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春暖烏濛》用全景視點,寫齣瞭雲南昭通地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的動人篇章。作品既揭示瞭昭通深度貧睏的原因,又描繪齣瞭昭通地區實施精準扶貧計劃之後的巨大變化,濃墨重彩地抒寫瞭各級領導乾部的擔當、奉獻和群眾的拼搏精神。作品充滿正能量,並彰顯瞭大寫的自強不息、堅韌不拔的昭通精神。
貧睏問題是個世界性難題,反貧睏則是人類共同麵臨的曆史任務。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主導的大規模開發式扶貧戰略成效顯著,已經使六億多人脫貧,走齣瞭一條備受世界贊譽的“中國式扶貧”的道路。但是,隨著2020年腳步的臨近,我們需要打贏最後的攻堅戰。烏濛山腹地精準貧扶的偉大實踐工程,經過本部作品的淬煉,提供瞭可資學習藉鑒的“昭通樣闆”和“昭通經驗”。作傢對昭通地區有著血溶於水的深厚情感,並且長期深入扶貧工作的現場,也讓這部作品素材翔實,故事生動真實,細節刻畫又溫暖感人。
精彩書摘
《十月(大型文學期刊 2017增刊 長篇紀實春暖烏濛雲南昭通扶貧脫貧報告)》:
昭通位於雲南的東北部,東西最寬處241公裏,南北最長處234公裏,總麵積2.3萬平方公裏。東南與貴州威寜、赫章和畢節接壤,西、北隔金沙江與四川省的會東、寜南、金陽、雷波、屏山和宜賓等縣市相望,東北部隔南廣河與珙縣、筠連、興文和敘永相連。
全市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境內的最高點是巧傢的藥山,海拔4041米。全市有雲嶺分支的尖山、玉屏山、絳雲露山、氣勢磅礴、逶迤蜿蜒於巧傢而派生齣的大藥山、轎頂山、大紅山、堂狼山和賴石山等56座山嶺,其中數大藥山雄奇險峻、氣象萬韆。
海拔最低的是水富縣城的中嘴,僅有267米。
山脈由兩大山係組成,東北包括魯甸、昭陽、大關、鹽津、彝良東北部和威信、鎮雄全部,為烏濛山脈西伸之尾端,它占全市總麵積的一半,西南部包括綏江、水富、永善和延伸至大關、昭陽、魯甸三個縣區的西南部分,為橫斷山脈涼山山係五蓮峰分支東伸的邊緣。
昭通境內有大小河流393條,均屬長江水係,多是由雨水補給的高原河流類型。主要河流有金沙江,它在昭通的流程長達458公裏,牛欄江之流程為113公裏,大關河及洛澤河之流程為306公裏。水能資源是昭通最突齣且最優勢的資源,其蘊藏量超過3000萬韆瓦,占全國水能蘊量的3.1%.全省的20%以上。現在已建成溪洛渡1200萬韆瓦和嚮傢壩600萬韆瓦及蓄水超過百億方的水電、水利樞紐工程。裝機容量為1260萬韆瓦的巧傢白鶴灘水電,水利樞紐工程的前期工作已經啓動,一旦建成,加上牛欄江和洛澤河、關河等河流的梯級電站,裝機容量便可接近2800萬韆瓦。昭通被稱為中國能源之都,無疑名副其實,舉足輕重。
昭通的土地93%為山地,平壩隻有7%,按地理位置劃分,大體可分為南乾北濕兩大區域。東北麵的鎮雄等縣,麵積占全市的70%左右,陰雨多、日照少,冷澇冰凍嚴重,農作物成熟較晚且常常受到自然災害的侵擾,農民生計艱難。而西南的巧傢等縣,麵積占全市的30%,雖日照時間長、溫度高,卻十分乾旱。
昭通因受江河水流的切割、衝刷,造成山嶺河榖交錯、溝壑峽榖縱橫,雄奇險峻,山大坡陡、道路崎嶇,大有昭通行路之難,難於上青天之感嘆。
2000年時統計,全市有耕地608萬畝,其中水田隻有62萬畝左右,500多萬畝旱地,還有70%的耕地處在陰雨多、日照少、冷澇冰凍嚴重的二半山區和山區。十多年來,無序的房地産和各種名目的圈地及農村無法遏止的亂修亂建,且徵用和占用的都是好田好地,現在還有耕地幾何,就不得而知。而人口卻膨脹很快,2000年時的統計,全市總人口為497.56萬人,十多年過去瞭,全市總人口已經突破600萬人,這麼多人要吃飯,將何以為繼啊?
鎖鑰南滇,咽喉西蜀的昭通,是蜀王杜宇的崛起之地。公元前6世紀,他率領部落,沿硃提江順流而下,翻山越嶺、披荊斬棘,曆盡韆辛萬苦,開闢瞭一條通往四川的羊腸小道,曆經5年,幾百人的部落,顛沛流離,到達成都平原不足百人。公元前500多年,杜宇在四川雙流建立瞭蜀國,稱為望帝,從而創造瞭三星堆文明。那時的蜀國,北至陝西八百裏秦川,南到莽莽蒼蒼的雲貴高原,西接峰巒疊嶂的橫斷山脈,東與涪江為界,和重慶相連,蜀國之大,讓人嘆為觀止。
杜宇教民務農,栽桑養蠶,紡紗織錦,蜀國隨處沃野豐腴、阡陌縱橫、小橋流水、男耕女織,從而結束瞭蜀國曆史上的濛昧階段,為開發成都平原奠定瞭堅實的基礎。杜宇死後,老百姓感念他開鑿瞭昭通到四川的通道,把農耕文明帶到瞭四川平原,但願他化作瞭催耕催種的子規鳥,唐詩故有“望帝春心托杜鵑”“子規啼血杜鵑紅”的韆古絕唱。
就在這風起雲湧的戰國時期,中國大地烽煙滾滾,群雄爭霸,華夏大地最終將以一個怎樣的政治格局、地理版圖、文化麵貌齣現在世界東方,曆史等待的就是具有雄纔大略的霸主。那時的秦朝,在“商鞅變法”之後國富兵強,四麵擴張,試圖一舉掃除群雄,激起諸侯國聯閤攻秦。秦雖然傾力戰勝瞭攻秦的聯軍,卻使秦國統一中原的戰略計劃受阻,甚至幾乎落空。於是,秦惠文王在朝廷上發起並組織瞭一次改變中國曆史走嚮的戰略大辯論。大臣中有人主張吞並弱小的韓國,有人則主張攻打地廣人稀的楚國,而以司馬錯、田貴為首的一派則力主伐蜀。他們認為:“蜀有桀,紂之亂,國富饒,得其布帛金銀,足供軍用。水通於楚,有巴之勁卒,浮大舶船以東嚮楚,楚地可得。得蜀則得楚,楚亡而天下定矣。”
秦惠文王聽後,思慮再三,頗具膽魄地采納瞭司馬錯、田貴的戰略主張,決定先取蜀地。事後證明,巴蜀地區豐饒的物資、充足的人力資源和東嚮伐楚的戰略地位,幫助秦朝最終統一瞭天下。故曆史記載日:“蜀既屬楚,秦日益富強而製諸侯。”又載道:“兼並六國,自蜀始。”
……
十月(大型文學期刊 2017增刊 長篇紀實春暖烏濛雲南昭通扶貧脫貧報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