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顯生宙腕足動物屬誌(英文版)(上、下冊)

中國顯生宙腕足動物屬誌(英文版)(上、下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Rong Jiayu 著
圖書標籤:
  • 腕足動物
  • 古生物學
  • 顯生宙
  • 生物分類學
  • 地質學
  • 古生物誌
  • 中國
  • 英文
  • 脊索動物門
  • 無脊椎動物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科學齣版社
ISBN:9787030548122
版次:1
商品編碼:12273541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11-01
頁數:1124
字數:32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目錄

Contents
Preface iii
A Systematic Summary of the PhanerozoicBrachiopods of China (in Chinese)
中國顯生宙腕足動物的一次係統總結(中文代前言)
Rong Jiayu 戎嘉餘
Introduction 1
Rong Jiayu, Shen Shuzhong, Zhan Renbin, Qiao Li, Huang Bing and Jin Yugan
I. Historical review 3
II. General features 9
III. Taxonomic treatment 18
IV. Temporal distribution 19
V. Palaeobiogeography 19
VI. Notes on macroevolution of the brachiopods of China 22
VII. Editing format 29
References 31
Appendixes 33
Cambrian Brachiopod Genera on Type Species of China 39
Li Guoxiang, Zhang Zhifei, Rong Jiayu and Liu Diyong
I. Introduction 41
II. Cambrian stratigraphy of China 45
III. Cambrian brachiopod faunas of China 46
IV.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52
References 66
Explanation of Plates 1– 7 71
Ordovician Brachiopod Genera on Type Species of China 87
Rong Jiayu, Zhan Renbin, Huang Bing, Xu Hankui, Fu Lipu and Li Rongyu
I. Introduction 91
II. Distribution and biostratigraphy 93
III. Ordovician brachiopod faunas of China 93
IV.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111
References 196
Explanation of Plates O1–O18 207
Silurian Brachiopod Genera on Type Species of China 245
Rong Jiayu, Huang Bing, Zhan Renbin and Fu Lipu
I. Introduction 248
II. Silurian stratigraphy of China 249
III. Silurian brachiopod faunas in China 253
IV.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62
References 313
Explanation of Plates S1–S10 321
Devonian Brachiopod Genera on Type Species of China 343
Hou Hongfei, Chen Xiuqin, Rong Jiayu, Ma Xueping, Zhang Yan, Xu Hankui, Su Yangzheng, Xian Siyuan and Zong Pu
I. Introduction 349
II. Distribution of Devonian rocks 353
III. Devonian brachiopod biostratigraphy of China 357
IV. Devonian brachiopod biogeography of China 365
V.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367
References 489
Explanation of Plates D1–D28 501
Carboniferous Brachiopod Genera on Type Species of China 559
Shen Shuzhong, Qiao Li, Zhang Yan, Sun Yuanlin and Jin Yugan
I. Introduction 562
II. Carboniferous stratigraphy of China 565
III. Carboniferous brachiopod successions of China 566
IV. Carboniferous brachiopod biogeography of China 575
V. Carboniferous brachiopod diversity pattern of China 576
VI.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577
References 614
Explanation of Plates C1–C13 623
Permian Brachiopod Genera on Type Species of China 651
Shen Shuzhong, Jin Yugan, Zhang Yan and Elizabeth A. Weldon
I. Introduction 657
II. Permian stratigraphy of China 660
III. Permian brachiopod biogeography of China 661
IV. Permian brachiopod successions of China 669
V. Permian brachiopod diversity patterns of China 676
VI.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677
References 798
Explanation of Plates P1–P34 813
Triassic Brachiopod Genera on Type Species of China 883
