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华侨华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分为四部分来探讨。华侨华人与民心相通篇探讨了华侨华人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交往,促进相互了解中发挥的独特作用。华侨华人与贸易畅通篇探讨了华商在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中发挥的作用。华侨华人与政策沟通篇聚焦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相关侨务政策与对外政党交流应注意的相关问题。华文教育篇探讨了不同地区的华文教育情况。
作者简介
贾益民,男,汉族,1956年10月生,山东省惠民县人,华侨大学校长,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华文教育研究院院长、侨务公共外交研究所所长。1978年10月-1982年7月,就读于暨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85年7月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85年任教于暨南大学,1986年7月任讲师,1988年7月任中文系党总支书记,1989年1月任副教授,1992年1月任学生处处长,1994年1月任华文学院副院长,1998年12月任教授,1999年2月任华文学院院长,2000年2月任暨南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2011年9月22日任命为国立华侨大学校长、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华文教育与汉语国际教育、文艺学、美学、语言学。
张禹东,男,福建惠安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华侨大学海外华人宗教与闽台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侨办侨务理论研究福建基地副主任、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福建华侨史》副主编等。先后担任华侨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副主任、社会科学系主任、国际经济系主任、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商学院党总支书记、党委宣传部部长、华侨华人研究院院长、华侨大学副校长等职。研究方向主要为:文化哲学、宗教学理论、华侨华人宗教与文化、华商管理等。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多项。先后获得国务院侨办优秀教师、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福建省首届高校教学名师奖、福建省精品课程奖、福建省高校“两课”优秀教师等奖项。
庄国土,男,1952年12月生,福建晋江人,知名的海外华人和东南亚研究专家,广西首批“八桂学者”。现为华侨大学讲座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委员会委员兼综合研究学部召集人,国家“985”东南亚创新平台主持人兼首席专家,国务院侨办专家咨询委员,中国东南亚学会会长。1980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1982年获厦门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1989年获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院长、厦门大学马来西亚研究所所长、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学术院长。研究方向:海外华人、华人华侨研究、国际关系理论、中外关系史、东南亚地区问题与国别政治。
陈文寿,男,1965年12月生,福建厦门人,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副院长、教授。1983年9月-1987年7月,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史专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7年9月-1990年7月,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世界近现代史专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8年9月-2002年7月,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史专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90年7月-1991年11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主任科员。1991年11月-1993年10月,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编辑。1993年10月-1998年10月,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编辑室副主任、副处长。1998年10月-2005年10月,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处长。2005年11月-2014年10月,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台湾文化历史所所长、台湾对外关系研究所所长、台湾史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东北亚区域史、华侨华人与侨务政策、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移民与国际关系。
游国龙,男,台湾台北人,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学专业),北京大学博士后。现为华侨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与国家行为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华侨华人蓝皮书》副主编。长期从事日本、印度社会文化、心理文化学与国家行为、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研究。*早以日本为研究对象,近来亦尝试将美国、中国、印度等国家纳入进行相互间的比较,重点是从心理与文化相结合的角度解释人的行为、国家行为。曾多次获得省部级、厅级科研成果奖。2014年被评为泉州市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并入选2014年华侨大学优秀学者百人计划。
内页插图
目录
Ⅰ 总报告
1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共享价值观及其传播研究:
以东南亚华侨华人为例【王嘉顺】/001
Ⅱ 华侨华人与民心相通
2 海外侨领与“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民心相通:
优势、贡献及未来展望【马占杰 林春培 李义斌】/027
3 东南亚华侨华人与妈祖文化传播【王晓平 吴怡谨】/057
4 中国民族舞蹈的东南亚传播模式研究
——以马来西亚为例【张 媛 欧建平】/090
5 华侨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历史作用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以印度尼西亚华侨为考察对象【张赛群】/112
Ⅲ 华侨华人与贸易畅通
6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畅通及华商效应研究【赵 凯 王鸿源】/133
7 东南亚华商在中国—东盟贸易畅通中的行为和作用【刘文正】/168
8 “一带一路”背景下华侨华人与中国企业“走出去”互动关系研究【张向前 张 瑶】/204
9 我国新生代移民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李可爱 许培源 陈乘风】/224
Ⅳ 华侨华人与政策沟通
10 “一带一路”与侨务新思维【任 弘】/246
11 马来西亚华人公会推动中马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研究【周兴泰】/268
Ⅴ 华文教育
12 战后非洲华文教育的兴衰与复苏【李安山】/304
13 缅甸华侨华人办学现状调查【李 欣 吕子态】/343
14 东南亚华裔学生的语言使用情况与文化认同调查【朱媞媞】/380
Abstract/406
Contents/408
前言/序言
前 言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后,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认同。2017年5月北京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全球共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内容也被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纳入其重要决议之中,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演讲时所言,“‘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具有广阔前景”。
回望过去的4年,“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取得实实在在的丰硕成果,这些成果既是政策沟通不断深化、设施联通不断加强、贸易畅通不断提升、资金融通不断扩大、民心相通不断推进的结果,同时又进一步推动“五通”不断向前发展。我们发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仅需要国家与国家之间携手合作,相向而行,更重要的是各国民众间的相互理解与支持,正所谓“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凡是民心相通基础好的国家和地区,所取得的成果就越早、越多、越好。
历史上,多个东南亚国家曾是中国的藩属国,华人移居到这里生活。目前全球几千万的华侨华人中,有泰半分布在东南亚。这里的华侨华人虽已融入当地的生活,但中国文化基因仍深深地影响着他们。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他们的参与有利于促进和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民心相通,以及东南亚国家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识和认同。特别是在传播中华文化、发掘和培育共享价值观方面,华侨华人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故,“华侨华人蓝皮书”选择“民心相通”作为《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7)》最重要的专题内容,并以探讨发掘和培育不同文化共享价值观的文章作为总报告。至于设施联通和资金融通所涉及的“硬件”问题,这不是以研究“人”为主的“华侨华人蓝皮书”能够深入的主题,因此没有收入这方面的文章。此外,我们还做了一组华文教育相关专题。现在许多华侨华人走到国外,他们子女受教育的问题,需要格外引起关注。
华侨华人蓝皮书: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7) [Annual Report on Overseas Chinese Study 2017]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华侨华人蓝皮书: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7) [Annual Report on Overseas Chinese Study 2017]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华侨华人蓝皮书: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7) [Annual Report on Overseas Chinese Study 2017]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