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论者何以言规范:一项从分析形而上学到信息技术哲学的多视角考察

唯物论者何以言规范:一项从分析形而上学到信息技术哲学的多视角考察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徐英瑾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27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45122
版次:1
商品编码:1228372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日月光华·哲学书系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12
字数:419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唯物论者何以言规范:一项从分析形而上学到信息技术哲学的多视角考察》首先从分析形而上学的角度阐明什么是唯物论,然后分别从具体的科学——生物学与信息技术科学来探讨物质世界的运作方式与规范性之间的问题,最后将讨论结果用于政治哲学领域。

作者简介

  徐英瑾,1978年生,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专长为语言哲学、心灵哲学、认知科学哲学和维特根斯坦思想研究。曾分别在意大利和美国访学一年。为2006年度“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以及2009年“上海社科十大新人”称号获得者。著有《维特根斯坦哲学转型期中的“现象学”之谜》(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版)、《演化、设计、心灵和道德——新达尔文主义哲学基础探微》(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版)、《心智、语言和机器——维特根斯坦哲学和人工智能科学的对话》(人民出版社,2013年10月版),译有《chao越分析哲学——尽显我们所知领域的本相》(原著王浩,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版)、《心灵导论学》(原著约翰·塞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版)。编有《科学与宗教:二十一世纪的对话——英美四名家复旦演讲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在国内外杂志用中英文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目录

导论 不要以做唯物论者为耻
第一篇 从分析形而上学的角度看
导语
第一章 唯物论是一种肤浅的本体论立场吗
第一节 被“污名化”的唯物论
第二节 本体论范畴表与唯物论四大核心问题
第三节 唯物论、唯名论,以及关于谓述的本体论问题
第四节 唯物论需要怎样的时间理论?
第五节 唯物论需要怎样的模态理论?
第六节 唯物论需要怎样的规范性理论?
第二章 历史唯物论与“蕴相殊”论的对话
第一节 尚待建立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哲学基础”
第二节 何为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暗示”?
第三节 “蕴相殊”论要旨
第四节 将视线转回到历史唯物论上去
第五节 衍生性思考:“相对主义陷阱”与“自由主义一社群主义”之争I
第三章 历史唯物论与随附式物理主义的对话
第一节 问题重提:历史唯物论何以姓“物”?
第二节 何为“随附式物理主义”?
第三节 按照“随附式物理主义”的模板来重构历史唯物论
第四节 当代物理主义与经典辩证唯物论1
第四章 “感受质”为唯物论所造成的麻烦
第一节 什么叫“感受质”?
第二节 “感受质”是一个自然类吗?
第三节 如何解释关于视觉的“感受质”之“不可言说性”
第四节 对于“关于道德的感受质”的自然主义化

第二篇 从生物学与认知科学的角度看
导语
第五章 对于伦理学研究中的生物学进路的五重辩护
第一节 对于伦理学研究中的生物学进路的五重误解
第二节 从麦金泰尔对于海德格尔的批评说起
第三节 所谓“自由意志”问题
第四节 所谓“基因决定论”
第五节 所谓“生物学无法说明道德的主观感受”
第六节 所谓“生物学无法说明道德的客观维度”
第六章 即使是康德伦理学也可以被自然主义化
第一节 导论:康德伦理学及其敌人们
第二节 康德伦理学与本体论自然主义
第三节 康德伦理学与方法论自然主义
第四节 康德伦理学在人工智能领域内的可能运用
第七章 演化论模型与青年马克思之“异化”观的对话
第一节 重新面对青年马克思的“异化”概念
第二节 为何要引入演化心理学?
第三节 对《手稿》之“人性”观点的演化心理学解读
第四节 演化心理学视野中的“异化劳动”
第五节 泛演化论视野中的“非异化社会”

