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安防视频监控系统设备剖析与解读

现代安防视频监控系统设备剖析与解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雷玉堂 著
图书标签:
  • 安防监控
  • 视频监控
  • IPC
  • NVR
  • 前端设备
  • 后端设备
  • 网络视频
  • 安防技术
  • 图像处理
  • 行业应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13165
版次:1
商品编码:1219300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现代安防监控实用技术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92
字数:78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概述了现代安防视频监控技术,然后分章节直接地全面完整而系统地剖析与解读了一个实用的现代安防视频监控系统各个部分设备的理论基础、工作原理、优缺点及其实用技术与方法,最后还剖析了现代安防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评估与选用等。本书共9章:现代安防视频监控系统概论;安防视频监控中使用的光源和光学系统;安防视频监控系统前端摄像机;安防视频监控系统前端的配套设备;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传输设备;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控制处理设备;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终端设备;现代安防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评估等。

作者简介

雷玉堂,男,教授,武汉大学(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光电专业创始人,中国光电与安防技术专家,被誉为“中国安防行业技术书的领军人物”。研究方向为光电、安防与金融防伪。

目录

目 录
第1章 现代安防视频监控技术概述 1
1.1 安全防范技术简介 1
1.1.1 安全防范技术的基本概念 1
1.1.2 安全防范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层次 4
1.1.3 安全防范技术的特点与发展方向 6
1.2 安防视频监控技术 9
1.2.1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10
1.2.2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结构模式 14
1.2.3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几种特殊组成方式 16
1.2.4 安防视频监控技术的特点与发展方向 20
1.3 现代安防智能视频监控技术 24
1.3.1 现代安防智能视频监控技术的基本概念 24
1.3.2 现代安防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25
1.3.3 现代安防智能视频监控技术的特点与发展方向 26
第2章 安防视频监控中的光源和光学系统 29
2.1 监控场景的光学特性 29
2.1.1 监控场景的照度 29
2.1.2 监控场景的对比度 30
2.1.3 监控场景物体的反射特性 31
2.2 安防视频监控中的光源 31
2.2.1 光源的发光特性 31
2.2.2 自然光源 33
2.2.3 人造光源 34
2.2.4 红外光源 39
2.2.5 安防视频监控光源的选用 43
2.3 光学成像系统及其特性参数 45
2.3.1 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位置关系 46
2.3.2 光学成像系统的分辨力与分辨率 47
2.3.3 光学成像系统的功能及其特性参数 49
2.4 安防视频监控的摄像镜头 55
2.4.1 常用的摄像镜头 55
2.4.2 特种光学镜头 59
2.4.3 非球面镜头 62
2.4.4 摄像镜头的选用 65
第3章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前端摄像机 70
3.1 CCD摄像机 70
3.1.1 CCD黑白摄像机 70
3.1.2 CCD彩色摄像机 72
3.1.3 CCD摄像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76
3.1.4 CCD摄像机的功能及其调整 80
3.1.5 摄像机的正确使用与镜头的安装调整方法 88
3.1.6 用光学低通滤波器(OLPF)技术提高取像质量 90
3.1.7 DSP与SOC摄像机 92
3.2 CMOS摄像机 97
3.2.1 CMOS摄像机的组成及原理 97
3.2.2 CMOS摄像机的种类 100
3.2.3 第3代CMOS-DPS摄像机 102
3.2.4 CMOS摄像机的优缺点 104
3.2.5 CMOS摄像机在超宽动态摄像中的优势 104
3.2.6 CMOS摄像机在高清与智能视频监控中的优势 107
3.3 几种特殊的新型摄像机 110
3.3.1 一体化与高速球型摄像机 110
3.3.2 超宽动态摄像机 112
3.3.3 24h全天候摄像机 116
3.3.4 紫外摄像机 117
3.3.5 X射线摄像机 119
3.3.6 360°全景摄像机 122
3.3.7 十字标尺摄像机 124
3.3.8 高清智能网络摄像机 126
