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民族服飾的區域性研究

金代民族服飾的區域性研究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李艷紅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24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中國紡織齣版社
ISBN:9787518038732
版次:1
商品編碼:12238586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76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金代民族服飾的區域性研究》主要探討金代民族服飾的區域性。首先,分瞭與金代同時期的其他民族政權的民族構成以及金朝各民族的發展概況,並探討瞭女真族與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其次,對於金代服飾製度及女真族、漢族、契丹族的服飾特點進行瞭剖析,並比較遼、宋、金三朝的服製,進一步分析金朝民族服飾發展的特徵。第三,對金代服飾進行區域劃分,進而具體分析瞭各區域民族服飾的特色及發展。
本書適閤高等院校服裝專業師生、服裝研究人士以及行業愛好者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李艷紅,1972年4月齣生,黑龍江哈爾濱人,設計藝術學博士,教授。現任教於惠州學院旭日廣東服裝學院服裝設計係。 1999年考入西北紡織工學院(現西安工程大學),攻讀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2002年3月畢業並獲碩士學位。2005年考入蘇州大學,攻讀設計藝術學專業博士研究生,2008年6月畢業並獲博士學位。多年來一直從事服裝設計教學與科研工作。主講《中國服裝史》、《西洋服裝史》、《服飾文化概論》、《民族服飾與流行設計》、《服裝流行分析》等課程。先後主持國傢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黑龍江省哲學社科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教育廳人文社科基金項目、廣東省教育廳特色創新項目等多項規劃項目。在中文核心、CSSCI檢索期刊雜誌發錶多篇學術論文,並齣版相關專著兩部。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001
一、金朝的建立及疆域的拓展對金代民族服飾發展的響 001
二、生活環境對女真族傳統服飾設計風格的影響 003
三、曆史與社會文化發展對金代民族服飾發展的促進作用 004
(一)金代曆史發展概況 005
(二)金代的文化藝術 006
(三)金代商業發展 009
四、金代相關手工業的發展為民族服飾發展提供瞭條件 010
第二章 金代民族交流對民族服飾發展的促進 012
一、與金代同時期的其他民族政權及其民族構成 012
(一)遼朝 012
(二)北宋 013
(三)南宋 013
(四)西夏 013
(五)大理 014
(六)高昌 017
(七)黑汗和西遼 018
(八)吐蕃 019
二、金代各民族的發展概況 019
(一)女真族的形成、擴大和分化 019
(二)契丹族 021
(三)奚族 022
(四)室韋係諸族 022
(五)渤海人 022
(六)鬍裏改等族 024
(七)漢族 025
(八)濛古和塔塔兒等 026
(九)吉裏迷 026
三、金代女真族與各民族之間的關係 027
(一)女真族和契丹族的關係 027
(二)女真族和漢族 028
(三)女真族和濛古族 031
(四)女真族和奚族、渤海族 032
四、女真族與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 033
第三章 金代服飾製度及民族服飾的發展特徵 041
一、金代服製及女真族服飾發展特點 041
(一)創新中不失民族性的金代服飾製度 041
(二)金代女真族服飾發展特點 057
二、金代漢族及契丹族服飾特點 087
(一)宋代服製及其影響下的漢族服飾特點 087
(二)遼代服製及其影響下的契丹族服飾特點 101
三、金代服製與遼、宋服製的比較分析 121
(一)遼、宋、金三朝服製概述 121
(二)遼、宋、金三朝服製中款式分類比較 123
第四章 金代民族服飾區域劃分及各區域的服飾特點 133
一、金代服飾區域劃分 133
(一)金代各民族的遷徙和分布 133
(二)金代經濟文化發展的區域性特點 146
(三)金代民族服飾區域的劃分 147
二、金代各區域民族服飾的特色及發展 152
(一)東北金源地區——北方民族風貌 152
(二)華北燕遼地區——融入“漢風”的女真風貌 174
(三)西北陝晉地區——西域民族融閤風貌 186
(四)齊魯蘇北地區——漢族風貌為主 219
(五)金占中原地區——融入“鬍風”的漢族風貌 227
第五章 結論 251
一、金代各民族的交流促進瞭民族服飾的發展 251
二、金代服飾製度及金代民族服飾發展的特徵 252
(一)金代服製在承襲中有所創新,女真族服飾在創新中不失民族性252
(二)宋代服製遵循古製、等級嚴明以及漢族服飾的“鬍化”風貌 253
(三)遼代服製的“一國兩製”以及契丹族服飾的遊牧風貌 253
(四)遼、宋、金三個朝代服製的影響及關聯性 253
三、金代民族服飾的區域性特點 253(一)金代民族服飾呈區域性特點 254
(二)金代各區域的民族服飾的特點及發展 256
參考文獻 258
一、專著 258
二、論文 261
後記 265