Sun Dongli, Xu Guirong and Qiao Li
I. Introduction 886
II. Stratigraphical succession of Triassic brachiopods of China 889
III. Triassic brachiopod biogeography of China 896
IV.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897
References 981
Explanation of Plates T1–T12 987
Jurassic Brachiopod Genera on Type Species of China 1013
Sun Dongli, Shi Xiaoying, Zhang Yan and Qiao Li
I. Introduction 1014
II. Stratigraphical succession of Jurassic brachiopods of China 1015
III. Jurassic brachiopod biogeography of China 1023
IV.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1024
References 1039
Explanation of Plate J 1043
Cretaceous Brachiopod Genera on Type Species of China 1047
Sun Dongli, Zhang Yan and Qiao Li
I. Introduction 1049
II. Stratigraphical succession of Cretaceous brachiopods of China 1049
III. Cretaceous brachiopod biogeography of China 1054
IV.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1055
References 1069
Explanation of Plates K1, K2 1073
Indexes 1079
Index of Genera 1080
Lithostratigraphical Index (Formations) 1089
地質年代中的生命演化史:古生物學視角下的中國寒武紀至新生代岩石學與地層學研究 本書籍簡介 本書是一部係統性、專業性極強的古生物學、地層學與岩石學著作,專注於探討中國陸地自寒武紀至新生代期間,地質曆史中關鍵地層單元的形成過程、岩石學特徵及其所承載的生物遺跡。全書分為上下兩冊,內容深度聚焦於化石記錄所揭示的生命演化事件,特彆是對特定關鍵生物群的形態學、分類學、生物地層學意義的深入剖析。 第一捲:寒武紀至二疊紀的基岩與生命黎明 第一部分:中國早古生代地層區劃與岩石學基礎 本書開篇聚焦於中國境內寒武紀至奧陶紀的沉積序列。對華北地颱、揚子地塊以及塔裏木盆地等主要地質構造單元的早期海相沉積進行瞭詳細的岩石學描述。重點分析瞭富含碳酸鹽岩(如白雲岩、鮞粒灰岩)和碎屑岩(如石英砂岩、頁岩)的岩相古地理重建。研究深入到沉積構造、成岩作用及其對後期化石保存的影響。 第二部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與早期脊椎動物起源的綫索 本捲對寒武紀的重大地層界麵,尤其是“寒武係底界”的全球性定義在中國區域的響應進行瞭詳盡的討論。書中收錄並分析瞭中國發現的多個世界級寒武紀化石庫(如澄江化石群、清豐化石群)的最新研究成果。重點描述瞭三葉蟲(Trilobita)早期屬種的形態特徵、係統發育關係及其在生物地層劃分中的應用。書中對早期脊索動物祖先的形態學特徵、軟組織化石的保存機製,以及其在埃迪卡拉紀末期事件後的快速輻射進行瞭細緻的圖文解說。 第三部分:奧陶紀與誌留紀的海洋生態係統變遷 奧陶紀部分,本書著重分析瞭大型珊瑚礁群落的興衰,以及筆石(Graptolithina)的演化序列。通過對中國南方及西北地區典型地層的研究,構建瞭奧陶紀中、晚期生物大滅絕事件(Ordovician-Silurian Extinction Event, O-S事件)的區域性影響評估。對於誌留紀頁岩和灰岩中的筆石帶,進行瞭詳細的模式剖麵展示,闡明瞭其在區域對比中的時間精度。 第四部分:泥盆紀的礁相更替與陸地植被的崛起 泥盆紀的敘述集中於早期魚類(如盾皮魚類、軟骨魚類)的化石證據及其在分層分類學中的地位。書中對中國北方和西南地區泥盆紀的灘相、瀉湖相沉積進行瞭岩石學解構,探討瞭早期陸地生態係統(如原始維管植物)對淺海環境的間接影響,特彆是碎屑物質輸入對礁體發育的控製作用。 第五部分:石炭紀至二疊紀的煤係地層與兩棲動物輻射 本書的下半部分詳細考察瞭中國廣闊的石炭紀-二疊紀含煤地層。對華北、西南等地的煤係地層進行瞭精細的岩性地層學劃分,包括典型的灰岩、泥岩與煤層的疊置關係。生物學部分深入探討瞭早期羊齒植物的孢粉學特徵,以及昆蟲和早期四足動物(如迷齒類)在這一時期的分異與遷移。對二疊紀末期特有的雙殼類、菊石(Ammonoidea)的演化停滯與大滅絕過程進行瞭深入的古生態學分析。 第二捲:中生代與新生代的造山運動與生命適應 第一部分:三疊紀的構造背景與化石記錄的稀疏性 本書對三疊紀的岩石記錄進行瞭係統梳理,尤其關注瞭華南和青藏高原隆升前夕的沉積環境。書中強調瞭三疊紀早期海相沉積記錄在中部和東部地區相對稀薄的岩性學原因(如海平麵下降與侵蝕作用)。生物學重點放在瞭早期爬行動物(如僞鰐類)和三疊紀晚期的菊石的形態學多樣性變化上,解析瞭二疊紀末大滅絕後生物群落的緩慢恢復過程。 第二部分:侏羅紀至白堊紀:爬行動物的統治與被子植物的革命 侏羅紀的章節重點描繪瞭中國東部和西部的火山岩記錄和陸源碎屑沉積。對保存完好的恐龍化石群(如中國北方的蜥腳類和獸腳類群落)的骨骼組織學和群體生活方式進行瞭詳細的古生物學重建。 白堊紀部分是本捲的重點之一。書中詳細描述瞭白堊紀火山-碎屑岩序列的形成機製,並對中國特有的孔子鳥類(Confuciusornithiformes)等早期鳥類化石的骨骼特徵進行瞭前所未有的詳細形態學測量與比較。同時,對被子植物(Angiosperms)在不同地層中的首次齣現和快速擴散事件,結閤傳粉昆蟲化石證據,進行瞭跨學科的論述。 第三部分:新生代地層學:古近紀與新近紀的沉積盆地演化 本書轉嚮新生代地層的研究,重點關注於中國東部和西北部大型沉積盆地(如鄂爾多斯、塔裏木、四川盆地)的構造沉降與沉積充填過程。對古近紀的河流相、湖相沉積的岩性特徵,如紅色砂岩、火山灰層和鹽岩的成因進行瞭詳細闡述。 第四部分:第四紀冰期-間冰期與哺乳動物的遷徙與更替 針對第四紀地層,本書采用瞭高精度的年代學方法(如加速器質譜測年、光釋光測年)來校準地層序列。生物學上,重點分析瞭更新世(Pleistocene)中國北方和南方的巨型動物群(如猛獁象、古菱齒象)的分布格局、食性適應和區域性滅絕事件。書中對比瞭不同氣候模式下,哺乳動物群的遷移路綫與地理隔離效應,並討論瞭全新世(Holocene)人類活動對局部生態係統的影響。 結論與展望:中國地質記錄的完整性與未來研究方嚮 全書最後對中國顯生宙地質記錄的連續性、關鍵的地層界麵缺失情況進行瞭總結,並指齣瞭在深海沉積、微體化石研究和地球化學示蹤等前沿領域未來亟待填補的研究空白。 本書內容嚴謹,數據詳實,圖錶豐富,是古生物學傢、地層學傢、沉積學傢以及地質學專業學生不可或缺的參考工具書。其對中國數億年地質曆史的宏大敘事,建立在對具體岩石露頭和微觀化石證據的紮實分析之上。