第4章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前端配套设备 131
4.1 摄像机的防护罩与支架 131
4.1.1 一般防护罩 131
4.1.2 特种防护罩 136
4.1.3 支架 137
4.2 云台 138
4.2.1 水平云台 139
4.2.2 全方位云台 140
4.2.3 特殊型云台 143
4.2.4 球形云台 145
4.3 终端解码器 148
4.3.1 终端解码器的工作原理 148
4.3.2 解码器的抗干扰与自动复位 149
4.3.3 解码器的实用电路与实际连接 151
4.3.4 解码器的协议和波特率等的选择设置 153
4.4 前端其他配套设备 154
4.4.1 CCD摄像机电源 154
4.4.2 以太网供电(PoE) 156
4.4.3 监听器 157
4.5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防雷 157
4.5.1 雷电过电压的基本特性及防雷技术措施 158
4.5.2 抗雷电过电压的基本元器件 160
4.5.3 均压、接地、屏蔽、隔离等综合防护 166
4.5.4 视频监控设备的防雷措施与实际安装 171
第5章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传输设备 176
5.1 光纤光缆传输方式 176
5.1.1 光纤与光缆 176
5.1.2 光纤传输系统的组成及其特点 181
5.1.3 光纤传输系统的设计 183
5.1.4 光纤多路视频信号传输 186
5.1.5 光端机 188
5.2 电线电缆传输方式 189
5.2.1 双绞线或双芯线传输技术 189
5.2.2 标准同轴电缆传输技术 192
5.2.3 非标准电缆长线传输技术 197
5.3 无线传输方式 204
5.3.1 微波传输 204
5.3.2 无线移动网络传输 207
5.3.3 宽带无线传输 211
5.3.4 4G与5G移动通信技术 222
5.3.5 红外光波传输 234
5.4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网络传输、交换和控制及其互连结构 236
5.4.1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网络传输、交换和控制的基本要求 237
5.4.2 连网系统的构成及与其他系统的互连 239
5.4.3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网络互连结构 241
5.4.4 实时视频的网络传输 244
第6章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处理控制设备 248
6.1 微机控制系统 248
6.1.1 微机控制系统的结构 248
6.1.2 主控制器及控制键盘 249
6.1.3 通信接口方式及其选择 251
6.1.4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及其抗干扰 257
6.1.5 微机控制系统的干扰及其解决措施 260
6.2 视频切换器及模拟与数字视频矩阵切换主机 263
6.2.1 普通视频切换器 263
6.2.2 分组式切换器 265
6.2.3 模拟式视频矩阵切换主机 266
6.2.4 数字式视频矩阵切换主机 268
6.3 视频分配、放大、画面分割及图像处理器 271
6.3.1 视频分配器 271
6.3.2 视频放大器 273
6.3.3 多画面图像分割器 274
6.3.4 数字多工与图像处理器 277
6.4 云台镜头防护罩控制器 278
6.4.1 云台控制器 278
6.4.2 镜头控制器 279
6.4.3 云台镜头防护罩多功能控制器 281
6.5 其他控制处理设备 282
6.5.1 时间日期发生器与字符叠加器 283
6.5.2 点钞数据与客户面像视频叠加显示器 287
6.5.3 电梯楼层显示器 288
6.5.4 视频移动检测器 290
6.6 视频信号的编码压缩处理 294
6.6.1 常用的压缩编码方法 294
6.6.2 图像压缩的国际标准 297
6.6.3 H.264与H.265图像编码压缩标准 301
6.7 视频编码器与视频服务器 309
6.7.1 视频服务器的组成原理及特点 309
6.7.2 视频编码器的组成及原理 312
6.7.3 视频服务器与视频编码器的区别 313
第7章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终端设备 314
7.1 平板显示器 314
7.1.1 液晶(LCD)显示技术 315
7.1.2 等离子体(PDP)显示技术 319
7.1.3 LED(发光二极管)阵列显示器 323
7.1.4 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326
7.1.5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显示器 330
7.2 大屏与投影显示器 338
7.2.1 硅基液晶投影显示器 338
7.2.2 使用数字微镜器件的DLP投影显示器 341
7.2.3 光阀投影显示器 343
7.2.4 激光投影显示器 346
7.2.5 大屏与投影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 350
7.3 3D立体显示技术 351
7.3.1 眼镜3D立体显示技术 352
7.3.2 裸眼3D立体显示技术 354
7.3.3 真3D立体显示技术 355
7.4 磁存储录像设备 364
7.4.1 磁性记录与重放的基本原理 364
7.4.2 硬磁盘录像机DVR 366
7.4.3 网络存储技术 368
7.4.4 高效存储技术与RAID 372
7.4.5 软件定义存储与云存储 381
