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博习文丛: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研究》记述了代议制是民主在近现代国家的主要实现形式,也是人类政治文明共同的财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在探寻无产阶级民主实现形式的过程中,借鉴议会民主的文明成果,创立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这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应采用何种形式实现民主问题的回答。深入挖掘和整理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不仅是把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中这个长期被遮蔽的重要内容展现出来的需要,更是全面而深刻地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不可缺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作者简介
陈晓丹,1981年生,吉林白山人,法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江苏科技大学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截至目前,发表论文10多篇,其中CSSCI收录5篇;参编著作2部:参加省部级以上课题7项。
目录
引言
一、论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一)论题提出的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的国内外现状评述
(一)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的学术研究进程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近年来的热点问题
(三)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目标、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民主与民主实现形式
(二)代议制与代表制
(三)议会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代议制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代议制思想形成的历史基础
(一)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理想
(二)议会民主理论的成熟与实践
(三)巴黎公社实践的启迪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议会制度的批判
(一)对西方政党制度局限性的批判
(二)有关西方选举制度的批判
(三)揭露了议会制度的虚伪性
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新型民主形式的构想
(一)关于无产阶级民主实现形式的探索
(二)对无产阶级代议制相关原则的阐述
四、对马克思、恩格斯代议制思想的综合分析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议会民主进步性的评述
(二)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议会民主的历史站位
(三)全面认识马克思、恩格斯代议制思想的内在必要性
第二章 列宁对代议制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一、列宁关于议会民主的评价
(一)肯定了议会民主的进步意义
(二)揭露了议会制度的本质
(三)阐述了利用代议制实现无产阶级民主的必要性
二、列宁关于新型民主实现形式的理论探索
(一)十月革命前列宁的直接民主理想
(二)十月革命后列宁的间接民主设想
(三)列宁晚年关于人民监督的思想
三、苏维埃制度的实践
(一)列宁对苏维埃的发现与论证
(二)建国初期苏维埃制度的实践
(三)苏维埃制度的后期运行
四、对列宁代议制思想的历史评析
(一)把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由理论变成了现实
(二)为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树立了政治体制上的榜样
(三)列宁探索民主政治建设时的经验与失误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在中国的探索与实践
一、毛泽东对代议制形式的实践探索及理论构建
(一)毛泽东对人民当家作主形式的实践探索
(二)毛泽东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构建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及曲折发展
二、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进一步推进
(一)邓小平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丰富和实践
(二)新一代领导集体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
(三)新一代领导集体对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性举措
三、对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在中国探索与实践的述评
(一)遵循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
(二)创造了代议制的新形式,丰富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障
第四章 对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的错误认识、深刻教训和当代启示
一、对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错误认识的表现
(一)由一味与资产阶级划清界限导致的“议会恐惧症”
(二)由崇拜西方民主模式导致的“议会盲崇症”
二、错误认识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
(二)既要大胆借鉴议会民主建设的经验,又要独立探索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道路
(三)对民主形式的选择,既要动员民众又要惠及民众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博习文丛: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研究》:
四、对马克思、恩格斯代议制思想的综合分析
马克思、恩格斯对西方议会民主的批判是详尽而尖锐的,这便给人一种错觉,即他们对议会民主持完全否定态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马克思、恩格斯从不曾笼统地否认代议制的进步作用,而是对其内容与形式进行了区别对待,并从不同角度给予了评判。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议会民主进步性的评述
马克思、恩格斯的代议制思想是在吸纳西方议会民主文明成果、超越议会制度实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马克思、恩格斯对议会民主的批判内含着对其原有合理成分的肯定。
1.肯定西方议会民主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进步作用
在封建专制下,政治强制、等级关系以及人身依附无处不在,这使得“世界不成其为人的世界”而是“政治动物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将这种政治强制、等级关系和人身依附通通打破,以自由竞争取代了超经济强制,使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向世界宣告:“资产阶级争得自己的阶级统治地位还不到一百年,它所造成的生产力却比过去世世代代总共造成的生产力还要大,还要多。”①不仅如此,资产阶级在暴力粉碎了封建势力全部政治结构之后,没有用更为落后的东西取而代之,相反建立起了比封建专制制度更为合理的民主制度,虽然“它还不是一般人类解放的最后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对其进步性同样也给予了肯定。在《德国状况》一文中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消灭了国内各个现存等级之间一切旧的差别,取消了一切依靠专横而取得的特权和豁免权。他们不得不把选举原则当做统治的基础,也就是说在原则上承认平等;他们不得不解除君主制度下书报检查对报刊的束缚;他们为了摆脱在国内形成独立王国的特殊的法官阶层的束缚,不得不实行陪审制。”②可见,资产阶级的诸类民主举措在客观上确实超越了封建专制制度,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正是由于这一进步性,马克思在拟就现代国家的写作计划时,将“立宪的代议制国家,民主的代议制国家”和“选举权”③等囊括进了政治文明的范畴,这是对议会民主进步性的最大肯定。
2.揭示了西方议会民主对无产阶级解放具有特殊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其理论的出发点无疑是如何争取无产阶级利益和解放,然而,无产阶级的利益趋向同人类共同利益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而西方议会民主是对封建专制的否定,因此,它的诞生不仅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还有助于无产阶级的发展。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资产阶级开拓了一个“普遍性”的时代,它在最初反对封建专制时并不是作为一个阶级的代表而存在,而是作为全社会普遍利益的代表出现的,它对封建势力的反抗与消灭,不仅保障了资本主义自由、广泛、迅速的发展,还在客观上解放了君主制度对无产阶级的压迫,而这种解放对无产阶级是“绝对有利的”,虽然资产阶级民主带给无产阶级的仍是压迫和苦难,但它毕竟结束了君主政体下“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的状态,因此,当封建卫道士主张人民和王权联手反抗资本主义时,马克思、恩格斯予以坚决的反对,指出:虽然西方的议会民主对于无产阶级来说并不是彻底的解放,但要实现“民主的人类世界”,就必须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推翻封建统治,因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只有在共和政体下才能进行到底”①。可见,议会民主解开了封建势力加在无产阶级身上的锁铐,这在客观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清除了封建专制的绊脚石。
……
博习文丛:马克思主义代议制思想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