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傳播網絡分析導論/中國新銳傳播學者係列教材》梳理瞭以媒介係統為要素、以社會網絡分析為方法、在傳播學的學科體係下開展的經驗研究動態,這些研究大都發錶在傳播學科同行評議的國際刊物上。
作者簡介
劉於思,現執教於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學者、浙江大學求是青年學者,畢業於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獲博士學位,曾為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傳播藝術係訪問學者,美國西北大學社區網絡科學實驗室訪問學者。研究方嚮包括社會網絡分析、新媒體與社會、互聯網與集體記憶等。曾在《新聞與傳播研究》、《國際新聞界》等期刊及ICA、AEJMC等同行評議國際會議發錶中英文論文30餘篇。主持國傢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國傢科技重大專項子課題等多項研究。研究成果曾獲全國新聞傳播學優秀論文、《新聞與傳播研究》刊物優秀論文等學術奬勵,並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新聞與傳播》等全文轉載。
內頁插圖
目錄
緒論媒介研究的網絡化轉嚮與網絡分析的傳播學迴歸
上編 傳播網絡概述
第一章 社會網絡分析及其傳播學應用
第二章 傳播網絡的媒介係統要素與節點類彆
第一節 傳播網絡的類型與構成
第二節 傳播網絡的基本形態
第三章 多理論、多層次與多維度網絡分析方法
第一節 層次內網絡的分析方法
第二節 跨層次與層次間網絡的分析方法
第四章 傳播網絡的構成與關係屬性
第一節 傳播網絡的錶現形式
第二節 關係類彆基礎上的邊屬性
中編 傳播網絡分析的理論資源
第五章 傳播網絡分析的社會理論
第一節 媒介機構網絡:世界體係理論與中心一邊緣結構
第二節 媒介內容網絡:形象建構與關係管理
第三節 媒介受眾網絡:網絡傳播空間與公共領域
第四節 媒體一內容網絡:作為媒介信源的精英理論
第五節 內容一媒體網絡:語義網絡與綫上社會資本
第六節 媒體一受眾網絡:媒介選擇與結構化理論
第七節 層次間網絡:互聯網空間自主的場域理論
第六章 傳播網絡分析的傳播理論
第一節 媒介機構網絡:比較媒介體製視角下的傳播網絡
第二節 媒介內容網絡:語義網絡分析的框架理論發展
第三節 媒介受眾網絡:傳播基礎設施理論與講敘網絡
第四節 媒體一內容網絡:媒介生態位與新聞生産常規
第五節 內容一媒體網絡:媒介間網絡議程設置模型
第六節 內容一受眾網絡:從媒介到公眾的第三層次議程設置
第七節 受眾一內容網絡:兩級傳播與選擇性接觸的拓展理論
第八節 媒體一受眾網絡:受眾重疊與受眾分化理論
第九節 層次間網絡:作為中介物的技術與傳播邊界重構
第七章 傳播網絡分析的網絡理論
第一節 媒介機構網絡:組織生態與擇優連接
第二節 媒介內容網絡:媒介內容與復雜網絡理論
第三節 媒介受眾網絡:同質性、接近性與平衡性理論
第四節 媒體一內容網絡:意見極化的內源性動態網絡效應
第五節 受眾一內容網絡:閾值/門檻模型和級聯/瀑布模型
第六節 媒體一受眾網絡:社會影響理論
第七節 層次間網絡:多級流動的“信源一權威一樞紐模型”
下編 傳播網絡分析實例
第八章 博客和微博空間中記者職業群體的綫上社會網絡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發現
第五節 結論與討論
第九章 記者職業群體微博社會網絡的形成機製
第一節 研究問題的提齣
第二節 文獻綜述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發現
第五節 結論與討論
第十章 記者微博使用與職業群體社會資本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文獻綜述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發現
第五節 結論與討論
第十一章 維基百科中當代中國曆史事件的再現網絡結構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文獻綜述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發現
第五節 結論與討論
第十二章 在綫社會網絡結構與闢謠信息傳播效果的實驗研究
第一節 研究緣起
第二節 文獻綜述
第三節 實驗1:網絡結構因素對謠言傳播的影響
第四節 實驗2:網絡結構因素對闢謠信息傳播的影響
第五節 結論與討論
第十三章 結語:走嚮多理論、多層次與多維度的傳播網絡分析
第一節 傳播網絡分析的未來理論方嚮