用戶評價

評分

這套書的英文版定位,本身就決定瞭它麵嚮的讀者群更廣,不僅包括國內的專業人士,更麵嚮國際古生物學界。因此,我非常關心它在術語使用上的國際接軌程度。例如,在描述腕足動物的“瓣”的形態(如背瓣、腹瓣、鉸鏈、齒結構等)時,所采用的英文術語是否完全符閤國際古生物學協會(IPA)或相關專業委員會的最新推薦?翻譯的準確性和一緻性至關重要,因為一個細微的術語差異可能導緻對關鍵解剖結構的誤解。此外,對於那些已經被國際科學界接受的、但可能與國內早期描述略有齣入的屬名修訂,這本書是如何處理的?是堅持采用最新、最權威的國際命名,還是會保留或注釋國內的傳統用法?處理好這種本土化認知與國際標準之間的關係,是決定一部中文研究成果能否成功“走齣去”的關鍵。我希望看到的是一部既能服務於本土研究,又能在國際舞颱上自信發聲的權威之作。

評分

我個人對古生物學文獻的偏好,往往在於其對曆史文獻的“清理”工作。腕足動物的研究曆史悠久,尤其是在中國地區,早期的記錄很多是基於零星的化石發現,發錶在各種早期探險報告或地方誌中,命名和繪圖的規範性參差不齊。我希望能看到這套書在麵對這些曆史遺留問題時,所展現齣的批判性態度。哪些早期建立的屬名是“不可用名”(Nomen dubium)?哪些是基於不完整標本而被有效描繪的?作者們是否進行瞭嚴謹的“選模”(Lectotype designation)或“選定正模”(Neotype designation)的工作,以確保後續研究的穩定性和可重復性?如果能明確指齣哪些屬是“中國特有”(Endemic to China)的,哪些是與岡瓦納古陸或其他大陸共享的泛大陸性屬,那將有助於我們構建更宏大的古地理和生物演化圖景。這種對曆史記錄的梳理和規範化,是任何一部基礎性科學著作的生命力所在。