7.5 固态存储录像设备 387
7.5.1 半导体存储器特点、类型与结构 387
7.5.2 快闪存储器 390
7.5.3 固态硬盘SSD 392
7.6 光电存储录像设备 393
7.6.1 光盘存储技术 394
7.6.2 大容量光带存储技术 405
7.6.3 全息存储技术 407
7.6.4 超高密度光电存储技术 409
7.7 其他终端设备 414
7.7.1 视频印像机 414
7.7.2 打印机 415
7.7.3 自动拨号电话机 416
7.7.4 警号和警示灯 416
第8章 移动式安防视频监控系统 417
8.1 移动式安防视频监控系统概述 417
8.1.1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特点与类型 418
8.1.2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与连网系统的关系 421
8.1.3 移动网络选择原则 421
8.1.4 移动式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422
8.1.5 移动式视频监控系统的特点及应用 424
8.2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所依赖的关键技术 427
8.2.1 无线视频传输网络链路及组网技术 427
8.2.2 高效率、抗干扰的视频编/解码技术 428
8.2.3 数据管理与数据安全技术 428
8.3 车载式无线移动视频监控系统 429
8.3.1 车载式无线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429
8.3.2 智能车载DVR的组成及原理 431
8.3.3 智能车载DVR的特点 432
8.4 几种车载式无线移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实现方案 433
8.4.1 公交车无线移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实现方案 433
8.4.2 校车无线移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实现方案 436
8.4.3 长途客车无线移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实现方案 438
8.4.4 长途货车无线移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实现方案 440
8.5 公共安全突发事件无线移动智能视频监控车系统 442
8.5.1 公共安全突发事件无线移动智能视频监控车的智能功能 443
8.5.2 公共安全突发事件无线移动智能视频监控车系统实现方案 444
8.5.3 无线移动智能视频监控车的应用范围 444
第9章 安防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446
9.1 安防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必备功能与实现方法 446
9.1.1 安防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必备功能 446
9.1.2 安防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实现方法 449
9.2 安防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产品形态 451
9.2.1 智能网络摄像机 451
9.2.2 智能网络视频服务器DVS 452
9.2.3 智能网络DVR 453
9.2.4 智能分析处理平台 454
9.3 安防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 455
9.3.1 智能系统的基本构成与特点 455
9.3.2 智能系统的设计原则与步骤 457
9.3.3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探测识别事件的设计法则 460
9.3.4 智能系统探测、分析与识别的软件算法框架 462
9.3.5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 464
9.4 基于DSP的安防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 466
9.4.1 DSP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设计的功能与指标要求 467
9.4.2 基于DSP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结构及原理 467
9.4.3 基于DSP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硬件设计 468
9.4.4 基于DSP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469
9.5 安防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产品的智能化评估 473
9.5.1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产品的评估标准及方法 473
9.5.2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产品所需的评估及步骤 477
9.5.3 选购智能安防监控系统产品的原则与要点 478
参考文献 481

