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魯迅作為文學傢、思想傢在現代思想啓濛、現代中國文化發展中的貢獻,彰顯他一生不斷追求思想進步、愛國憂民的情懷。本書充分藉鑒目前已有的傳記資料、迴憶材料,力求使魯迅形象豐富、立體,語言追求生動、易懂,方便閱讀者接受、理解。
內容簡介
對魯迅的喜愛和理解,會隨著閱曆的豐富而一步步加深,很多人都有這種感受,這自然源於魯迅的深刻與人格魅力。本書迴顧瞭他一生的經曆,從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如何從一個無憂無慮的少年,成長為滿懷愛國激情的青年,再到一位為民眾生存而呐喊的先覺者。他一生中“碰壁”不可謂不多,但從未選擇逃避、放棄,而是堅守理想、反抗絕望,將挫摺化為前進的動力、思考的資源,這種“韌性”精神對我們依然有啓發意義。本書大量參考瞭關於魯迅的迴憶文章,吸收瞭可信度高的史料,以有趣、有益為寫作的旨歸,注重細節描寫,力求還原一個冷峻與溫情並存的魯迅。相信讀者朋友讀完本書後,會發現魯迅沒有那麼尖刻、愛挖苦人,反而覺得他像一位良師益友——慈愛的長輩、可以談心的朋友。
作者簡介
範陽陽(1983——),男,河南駐馬店人,中國人民大學2011級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研究方嚮為魯迅及中國近現代文學史、思想史;現為鄭州輕工業學院外國語學院漢語國際教育係講師。
目錄
第一章 少年時代
齣生
傢族
第一個師父
傢人
性格
畫畫
讀書
百草園
三味書屋
小夥伴
傢庭變故
父親的病
第二章 南京求學
江南水師學堂
礦路學堂
第三章 留學日本
弘文學院
仙颱學醫
退學迴東京
第四章 迴國工作
杭州教學
紹興教學
光復前後
南京教育部
第五章 北京歲月
教育部
《新青年》時期
二十年代
第六章 廈門
學生的歡迎
教學
指導青年
日常生活
學校糾紛與矛盾
辭職與挽留
第七章 廣州
歡迎
廣州印象
教務工作
“清黨”
辭職
沉默
第八章 上海
生活
工作
創作
文壇論爭
檢查製度
辦刊物
青年們
兒子
“一·二八”
愛國情懷
被通緝
日常娛樂
和瞿鞦白
政治
版畫
書店
病與死
第九章 身後事
葬禮
時人評價
精彩書摘
《常春藤傳記館·古國的呐喊:魯迅傳》:
傢族
按照魯迅的三弟周建人的說法:他們的傢族大概是在北宋末南宋初時,跟隨宋朝皇室,由河南汝南遷到紹興的,門口掛著的“汝南周”牌匾提醒後人不要忘記祖籍在哪裏。祖父周福清在《恒訓》中有關於傢族曆史的迴憶,周傢在明朝萬曆時已經達到瞭“小康”,在乾隆年間還有很多産業,稱得上是大傢族。但從嘉慶、道光年間開始,由於子孫揮霍、爭奪財産、不善於經營傢業等,傢族開始走下坡路。到瞭魯迅小時候,周傢還算比較富足,他說:“我幼小時候,傢裏還有四五十畝水田,並不很愁生計。”
在魯迅齣生之前,由於傢族子弟越來越多,老颱門已經不夠住瞭,就新建瞭新颱門、過橋颱門,這兩個颱門在當地人眼中都是讀書世傢。
新颱門位於十字街口與覆盆橋之間,這裏不是紹興的鬧市,當時在這條街上住著官僚、地主以及手工業工人等,小店鋪也不少,人們自誇“天上天下,不如塔子橋下”。①新颱門住著六房人,占地約1125平方米,魯迅一傢屬於其中的“興房”,魯迅在這裏度過瞭兒時的歲月。
各颱門在生活上、經濟上各自獨立,地理的距離也拉開瞭心理的距離,族人們漸漸由以前的朝夕相見,變成瞭形同陌路,隻有在節慶、祭祀等活動時纔聚在一起。魯迅小時候,也隻有遇到有婚喪喜慶等事情時纔去老颱門,和小夥伴去後園采摘花草,有小夥伴放風箏時,魯迅怕踩壞草地,隻在一旁看著。
在這個大傢族中,各色人物都有,魯迅的三弟周建人說:“在我的青少年時代,就目睹瞭愁雲慘霧遍被整個傢族。姑嫂勃谿,妯娌爭吵,婆媳不和,夫妻反目;今天這個上吊,明天那個投河,你吞金子,他吃毒藥。”傢族裏的一位叔父說:“我們周傢的氣數盡瞭,你看,颱門裏齣來的人,一個個像敗篷時的鈎頭黃瓜!”①魯迅在《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裏說:“試一翻大族的傢譜,便知道始遷祖宗,大抵是單身遷居,成傢立業;一到聚族而居,傢譜齣版,卻已在零落的中途瞭。”周傢也是這樣,傢族裏的一些人物後來成瞭魯迅小說中的形象,比如周子京一心想要發現寶藏,到最後發展到失魂落魄的境地,到瞭夜裏自己扇自己的嘴巴,責罵自己:“不孝子孫……”《白燈》的情節就是從這裏來的。①
第一個師父
按照當時迷信的說法,魯迅的農曆生日和“竈司菩薩”是同一天,“這樣的孩子,將來一定有齣息;不過,就怕難養大”。②也因為魯迅是周傢的長房長孫,所以周傢上下都想方設法,使他能順利長大成人,比如所謂“記名”,祈求平安健康。
魯迅迴憶自己在不到一歲的時候,被傢人帶到長慶寺,拜寺院住持“龍祖”為師父,大傢都叫他“龍師父”。他身體瘦長,留著小鬍子,對人很和氣,平時管理寺裏的各種事務,給魯迅的印象是:“他不過是一個剃光瞭頭發的俗人。”這位師父給魯迅起法名“長根”,並且送給他一個銀八卦,上麵刻有“三寶弟子法號長根”,一件隻有喜慶大事纔能穿的百傢衣(即“衲衣”),還有一條稱為“牛繩”的東西,用以避邪。
當時魯迅居住的東昌坊口有兩個熱鬧的地方:一個是演戲時搭在十字街口的戲颱,另一個便是經常做“水陸道場”的長慶寺。寺院主要依靠舉行一些儀式活動來維持生計,卻常常有很多人光顧這裏。龍師父總是客客氣氣地招待遊人,並且還會給人看病,遇到傢庭窮睏的便分文不收,有的病人在過年時送給他糖或者禮品時,他也會迴贈給對方禮物。龍師父還是一個具有叛逆精神、性格剛直的人,當時的規矩是吹敲和尚纔能公開結婚、吃葷,但他自己就娶瞭妻子。魯迅就故意問他,想使他尷尬,結果他理直氣壯地說:“和尚沒有老婆,小菩薩哪裏來?”還有一次,鄉間演戲,他和演員熟悉,便上颱替他們敲鑼,觀眾認為這不是和尚應該做的,便吵鬧起來,龍師父也不甘示弱,雙方便你來我往。從魯迅寫的迴憶文章衝我們可以看齣,這位龍師父曾經給他留下瞭溫暖的記憶。
……
常春藤傳記館·古國的呐喊:魯迅傳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