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數韆年前的古文明一直在苦難與榮耀中前行。這不得不引發人們對古羅馬曆史的思考:這個國傢到底憑什麼主宰西方世界,又是怎樣一次次在血淚中裂變?意大利能發展到今天,究竟憑的是什麼?讓你愛不釋手的意大利簡史,可使你在曆史的迷霧中找到答案!
內容簡介
什麼是羅馬精神?古羅馬為什麼會主宰西方世界?文藝復興對歐洲産生瞭哪些影響?怎樣透過古羅馬遺産看意大利?讀完意大利簡史,洞知意大利一切!
作者簡介
江樂興,男,圖書策劃人,曾齣版過《世界名校之旅》《不可不知的50所美國一流大學》《不可不知的50所歐洲一流大學》《哈佛鍛煉學生的300個推理遊戲》等。其中,《螞蟻的生存哲學》被新聞齣版總署推薦為2008年度100本優秀青少年讀物。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我寜可當一輩子小漁村的首領,也不願意平庸地走進羅馬。
——彼得大帝
剋文提裏烏斯·瓦魯斯,還我軍團。
——屋大維
勉強的和平也比正義的戰爭受人歡迎。
——亞曆山大二世
讓敵人在仇恨我們的同時懼怕我們。
——卡利古拉
在我們那頁燦爛的曆史中,將添上更加光榮的一頁,而且奴隸們最後將會用自己身上的鐐銬鍛冶成鋒利的寶劍,把寶劍亮給他們自由的兄弟們看。
——加裏波第"
目錄
第一章意大利文明的起源
002 遠古的迴憶:意大利人的起源
003 揭開伊特魯裏亞人的神秘麵紗:伊特魯裏亞文明
004 羅馬文明的先驅:古希臘文明的起源
008 古希臘文明的輝煌:古風時代
017 希臘文明的最後輝煌:伯羅奔尼撒戰爭與亞曆山大帝國
第二章奴隸製時代的意大利
028 古羅馬的起源:狼孩的傳說與羅馬城的建立
030 羅馬共和國的雛形:王政時代的羅馬
033 世界上第一個共和國:羅馬共和國正式確立
037 戰爭機器的啓動:羅馬的擴張與徵服亞平寜半島
040 羅馬確立地中海霸主地位:布匿戰爭與馬其頓戰爭
045 疆域的鞏固與治理:改革與發展
049 奴隸們對羅馬共和國的反抗:斯巴達剋起義
第三章羅馬帝國的輝煌
054 羅馬帝國的實際建立者:愷撒大帝
058 羅馬帝國正式開啓:奧古斯都屋大維
062 羅馬帝國的持續繁榮:和平時期
068 羅馬帝國由盛轉衰初現:“三世紀危機”
072 宗教對羅馬帝國的影響:基督教的傳播
076 龐大帝國的分裂:東、西羅馬帝國正式分裂
078 日耳曼民族大遷徙:匈奴入侵帶來的影響
081 蠻族輪番攻陷羅馬: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085 人類文明的璀璨明珠:羅馬文明
第四章中世紀封建時代的意大利地區
092 狄奧多裏剋的成就:東哥特王國的興亡
100 倫巴德人對意大利的統治:倫巴德王國與東羅馬帝國的對峙
103 意大利半島最重要的標誌:教皇國的建立
106 查理曼帝國的攻擊:倫巴德人的滅亡
110 查理曼帝國的分裂:亞平寜半島的紛亂
116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進攻:腓特烈一世六徵意大利
119 十字軍東徵:教皇發起的“聖戰”
125 神聖羅馬帝國再次來襲:恐怖的腓特烈二世
130 城邦國傢:意大利獨具特色的邦國時代
135 肆虐歐洲的魔鬼:黑死病
第五章文藝復興與近代意大利
140 黑暗時代初現曙光:“文藝復興”的齣現
152 率先發現美洲的意大利人: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156 黑暗年代:淪為戰場的亞平寜半島
165 宗教改革:歐洲開始覺醒
170 理性時代:啓濛運動中的意大利
175 統一意大利的建立:意大利統一運動
189 野心勃勃的意大利:對外殖民的開始
第六章兩次世界大戰中的意大利
194 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歐洲: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歐洲局勢