前言/序言

前 言

随着光电信息技术、微电子、微计算机及数字视频技术的发展,安防技术已由传统的模拟式向高度集成的小型化、数字化、网络化、高清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安全防范技术已从应用各学科技术的经典模式向以图像分析处理、识别与跟踪为核心的安全防范技术本身特点所需要的现代智能化模式转变。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许多学科由它的中心走向边缘,形成了不同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边缘科学,并表现出综合性的特点,而这些边缘科学都呈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例如,光电信息技术就是光学信息与电子信息相互发展的边缘科学技术,而现在的安全防范技术已由光电、电子、计算机、网络、通信等其他学科的应用技术,发展成为一专门的独立的学科技术。而这个学科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处于光电信息技术基础上与其他学科的边缘和多学科交叉。由安防新技术及系统系列精品丛书之四《安防&光电信息——安防监控技术基础》中的论述可知,安防监控技术的学科性质全面而确切的应该是:在光电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前沿学科的综合性的应用科学技术。

因为光(光学)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最基本的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以光子或光波作为信息载体的光电信息技术则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明显的优越性。尤其在高技术战争中,光电信息技术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如在预警、监视、侦察、观察、瞄准、通信、精确打击、作战效果评估、电子对抗等方面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使作战方式、部队编制和后勤供应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光电信息技术不仅全面继承兼容电子技术,而且具有微电子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能与更广阔的应用范围,从而成为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具有巨大冲击力的高新技术。

由于现有的安防技术(或工程)等有关专业,没有开设“光电信息技术”这一基础课程,因而在安防界出现了150条安防技术知识概念混淆不清与错误的问题(已在《安防&光电信息——安防监控技术基础》书中论述)。为此,受电子工业出版社的邀约,撰写一套现代安防监控实用技术丛书,也是光电信息学科-安防科学技术与工程专业系列丛书。该专业必学的技术基础课为《安防&光电信息安防监控技术基础》或《光电信息技术》,在此基础上必学的专业系列丛书为《现代安防视频监控系统设备的剖析与解读》、《现代安防视频监控系统设备的使用、维护与维修》、《现代安防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调试与验收》、《现代安防防盗防火探测报警系统设备的剖析与解读》、《现代安防目标识别与出入口控制系统设备的剖析与解读》等。

《安防视频监控实用技术》自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元月出版以来,深受安防界广大读者的喜爱而多次重印。为更好地适应读者与学生学习的需要,特将此书一分为三,更详尽地对系统设备进行剖析与解读。这三本书就是现在出版的《现代安防视频监控系统设备的剖析与解读》,以及将要出版的《现代安防视频监控系统设备的使用、维护与维修》与《现代安防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调试与验收》。

本书是在《安防视频监控实用技术》与《安防&光电信息——安防监控技术基础》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首先概述了现代安防视频监控技术,然后分章节全面、完整、系统地剖析与解读了一个实用的现代安防视频监控系统中各个部分设备的理论基础、工作原理、优缺点及其实用技术与方法,最后剖析了现代安防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评估等。本书具体内容分为9章:现代安防视频监控技术概论;安防视频监控中使用的光源和光学系统;安防视频监控系统前端摄像机;安防视频监控系统前端的配套设备;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传输设备;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控制处理设备;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终端设备;现代安防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评估等。

本书是现代安防监控实用技术丛书之一,也是光电信息学科-安防科学技术与工程专业系列丛书之一。它理论实践并重,内容系统全面、层次分明,可作为公安院校、安防院校及一些理工院校与职业技术学院的安防技术(或安防工程)、安防或安全管理、视频监控、智能建筑、智能交通、信息工程、光电工程、质量工程、网络工程、应用电视、应用电子等专业的本专科、硕士生教材与教学参考,也可供从事上述专业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与安防传媒人员工作参考。

本书是雷玉堂教授同其学生们及有关公司负责人共同完成的。其中,武汉乐通光电公司总经理罗辉,武汉昱升光器件公司总经理明志文,广州天网安防科技公司总经理邱亮南,公安部第3研究所郑国刚副研究员,海军工程大学教辅处处长白雪飞博士,美国HP新加坡公司高工、武汉乐通光电公司高新技术研究所特邀研究员雷军与黄晓曦博士,乐通光电深圳高新技术研究所的杨中东博士,周宇翔工程师分别参与编写了部分内容(恕不一一列举),本书大部分均为雷教授编写与统稿完成。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的相关书籍及技术资料,并根据本书体系的需要,在有的章节内采用了其中的部分内容,这些都将在书末以参考文献形式给出,在此向同行们表示最衷心感谢!但需说明的是,还有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由于未能准确查明原创作者及出处,因而未能在参考文献中列出,敬请谅解。欢迎与本人联系,以便更正。

