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季羨林自傳文集係列:病榻雜記》為季羨林自傳文集係列之一。
《季羨林自傳文集係列:病榻雜記》收錄瞭季羨林自2001年底住院至逝世之前在病榻上撰寫的近百篇文章。
《季羨林自傳文集係列:病榻雜記》中有他人生各階段的迴憶,也有迴憶父母、老師和親友的文章。關於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社會公德、愛國主義與奉獻精神等問題,書中亦有論述。
目錄
編者前言/鬍光利
《病榻雜記》序
《新生集》序
小引
2002年
我的小學和中學
迴憶一師附小
迴憶新育小學
迴憶正誼中學
迴憶北園山大附中
迴憶濟南高中
結語
高中國文教員一年
病房裏的感受
周作人論——兼及汪精衛
憶念張天麟
論“據理力爭”
主編寄語
痛悼鍾敬文先生
《清華英語》序
範曾《莊子顯靈記》序
時間
再談老年
讀《敬宜筆記》有感
觀潘維明攝影集《中國農傢》
愛國與奉獻
一點關於“美”化的杞憂
一個值得擔憂的現象——再論包裝
公德
《暢談東方智慧》序
石榴花
老年四“得”
恐怖主義與野蠻
《往事瑣憶》序
寅恪先生二三事
醫生也要嚮病人學點什麼
對廣告的逆反心理
分析不是研究學問的唯一手段
——《新日知錄》之九
李恒進大夫
在病中
迴傢
難得糊塗
糊塗一點,瀟灑一點
再談愛國主義
2003年
《中國少林寺》序
從小康談起
《王琦醫學叢書》序
《華林博士文庫》總序
三進宮
讓壞事變成好事
同胞們說話聲音放低一點
護士長
當時隻道是尋常
輸液
安裝心髒起搏器
中西醫學的結閤問題
唐·常建的一首詩
大自然的報復
論怪論
記北大1930年人學考試
一幕小鬧劇
憶念寜朝秀大叔
九三述懷
給“拆”字亮紅燈
2004年
一個預言的實現
痛悼剋傢
東學西漸與“東化”
2005年
悼巴老
白衣天使新贊
漫談“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贈301醫院宋守禮大夫
《季羨林序跋集》序
2006年
狗年元旦抒懷
元旦思母
試擬小學教科書一篇課文
漫談“再少”問題
——嚮普天下老年人祝賀春節
笑著走
贈中石
贈301醫院
九十五歲初度
在“翻譯文化終身成就奬”錶彰大會上
的書麵發言
未注明寫作時間
病房雜憶
我的美人觀
兩個母親
泰山頌
天上人間
我的座右銘
無題
《羅摩衍那》的漢譯問題
封筆問題
精彩書摘
《病榻雜記/季羨林自傳文集係列》:
迴憶一師附小
學校全名應該是山東省立第一師範附屬小學。
我於1917年陰曆年時分從老傢山東清平(現劃歸臨清市)到瞭濟南,投靠叔父。大概就在這一年,念瞭幾個月的私塾,地點在曹傢巷。第二年,就上瞭一師附小。地點在南城門內升官街西頭。所謂“升官街”,與升官發財毫無關係。“官”是“棺”的同音字,這一條街上棺材鋪林立。大傢忌諱這個“棺”字,所以改謂升官街,禮也。
附小好像是沒有校長,由一師校長兼任。當時的一師校長是王士棟,字祝晨,綽號“王大牛”。他是山東教育界的著名人物。民國一創建,他就是活躍的積極分子,擔任過教育界的什麼高官,同鞠思敏先生等同為山東教育界的元老,在學界享有盛譽。當時,一師和一中並稱,都是山東省立重要的學校,因此,一師校長也是一個重要的職位。在一個七八歲的小學生眼中,校長宛如在九天之上,可望而不可即,可是命運真真會捉弄人,在十六年以後,1934年,我在清華大學畢業後到山東省立濟南高中來教書,王祝晨老師也在這裏教曆史,我們成瞭平起平坐的同事。在王老師方麵,在一師附小時,他根本不會知道我這樣一個小學生,他對此事,決不會有什麼感觸。而在我呢,情況卻迥然不同,一方麵我對他執弟子禮甚恭,一方麵又是同事,心裏直樂。
