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國外生態環境保護經驗與啓示》構建瞭“嚴格法治”“引導激勵”“多方參與”三大環境政策及“體製機製”“技術和産業”兩大支撐體係的“3+2”國外生態環境保護經驗理論體係,以此理論為基礎,對國外生態環境保護經驗進行總結和提煉,旨在麵對當前社會發展失衡、生態環境治理睏境等前進中的問題,從曆史中吸取智慧,從現實中尋找答案,互學互鑒,互利共贏,共同構建地球命運共同體。
作者簡介
李麗平,環境保護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國際環境政策研究所所長。長期從事國際環境政策、環境與貿易等領域的研究工作。齣版《自由貿易協定中的環境議題》《美國環境政策研究》等10 部著作,在核心期刊和報紙上發錶論文近百篇,主持國際閤作、國內研究項目30 餘項。獲環境保護部科學技術進步二、三等奬。
高穎楠,助理研究員。從事國際環境閤作戰略、國際環境政策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多次參與中美、中歐等環境閤作機製的研究工作。參與撰寫《美國環境政策研究》等著作,在核心期刊和報紙上發錶《藉鑒美國經驗深化生態環保體製改革》《歐盟在當前中國同等發展階段時的環境保護經驗》等文章。
夏光,1961 年生,經濟學博士,研究員,環境保護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環境保護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外交學會理事、中國人民大學兼職教授等,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長期從事環境保護政策研究和管理工作,齣版《環境政策創新》等著作,發錶文章280 多篇,主持研究項目數十項,獲得國傢環保總局科技奬、環境保護部科技奬、中國人民大學優秀博士論文奬等。
目錄
第一章 國外主要國傢環境汙染及改善狀況/1
第一節 美國/1
第二節 日本/12
第三節 歐洲國傢/20
第四節 國外環境汙染與經濟發展的關係/29
第二章 生態環境保護理論與原則/33
第一節 生態環境保護理論/34
第二節 生態環境保護原則/44
第三章 國外生態環境保護的法治建設/47
第一節 環境立法/48
第二節 環境執法/76
第三節 環境司法/92
第四章 國外生態環境保護的經濟激勵政策/103
第一節 稅費類/104
第二節 交易類/118
第三節 其他經濟激勵政策/124
第五章 國外生態環境保護的公眾參與/135
第一節 國外生態環境保護公眾參與概述/136
第二節 公眾參與主體/141
第三節 公眾參與的範圍/149
第四節 公眾參與的途徑/152
第五節 保障機製/154
第六章 國外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製/160
第一節 生態環境保護管理機製/161
第二節 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製保障機製/188
第七章 生態環保産業與技術/194
第一節 環保産業/194
第二節 生態環保技術/205
第八章 國外生態環境保護的主要措施/215
第一節 國傢公園/215
第二節 生態城市/234
第三節 生態村和生態農業/259
第四節 生態工業與生態工業園/280
第九章 中外生態環境保護管理比較/293
第一節 中外同等發展階段的比較/293
第二節 中外生態環境保護管理比較/300
第十章 國外生態環境保護對我國的啓示/321
第一節 國外生態環境保護的總體規律對我國的啓示/321
第二節 國外生態環境保護具體政策和措施對我國的啓示/327
參考文獻/340
精彩書摘
《國外生態環境保護經驗與啓示》:
同時,國傢公園的建立還往往帶有濃厚的政治和精神色彩。保護文化遺産、增強民族認同以服務於政治發展是高層決策者設立國傢公園的目的之一,例如1934年墨索裏尼宣布設立齊爾切奧國傢公園以轉移民眾對大型環境工程破壞效應的批評,殖民國傢英、法等通過對國傢公園的設立及命名宣揚帝國身份,冰島辛格韋德利國傢公園被作為宣布冰島共和國成立之地,美國1916年國傢公園管理局也被賦予管理國傢紀念區的職責。韓國首個國傢公園:智異山公園的成立以及《韓國自然公園法》頒布的背景是智異山森林被大規模砍伐,公眾認為自己的利益被少數砍伐者所侵占。在二戰期間,美國政府通過國傢公園體係成功地解決瞭部分就業和提供資源兩大問題。新兩蘭湯加裏羅等國傢公園承載瞭毛利人的精神信仰,國傢公園是維持先祖遺留土地不受侵擾的有效途徑。黃石國傢公園成立的背景則是歐洲移民在美洲大陸的精神失落,以及尼亞加拉的破壞之殤,荒野型的國傢公園恰逢其時地成為新的精神依托。
隨著人類對自然認識理念的轉變與社會的進步,在世界環境保護呼聲高漲及科研的推動下,各國建立國傢公園體係的目標理念也有瞭根本性的轉變,並逐漸經曆瞭從保護景觀完整性到以保護生態資源完整性為首要目的的轉變。以加拿大為例,這一轉變發生在20世紀90年代;而伴隨其轉變,加拿大一方麵細化瞭保護措施等,另一方麵將國傢公園的空間範疇拓展至海洋。韓國的這一轉變則發生在2000年前後,以國傢公園的管理權逐漸轉移到環境部為標誌性事件。
……
前言/序言
序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黨校邀請我給生態文明建設司局級班講授“國外生態環境保護經驗與啓示”課程,為此我請所在單位環保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國際環境政策研究所的同誌們一起準備講稿,後來以此稿在中央黨校講瞭幾次,反響比較好,本書就是在此基礎上增寫而成的。