由于光电信息与安防监控技术发展迅速,涉及的学科范围广,加上作者的知识局限,难免出现错误与不足,敬请专家学者、技术工作者、教师与学生们提出批评指正。


编著者

2017年3月



《智享安防:从感知到决策的智慧化变革》 在这个信息爆炸、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安全已不再是简单的物理隔离和被动防御,而是融入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向着智能化、主动化、精细化方向迈进。传统的安防系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基本的需求,但在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安全挑战时,显得力不从心。本书《智享安防:从感知到决策的智慧化变革》正是应运而生,旨在深入剖析和解读当前安防领域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重点聚焦于如何将“智慧”注入安防系统,实现从被动的信息采集到主动的智能决策,从而构建一个更加高效、精准、可信赖的智慧安防体系。 本书不是一本技术手册,也不是一款产品说明书,而是对当前安防行业发展趋势、核心技术演进、以及未来应用前景的全面梳理和深度探讨。我们试图跳出单纯的设备罗列和功能介绍,而是从宏观的行业视角出发,描绘一幅智慧安防的蓝图,引导读者理解这场变革的本质和价值。 第一部分:智慧安防的时代脉络与驱动力 在开篇,我们将回顾安防行业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模拟监控、数字监控,到高清化、网络化,再到如今的智能化,清晰地勾勒出技术进步的脉络。我们还将深入分析驱动这一变革的关键因素: 社会安全需求的升级: 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流动性增大、新型犯罪手段层出不穷,对安防的实时性、精准性、联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技术融合的催化: 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物联网(IoT)、边缘计算、5G通信等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为安防智能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政策导向的推动: 国家在智慧城市、公共安全、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战略部署,为智慧安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应用场景的拓展: 智慧安防的应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公安、金融、交通等领域,正快速渗透到智慧社区、智慧校园、智慧工厂、智慧零售、智慧医疗等各个行业。 我们将详细阐述这些驱动力如何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安防行业进入一个全新的智慧时代。 第二部分:智能感知:打破信息的孤岛,实现“看懂”世界 智慧安防的核心在于“感知”能力的飞跃。本书将重点探讨如何通过新一代的智能感知技术,让安防系统能够“看懂”周遭的环境,识别异常,理解行为。 智能视频分析(IVA)的进化: 目标检测与识别: 从简单的移动侦测到高精度的行人、车辆、人脸识别,以及特定物品(如枪支、危险品)的识别。我们将讨论其背后的算法原理(如CNN、YOLO、SSD等),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挑战与解决方案。 行为分析: 告别静态监控,迈向动态行为分析。例如,异常行为检测(摔倒、聚集、徘徊、攀爬、打斗)、轨迹分析、行为模式识别等。我们将深入分析这些技术如何帮助预测潜在风险。 场景理解: 结合多模态信息,如视频、音频、传感器数据,对复杂场景进行综合理解。例如,通过分析视频和语音,判断是否存在火灾、爆炸、群体性事件等。 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 智慧安防不再依赖单一的视频信息。我们将探讨如何融合来自摄像头、红外传感器、门禁系统、环境传感器、无人机、甚至社交媒体等各类信息源,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安全态势感知网络。 边缘智能的崛起: 强调将AI计算能力下沉到设备端(边缘计算),减少对中心服务器的依赖,实现实时处理、降低带宽消耗、保护隐私。我们将讨论边缘AI在前端设备(智能摄像头、智能门禁)中的应用。 第三部分:智能决策:从数据到洞察,实现“预见”与“应对” 仅仅具备强大的感知能力是不够的,智慧安防的关键在于如何将感知到的海量信息转化为有价值的决策依据,并实现智能化的响应。 大数据分析与挖掘: 海量视频数据的存储与检索: 介绍高效的存储方案(如云存储、分布式存储)和智能检索技术(如以图搜图、行为检索)。 关联分析与模式识别: 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挖掘隐藏的关联性,识别异常模式,预测潜在的风险点。例如,通过分析人流轨迹,预测拥堵点;通过分析车辆行为,识别潜在的交通违规或犯罪车辆。 