評分

從一個側重於古生態和古氣候研究者的角度來看,我對這套書的另一個期待點在於其信息承載的密度和可索引性。對於我們這些不直接從事分類學的研究者來說,一本優秀的誌書不僅僅是分類手冊,更是檢索特定生物群在特定時空分布的數據庫。我期望它能提供詳盡的、跨越上下冊的、準確的屬級和種級名稱的索引,最好還能附帶相關的地層年代和地理位置的交叉索引。這樣,我就可以快速定位到特定地層帶中是否存在某一特定腕足動物群落。更進一步,如果能在屬的描述中,對該屬在所處地層中的優勢度、生存環境偏好(比如對水深、底質的指示性)有所提及,哪怕隻是簡要的總結,都會極大地提升其作為研究工具的實用價值。腕足動物是良好的古環境指示生物,一套權威的誌書理應能幫助我們更精確地解讀化石所記錄的古環境信息,而不僅僅是它們自己長什麼樣。

評分

這套書的裝幀實在令人驚艷,硬殼精裝,紙張厚實,印刷的圖像和圖版都清晰銳利,即便是年代久遠的模式標本照片,也能看齣精心的修復和高品質的還原。光是捧在手裏,就能感受到齣版方在物化上的誠意。不過,我真正期待的是它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作為一本誌書,尤其聚焦於“顯生宙”這個宏大的時間尺度下的“腕足動物”,它無疑承擔瞭係統梳理和分類定版的重任。我希望它不僅僅是枯燥的列錶和形態描述的堆砌,而是能夠提供最新的分子係統學證據與經典形態學證據相結閤的綜閤分析。尤其關注不同地質時代的關鍵屬級類群的界定,以及它們在全球生物地理格局演變中的角色。很多古生物學研究的瓶頸往往在於早期分類的混亂,如果這套書能對那些命名曆史冗長、模式標本分散的屬進行一次徹底的、權威的梳理和整閤,那對於全球的古生物學傢來說,都是一份無價的寶藏。我尤其期待它在描述各個屬的演化支序和地層分布時,能提供足夠精細的插圖輔助理解,不僅僅是正形標本的描繪,也包括關鍵的橫截麵或內部結構圖,這對於理解腕足動物殼體的復雜構造至關重要。

評分

閱讀這套書的初衷,其實是為瞭尋找一個跨越多個地質紀的關鍵屬的“標準答案”。我之前在研究泥盆紀淺海生態係統時,遇到幾個形態上極為接近,但分類意見分歧極大的腕足動物屬,不同的文獻給齣瞭截然不同的解釋。因此,我非常迫切地想知道,這套匯集瞭“中國”區域內詳盡記錄的權威誌書,是如何界定這些“疑難雜癥”的。我尤其關注在特定地層剖麵中,形態微小的漸變是否被視為同一屬內不同種的連續變異,還是被獨立劃分成瞭新的屬。這種對“屬”的概念邊界的清晰界定,纔是古生物學分類的基礎。如果書裏能針對那些被認為有“多重解釋”的屬,提供一個清晰的、基於作者團隊廣泛標本考察後得齣的,帶有充分論證的結論,那這本書的學術價值就得到瞭最大程度的體現。同時,我好奇它在處理中國特有或以中國為發現地的屬時,是否引入瞭新的、尚未被國際主流接受的分類觀點,如果是,作者們又是如何用翔實的證據來支持這些創新的說法的。

評分

很全麵!很好!朋友看瞭都喜歡

評分

真的很給力!纍壞快遞的小哥瞭!^_^多謝快遞人員!

評分

很有幫助很好很實惠很有幫助很好很實惠很有幫助很好很實惠很有幫助很好很實惠

評分

一套9冊的高等植物圖鑒,放進書櫃,好高大上的趕腳。

評分

收藏起來,又是一部巨作。

評分

很全麵!很好!朋友看瞭都喜歡

評分

好好學習好好學習

評分

還可以,不錯,很好用,價格閤適

評分

收藏起來,又是一部巨作。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