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20世纪初期的中国内忧外患。在国族主义思潮影响下,知识界的精英们急于掌握边疆人群概况并计划将其纳入现代国家体系,以创立中华民国、建设中华民族。
《文学与人类学文库·文学与人类学之间:20世纪上半叶西南民族志表述反思》选择20世纪上半叶西南民族志文本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在中华民国建设过程中,中国知识分子在西方的科学理念下,如何利用现代民族学、人类学知识去发现和表述西南的地方文化与少数民族,以及这种表述的意义与作用。
《文学与人类学文库·文学与人类学之间:20世纪上半叶西南民族志表述反思》力图通过对近代区域性民族志的分析,展示民国知识界如何在西方人类学的影响下创建出关于本土文化的新表述类型。
作者简介
王璐,四川遂宁人,生于1976年,文学博士。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文化艺术学院副教授、“文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校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文学人类学研究。主持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民国时期西南民族志表述反思研究》、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20世纪下半叶西南民族志研究》等项目。
内页插图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中西语境下的民族志
第一节 从ethnography到民族志
第二节 古代表述与近代认知
第二章 西南民族志概述
第一节 特定时空下的西南民族调查
第二节 文本类型与体例
第三章 汉语民族志溯源:我族与他族
第一节 “志”体表述与中原“史”观
第二节 溯源:由“蛮夷”到“同胞”
第三节 历史·民族史·民族志
第四节 “科学民族志”与溯源研究
第四章 夷汉分类:区分与认同
第一节 地理交通:分类的起点
第二节 分类层级及表述
第三节 西南民族分类的相关讨论
第五章 文化表述:“落后”边胞与“现代”国民
第一节 差异与认同
第二节 初民社会与原始信仰
第三节 传统服饰与现代“性”观念
第六章 民族志与“观西南”
第一节 新西南:从新文体到新观念
第二节 观西南:民族记录与文本表述
第三节 “化”西南:从教化到同化
结论
附录1民国期刊部分相关论文文献
附录2相关访谈学者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序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假设开始被学界重新审视,民族志的传统范式也逐渐受到质疑,被认为出现了普遍和深刻的“表述危机”①。有学者甚至预言“科学民族志”将被淘汰,“实验民族志”会成为下一个时期的主流。②面对这种挑战,有必要总结民族志自近代以来在中国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由此推进学人的相关认知,从而为民族志的未来历程重定根脉。正因为如此,以学术史反思的视野来读王璐专著《文学与人类学之间-20世纪上半叶西南民族志表述反思》,无疑会有多重的意义。
在我看来,由王著引出的话题,至少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问题一:民族志对于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何在
作为一个特定的外来词语,“民族志”对应的是ethnography。该词在早期也译为“人种志”。所以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汉语与西语(目前以英语为主)两个语言世界的动态对话。其中,“志”的含义在汉语世界古已有之;“民族”和“人种”则实为外来。在汉语的书写传统里,作为次一级的文献类型,“志”一方面与地位高贵、代表官修话语的“史”相对,以陪衬、对照和充实正史的典范意义;另一方面又在王权正史的映照下通过对地方、异族或次等级文化事象的记事书写,完成“大一统”结构中对边缘类型的教化表述。这时的“志”,可称为汉语文类中的“次文类”“准历史”。这样,近代以后的一些中国学人用“民族志”(或“人种志”)翻译西语的ethnography,一开始就包含了对其具有从属地位的认定和暗示。结合西方的学术语境来看,这样的翻译也符合该词与History的对照和区分。因为与History相比,“志”的基本特征是不仅缺乏进步(进化)而且没有自觉,因而只能是扁平的、被动的,不能称为“史”。正是以此为前提,到了后殖民时代,才会有学者撰写专著,特别揭示不同体裁后面的分类鸿沟,那就是:“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参见Eric Wolff,Europe and the People without History,1982)。
所以说近代以后引进汉语世界的“民族志”,作为越来越广泛使用的文类和体裁乃至社会科学的普遍范式,不仅关涉书写倾向和话语政治,而且关涉文化表述后面不同思想谱系的沿袭命运。因此,我认为目前需要反思的第一个问题,是认真梳理和分析在英、汉及其他不同的语言世界中,“民族志”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和功能,至今发生了如何的演变。
文学与人类学文库·文学与人类学之间:20世纪上半叶西南民族志表述反思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