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学历史教学法(第4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修订版。1988年出版第1版以来,已经有过两次修订。作为国内荣获全国奖的历史教学法教材,经过此次修订,其内容体系更为完善。全书共八章,主要内容包括:中学历史教学法基础、中学历史课程与教材、中学历史教学计划与设计、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方法、中学历史学习指导方法、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评价、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等主题。
《中学历史教学法(第4版)》立足于有效实施教学,侧重于核心素养的理解,并将其落实于教学行为和方法。它还是一部全面整合中学历史教学法原理、教学方法和技术的新形态教材,通过二维码关联了知识点和重难点讲解的微视频和拓展学习资源,突出了历史教学法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中学历史教学法(第4版)》可以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历史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教材,以及各种形式的中学历史教师培训教材,也适用于中学历史教师、教育管理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于友西,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原全国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赵亚夫,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工作委员会文科工作委员会委员,原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中学历史教学法基础
第一节 历史教学法的学科属性
第二节 历史教学法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第三节 历史教学法的学习途径和方法
第四节 我国历史教学法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第二章 中学历史课程与教材
第一节 历史课程的设置与编制
第二节 历史课程标准研究及其实施
第三节 历史教材的功能与类型
第四节 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及其他教材的开发
第三章 中学历史教学计划与设计
第一节 有效的教学始于有目的的教学计划
第二节 理解历史教学过程
第三节 历史教学原则和模式
第四节 历史备课与教学设计
第四章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方法
第一节 课堂教学的功能与组织结构
第二节 历史课堂常用的教学方法
第三节 历史课堂教学的技艺
第五章 中学历史学习指导方法
第一节 学习指导的意义、条件与有效性
第二节 历史阅读的学习指导
第三节 历史写作的学习指导
第四节 历史表现性活动的学习指导
第五节 历史课外活动的学习指导
第六章 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教学
第一节 网络环境下如何进行教学
第二节 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教学技术
第三节 大数据时代的历史教学与教师共同体
第七章 中学历史教学评价与学业评价
第一节 理解中学历史教学评价
第二节 中学历史学业评价概述
第三节 中学历史学业评价的设计
第八章 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一节 历史教师的角色意识与基本素质
第二节 历史教师的研修与专业发展
第三节 历史教师的教育研究
拓展阅读
前言/序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高等师范教育尽管不断扩充和发展,但是一直没有自己编写的中学历史教学法教材。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高等师范院校的中学历史教学法教师们深感编写中学历史教学法教材的重要性。于是,在1979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前身)历史系、北京教育学院历史系、天津师范学院(今天津师范大学前身)历史系联合编写了我国的第一部供高等师范院校使用的《历史教学法大纲》,并合作编写了《中学历史教学法》教材,于1982年在北京出版。
1986年夏,高等教育出版社计划出版高等师范院校各学科教材,并由于渊先生专程到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邀约于友西先生编写《中学历史教学法》。1988年底,于友西先生主编的《中学历史教学法》(第1版)正式出版。这本教材因针对性强、内容具体可行、案例典型而且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等特点,很快就被几十所师范院校的历史专业选用,成为国内使用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一本《中学历史教学法》教材。1992年,被原国家教委评为“第二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并被授予“全国优秀奖”(即一等奖)。此后,它还被列入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本教材与时俱进,为了更好地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精神和要求,凸显新理念、新目标、新方法和新技能,切实落实历史学科课程和教学的基本任务,在2003年(第2版)、2009年(第3版)进行了两次修订。2016年冬,根据国家加强新形势下教材建设的新要求,以及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发展对教育教学的影响,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编辑与本教材的编者相约再次进行修订。在充分保留本教材上述特点的同时,此次的修订工作突出反映了如下背景和特色:
第一,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基础教育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等多个方面,明确指出了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和基本任务,历史学科需要据此改革课程和教学。2012年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公布,意味着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了以立德树人、核心素养培养为标志的新阶段。历史学科课程和教材如何贯彻党和国家的育人方针,如何体现学科独特的学习价值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专业认识和精细指导,因此历史教学法需要全面修订,以便其帮助教师更好地运用学科知识、方法和价值观落实课程改革的具体任务。
第二,在基础教育中,最具体的教育、教学任务和要求,都是由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承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实施,新的“统编版”教材也已使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也即将颁布。作为认识、理解和阐释新课标和新教材,以及运用恰当的方法论实施新课标和新教材的专业基础课程,也必须根据新课标和新教材适时更新内容并提供原理的、技术的和可操作的知识和技能。
第三,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教与学两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MOOC的兴起,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应用,更是带动了教学法的革新。如今的学习者(尤其是师范生)都具有“数字原住民”的学习特点,也就迫使历史教学法更新观念和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的“新形态教材”,将传统的平面的纸介教材立体化、资源化,及时地为历史教学法应对时代挑战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和路径。
为了充分反映基础教育改革背景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凸显发展学生学科核小素养的理念,并遵循学科教学法的一般原理和规则,达到“新形态教材”的修订目的,我们认为,本次“修订”既不是对原教材的改头换面,更不是简单的删改和补充。经过编者们的反复讨论,一致认为:(1)修订工作要充分反映基础教育改革成果,尤其是历史课程标准代表的方向。如坚持用唯物史观指导中学历史教学,强调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历史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历史思维的方法,甚至能够像史学家那样思考和研究历史。(2)修订内容着重体现中学历史教学法的逻辑体系,重点提炼中学历史教学法的基本问题,清晰地表述历史教学法的基本概念,有针对性地阐释中学历史教学法技能等。(3)作为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材理应指导读者争做学术型的教师,所以它需要具有较宽的学术视野和一定的前瞻意识。(4)新教材在结构和内容方面应全面渗透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当然这里的素养首先是针对教师而言,只有教师具备了相应的学科核心素养,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发展学科核心素养。(5)教材的编写方法和技术应符合“新形态”的要求。例如,每章都有“要点提示”“内容导图”和“导语”。“要点提示”用四五句话概括每章的重点内容,帮助读者把握该章的学习主旨;“内容导图”既呈现每章重点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也提炼用以理解此种逻辑关系的核心概念,因此它能够帮助读者拓展学科教学法思维;“导语”是问题指引的一种方式,它或帮助读者带着问题学习下面的内容,或指示读者通过下面的学习内容解决相应的现实问题。此外,在“二维码资源”中,选择了较为丰富的微课、案例和文章,它们本身就是新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学习资源也是学习方式。当然,所有这些变化都服务于读者的“实用目的”,包括教师的教学设计和专业资格考试。简言之,本次修订力求在学习的针对性、原理的普遍性、技能的操作性、内容的具体性和实践性方面具有特色。
中学历史教学法(第4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