197 “一戰”中的意大利:得不到戰爭紅利的戰勝國
203 意大利法西斯的建立:墨索裏尼的上颱
206 “二戰”中的意大利:殘酷的戰爭與“幽默”的意大利
220 現代意大利的最終確立:意大利共和國的建立
精彩書摘
《一本讓你愛不釋手的意大利簡史》:
現在不但在他們的石棺上找到瞭宴會的畫麵,還齣土瞭大量的器皿。他們已經開始喝酒、吃魚、吃肉,並且佐以香料,甚至齣現瞭大量的服飾和配飾。
伊特魯裏亞人直到羅馬共和國時代的前期還存在於亞平寜半島。他們的文明開始衰落後,開始被新興的羅馬人所攻擊。直到3世紀被羅馬人徹底擊敗,並趕齣瞭領地,這裏成瞭羅馬的殖民地,伊特魯裏亞人慢慢融入瞭羅馬人中。據現在考古學推測,伊特魯裏亞人並沒有統一的政府,而是由11個城邦或者自治市組成聯盟。在伊特魯裏亞人沒落後,意大利曆史上最輝煌的一個文明:羅馬文明登上曆史舞颱。
羅馬文明的先驅:古希臘文明的起源
羅馬文明雖然時間比希臘文明要長,傳播的範圍要廣,可是在最早期的曆史時期內,實際上歐洲隻有一個最早的文明,那就是愛琴文明,由剋裏特文明和邁锡尼文明組成,是最早希臘文明的起源。如果說羅馬文明和希臘文明是一種繼承關係,那麼愛琴文明則為整個歐洲文明的開端,為後來的希臘文明和羅馬文明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剋裏特文明
剋裏特文明又被稱為“米諾斯文明”,是整個古希臘文明的起點,也是歐洲最早的文明中心,齣現於邁锡尼文明時代之前的青銅時代。剋裏特島在前2500年左右進入金石並用的時期,宮殿建築的興起是最重要的代錶。不但如此,考古學傢還在這裏的遺跡上發現瞭早期的象形文字和綫形文字,標誌著這裏已經進入瞭階級社會,並且建立起瞭奴隸製的城邦。
直到前1900年,剋裏特島上齣現瞭大量的新建宮殿群,至前1700年,這裏達到瞭剋裏特文明的全盛時期。不但如此,剋裏特島有著發達的商業,它有一個與希臘本土邁锡尼文明、塞浦路斯島、敘利亞、小亞細亞、古埃及、伊比利亞半島及美索不達米亞通商的網絡。它還與古埃及保持著緊密的聯係。
但是由於前1450年剋裏特島被希臘人人侵,最終導緻瞭整個文明的衰落。從此,愛琴海文明慢慢從剋裏特島這個中心轉移到瞭希臘本土的邁锡尼。
邁锡尼文明
邁锡尼文明是古希臘青銅時代的文明,它繼承瞭剋裏特文明之後成瞭古希臘的又一大文明,並且在統治範圍、影響力等各方麵都超越瞭剋裏特文明,它因為建立在伯羅奔尼撒半島的邁锡尼城而得名。邁锡尼文明的建立者是希臘人的一支阿卡亞人,他們建立的國傢同樣擁有華麗的宮殿。其中有特色的是他們的墓葬,曆史學傢和考古學傢用墓穴的形式將邁锡尼的王朝劃分為竪穴墓王朝和圓頂墓王朝。
邁锡尼人所使用的文字被稱為“綫形文字B”,這種文字已經被近代學者成功解讀,因此我們得以更多地瞭解到當時的一些曆史信息。邁锡尼文明的主要代錶是邁锡尼古城,也叫邁锡尼衛城。衛城是邁锡尼建築最突齣的成就之一,它不僅有王宮和城堡的作用,而且是一個城市的中心,這對後來希臘文化的影響極為深遠,比如著名的雅典衛城。
……
前言/序言
"作為世界曆史文化長河裏的一顆明珠——意大利,其實有很多值得我們瞭解的東西。歐洲文明的起源是在希臘,但是真正的發揚,卻是羅馬文明。由羅馬起源的羅馬帝國可以說是歐洲曆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帝國。其留下的製度、哲學以及藝術,直到今天都被我們認為是人類文明的瑰寶。
雖然意大利今天已經不再是歐洲的中心、世界的中心,可是實際上每次隻要我們說到歐洲文明的發源、歐洲人的形成,其實都離不開意大利這塊寶貴的地區給人類所帶來的財富。而意大利這個地區,自古就擁有齣産大師、齣産文化的土壤,所造就的文化引導歐洲人開始瞭兩個偉大的時代。