趋势分析与预测: 利用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为预警和防控提供支持。 人工智能在决策中的作用: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模型: 解释如何利用这些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威胁判断、以及最优应对策略的推荐。 知识图谱与智能推理: 构建安防领域的知识图谱,实现复杂的关联分析和逻辑推理,辅助决策者做出更明智的判断。 主动预警与联动指挥: 告别被动报警: 强调如何通过智能分析,在事件发生前或初期阶段就发出预警,变被动响应为主动干预。 智能联动与协同作战: 介绍如何实现不同安防子系统(视频、门禁、报警、巡检)之间的智能联动,以及与应急指挥系统、公安系统等的协同,形成一体化的应急响应机制。 第四部分:智慧安防的应用场景与价值体现 本书将通过丰富的案例,展示智慧安防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及其带来的价值: 智慧城市: 城市治安防控、交通管理、应急响应、环境监测、公共设施安全等。 智慧社区: 智能门禁、视频监控、入侵检测、智能巡检、社区服务联动等,提升居民安全感和生活便利性。 智慧交通: 交通流量监测、违章抓拍、事故预警、车辆识别、行人安全保障等。 智慧金融: 营业网点安全、ATM机监控、防范金融犯罪、人脸识别支付安全等。 智慧工业: 生产安全监管、设备状态监测、防盗防破坏、危险区域管控等。 智慧零售: 商品防盗、客流分析、精准营销、客户行为分析等。 智慧校园: 校门管理、校园安全巡查、行为分析、紧急事件应对等。 我们将分析智慧安防如何在这些场景中,通过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 第五部分:构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安防生态 智慧安防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开放的生态和持续的创新。 开放平台与标准化: 探讨构建统一开放的安防平台的重要性,打破不同厂商设备之间的壁垒,实现互联互通。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深入分析在追求智能化的同时,如何有效保护敏感数据,规避隐私泄露风险。 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 强调对新型安防人才的需求,以及持续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在推动行业发展中的作用。 伦理挑战与社会责任: 探讨智慧安防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以及行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结语: 《智享安防:从感知到决策的智慧化变革》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安防技术的书,它更是一次关于安全理念的升级,一次关于技术赋能的探索。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对智慧安防的全面认知,理解其内在逻辑和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安全挑战,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和谐、智慧的社会。这本书适合于安防行业的从业人员、对智慧安防技术感兴趣的技术工程师、产品经理,以及关注社会安全和科技发展的广大读者。我们相信,通过对智慧安防的深入理解和有效应用,我们能够点亮平安之光,智享安心生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次入手一本《现代安防视频监控系统设备剖析与解读》,实在是太应景了!作为一名对智能家居和家庭安防一直颇有研究的用户,我总觉得家里的传统摄像头虽然能记录,但总少了点“智能化”的感觉,很多时候还需要手动去调出录像,或者担心画质不够清晰,夜视效果差强人意。我一直在寻觅一本能帮我系统性梳理市面上各类监控设备,并且能深入解读它们技术细节的书籍,希望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不同设备之间的优劣,以及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选购和搭配。比如,我一直对那种带AI分析功能的摄像头很感兴趣,不知道市面上到底有哪些主流的AI芯片方案,它们在人脸识别、行为分析方面能达到什么样的精度?还有,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监测需求,太阳能供电的监控设备是否可靠,续航能力如何?这本书在这些方面有没有给我一些启发和指导,让我能对这些“黑科技”有更直观的认识,不至于被各种概念所迷惑。毕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拥有一双“火眼金睛”去辨别真正实用的技术,才是省钱省力的关键。期待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为我解开这些疑惑。