第二節 未來展望:傳播網絡分析的範式整閤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二、英文部分
後記
前言/序言
2008年春夏之交,有一個難得的機會在北京遊學。一日,劉海龍到人民日報社9號樓社科院新聞所來探望我,聊到應該舉辦一個屬於年輕人的全國性的傳播學研討會。我們一緻認為,年輕人年齡相仿,學理相近,無拘無束,容易碰撞齣思想火花。迴去後,海龍打電話給張誌安,陳述我們的想法,大傢一拍即閤。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贊助瞭一筆費用,當年6月,我們便在人大新聞學院召開瞭第一屆中國青年傳播學者論壇。來自全國各地20多位青年學者參加瞭會議,熱烈討論瞭整整一天。當時我們誰都沒有想到,今天這個研討會正在以如此有影響力的方式延續著它的生命。
應當感謝每一次會議的主辦方,年輕入缺少資源,因此會議不僅不能收會務費和住宿費,而且還要補貼大傢的差旅,可以說賠錢到傢,投入巨大。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金陵學院、浙江大學、中山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重慶大學、安徽大學和中國傳媒大學等十所大學的相關院係先後舉辦瞭一年一度的盛會。然而即便這樣,會議還是開得很艱苦。尤其對不住大傢的是在南京召開的那次會議,由於金陵學院資源有限,大傢都住在南京大學浦口校區招待所的套間裏,一個套間的住客都可以湊齣兩桌麻將。由於一棟樓隻有一個準時下班的服務員,今天已經“貴”為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的張誌安竟不得不親自為廁所疏通下水管道,這件事在他的成長經曆中已經留下瞭不可磨滅的陰影。
然而,似乎沒有人計較這些,大傢都以能聚在一起討論學問為快事。中山大學的那次會議一直開到晚上11點,大傢仍然饒有興味地聽李立峰和郭建斌分享他們的研究心得,我們纔發現溫文爾雅的香港名教授在宵夜店消滅啤酒和烤肉的戰鬥力也是相當驚人的。而此後,餓得兩眼發藍齣去喝啤酒吃燒烤便成為瞭會議的必備程序。由於實行嚴格的匿名評審,會上的幾乎每篇論文,均屬上乘,但在點評時仍然會招來雨點般不留情麵的批評,尤其是“一對一”對評的時候。盡管有些時候顔麵上確實有點掛不住,但誰也沒有真正把受到學術質疑看作是一種受傷。
於是,中國青年傳播學者論壇漸漸成為一個精神氣質上的無形學院。就是在這樣的文化和共同體中,大傢産生瞭更多的認同和包容,也産生瞭更為積極的學術追求,共同齣品一些係列性的優秀成果,便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願望。在2014年的論壇上,西安交通大學齣版社的年輕編輯趙懷瀛帶著他的“中國新銳傳播學者係列教材”來尋求閤作時,自然得到瞭大傢的熱烈響應。在大傢熱烈報名之下,便有瞭第一輯的選題和後續的更多選題。於是在趙編輯的催促之下,便有瞭這篇文字。中國新銳傳播學者係列教材,並沒有整齊劃一的風格:在內容上既有方法方麵的選題,也有理論方麵的選題;在形式上既有傳統的體係型教材,也有相對新穎的案例型教材。但總體而言,每一本教材都具有前沿性和研究性的色彩,不僅充分體現瞭知識的體係性,也充分彰顯瞭每一位作者的個性和特點。可以說,這一係列的教材更多地體現齣中國青年傳播學者論壇那種獨有的文化氣質:個性張揚,興趣廣泛,敢於迎接和挑戰傳播的新領域。當然,它也必然是存在各種缺陷,並以開放的姿態接受各界批評的一套文本。傳播學進入中國已經40年,對於一個直到21世紀仍然極其弱小的知識領域而言,需要的便是中國青年傳播學者論壇的氣質:兼容並包,勇於探索。
十年就這樣過去瞭,我、海龍和誌安等這一批論壇的發起者早已人到中年,日漸發福,很快都將退齣我們深愛的這個論壇。謹以此序錶達我們的初衷和理想,衷心希望中國青年傳播學者論壇和中國新銳傳播學者係列教材能夠不斷成長,不斷超越,為中國傳播學研究的發展作齣更大的貢獻。
傳播網絡分析導論/中國新銳傳播學者係列教材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alysis:An Introduction]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傳播網絡分析導論/中國新銳傳播學者係列教材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alysis:An Introduction]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傳播網絡分析導論/中國新銳傳播學者係列教材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alysis:An Introduction]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