我大概在一師附小隻待瞭一年多,不到兩年,因為在我的記憶中換過一次教室,足見我在那裏升過一次級。至於教學的情況,老師的情況,則一概記不起來瞭。唯一的殘留在記憶中的一件小事,就是認識瞭一個“盔”字,也並不是在國文課堂上,而是在手工課堂上。老師教我們用紙摺疊東西,其中有一個頭盔,知道我們不會寫這個字,所以用粉筆寫在黑闆上。這事情發生在一間大而長的教室中,室中光綫不好,有點黯淡,學生人數不少。教員寫完瞭這個字以後,迴頭看學生,戴著近視眼鏡的臉上,有一絲笑容。
我在記憶裏深挖,再深挖,實在挖不齣多少東西來。學校的整個建築,一團模糊。教室的情況,如雲似霧。教師的名字,一個也記不住。學習的情況,如海上三山,糊裏糊塗。總之是一點具體的影像也沒有。我隻記得,李長之是我的同班。因為他後來成瞭名人,所以纔記得清楚,當時對他的印象也是模糊不清的。最奇怪的是,我記得瞭一個叫卞蘊珩的同學。他大概是長得非常漂亮,行為也極瀟灑。對於一個七八歲的孩子來說,男女外錶的美醜,他們是不關心的。可不知為什麼,我競記住瞭卞蘊珩,隻是這個名字我就覺得美妙無比。此人後來再沒有見過。對我來說,他成為一條神龍。
此外,關於我自己,還能迴憶起幾件小事。首先,我做過一次生意。我住在南關佛山街,走到西頭,過馬路就是正覺寺街。街東頭有一個地方,叫新橋。這裏有一所炒賣五香花生米的小鋪子。鋪子雖小,名氣卻極大。這裏的五香花生米(濟南俗稱長果仁)又鹹又香,遠近馳名,我經常到這裏來買。我上一師附小,一齣佛山街就是新橋,可以稱為順路。有一天,不知為什麼,我忽發奇想,用自己從早點費中積攢起來的一些小製錢(中間有四方孔的銅幣)買瞭半斤五香長果仁,再用紙分包成若乾包,帶到學校裏嚮小同學兜售,他們都震於新橋花生米的大名,紛紛搶購,結果我賺瞭一些小製錢,嘗到做買賣的甜頭,偷偷嚮我傢的阿姨王媽報告。這樣大概做瞭幾次。我可真沒有想到,自己在七八歲時竟顯露齣來瞭做生意的“天纔”。可惜我已“誤”入“歧途”,“天纔”沒有得到發展。否則,如果我投筆從賈,說不定我早已成為一個大款,揮金如土,不像現在這樣柴、米、油、鹽、醬、醋、茶都要斤斤計算瞭。我是一個被埋沒瞭的“天纔”。
還有一件小事,就是滾鐵圈。我一閉眼,仿佛就能看到一個八歲的孩子,用一根前麵彎成鈎的鐵條,推著一個鐵圈,在升官街上從東嚮西飛跑,耳中仿佛還能聽到鐵圈在青石闆路上滾動的聲音。這就是我自己。有一陣子,我迷上瞭滾鐵圈這種活動。在南門內外的大街上沒法推滾,因為車馬行人,喧鬧擁擠。一轉入升官街,車少人稀,英雄就大有用武之地瞭。我用不著拐彎,一氣就推到附小的大門。
然而,世事多變,風雲突起。為瞭一件沒有法子說是大是小的、說起來簡直是滑稽的事兒,我離開瞭一師附小,轉瞭學。原來,當時正是“五四”運動風起雲湧的時候,而一師校長王祝晨是新派人物,立即起來響應,改文言為白話。忘記瞭是哪個書局齣版的國文教科書中選瞭一篇名傳世界的童話“阿拉伯的駱駝”,內容講的是:在沙漠大風暴中,主人躲進自己搭起來的帳篷,而把駱駝留在帳外。駱駝忍受不住風沙之苦,哀告主人說:“隻讓我把頭放進帳篷行不行?”主人答應瞭。過瞭一會兒,駱駝又哀告說:“讓我把前身放進去行不行?”主人又答應瞭。又過瞭一會兒,駱駝又哀告說:“讓我全身都進去行不行?”主人答應後,自己卻被駱駝擠齣瞭帳篷。童話的意義是非常清楚的,但是天有不測風雲,這篇課文競讓叔父看到瞭。他大為驚詫,高聲說:“駱駝怎麼能說話呢!荒唐!荒唐!轉學!轉學!”
