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全球化是当今时代重要的标志之一。全球化进程是伴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形成而不断发展的。全球化带来了一系列全球性的问题,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思路就是全球治理,全球化、全球性问题以及全球治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全球治理因其自身所具有的理论优势,已经广泛用于安全、经济、社会、环境等诸多领域。就当前的全球治理研究而言,特别值得研究的是全球治理的理论流派、全球安全治理、全球投资治理、全球金融治理、全球能源治理、全球环境治理等。中国是全球治理平台重要的行为体,中国有意愿参与全球治理,积极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作者简介
江涛,国际关系专业法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英国利兹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国外交与中美关系、经济外交以及全球化与全球治理。代表性论著有《后冲突时代的秩序重塑——美国在海外的国家重建行动研究》,译作有《提供与拒绝》《金融危机后的美国权力》(合译)等,在《外交评论》《国际论坛》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耿喜梅,国际关系专业法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讲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全球环境治理的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政治经济学。译作有《政治社会学》(合译)等,在《现代国际关系》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张云雷,国际关系专业法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国际关系理论思想、战略研究。代表性论著有《为战争立法:格劳秀斯国际关系哲理研究》,译作有《战后国际关系史》等,在《世界经济与政治》《政治思想史》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辛平,国际关系专业法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政治经济学,代表性论著有《国际碳政治》(合著),译作有《意外:如何预测全球政治中的突发事件与未知因素》《全球金融中的中国》(合译)、《无政府状态下的合作》(合译)等,在《外交评论》《教学与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第一章全球化与全球治理//
一、全球化的含义及其历史演进//
二、全球化与全球性问题//
三、全球化与全球治理//
第二章全球治理理论//
一、全球治理的理论流派//
二、全球治理理论的应有起点//
第三章全球安全治理//
一、全球安全治理:概念与内涵//
二、核武器与全球安全治理//
三、冲突后安全治理:利比亚冲突及其治理//
第四章全球投资治理//
一、全球投资治理的必要性//
二、全球投资治理的架构//
三、全球投资治理的体制构成//
四、全球投资治理的问题与趋势//
第五章全球金融治理//
一、全球金融治理的内涵//
二、国家决策与全球金融治理的建制、改制//
三、非国家行为体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实践//
四、全球金融治理的未来//
第六章全球能源治理//
一、全球能源治理的内涵与焦点//
二、全球能源治理的主要挑战//
三、全球能源治理的主要机制//
四、中国与全球能源治理//
五、全球能源治理的发展趋势//
第七章全球环境治理//
一、全球环境治理的缘起//
二、全球环境治理机制//
三、全球环境治理面临的困境//
四、全球环境治理与中国//
第八章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意愿、能力和行动//
一、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意愿//
二、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
三、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行动//
第九章全球治理:挑战与前景//
一、全球治理的困境//
二、全球治理困境的根源//
三、全球治理的前景//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全球化与全球治理本章作者:江涛。
全球化是我们所处的时代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全球化进程是伴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形成而不断发展的。全球化具有两重性,正面全球化和负面全球化是同时存在的,是全球化的一个整体的两股力量。全球化带来了一系列全球化性的问题,而解决全球性的问题,一个重要的思路就是全球治理,全球化、全球性问题以及全球治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一、全球化的含义及其历史演进〖1〗(一)全球化的含义及其理论分类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浪潮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推进,已经成为当今最重要的时代特征,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就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无论人们是支持全球化,迎接它的到来,还是排斥它、厌恶它,全球化依然不可避免地来到我们的身边,无情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
1985年,提奥多尔·拉维特(TheodreLevitt)在《市场全球化》一文中首次提出“全球化”这一概念。黄炼:《全球化学术探讨》,载《社会科学动态》,1999年第12期,第4页。这一术语首先在国际经济学、国际政治学、文化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中得到广泛使用,随后迅速占领诸多学术领域,并跨越学术范畴成为社会生活的常用语。