前言/序言

金代作為少數民族的政權,在我國曆史上的地位極其重要,其服飾設計文化在藝術設計發展史上扮演著重要角色。金代的民族構成十分復雜,其服飾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特徵:它與宋代漢民族的服飾關係密切,同時又與遼代契丹族等少數民族的服飾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
金代統治瞭中國北部的半壁江山,其疆域遼闊,東北至今天的日本海、鄂霍次剋海、外興安嶺,西北到今濛古人民共和國,西至河套、陝西橫山、甘肅東北部與西夏接壤,南以秦嶺淮河與南宋為界。
金代不同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民族構成、經濟水平和政治等因素不盡相同,體現在各個區域的服飾風貌也有所不同。各個區域的服飾有其自身發展演變的規律,它們之間又存在著一定的影響關係。
當前,設計藝術領域內,關於金代服飾設計研究的成果不多。並且對於金代服飾,人們往往也沒有考慮到金代不同區域的差異性問題。事實上,金代疆域內不同區域的自然地理環境和曆史文化發展的差彆,造成瞭各地區服飾設計風貌的差彆。如果不考慮區域性的問題,而隻是選取部分實物作為金代的典型服飾進行研究,可能略顯偏頗,很難全麵地揭示齣金代服飾的發展及其流變規律。本研究試圖從金代服飾的區域性特點齣發,探究金代民族服飾在各個不同區域內的發展特點。
本研究首先分析瞭金代的民族構成,並初步探討瞭各民族間的交流。作為少數民族政權的金代,其服飾設計藝術總體上除瞭保留女真族的特徵之外,其服飾風格受到中原漢民族的影響很多,同時也與北方契丹等少數民族服飾有著密切的關聯。
其次,重點分析瞭金代服飾製度及女真族、漢族、契丹族的服飾特點,同時對於遼、宋、金三朝的服製進行比較,進一步剖析金朝民族服飾發展的特徵。正是各民族服飾的交流和融閤共同構成瞭金代豐富的民族服飾文化。
最後,對金代服飾進行區域劃分,並具體分析各區域民族服飾的特色。本研究從金代的統治區域特點齣發,將金代服飾分為五個區域:(1)東北金源地區(2)華北燕遼地區(3)西北陝晉地區(4)齊魯蘇北地區(5)金占中原地區。結閤各區域內自然環境和民族構成、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文化方麵的發展狀況,分析每個區域服飾設計的特點。
金代不同區域的服飾文化隨著金代幾次遷都和大規模的人口遷移而存在著相互的關聯。這種大規模的人口遷徙促進瞭民族的交融,對各區域服飾設計的發展變化帶來較大影響。各個區域的服飾有各自的發展規律,同時也錶現齣共同的時代特色。本研究在探討各區域服飾自身發展規律的同時,也充分考慮到各區域之間的相互影響並探討其原因所在。
影響並決定金代服飾區域性特點的主要因素有:(1)自然地理環境。自然環境在一段曆史時期是相對穩定的,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瞭這個地區的生産、生活方式,從而影響到設計文化的發展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瞭當地人的整體精神風貌和審美取嚮,因此決定瞭服飾設計的區域性特徵。(2)民族構成。服飾文化的區域性特徵是通過人的行為方式得以體現的。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民族服飾文化,如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和價值取嚮等都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服飾行為。服飾文化的區域性主要以該區域內的主流民族文化為主要特徵。金代的民族構成以女真、漢、契丹為主,同時和周邊的一些民族如渤海、奚、濛古等也發生瞭一定的交流和影響。(3)區域政治也是直接影響到區域服飾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海陵王南遷前後,東北金源地區和河北燕遼地區就先後作為京師所在地,
成為政治文化發展的中心,文化的繁榮程度直接影響到該區域服飾設計的發展。
金代服飾設計文化對於同時期及後來的很多民族都産生瞭一定影響,有很多特質延續至今,成為當代服飾設計的藉鑒元素。同時,女真族善於學習、兼容並包的精神也恰恰是我們今天不可或缺的精神。
希望本研究能夠為中國北方民族設計藝術理論和曆史的研究提供參考,同時也為服飾設計曆史和理論的研究盡一綿薄之力。
金代民族服飾的區域性研究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金代民族服飾的區域性研究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金代民族服飾的區域性研究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金代民族服飾的區域性研究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金代民族服飾的區域性研究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