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20世紀初期的中國內憂外患。在國族主義思潮影響下,知識界的精英們急於掌握邊疆人群概況並計劃將其納入現代國傢體係,以創立中華民國、建設中華民族。
《文學與人類學文庫·文學與人類學之間:20世紀上半葉西南民族誌錶述反思》選擇20世紀上半葉西南民族誌文本進行分析,旨在探討,在中華民國建設過程中,中國知識分子在西方的科學理念下,如何利用現代民族學、人類學知識去發現和錶述西南的地方文化與少數民族,以及這種錶述的意義與作用。
《文學與人類學文庫·文學與人類學之間:20世紀上半葉西南民族誌錶述反思》力圖通過對近代區域性民族誌的分析,展示民國知識界如何在西方人類學的影響下創建齣關於本土文化的新錶述類型。
作者簡介
王璐,四川遂寜人,生於1976年,文學博士。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文化藝術學院副教授、“文學文化研究所”所長,校學術帶頭人,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及文學人類學研究。主持2011年國傢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民國時期西南民族誌錶述反思研究》、2016年國傢社科基金西部項目《20世紀下半葉西南民族誌研究》等項目。
內頁插圖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中西語境下的民族誌
第一節 從ethnography到民族誌
第二節 古代錶述與近代認知
第二章 西南民族誌概述
第一節 特定時空下的西南民族調查
第二節 文本類型與體例
第三章 漢語民族誌溯源:我族與他族
第一節 “誌”體錶述與中原“史”觀
第二節 溯源:由“蠻夷”到“同胞”
第三節 曆史·民族史·民族誌
第四節 “科學民族誌”與溯源研究
第四章 夷漢分類:區分與認同
第一節 地理交通:分類的起點
第二節 分類層級及錶述
第三節 西南民族分類的相關討論
第五章 文化錶述:“落後”邊胞與“現代”國民
第一節 差異與認同
第二節 初民社會與原始信仰
第三節 傳統服飾與現代“性”觀念
第六章 民族誌與“觀西南”
第一節 新西南:從新文體到新觀念
第二節 觀西南:民族記錄與文本錶述
第三節 “化”西南:從教化到同化
結論
附錄1民國期刊部分相關論文文獻
附錄2相關訪談學者
參考文獻
後記
前言/序言
20世紀70年代以來,人類學的研究方法與理論假設開始被學界重新審視,民族誌的傳統範式也逐漸受到質疑,被認為齣現瞭普遍和深刻的“錶述危機”①。有學者甚至預言“科學民族誌”將被淘汰,“實驗民族誌”會成為下一個時期的主流。②麵對這種挑戰,有必要總結民族誌自近代以來在中國的理論和實踐意義,由此推進學人的相關認知,從而為民族誌的未來曆程重定根脈。正因為如此,以學術史反思的視野來讀王璐專著《文學與人類學之間-20世紀上半葉西南民族誌錶述反思》,無疑會有多重的意義。
在我看來,由王著引齣的話題,至少包括下列幾個方麵。
問題一:民族誌對於推進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意義何在
作為一個特定的外來詞語,“民族誌”對應的是ethnography。該詞在早期也譯為“人種誌”。所以我們首先要麵對的是漢語與西語(目前以英語為主)兩個語言世界的動態對話。其中,“誌”的含義在漢語世界古已有之;“民族”和“人種”則實為外來。在漢語的書寫傳統裏,作為次一級的文獻類型,“誌”一方麵與地位高貴、代錶官修話語的“史”相對,以陪襯、對照和充實正史的典範意義;另一方麵又在王權正史的映照下通過對地方、異族或次等級文化事象的記事書寫,完成“大一統”結構中對邊緣類型的教化錶述。這時的“誌”,可稱為漢語文類中的“次文類”“準曆史”。這樣,近代以後的一些中國學人用“民族誌”(或“人種誌”)翻譯西語的ethnography,一開始就包含瞭對其具有從屬地位的認定和暗示。結閤西方的學術語境來看,這樣的翻譯也符閤該詞與History的對照和區分。因為與History相比,“誌”的基本特徵是不僅缺乏進步(進化)而且沒有自覺,因而隻能是扁平的、被動的,不能稱為“史”。正是以此為前提,到瞭後殖民時代,纔會有學者撰寫專著,特彆揭示不同體裁後麵的分類鴻溝,那就是:“歐洲”與“沒有曆史的人民”(參見Eric Wolff,Europe and the People without History,1982)。
所以說近代以後引進漢語世界的“民族誌”,作為越來越廣泛使用的文類和體裁乃至社會科學的普遍範式,不僅關涉書寫傾嚮和話語政治,而且關涉文化錶述後麵不同思想譜係的沿襲命運。因此,我認為目前需要反思的第一個問題,是認真梳理和分析在英、漢及其他不同的語言世界中,“民族誌”具有什麼樣的意義和功能,至今發生瞭如何的演變。
文學與人類學文庫·文學與人類學之間:20世紀上半葉西南民族誌錶述反思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