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藝術》(月刊)創刊於1996年,由人民音樂齣版社主辦。
《鋼琴藝術》設有“中外音樂傢”、“名傢名麯”、“音樂評論”、“大師講座”等經典欄目與“考級輔導”、“教學研究”、“賽事評述”、“專傢答疑”、“國際琴壇”、“CD唱片盒”等反映國內外鋼琴藝術領域理論與實踐新成果的個性欄目,使《鋼琴藝術》以特有的知識性、實用性和趣味獲得瞭國內外眾多鋼琴教師和學生們的青睞。
《鋼琴藝術》被劍橋科學文摘社ProQeust數據庫收錄。
訪談錄Dialogue
4崇拜與熱愛音樂—瑪塔·阿格裏奇訪談錄 訪談者/ 莉昂妮·路易斯編譯/ 郭小蘋校譯/ 郭麗君
名傢名麯Great Musicians & Master Pieces
11百年琴韻—中國鋼琴創作的第二次高潮(四) 文/ 梁茂春
18列夫·奧柏林(十四) 文/ 索菲亞·亨托娃英譯/ 瑪格麗塔·格列波夫編譯/ 清閑寺
21為音樂奉獻一生的俄羅斯鋼琴傢和教育傢—懷念維剋多·梅爾紮諾夫 文/ 鄭麗莎
教學研究Research on Teaching
25鋼琴活動的“指揮中樞” 文/ 國曜麟
31鍵盤尺寸新解讀 文/ 卡羅爾·裏昂 編譯/郭麗君
音樂評論Music Reviews
38非同凡響的鋼琴交響樂 文/ 周銘孫
CD唱片盒CD Reviews
41貝多芬三十二首鋼琴奏鳴麯錄音版本巡禮(四) 文/ 王遒
隨筆·感悟Jottings and Comprehension
50無心生來的音樂有心竊取的聲音 文/ 趙穗康
53鋼琴的東方魂 文/ 張朝
琴壇樂訊News from The Music World
56夢想起航—中國音樂學院附中鋼琴學科建立十五周年迴顧 文/ 鬍小雪
58文化積澱從根做起—“貴州首屆鋼琴師資研修班”綜述 文/ 謝承峯
60國際琴壇 編譯/ 覃琰
崇拜與熱愛音樂
—瑪塔·阿格裏奇訪談錄
訪談者/ 莉昂妮·路易斯
編譯/ 郭小蘋 校譯/ 郭麗君
側記
亞曆山德羅·馬紮木托和他的導師瑪塔·阿格裏奇
文/亞曆山德羅·馬紮木托
我總喜歡欣賞、聆聽世界著名演奏傢的唱片錄音,並從中學習這些音樂大師們精巧演繹作品的高超手法。在我早年學習彈奏拉威爾《小奏鳴麯》時,就希望首先找到這首樂麯的錄音聽一聽。有一天,我在父親所珍藏的那些音樂CD中尋找,卻竟然意外地發現瞭瑪塔·阿格裏奇錄製的拉威爾《夜之幽靈》。我至今依然記得那天當我聽完錄音後,如癡如醉地沉浸在阿格裏奇那具有獨特魅力的音樂中。阿格裏奇是位真正的偉大鋼琴藝術傢,不愧為人們頂禮膜拜並尊稱她為 “鋼琴女祭司”。我曾一遍又一遍地反復聆聽、欣賞她所演奏的這首樂麯,她的演奏是那麼神奇充滿活力、新鮮感、明亮如鏡,同時更蘊含著扣人心弦的音樂戲劇性。
但讓我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是,當我第一次親眼見到這位“鋼琴女祭司”阿格裏奇—我心中無限崇拜的偶像後,我的命運也隨之改變瞭。2011年,我參加瞭著名的“布佐尼國際鋼琴比賽”並順利通過預選賽。但當時我並不知道在這屆鋼琴比賽的最後決賽中,阿格裏奇正好擔任那屆“布佐尼鋼琴比賽”的評委主席。要知道長久以來,我多麼渴望能有機會聆聽她的音樂會,可如今竟是她先聆聽瞭我的演奏,我當時激動的心情真是難以言錶。
2011年的“布佐尼國際鋼琴比賽”設有一個特殊奬項,要把“魯德維奇奬”(Lodovici Prize)頒發給在此次決賽演奏中最具有“藝術獨特性”的比賽選手。最後,阿格裏奇選擇我榮獲這一重要奬項。我也因為獲得瞭這一特殊奬項後,從此展開瞭廣闊美好的前程。為此我獲得錄製齣版個人獨奏CD的寶貴機會,並因此獲得“國際古典音樂唱片專輯奬”。我並榮幸得到阿格裏奇的邀約,參加“盧加諾音樂節”舉辦的“瑪塔·阿格裏奇係列音樂會”演齣。
自從我參加“布佐尼國際鋼琴比賽”預選賽,並在意大利波爾紮洛市參加決賽時有幸遇到阿格裏奇,我的人生與事業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展現在我眼前的是一片光明,前程似錦。因此我衷心感激阿格裏奇的指導幫助,並從心裏十分敬重、信任她。她是年輕的藝術傢和導師們夢寐嚮往與崇拜的鋼琴女王!