第三篇 从信息技术哲学的角度看
导语
第八章 从“信息哲学”到“信息技术哲学”的唯名论式转向
第一节 唯名论思想指导下的“信息技术哲学”
第二节 为何我们一定要从认知的角度去看待信息?
第三节 国际主流“信息哲学”研究之弊
第四节 如何突破既有的“信息哲学”研究范式?
第五节 “受限理性原则”约束下的信息技术哲学研究
第九章 虚拟现实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比较谈
第一节 为何要将“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相提并论?
第二节 “强虚拟实在”、“弱虚拟实在”与“更弱虚拟实在”
第三节 “更弱虚拟现实”与“更弱人工智能”,哪个更易变得稍强?
第四节 “弱虚拟现实”与“弱人工智能”,哪个更易变强?
第五节 “强虚拟现实”与“强人工智能”,哪个在伦理上更麻烦?
第六节 从“人性”的角度再看虚拟现实
第十章 对于军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伦理学思考
第一节 军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所提出的伦理学挑战
第二节 关于智能化军事系统之伦理危害性的五个论证
第三节 伦理推理的程序化及军用机器人误伤责任的判定
第四节 民间自主改装的“机器人战士”所带来的伦理风险
第十一章 通用人工智能技术与反恐
第一节 现代反恐斗争呼唤通用人工智能技术
第二节 对于大数据技术与深度学习技术的反思
第三节 “临机决策”与“节 俭性理性”
第四节 纳思逻辑:一种具有通用性的节 俭式算法
第五节 被纳思逻辑武装了“头脑”的“机器凯尔”
第六节 引申性评论

第四篇 从唯物论的角度反观政治哲学
导语
第十二章 马克思与和过哲郎关于“伦理一空间”关系的对话
第一节 柄谷行人论“共产主义—联合主义”的伦理学面相
第二节 作为物质交换关系之外延化的“空间性”
第三节 “空间性”的“伦理性”面相
第四节 衍生性讨论
第十三章 对于田边元“共荣圈逻辑”的批判
第一节 部分京都学派成员战时言论背后的哲学背景
第二节 田边元的“共荣圈逻辑”的大致理路
第三节 对于田边的“家庭”观的反思
第四节 对于田边的“国家”观与“共荣圈”观的反思
第十四章 在“逆全球化”语境中重解“阶级”概念
第一节 “逆全球化”现象对于历史唯物论所提出的新问题
第二节 通过信息化隐喻重述“阶级”概念
第三节 通过信息化隐喻的升级版本来重解“地域性”
第四节 通过“地域性”重建“全球化”
结束语:唯物论者在当下的任务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唯物论者何以言规范:一项从分析形而上学到信息技术哲学的多视角考察》:
  笔者对于上述质疑的回复如下:在可被编程的机器中落实“阿西莫夫法则”的研究规划,不妨绕开“直接将这些法则转化为符号语言”这一惯常思路,并由此回避掉在技术上定义“人性”之类的抽象概念的难题。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即使对于一般的成年人来说,要从反思的角度界定“人性”这样的抽象概念,也是异常困难的,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在具体的语境中判断某项行为是否是“符合人性”的。现在,我们不妨进一步假设人类的心智已经通过进化而得到了一种内置算法,以便在特定语境中判断出哪类行为是“符合人性”的——尽管关于这种内置算法的运作细节,我们或许尚且缺乏确定的知识。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从第三人称视角视之,我们依然可以就“怎样的行为会在怎样的情况下被大多数人判断为'符合人性的'这一点作出相对成功的归纳。现在,我们再假设与此类归纳活动相关的海量数据,均被输送给一台人造的实践理性推理机器——那么,根据现有的”数据挖掘“技术与”机器学习“技术,这样的机器就应当可以预测到:在情境C、目标G与方法库B都确定的情况下,对于B中哪个成员的调用,其导致的结果会以最大的概率得到人类用户”符合人性“的正面评价(此外,万一系统的预测失误,它自带的学习机制便可以通过人类用户的负面评价而调整预测策略,并由此在下一轮预测中提升自身的表现)。而在笔者看来,就目前的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储备的现状而言,制造出这样的实践理性推理机器,并没有什么原则上的障碍。此外,从纯学理的角度考量,这样的推理机器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与边沁式的后果计算模型有别(尽管后者也很可能会运用概率统计学的技术工具)——因为康德式的道德推理机器所计算的,乃是特定行为被大多数社会评价者打上”人性“标签的概率,而不是其带来最大功利的概率。现在我们便就本节的讨论做一番小结。人工智能技术对于康德伦理学原则的实现,主要将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第一,通过情境模拟来检测一个对象程序所依据的行为准则的自洽性,并由此遴选出那些真正具有普遍可适用性的行为准则;第二,通过对于人类价值评判行为的观察、归纳与模拟,复制人类社会成员践行人道主义原则的行为方式。并以这种迂回的方式尽量体现”阿西莫夫三原则“对于人工智能产品的行为约束。当然,本节的讨论在逻辑上并没有排除完全按照功利主义原则去建造伦理推理机器的可能性。但是,考虑到在一般哲学读者心目中”康德伦理学“这个概念与”算法“这个概念之间的语义疏远性,本节所给出的试图消除此种疏远性的努力,或许能够比”对于功利主义模型的程序化“,更能体现自然主义解释框架的包容性。
  本章写作的大背景,乃是自然主义思潮在目下的西方哲学界的日益兴盛,以及此类思维方式对于传统思辨哲学思维方式所发出的巨大挑战。面对这种情形,缺乏对于”自然主义“自身多重含义的反思能力的论者,很可能就会立即得出”自然主义思潮肯定会消灭伦理学的学科独立性“的仓促结论。然而,根据本文的立论,仅仅通过将”规范证成“与”本体论承诺“相互分离,我们就能够在元伦理学的层面上同时持有本体论自然主义与康德式的义务论,而不会导致任何逻辑上的不自洽。
  ……