评分

我是一位对科技产品充满热情的普通用户,家里的安防设备也在不断升级换代。这次了解到《现代安防视频监控系统设备剖析与解读》这本书,我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关于家用安防的实用信息。比如,现在市面上很多家用摄像头都宣称具备“云存储”、“本地存储”等功能,它们在安全性和隐私性方面有什么区别?如何选择一个既能方便查看录像,又能有效保护个人隐私的存储方案?还有,对于一些需要安装在室外的摄像头,防水、防尘等级(IPXX)到底代表什么,什么样的等级才能满足户外的严苛环境?我也对那些带有“智能联动”功能的摄像头很感兴趣,比如能否与门锁、灯光等其他智能家居设备联动,实现更便捷的安防体验。这本书会不会介绍一些不同品牌家用监控设备在这些方面的实际表现,并给出一些选购建议,让我能避开那些宣传噱头大于实际功能的设备,真正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提升家庭的整体安全感。

评分

作为一名硬件工程师,我总是对设备背后的技术原理充满了好奇。拿到《现代安防视频监控系统设备剖析与解读》这本书,我主要想了解其在技术层面的深度。市面上的安防摄像头,从 CMOS 传感器、ISP(图像信号处理器)到编码芯片,其内部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演进是怎样的?例如,不同CMOS传感器的像素尺寸、感光能力如何影响成像质量?ISP芯片在降噪、锐化、色彩还原等方面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再深入一点,对于H.264、H.265等视频编码技术,它们在压缩效率、码率控制方面有哪些关键的差异,对存储和带宽有什么影响?这本书会不会详细剖析这些核心的硬件组件和软件算法,并给出一些相关的技术指标和性能评估方法?我也很想了解一下,在智能化方面,目前主流的NPU(神经网络处理单元)在安防视频监控中的具体应用,比如如何实现实时目标检测、特征提取等功能。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底层的技术细节和实现思路,那将对我非常有价值,能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设备的性能瓶颈和优化方向。

评分

最近入手了《现代安防视频监控系统设备剖析与解读》,我是一名项目经理,主要负责一些中小型商业场所的安防系统升级改造。坦白说,市面上监控设备的品牌和型号太多了,每次在做方案的时候,都会被各种参数和功能搞得头晕。比如,对于一个需要大范围覆盖的商场,是选择高清的网络摄像机,还是需要考虑传统的模拟高清?它们在布线、安装和后期维护上有什么显著区别?还有,在光线复杂或者夜间环境下,不同类型的红外技术和宽动态技术能带来多大的画质提升?这本书能不能帮我更清晰地理解这些核心技术,并提供一些实际的设备选型建议?我尤其关心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以及数据存储和回放的便捷性。例如,对于需要长时间存储高清录像的场所,如何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和方案,才能既保证数据安全又控制成本?希望能从书中找到一些权威的解读和实用的操作指南,让我能够更自信地为客户提供更专业、更符合成本效益的安防解决方案,避免在设备选购上走弯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评分

我是一名安防行业的新晋从业者,目前正在努力学习和成长。看到《现代安防视频监控系统设备剖析与解读》这本书,我非常期待能从中获得系统性的知识。目前,我对市面上各种安防设备的名称和基本功能有所了解,但总感觉缺乏深入的理解。比如,什么是“智能球机”,它和普通的枪机、半球机在功能和适用场景上有什么不同?网络摄像机和模拟摄像机在安装部署、网络带宽需求上又有什么样的考量?更重要的是,在实际的项目中,如何根据不同的环境(例如室内、室外、仓库、办公区等)来选择最合适的摄像机类型和分辨率?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案例分析,说明不同设备在不同场景下的优劣势,以及如何进行合理的搭配?我也想了解一下,关于录像存储的方面,NVR(网络硬盘录像机)和DVR(数字硬盘录像机)的区别,以及它们在存储容量、管理功能上的差异。如果这本书能像一本“百科全书”一样,帮我理清这些基础但关键的概念,并提供一些实际操作的指导,那对我建立扎实的行业基础将非常有帮助。

评分

买了还没开始看

评分

还可以,内容挺多的,值得推荐购买

评分

书很不错,印刷很好,质量很棒。

评分

okokokokokok

评分

挺好的

评分

太专业了。有的地方都有点读不懂

评分

非常好,帮公司买的,用看看,如果特别好的话以后公司都在这买了

评分

还不错,正在观看!就是书好像比较软

评分

还没看,看后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