她赞不绝口(不是因为同为女作家)。甚至于偶尔,凯瑟琳还为她最好的朋友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作品《恋爱中的女人》和《虹》提供创作的灵感。
与此同时,现代主义在美国的表现方式则完全不同。奴隶制早已废除,但种族主义仍大行其道。20世纪初,美国黑人文学开始在哈勒姆(纽约的黑人住宅区)蓬勃发展,涌现的主流作家有兰斯顿·休斯和佐拉·尼尔·赫斯顿,从此,美国黑人的呼声登上了历史舞台。然而,种族主义及其深刻的影响并不是黑人作家一展身手的唯一领域。威廉·福克纳,这位南方白人将奴隶制看作侵扰南部的罪魁祸首,他创作的大部分小说,如《喧哗和骚动》和《我弥留之际》,虚构了一个位于密西西比州的小镇约克纳帕塔法(这个名字源自美国杰斐逊县老地图上的美洲土著的地名)。福克纳塑造的南方人以及这些南方人遗留下来的内疚和隐忍的贵族品格,影响了形形色色的作家,如卡森·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1940年)和唐娜·塔特(《小朋友》,2002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源源不断的美国作家加入了巴黎蓬勃发展的艺术社区。他们找到了战前定居法国的小说家兼评论家格特鲁德·斯泰因,聚集在他的周围。斯泰因将这群作家称为“迷惘的一代”。欧内斯特·海明威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太阳照样升起》讲述了一群无家可归的美国人逃亡欧洲,在战后一片狼藉的绝望中找寻信仰的故事。
相比之下,另一位“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人物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关注的则是美国人在“咆哮的20年代”所过的生活,这是一段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到1929年10月24日华尔街股市出现崩盘的大萧条时期之间的短短几年的繁荣岁月。在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他刻画了美国梦的价值观如何在物质主义和阶级划分中走向了堕落。菲茨杰拉德创作故事情节的方式及其刻画的强烈视觉感受,均突出了电影对小说创作的影响正在与日俱增。
文学著作还远不止这些。达希尔·哈米特和雷蒙德·钱德勒在20世纪30年代开创了硬汉派侦探小说写作。在那个时代里,人们争相阅读他们的作品,盛况堪比当今李查德和乔纳森·凯勒曼创作的惊悚小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个社会阶层都涌现了大量作家,尝试性写作也是遍地开花。有时,他们的创作取得新的突破,但有时,为了追求效果完美,他们仅仅是把旧的作品翻新一下。比如,英国作家安东尼娅·苏珊·拜厄特就是通过巧妙地引用其他文学艺术作品,从而使其创作的小说大获成功的。她的妹妹玛格丽特·德拉布尔,还有饱受争议的珍妮特·温特森也都是如法炮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版的小说,如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就像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在那个时代的影响一样,激发了满腔怒火的读者纷纷涌向书店。我们喜欢被激怒。亚历克斯·哈利的作品《根》,这部刻画美国黑人奴隶的小说,一下子成为脍炙人口的畅销书。谭恩美的作品《喜福会》(TheJoyLuckClub),使美籍华人和他们的生活经历成为主流。那时,在英国的移民社区里,不断涌现着著名的小说家,比如简·里斯和萨尔曼·鲁西迪,还有卡利尔·菲利普斯、石黑一雄、扎迪·史密斯、安德烈娅·利维、莫妮卡·阿里……
用当代充满惊讶的目光去观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变化是很难的,因为在今天看来,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是自然而然取得的进步。但当你独自观察这些书时,仍有充足的理由为之感到震惊。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如今读来仍具有挑战性。如果你不认同我的看法,那就试着读读她的作品《奥兰多》吧。就语言和想象天赋而言,只有和她同类的英国小说家安吉拉·卡特可称得上是后现代幻想、色情和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风格也与之相近。卡特于1992年去世,享年51岁。在她去世后,萨尔曼·鲁西迪写下这样一句话:“英国文学失去了它高贵的魔法师,更失去了它仁慈的王后。”
与之相媲美的还有简·里斯的《藻海无边》和安德烈娅·利维的《小岛》(SmallIsland)。两部作品的主题大致相同,且均由来自加勒比的作家创作,但在20世纪,对这两部作品的看法却截然不同。里斯的小说,无论是在写作风格上还是在故事的呈现上都十分怪异,读者不得不思考才能了解更多。相比之下,利维的小说,创作时间滞后了近40年,虽然和里斯的小说不相上下,但读者却反馈平平。我猜,她的小说追求的是读起来不费神而卖起来不费力。
随着小说市场的日益商业化,这一追求似乎变成了行业准则。如今,小说成了待“转移”的“产品”,为了迎合公众喜欢大版面和崇尚娱乐性的口味,小说出版更是声势浩大,捞金无数。我不禁纳闷,《达洛威夫人》《藻海无边》,甚至伊妮德·巴格诺尔德创作的相当怪诞的小说《玉女神驹》(NationalVelvet)还会获得当今出版商的青睐吗?但我仍持乐观的态度。我认为,尽管出版的书籍数量如此之多,文学也并未完全消失。文学只是躲在炒作的背后,而炒作往往和畅销书作家如影随形,有了炒作,他们才能保持每年出一本书的刻板规律。优秀和权威书籍仍“处于”不断的创作当中。每一天,世界各地的作家都在默默耕耘,不是因为我们想赚更多的钱,让账户余额满满当当(尽管多数作家背地里都对这一目标垂涎欲滴),而是因为我们想改变这个世界,更重要的是,我们想流芳百世。
……
【乐活系列】如何读一本书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乐活系列】如何读一本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乐活系列】如何读一本书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