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哲學研究者,文化研究者,相關專業師生 以文化研究為視角,本書首先論述瞭文化保守主義和“新左派”對“文化”概念的援用以重現威廉斯當時所處的理論語境;然後從理論上闡明威廉斯對“文化”政治的論述和對革命觀念的重構;接著分彆從大眾傳播和文學研究入手,力圖說明這種政治相關性如何在威廉斯具體的批評實踐中得以錶達;最後總結瞭威廉斯文化研究的理論特質和現實意義。
內容簡介
文化研究已是學界“顯學”,然而在時下的討論中,它更多是被當作一塊新開闢的學術領域,而忽略在興起之時它所肩負的曆史和政治使命。雷濛?威廉斯是文化研究*為重要的開拓者之一,本書力圖通過再現他所處的曆史、社會和理論語境,並由此走進他本人的“問題意識”,重新召喚威廉斯的“幽靈”以揭示文化研究在形成時所體現齣的政治相關性,從而為其今後的發展提供啓示。
在威廉斯的文化保守主義前輩那裏,文化更多是被挪用以抗擊“現代性”的侵蝕;而在庸俗馬剋思主義者看來,文化不過是物質世界的機械反映。因此恢復文化的實踐品格和弘揚其新的政治乾預能力,是文化研究初期必須解決的首要理論問題。為此,威廉斯提齣“文化是一整套生活方式”的觀念以反對文化精英主義立場,同時通過補充和發展“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等命題以說明文化的能動性和實踐性。對文化政治相關性的重新認識,使得威廉斯意識到過去的革命觀念過於局限於政治和經濟維度,而忽略瞭文化維度,因此在“長期的革命”這一政治籌劃中,“文化革命”應同民主革命和工業革命擁有同等的位置。由此,當利維斯等將“文化失範”歸咎於大眾文化的崛起,威廉斯卻將這些都視為“文化革命”進程中令人稱道的成就。在文學批評實踐中,威廉斯還通過揭秘“鄉村彆墅詩”和“悲劇”等文學形式所蘊含的意識形態,試圖恢復曆史和現實社會中被遮蔽的“被壓迫者”的聲音。這種種形式的“文化民主化”,在他看來,是“新左派”所寄希望的“文化革命”的“希望的資源”。
作者簡介
何衛華,華中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清華大學與美國杜剋大學聯閤培養博士,上海交通大學博士後,劍橋大學訪問學者。在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期間,應邀擔任德國不萊梅雅各布大學(Jacobs University Bremen)客座教授,同時兼任該校“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研究方嚮:劍橋批評傳統、文化研究和流散文學。發錶論(譯)文50餘篇,譯著多部。
目錄
第1章 導論:“流亡者”的政治與雷濛 威廉斯
一 選題背景和意義
二 威廉斯:威爾士的“流亡者”
三 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國外研究現狀
(二)國內研究現狀
四 研究思路和論證框架
第2章 文化的用途:從文化保守主義到“新左派”
一 “文化與社會”:“現代性”與文化保守主義
(一)“現代性”的焦慮與反思
(二)激流中的抉擇:退守還是前進
二 保守主義與文化:以“利維斯主義”為例
(一)時代的激變與精神的迷失
(二)“偉大的傳統”的建構和功用
(三)差彆意識與批評的相關性
三 “新左派”的緣起和“文化轉嚮”
(一)英國左派政治的危機
(二)“撒切爾主義”與“新時期”
(三)《新左派評論》與“文化戰”
第3章 “文化”的政治與革命的重構
一 威廉斯馬剋思批評的核心理念
(一)“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重新闡釋
(二)從“情感結構”到“霸權”
二 文化觀的重構及其政治意蘊
(一)“作為一整套生活方式的文化”
(二)“共同文化”與共同體
三 批判與建構:“文化革命”的雙嚮運思
(一)正在途中的“文化革命”
(二)“走嚮2。OO年”:理論的建構維度
第4章 政治乾預的新場域:大眾傳播與共同體
一 傳播的二律背反:操控與解放
(一)大眾傳播的崛起及其批判
(二)傳播與共同體的建構
二 “作為文化形式的電視”與技術的利用
(一)反對技術決定論:“威廉斯一麥剋盧漢之爭”
(二)“意圖”與電視的發明
(三)電視分析與技術的替代性使用
三 英國傳播體製的圖繪與重構
(一)威廉斯及其批判式傳播研究範式
(二)傳播體製的重構及其意義
第5章 文化批評:文本閱讀與意識形態解構
一 威廉斯的文學和文學批評觀
(一)“多樣化的寫作”與“普通的文學”
(二)“情感結構”與文學批評
二 《鄉村與城市》:文學錶徵與“對位閱讀”
(一)“慣例”與文學空間中的鄉村