作者介紹:
莉昂妮·路易斯(Leonne Lewis),擔任多種職務,她既是鋼琴傢,又是音樂記者,同時也是位鋼琴講師。她長期擔任《鋼琴鍵盤》期刊的編輯顧問,她所參與編輯的書刊曾在美國與歐洲等地齣版。路易斯同時也是維也納“羅薩裏奧鋼琴比賽”的評委。目前她擔任加利福尼亞教師協會主辦的《加利福尼亞音樂教師》期刊的編輯。
亞曆山德羅·馬紮木托(Alessandro Mazzamuto),27歲,意大利鋼琴傢。曾在美國達拉斯市的“南衛理公會大學”的“梅多斯學校藝術係”就學並獲得演奏文憑。曾師從於卡羅爾·裏昂和華金·阿楚卡羅。近日,當一位法國報紙記者詢問瑪塔·阿格裏奇,請她推薦十位當今她最喜歡的纔華橫溢的世界優秀年輕鋼琴傢名字,阿格裏奇推薦的這些名字其中就包括瞭亞曆山德羅·馬紮木托(意大利)、丹尼爾·特裏馮諾夫(俄羅斯)、比阿特麗斯·拉勒(意大利)、王羽佳(中國)、塞爾吉奧·天普(委內瑞拉)等。
……
作為一個資深的古典樂迷,我一直對音樂理論和作麯技法抱有濃厚的興趣,而本期《鋼琴藝術》的深度文章恰好滿足瞭我的求知欲。那篇對德彪西《前奏麯》的分析,簡直是讓我醍醐灌頂。作者不僅細緻地剖析瞭樂麯的和聲運用、鏇律走嚮,還結閤瞭德彪西當時的創作理念,比如他如何打破傳統調性束縛,如何運用色彩性的和聲來營造意境。我特彆喜歡他將樂麯中的某些片段比作印象派繪畫的筆觸,比如利用半音階的模糊感來描繪朦朧的景象,這種類比非常貼切,讓我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音樂的畫麵感。此外,雜誌還刊載瞭幾篇關於和聲學原理的科普文章,雖然我並非專業人士,但作者的講解深入淺齣,條理清晰,讓我對一些之前模糊的概念有瞭豁然開朗的感覺。比如,他用通俗易懂的例子解釋瞭“色彩和弦”和“十二音體係”的由來和特點,讓我覺得音樂理論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學術,而是充滿趣味的智力遊戲。
評分這期《鋼琴藝術》的選麯和麯目介紹,簡直是給我枯燥的練習生活注入瞭一劑強心針!我最近正在練習肖邦的練習麯,感覺有些瓶頸,這期的“練功房”欄目正好提供瞭幾個新的角度。文章詳細地剖析瞭肖邦《革命練習麯》的幾個技術難點,比如快速跑動、雙手交替的技巧,並給齣瞭非常具體的練習方法。作者並沒有直接告訴你“怎麼練”,而是告訴你“為什麼這麼練”,比如他解釋瞭某個樂句需要某種指法纔能更流暢地彈齣,或者某個和弦連接需要通過特殊的放鬆練習來解決。這讓我不再是盲目地重復,而是帶著目的去練習,效率也提高瞭不少。另外,雜誌還推薦瞭幾首適閤進階演奏的麯目,這些麯目我之前可能覺得難度太大,但經過介紹,我發現它們在技術和音樂性上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而且風格多樣,包括斯卡拉蒂的奏鳴麯和拉威爾的《鏡子》。讀完這些介紹,我仿佛看到瞭新的練習目標,也對自己的鋼琴學習之路充滿瞭期待。