何谓全球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历史角度看,所谓全球化,是指人类从以往各个领域、民族和国家之间彼此分隔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走向全球化社会的变迁过程;从经济角度着眼,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这种经济全球化,是使人类社会超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经济领域,继而在政治文化领域互相沟通、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作用和融合的一个世界历史整体化进程以及趋势。从哲学层次来看,全球化指的是随着交通、通信的发展,整个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间的相互依存。同时,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整个地球所面临的也既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种种问题,并寻求通过协调和以合作的精神解决这些问题。从科技的角度来说,全球化就是整个世界随着全球通信和信息网络的建立和发展而更加紧密地连为一体,成为一个网络的信息社会;从文化层面介入,全球化是超越本土文化的文化认同以及价值认同的趋势;从全球问题出发,全球化是一些危及人类共同利益的突出问题,需要全人类共同参与解决,并达成共识和形成利益与共的现实;从体制和生产方式进入,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全球化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张;从后全球化的视角来审视,全球化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构想,世界是多元的,全球化被大大夸大了。
里斯本小组给出的定义是,全球化涉及的是组成今天世界体系的众多国家和社会之间各种联系的多元化。它所描述的是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世界部分地区所发生的事件、所做出的决策和行动,可以对距离遥远的世界其他地区的个人和团体都能产生具有重大意义的后果。全球化由两种不同的现象构成:作用范围(或横向扩展范围)与作用强度(或纵向深化程度)。里斯本小组著,张世鹏译:《竞争的极限——经济全球化与人类的未来》,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39—40页。
而戴维·赫尔德等人认为,全球化能够被看成一个(或者一组)体现了社会关系和交易的空间组织变革的过程——可以根据它的广度、强度、速度以及影响加以衡量——产生了跨大陆或者区域的流动以及活动、交往、权力实施的网络。戴维·赫尔德等著,杨雪冬等译:《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页。
这就是说,狭义上的全球化是指从孤立的地域国家走向国际社会的过程。广义的全球化则是指在全球经济、文化日益发展的情况下,世界各国之间的影响、合作、互助日益加强,使其具有共性的政治、经济、文化式样逐渐普及推广成为全球通行标准的状态和趋势。孙国强:《全球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78—79页。
现在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全球化是指当代人类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全方位的沟通、联系、相互影响的客观历史进程与趋势。”黄炼:《全球化学术探讨》,载《社会科学动态》,1999年第12期。总的来看,全球化至少包括五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在许多领域中,世界范围内或全球性的人类活动(尤其是经济活动)不断增加;第二,拉近了世界各地彼此之间的距离;第三,在全世界流行着一种相同或相似的生活方式;第四,随着人们流动性的不断提高,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第五,这些变化以某些特定的方式构建了一个新的国际体系。初濑龙平:《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对亚洲的影响》,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6期,第69页。
全球化作为历史的潮流,浩浩荡荡,形成了今天史无前例的全球化现实、趋势和未来。这样的历史潮流,当然引来众多仁人志士的兴趣、爱好、研究和探索,形成了史无前例的全球化理论时代热潮。自从罗马俱乐部在20世纪60年代的研究报告中提出全球化概念,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首席经济学家奥斯特雷在1990年正式确认了全球化,并把全球化定义为经济全球化之后,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孙国强将主要的全球化理论分为九种:第一,全球化科技决定的科学主义,即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地球村理论;第二,全球化以西方一元化为中心的极端主义,从本质上是新自由主义,包括各种终结论和帝国论以及文明冲突论等;第三,全球化改革及替代主义,包括了西方左翼及现代性以及后现代性、结构化的东方主义、全球主义等;第四,全球化反对主义,包括了对全球化的怀疑、批判和反对;第五,全球化问题与治理主义,包括罗马俱乐部、里斯本小组和全球治理委员会;第六,全球化指数体系的统计主义;第七,全球化的历史主义(新的全球化历史观),包括布罗代尔的时段理论和塔斯夫里阿诺斯的全球历史观;第八,全球化三种力量的分析理论,极端全球主义者、怀疑论者以及变革论者;第九,综合分析全球化前景的主要理论,主要以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于2003年发表的《大趋势——2020年的世界》的报告为代表。孙国强:《全球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78—79页
这种分法有一定的意义,但是过于庞杂。在英国学者赫尔德看来,现有的全球化理论可以分成三个宽泛的流派:极端全球主义者、怀疑论者以及变革论者。戴维·赫尔德等著,杨雪冬等译:《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对于极端全球主义者来说,全球化标志着人类历史的一个新时代……这种全球化观点一般把经济逻辑奉为圭桌,而且其新自由主义变种把单一全球市场的出现以及全球竟争规则赞美为人类进步的标志。换句话说,他们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对外扩张的客观发展需求促使贸易、技术、信息等要素冲出国界,而国际化大生产实现了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佳组合与配置,形成新的国际分工模式,从而创造利润价值更大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董岩:《经济全球化基本问题研究》,吉林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第14页。
比较而言,怀疑论者使用的是19世纪以来的世界贸易、投资和劳动力流动的统计数据,他们坚持认为经济相互依存的当代水平绝不是前所未有的。在怀疑论者看来,全球化必然意味着一种世界范围完全整合的经济,在其中“一种价格规律”居于主导地位。因此现在的历史事实并没有表明全球化的出现,充其量只是表明出现了高水平的国际化,也就是主要是国民经济之间的互动。戴维·赫尔德等著,杨雪冬等译:《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
在变革论者看来,全球化是推动社会政治以及经济快速变革的中心力量,这些变革正在重新塑造着现代世界和世界秩序。全球化的当代进程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全球范围的政府和社会现在必须调整自己来适应这样一个世界;在其中国际事务与国内事务,外部事务与内部事务不再有清晰的区分。戴维·赫尔德等著,杨雪冬等译:《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
全球化与全球治理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