從羅馬城的誕生,到整個地中海地區,可以說在歐洲的古代,造就瞭歐洲人最早的國傢觀念和璀璨文化。而文藝復興時期,又使意大利這塊神奇的土地,在文化藝術上産生瞭無數的大師,正是由於他們對希臘- 羅馬文化的復興,纔使歐洲進入瞭資本主義,開始瞭大航海,造就瞭今天西方文明的輝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把意大利這塊土地稱為歐洲的文化中心並不為過。
隨著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歐洲進入瞭長達近韆年的黑暗的中世紀,似乎曾經驍勇善戰的羅馬人已經消失不見瞭。隨著意大利進入邦國時代,雖然本土邦國之間還爆發過很多戰爭,可是已經無法恢復羅馬帝國時期的榮光瞭。而14 世紀至16 世紀的文藝復興,純粹是文化、藝術上的復興。
直到19 世紀,在羅馬帝國被滅掉一韆多年後,亞平寜半島終於重新歸於一統,建立瞭屬於自己的意大利王國,它就成瞭今天意大利的前身。可是從19 世紀意大利重新統一後,幾乎就再也沒打贏過任何戰爭,雖然是一個發達國傢,可是軍隊戰鬥力的低下程度令人瞠目結舌,絲毫讓人不敢相信這是那個曾經橫掃三大洲的羅馬人的後代。
那麼從古羅馬的建立,一直到今天的意大利重新屹立在世界上這2000 多年究竟發生瞭什麼?為什麼會使意大利人産生如此大的改變?這個發展齣瞭輝煌古文明的國傢,那些美輪美奐的雕塑和宮殿的主人,他們是原來的羅馬人嗎?這些都值得我們仔細研究。"
意大利簡史:從羅馬帝國的輝煌到現代的復興 本書聚焦於意大利半島綿延數韆年的曆史進程,深入剖析塑造瞭現代意大利乃至整個西方文明的關鍵事件、思想與人物。這不是一部枯燥的編年史,而是一場跨越時空的旅程,帶領讀者領略這片土地上文明的興衰更迭、藝術的絢爛綻放以及民族精神的艱難孕育。 第一部分:文明的搖籃與帝國的崛起 (公元前8世紀 – 公元476年) 本書開篇,我們將目光投嚮亞平寜半島的早期定居點,探討伊特魯裏亞文明的神秘麵紗及其對早期羅馬文化的深遠影響。隨後,故事的主角——羅馬,以其獨特的城邦政治模式,逐步完成瞭對意大利的統一。 我們詳細描繪瞭羅馬共和國時期激烈的階級鬥爭、精妙的法律體係的構建(如《十二錶法》),以及它如何通過三次布匿戰爭確立瞭地中海霸權。共和國的衰亡並非偶然,本書深入分析瞭格拉古兄弟的改革嘗試、馬略與蘇拉的軍事獨裁,最終導嚮凱撒的崛起與奧古斯都建立的元首製。 進入羅馬帝國時期,我們不再僅僅關注軍事擴張,而是著重考察“羅馬和平”(Pax Romana)下帝國內部的社會結構、經濟脈絡和文化融閤。從奧古斯都的黃金時代,到五賢帝的穩定統治,再到戴剋裏先和君士坦丁的改革,我們審視瞭帝國如何通過復雜的官僚體係和強大的基礎設施(道路、水道)維持其龐大疆域的運轉。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基督教的興起與最終成為國教的漫長過程,這對後世歐洲的精神麵貌産生瞭決定性的影響。 然而,盛極必衰。本書細緻考察瞭帝國晚期麵臨的內部腐敗、經濟危機、邊境壓力,以及最終西羅馬帝國在公元476年走嚮終結的曆史必然性,為進入中世紀做瞭鋪墊。 第二部分:中世紀的分裂與教權的興盛 (公元5世紀 – 14世紀) 西羅馬帝國覆滅後,意大利半島並未迎來統一的曙光,反而陷入瞭持續的分裂與外族入侵的動蕩時期。我們描繪瞭哥特人、倫巴底人、拜占庭勢力在半島上的拉鋸戰,這使得意大利喪失瞭政治上的連貫性,卻意外地催生瞭地方力量的萌芽。 在這個時代,教皇權力的崛起是意大利曆史的核心議題。本書將闡述教皇如何利用政治真空,從一個精神領袖轉變為世俗的君主,尤其是在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授職權之爭”中,教權達到瞭其曆史巔峰。 與此同時,北方的城邦開始悄然復蘇。隨著貿易路綫的重塑和十字軍東徵帶來的商業機會,威尼斯、熱那亞、比薩等海上共和國憑藉其無與倫比的航海能力和金融頭腦,積纍瞭驚人的財富。本書將詳細剖析這些城邦共和國的獨特政治結構——寡頭統治、商人議會,以及它們如何通過精明的貿易壟斷,為即將到來的文藝復興積纍瞭物質基礎。 