評分說實話,我平時對一些比較前沿的鋼琴演奏技巧研究不太關注,但這期的《鋼琴藝術》關於“數字時代下的鋼琴演奏”的專題,徹底刷新瞭我的認知。文章深入探討瞭AI技術在鋼琴演奏中的應用,一開始我以為會很枯燥,但作者的闡述方式非常生動有趣,他分析瞭AI如何模仿大師的演奏風格,甚至生成全新的樂麯,這讓我對“人工智能”這個概念有瞭更具象化的理解。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文章並沒有一味地推崇技術,而是強調瞭人類演奏傢在情感錶達、即興創作方麵的不可替代性。其中一個觀點我非常贊同:技術是工具,而情感是靈魂。AI可以精準地復製音符,但它無法復製鋼琴傢內心深處的悲喜交織。此外,雜誌還采訪瞭幾位年輕的跨界音樂傢,他們將電子音樂、爵士樂等元素融入古典鋼琴演奏,創造齣令人耳目一新的風格,這讓我看到瞭鋼琴藝術未來發展的更多可能性。我以前總覺得鋼琴演奏是很“傳統”的藝術,現在纔知道它也可以如此“現代”和“大膽”。
評分這期《鋼琴藝術》真是太及時瞭!我最近剛入手瞭一架新鋼琴,正愁著不知道該從何下手,這本雜誌簡直就是我的“及時雨”。開篇的那篇關於鋼琴保養的文章,我簡直是逐字逐句地讀,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原來平時覺得隨意的擦拭動作,背後也有這麼多講究,比如用什麼樣的布料,力度該如何掌握,甚至連擦拭的方嚮都有說道。特彆是關於琴鍵的清潔,以前我總是用濕布擦,現在纔知道那樣容易讓琴鍵變形,甚至影響音色。文章還詳細介紹瞭不同材質的琴鍵(象牙、塑料)如何護理,這對我選擇維護方式太有幫助瞭。還有關於調律的頻率和重要性,以前我總覺得隻要還能彈就行,但這篇文章讓我深刻認識到,定期調律不僅能保證音準,更能保護鋼琴內部的機械結構,延長它的使用壽命。最讓我驚喜的是,雜誌還附贈瞭一份簡易的鋼琴擺放指南,考慮到室內濕度、溫度、光照對鋼琴的影響,以及如何選擇一個最佳的擺放位置,避免陽光直射和空調齣風口,這對於我這種租房黨來說,簡直是福音。總而言之,這期的《鋼琴藝術》在實用性上做得非常齣色,讓我這個鋼琴新手也感覺自己離“專業”又近瞭一步。
評分我一直對古典音樂的“幕後故事”特彆感興趣,而這期的《鋼琴藝術》在這方麵給我帶來瞭意想不到的驚喜。那篇關於肖邦創作時期的文章,簡直是把我帶迴瞭那個風雲激蕩的年代。作者通過考證大量的曆史文獻和信件,生動地描繪瞭肖邦在巴黎的創作環境,包括他的人際交往、他對當時社會思潮的看法,甚至是他對咖啡館的鍾愛。我特彆喜歡其中對《夜麯》創作背景的分析,原來其中一首著名的《夜麯》竟然是在一個寂靜的夏日午後,肖邦在花園裏聽著蛐蛐的叫聲時獲得的靈感。這種將音樂創作與生活細節相結閤的敘述方式,讓我對肖邦的作品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不再是冰冷的代碼,而是充滿瞭情感與生命力的藝術結晶。另外,雜誌中關於20世紀初幾位著名鋼琴傢的訪談摘錄也十分精彩,那些泛黃的紙張似乎承載著曆史的迴響,他們對演奏技巧、對音樂理解的獨到見解,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讀完這篇文章,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去重聽那些被提及的作品,相信會有全新的感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