前言/序言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思想之光,代代相传。在复旦哲学走过一个甲子之际,“目月光华·哲学书系”、“目月光华·哲学讲堂”应运而生。这既是过往思想探索道路上的熊熊火炬、坚实基石,以砥砺后学继续前行,亦是期许未来学术反思的灿然星陈,以哲学之力去勘探人类精神应有之高度与广度。为此我们当勤力不殆。
  “兼容并蓄”是哲学成长的传统。复旦哲学建系伊始,胡曲园、全增嘏、严北溟、陈珪如、王遽常等诸位先生学识渊博,其来有自,奠定了复旦哲学的根基。他们不独立门户,不自我设限;不囿于教条,不作茧自缚;而是以思想和问题为导向,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由此造就了六十年来复旦哲学的特色。诸位奠基先贤始终秉持开放而专业的态度,强调严肃的学术训练,打破学科壁垒,追寻思想脉络,力图以真切而深邃的思考达致生活之本真,捕获时代之真精神。
  “时代担当”是哲学不变的使命。自改革开放以来,以思想深入时代,对时代的根本问题做出积极的求索,是复旦哲学另一鲜明特色。真正的思想探索和学术研究理应紧紧抓住与时代血脉相连的命题,提炼精华,不断对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做出回应。优秀的学者须有冷静的观察和深刻的反思,但这并不等于将自己封闭在无根的象牙塔中,而是真实切入时代命题的必备前提。切问而近思,人类的根本命题始终激荡于胸!
  我们将以开放和虚心的态度来传承这些特色。“日月光华·哲学书系”不但收录了复旦哲院教师以往的代表作,也以面向未来的姿态吸纳复旦哲学人的最新力作。我们希望这一书系成为一个开放式的平台,容括从复旦求学毕业、在复旦从事教学和研究,以及到复旦访问讲学的学界同仁的优秀著作,成为推动汉语哲学界不断发展前行的引擎。“日月光华·哲学讲堂”,则希望将国内外学者在复旦所做的系列讲座整理成文,编撰成册,努力展现他们思想的源初轨迹,推进其理论贡献。以“日月光华”为平台,以学术为标尺,使国内外学者的优秀成果在共同的学术园地上得以生动呈现。这必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需要敞开的思想姿态、精准的学术眼光以及异乎寻常的努力与坚持。我们希望把复旦哲学“扎根学术、守护思想、引领时代”的精神风格融入这两套丛书;我们期许它们不但能透彻地刻画出思想本身的发展历程,还将在更为丰满的历史背景中探索思想的作用。唯有如此.我们的“书系”与“讲堂”才能超出一般丛书的范畴,真正成为时代精神的捕获者、诠释者、推动者和反思者。
  思想薪传在任何时代都是无声、艰辛和困苦的事业,隐于“日月光华”这一个美好愿景背后的深意尤为紧要:思想的守护与传承是“旦复旦兮”的意涵所在,精神的催生与创新是生生不息的事业。“书系”与“讲堂”的出版并不是书目的简单累积,也不是论题的无序叠加,而是思想的流动和生长,是已有思想激发新思想的创造过程,是不断厘清思想限度、拓展思想疆域的漫漫求索,是幽微星火燃成日月光华的坦荡大道。
唯物论者何以言规范:一项从分析形而上学到信息技术哲学的多视角考察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唯物论者何以言规范:一项从分析形而上学到信息技术哲学的多视角考察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唯物论者何以言规范:一项从分析形而上学到信息技术哲学的多视角考察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唯物论者何以言规范:一项从分析形而上学到信息技术哲学的多视角考察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唯物论者何以言规范:一项从分析形而上学到信息技术哲学的多视角考察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