南部的變化也同樣引人注目,諾曼人徵服西西裏和意大利南部,建立起一個相對統一的、具有文化包容性的國傢結構,為理解意大利南部的曆史特性提供瞭重要的參照係。 第三部分:文藝復興的曙光與城邦的黃金時代 (14世紀 – 16世紀初) 本書的中間部分集中於文藝復興的爆發。這不是一次簡單的文化迴歸,而是一場深刻的思想、藝術和人文精神的革命。我們將探討佛羅倫薩在美第奇傢族贊助下的文化繁榮,分析彼特拉剋、薄伽丘等人如何重新發掘古典人文主義,將關注點從神轉嚮人本身。 藝術部分,我們將深入解析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等巨匠的作品,不僅僅是分析他們的技巧,更是探究他們的作品如何反映瞭文藝復興時期對個體價值和完美形式的追求。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作為對現實政治的冷峻剖析,在那個充斥著城邦間陰謀與戰爭的時代,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本書將對其進行深度解讀。 然而,城邦的輝煌伴隨著長期的政治脆弱性。當法國和西班牙等新興中央集權民族國傢崛起時,意大利城邦的鬆散聯盟和內部衝突暴露無遺。查理八世的入侵標誌著意大利戰爭的開始,將半島徹底拖入歐洲大國的角力場,文藝復興的黃金時代也隨之走嚮尾聲。 第四部分:衰落、分裂與外族統治的陰影 (16世紀 – 18世紀) 在哈布斯堡王朝和西班牙的統治下,意大利經曆瞭長期的政治停滯和經濟衰退。本書探討瞭宗教改革對意大利南部的衝擊,以及西班牙治下西西裏和那不勒斯王國的發展模式。 這一時期,雖然政治上受製於人,但意大利的文化和科學領域仍有亮點。巴洛剋藝術在羅馬達到瞭巔峰,展現齣與早期文藝復興截然不同的激情與戲劇性。在科學領域,伽利略的貢獻為現代物理學奠定瞭基礎,他的抗爭也摺射齣受製於教廷的知識分子所麵臨的睏境。 18世紀的啓濛運動在米蘭和那不勒斯等地産生瞭影響,改革思想開始滲透到貴族和知識精英階層中,為後來的民族覺醒埋下瞭伏筆。 第五部分:民族的構建與現代意大利的誕生 (19世紀 – 20世紀初) 拿破侖的徵服,雖然帶來短暫的統一,卻也播下瞭民族主義的種子。維也納會議後,意大利被劃分為多個由外國勢力控製的邦國,這激發瞭“復興運動”(Risorgimento)的激情。 本書詳盡敘述瞭加富爾的政治智慧、馬誌尼的理想主義、加裏波第的軍事傳奇,以及薩伏依王朝在關鍵時刻扮演的角色。我們分析瞭1861年意大利王國建立的過程及其麵臨的巨大挑戰:南北經濟的巨大鴻溝、國內的保王黨與共和派的衝突、以及教皇對新王國的抵製(“羅馬問題”)。統一後的意大利如何努力實現工業化,並逐步走嚮殖民擴張的道路,都將是重點探討的內容。 尾聲:動蕩中的現代化 (20世紀至今) 進入20世紀,意大利加入瞭第一次世界大戰,盡管取得瞭勝利,但戰後社會矛盾尖銳,“被騙取的和平”引發瞭普遍的不滿。本書詳細分析瞭墨索裏尼法西斯主義的興起背景,探討瞭這種極權主義意識形態如何利用民族主義和對昔日羅馬輝煌的懷舊情緒,迅速控製國傢。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慘敗,意大利從軸心國陣營的退齣,以及隨後殘酷的內戰,共同催生瞭1946年共和國的建立。本書最後考察瞭戰後意大利的“經濟奇跡”(Il Boom Economico),民主製度的鞏固,以及意大利作為歐洲主要力量在冷戰格局下的地位。我們也將審視當代意大利在全球化、歐盟一體化背景下麵臨的持續性挑戰,從政治不穩定到經濟結構轉型,為理解這個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國傢提供全麵的曆史視野。 全書旨在提供一個連貫、深入的視角,揭示意大利如何在地理、政治、宗教和藝術的復雜交織中,塑造齣它獨一無二的文化遺産與民族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