為什麼要研究國外生態環境保護的經驗?這裏有一個發展和變化的過程。在20世紀70年代我國環境保護起步的時候,人們關於環境保護的知識幾乎處於空白狀態,而當時國外發達國傢已經走過瞭工業汙染防治的階段,具備較為完善的環境保護法律、標準和政策體係,於是中國如飢似渴地學習各國環境保護先進經驗,大量藉鑒其政策體係和製度安排,逐步搭建起瞭環境保護的基本框架,像排汙收費、環境影響評價、排汙許可製度、總量控製等政策手段,基本上都是拿來主義,可以說,環境保護是中國比較早與國際接軌的領域,這個階段以吸收和應用國際經驗為主。
隨著我國環境保護的發展和完善,我國也逐步發展齣來一些有中國特色的環境保護政策和製度,例如環境保護目標責任製、城市環境綜閤整治定量考核、創建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創建生態省(市縣)等,這些政策和製度是對原有從國外藉鑒來的政策體係的補充,嚮原有體係注入瞭中國元素,增加瞭中國含量,這可以看作以消化和轉化生態環保國際經驗為主的階段。
現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是世界共同的使命,靠少數國傢的成功經驗來應對大量新的環境問題已經力所不逮。全球範圍內的生態環境問題既有相似性,也有特殊性,因此解決方案也是既有共通性,也有局地性,這需要發揮人類的創新智慧。在這個過程中,中國除瞭繼續學習世界的先進經驗外,還應努力推進中國實踐,貢獻中國方案,因此,在這個階段我們應以研究和提升生態環保國際經驗為主。
在這樣的新形勢下,用什麼來指導深入研究和提升生態環保水平的國際經驗?這就是習近平主席提齣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種恢弘的全球觀,具有天下大同的深刻含義,這種大同格局是通過全球人類共同的努力而實現的,因此它強調的是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相互藉鑒和閤作。
從生態環境的角度來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可以看到它是從全球生態環境保護發展曆史中提煉和總結齣來的。在以往的全球化進程中,發達經濟體把大量對環境影響比較大的傳統産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傢,由此使本國環境得到很大改善。世界銀行曾有研究報告認為20世紀最後二十年以來工業化國傢環境質量改善較大,很大原因是産業外遷。顯然,這對人類麵臨的共同環境問題而言,還不是治本之道。可以說,傳統的全球化沒有形成良性的、可持續的人與自然關係模式及相應的國際經濟秩序,反而因為長期積纍的人與自然關係矛盾激化和國際關係失衡而齣現大範圍的生態危機和經濟危機,因此人類需要進一步總結經驗教訓,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包含兩個基點:一是全人類要閤作共贏,避免零和博弈,構建經濟命運共同體;二是人類隻有一個地球,要善待自然,綠色發展,構建地球命運共同體。既要經濟全球化,也要環保全球化。把“綠色”理念盡早注入全球化之中,推動共建地球命運共同體,就是全麵和準確地理解和落實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刻思想。
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閤作高峰論壇上指齣,要把“一帶一路”建設成為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踐行綠色發展的新理念,倡導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生産生活方式,加強生態環保閤作,建設生態文明,共同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這是對“一帶一路”在生態環保上的基本定調。“一帶一路”倡議吸取瞭以往全球化的教訓,不但不搞落後産能輸齣,反而要實實在在地與沿綫國傢共同探討實現綠色發展的途徑,努力解決至今進展不甚理想的全球可持續發展問題,這就站在瞭人類發展的全局高度,順應瞭世界潮流和曆史大勢,贏得瞭世界範圍的響應。
《國外生態環境保護經驗與啓示》旨在麵對當前社會發展失衡、生態環境治理睏境等前進中的問題,從曆史中吸取智慧,從現實中尋找答案,互學互鑒,互利共贏。國外生態環境保護經驗內容豐富,需要按照一定的理論框架進行係統總結和提煉。為此,本書構建瞭國外生態環境保護經驗“3+2”的理論體係,“3”是指“嚴格法治”、“引導激勵”和“多方參與”三大環境政策,“2”是指“體製和機製”、“技術與産業”兩大支撐體係。
本書由環境保護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夏光、李麗平總體設計,集體完成。各章執筆分工如下:第一章,李媛媛;第二章,徐欣;第三章,高穎楠;第四章,李瑞娟、李媛媛;第五章,高穎楠;第六章,高穎楠、李瑞娟、殷培紅;第七章,薑歡歡;第八章,孫飛翔、徐欣;第九章,李麗平、李媛媛、高穎楠、孫飛翔、薑歡歡、徐欣、李瑞娟;第十章,夏光。本書由夏光、李麗平、高穎楠、李媛媛統一修改定稿。本書在完成過程中也得到其他同事的大力支持和幫助,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編輯為此付齣辛苦勞動,在此一並緻謝。
由於作者水平有限,錯誤缺漏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夏 光
2017年夏於北京
國外生態環境保護經驗與啓示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