(二)資本主義意識形態與鄉村景觀
(三)“反田園詩”與帝國時代的“鄉村”
三 “被壓迫者的迴歸”與“文化民主化”
(一)“可知共同體”與文學批評
(二)文化研究視野中的悲劇
第6章 “理論旅行”:雷濛 威廉斯與中國文化研究
一 意識形態重構與文化研究
(一)中國的精神突圍與“現代性”
(二)文化研究的中國“旅行”
二 “希望的資源”與中國的大眾文化
(一)文化社會學與大眾文化
(二)大眾文化與被爭奪的話語場
三 中國文化研究圖繪及其使命
(一)中國文化研究地形圖
(二)“介人性”知識與文化研究
第7章 結語:威廉斯的“幽靈”與文化研究
一 “文化戰”與威廉斯的文化研究
二 “政治失憶癥”與文化研究的未來
參考文獻
後記
精彩書摘
《雷濛·威廉斯:文化研究與“希望的資源”》:
自改革開放,尤其是90年代以降,大眾文化的勃興及其在社會中所發揮的巨大影響力是當代中國引人注目的文化現象。以市場經濟為依托,流行音樂、影視劇、暢銷讀物、廣告、粉絲文化、網絡遊戲、惡搞文化和時下的“快男超女”等,已經在相當程度上成為人們文化生活的主要內容。麵對這些全新的、日益繁榮並貼近民眾生活的大眾文化現象,及其在社會中與日俱增的重要性、影響力和滲透力,文化研究作為全新的學術領域和理論方式也應運而生,並已開始在中國眾多大學和研究機構“攻城略地”,場麵蔚為壯觀。然而,迴溯中國的文化研究理論(尤其是在早期),不難發現,這些話語很大程度上是漂洋過海地從西方“進口”的舶來品。在20世紀末,隨著各種後結構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理論等西方思潮的翻譯和引進,文化研究也開始進入中國。北京、上海和南京的一些學者“得風氣之先”,他們以《文藝報》《讀書》《外國文學評論》《外國文學》《文藝研究》和《文藝評論》等期刊為平颱,積極引介各種文化理論思想。在他們的努力下,各種令人目不暇接的新話語蜂擁而人,開始為中國學人所熟悉並成為他們重要的話語資源和理論武器。對這一理論進程,戴錦華曾這樣描述,“文化研究之於中國,仍可為其勾勒齣一條西方理論的旅行綫路:英國(伯明翰學派,對工人階級文化的再度發現)一美國(作為跨學科、準學科的文化研究,多元文化論,後殖民理論及其錶意實踐,關於公共空間的討論及其族裔研究、性彆研究)一亞太地區的文化研究實踐(中國)。”由於文化研究錶現齣的政治關切、參與熱情和現世精神,很快就得到瞭中國知識分子的熱烈響應,在全國引發瞭一股文化研究的熱潮,成為中國學界一種重要的言說方式。發展至今日,目前中國的文化研究,可謂是“東南西北、四麵八方到處開花”,一時間在中國的高校中,各種關於文化研究的研究機構、期刊和學術網站層齣不窮。
然而,在中國文化研究這“爭先恐後”的洋為中用的繁華背後,仍然掩飾不住的是其理論上的青澀和邏輯上的混亂。這種現象的齣現一方麵是因為倉促引進而造成的文化研究理論在時間上的錯位,大量理論的同時進入,導緻中國學者在接受時無法正確地判斷這些理論産生的時間性,誤讀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另一方麵是因為一些學者對文化研究理論的強行徵用,無視各種知識和理論在地理上的局限性,不顧中國文化現實的異質性、特殊性和復雜性等多方麵的因素,生搬硬套而造成的水土不服。正是由於這種種原因,導緻的結果就是,“許多使用者對理論及概念缺乏準確的把握和理解,西方的文化研究理論與方法在進入中國以後,産生瞭極大的錯位與變形,甚至違背瞭文化研究的精髓與靈魂。”有瞭這早期的引進、消化和接受,現在重新反思文化研究有著相當的必要性。在這一背景下,重新迴顧文化研究的源頭,把握其形成機製、成長的曆史和社會背景、研究方法、政治意蘊和思考理路等,對瞭解文化研究理論在中國語境下的可藉鑒性,實現文化研究在中國的本土化,並憑藉其更好地把控、闡釋和參與中國現實有著重要意義,《雷濛·威廉斯:文化研究與“希望的資源”》的目的就是在這一方麵做齣探索性嘗試,促進文化研究更好地本土化,為中國建設更為和諧的文化秩序和社會生態做齣一定的貢獻。
……
雷濛·威廉斯:文化研究與“希望的資源” [Raymond Williams:Cultural Studies and ]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雷濛·威廉斯:文化研究與“希望的資源” [Raymond Williams:Cultural Studies and ]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雷濛·威廉斯:文化研究與“希望的資源” [Raymond Williams:Cultural Studies and ]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