於是我立即轉瞭學。從此一師附小隻留在我的記憶中瞭。
2002年2月28日
……
前言/序言
值此季羨林先生105華誕暨北大東語係成立70周年之際,為紀念和緬懷一代宗師的豐功偉業,繼承和弘揚他的為人為學精神,謹嚮廣大讀者和各界朋友獻上《季羨林自傳文集係列》叢書。現就這套叢書的編選作如下說明:
一、在迄今齣版的季羨林先生全部著作中,唯有《清華園日記》《留德十年》《學海泛槎》《牛棚雜憶》《病榻雜記》五部屬自傳體著作,頗具特色,堪稱珍品。季羨林先生生前雖然未曾留下完整的涵蓋其一生的自傳著作,但這五部作品恰好能夠全麵具體地勾畫齣他在各個曆史時期的人生軌跡、事業成就、人情冷暖、悲歡離閤;真實生動地記錄瞭不同時代的世象萬韆、學苑風情、曆史滄桑、波瀾沉浮,既嚮讀者展示瞭一位學術巨匠、國學大師百載非凡人生的浩浩長捲,又演繹齣具有曆史縱深感的史詩般畫麵。
二、這五部自傳體著作故事性強,生活氣息濃,史料價值高,教育意義大,既能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又能適應新時代、新思想、新潮流的發展趨勢,是季羨林先生著作中兼具曆史性和時代性雙重意義的作品,曆久彌珍。
三、這五部自傳體著作語言質樸,內容翔實,思想深刻,主題鮮明,讀來如臨其境,生動感人,貼近現實,貼近生活,雅俗共賞,老少成宜。正如有學者評論的那樣:季老的自傳很低調,但是很真實,從中可以瞭解中國近代的一些風俗民情,世事滄桑,也可以通曉一些中國的人事現象與學術風氣。季老的文字很洗練,想快讀都不成,哪一段也捨不得跳過去,很耐看,讀後深有感觸,很有收獲。
四、令人非常遺憾的是,這五部著作均為季羨林先生生前齣版的單行本,雖然後來有的糅閤進其他性質的文集中,但至今沒有以自傳體叢書的形式問世。我們認為,目前很有必要以新思路、新視角、新高度、新樣式齣版一套前所未有的《季羨林自傳文集係列》叢書,將這五部著作收錄其中,從而形成一套係統完整、獨具風格的季羨林迴憶錄,填補國內外圖書市場之空白。此舉是有識之士與廣大讀者的共同心願,也是作為季老弟子責無旁貸的迫切任務。
經過長期醞釀和精心策劃,同時徵得季承先生的同意並正式書麵授權,在瀋陽齣版社齣版該自傳文集係列,以期滿足廣大讀者的閱讀需求,為激勵和鞭策廣大青少年艱苦奮鬥,勵誌成纔,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和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發揮積極的作用。
季羨林自傳文集係列:病榻雜記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