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过程,大致可以区分为差异化明显的两个发展阶段。一阶段存在于工业化初期甚或延及至中期。此时,农业自身并不具备逃离马尔萨斯陷阱和实现“起飞”的条件,其发展必须借助于“工业化”等外部力量的驱动。或者说,该阶段农业发展的突出特征是外生性或被动性。但是,当经济发展越过工业化中期特别是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及后期时,农业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完全改变了,农业发展的目标开始转向投资收益率与现代产业趋同的现代农业建设方面。这一阶段,内在因素对于农业发展的决定意义逐渐凸显出来。因为,没有人力资本要素或现代农民,现代农业的资源结构、技术体系、企业化组织和商业化运营是难以设想的。相对于前一阶段,后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无疑是其关键性发展要素的内生性。郭剑雄著的《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发展(上下)/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学术文库》上卷和下卷,分别讨论的是前述农业发展两个阶段的问题。
作者简介
郭剑雄(1956-),陕西府谷人。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和润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兼任陕西省外国经济学学会、区域经济研究会和陕西省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主要从事农业发展、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清华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南开学报》《中国农村经济》和《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10篇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26篇次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复印,多篇被《新华社内参》《经济研究参考》等摘登。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等出版《人口生产转型与内生农业发展》《劳动力选择性转移下的中国农业发展》《二元经济与中国农业发展》等学术著作II部。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多项。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l项、二等奖3项,获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
内页插图
目录
《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发展·上卷:被发展的农业》
前言
第一部分 要素替代
第一章 生产函数转变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第二章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典模型
第三章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泛工业化模型
第四章 物质资本深化与农业产出增长——中国的经验证据
第五章 超越土地的农业发展
第二部分 技术进步
第六章 农业技术的诱致变迁模型
第七章 农业技术进步:类型扩展及演进趋势
第八章 经济全球化下的农业技术进步
第九章 中国农业技术进步路线和机制选择
第十章 中国农业技术进步效率评价
第三部分 结构转变
第十一章 结构转变背景下的农业发展
第十二章 农业外部结构与内部结构的演化
第十三章 开放条件下的农业结构转变
第十四章 中国农业结构的双重调整
第十五章 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目标间的协调
第四部分 制度变迁
第十六章 农业发展的制度含义
第十七章 开放条件下的农业制度变迁
第十八章 中国农业土地制度的创新
第十九章 中国土地规模经营模式的选择
第五部分 外生动力
第二十章 工业化驱动与农业发展
第二十一章 国际化冲击与农业发展
第二十二章 城市化协同与农业发展
第二十三章 政策支持与农业发展
第六部分 发展模式
第二十四章 农业发展:多维含义下的实现路径
第二十五章 中国农业发展的协同创新模式
第二十六章 中国农业的发展进程与成长路径
《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发展·下卷:走向内生发展》
第一部分 劳动力“逆淘汰”的背后
第一章 劳动力选择性转移下的农业发展机制
第二章 劳动力“逆淘汰”与农业产出增长的“悖论”——非技能偏态技术进步与质量过剩劳动力假说及其检验
第三章 劳动力“逆淘汰”背后的农业技术进步机制
第四章 选择性转移与人力资本深化:理论及经验证据
第五章 择优迁移、教育深化与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六章 劳动力转移的选择性与中国农业发展的前景
第七章 工业化、选择性就业与农民的职业化
第二部分 人口转型及其影响
第八章 工业化进程中人口生产量质偏好的转型
第九章 人口转型:来自中国农村家庭的经验
第十章 生育率下降与农村女孩教育的逆歧视性增长
第十一章 人力资本、生育率与中国农业发展——基于1995-2005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第十二章 人口转型、技术进步与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增长
第十三章 人口转型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基于西北地区农户经验数据的分析
第十四章 人口转型、人口质量红利与农业发展——以中国东部地区为例
第十五章 人口转型、红利结构变迁与现代农业增长——来自21个高水平工业化国家的经验
第三部分 走向内生发展
第十六章 人力资本均衡态转变与农业发展
第十七章 人力资本、生育率与内生农业发展——兼论工业化中后期的农业发展动力
第十八章 人口偏好逆转、家庭分工演进与农民收入增长——马尔萨斯模型的扩展及其应用
第十九章 人力资本门槛与农业增长的多重均衡:理论及中国的经验证据
第二十章 人口生产转型、要素结构升级与现代农业成长
第二十一章 从马尔萨斯陷阱到内生增长:工业化与农业发展关系再认识
第二十二章 工业化、人口转型与长期农业增长的差异化路径
第四部分 二元结构演化
第二十三章 内生增长要素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初步分析
第二十四章 人力资本、生育率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
第二十五章 公平教育、竞争市场与收入增长的城乡分享
第二十六章 人力资本非农化配置下的二元经济发展——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的扩展研究
第二十七章 人口转型与二元结构演化:多国经验证据
第二十八章 农村人口转型与二元结构演化:中国的经验证据
精彩书摘
《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发展(套装上下册)》:
综合上述四个方面,我们可以把宏观上农业技术进步路线的选择依据归纳为三条原则:(1)解束性原则。要求技术路线选择必须以资源赋予条件为依据,就是要求通过技术创新形成相比丰裕的资源对稀缺资源的替代,从而缓解稀缺资源对农业发展形成的瓶颈约束。缓解瓶颈资源的约束,是技术创新的本质,也是资源条件成为技术进步路线选择依据的根本原因。(2)先进性原则。农业发展目标的超前性,决定了农业技术手段的选择必须着眼于目标实现的未来,当前的技术类型选择必须有利于未来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所选择的农业技术应当具有先进性,特别是在将农业现代化明确作为农业发展目标的条件下更要求如此。(3)适用性原则。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与农业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对农业技术变革路线的制约,要求所选择的农业技术类型必须具有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适用性,不能脱离实际地照搬别人的经验。
……
前言/序言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始,我专注于发展经济学农业发展方向研究。多年来的研究形成的一个基本认识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这一艰难而长期的过程,大致可以区分为差异化明显的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存在于工业化初期甚或延及至中期。此时,农业自身并不具备逃离马尔萨斯陷阱和实现“起飞”的条件,其发展必须借助于“工业化”等外部力量的驱动。或者说,该阶段农业发展的突出特征是外生性或被动性。但是,当经济发展越过工业化中期特别是进人工业化中后期及后期时,农业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完全改变了,农业发展的目标开始转向投资收益率与现代产业趋同的现代农业建设方面。这一阶段,内在因素对于农业发展的决定意义逐渐凸显出来。因为,没有人力资本要素或现代农民,现代农业的资源结构、技术体系、企业化组织和商业化运营是难以设想的。相对于前一阶段,后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无疑是其关键性发展要素的内生性。
本书(上卷和下卷)是我过去农业发展研究主要成果的汇集。巧合的是,大致以10年为界,20年的研究工作也可以划分出两个阶段。前10年,基于研究的立足点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中国农业(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农业),形成的成果主要对应于前述农业发展第一阶段的问题。后10年间,中国现代农业建设日益紧迫地提上日程,研究重心也相应地转向第二阶段的内生发展主题。本书的上、下两卷,分别讨论的是农业发展两个阶段的问题,分别汇集的也是我前后大致两个10年间的研究成果。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了真实反映我对农业发展问题认识的历程,本书在汇集整理时,未对早期形成的研究成果的观点和数据作出订正或更新,尽管现在看来缺憾颇多。
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发展(套装上下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